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63184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历史:第4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同步训练(岳麓版九年级下)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经济没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严重破坏的国家有()A.美国、日本B.英国、法国C.美国、英国D.法国、日本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科渗透能力。一战的主要战场在欧洲,而美国、日本远离欧洲战场,其经济没有在一战中遭受严重破坏。答案:A2.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知识的再认能力。英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早爆发经济危机的国家(1825年),法国、

2、德国是陪衬选项,而19291933年经济危机是从美国首先开始的。答案:A3.世界资本主义相对稳定时期是指()A.19221925年B.19241929年C.19271929年D.19291933年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再认能力。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有可能选择D项,与经济危机的时间发生混淆,应予区分。答案:B4.美国政府为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实行()A.罗斯福新政B.精兵简政C.法西斯专政D.门户开放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再认能力。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新上任的总统罗斯福实行新政。答案:A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3、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认清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和罗斯福新政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源,而罗斯福新政是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罗斯福新政只是暂时克服了经济危机,不可能

4、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所以,两个前提是正确的,结论是错误的。答案:C2.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整顿银行B.国家对工业的整顿C.政府补贴农业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再认、再现能力和对这一史实的分析理解能力。应注意到题目中的“中心措施”四个字。答案:B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新建公共工程的目的是()A.减少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B.方便人民生活C.促进社会进步D.赢得国人信任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分析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美国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答案:A4.下列关于美国罗斯福新政的

5、表述,不正确的是()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B.目的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C.取得了一定成效D.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这一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罗斯福新政虽然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使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稳定,但是,由于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仍然存在,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答案:D5.罗斯福新政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是因为()A.“新政”不能全面干预经济B.“新政”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问题C.“新政”没有全面触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D.“新政”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思路解析:本题属因果关系的选择题,旨在考查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理解

6、能力。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了经济危机,A、D显然不是原因。生产社会化问题不是产生经济危机的必然原因。其主要原因是,新政的实施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也就是在不触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前提下实施的。答案:C6.以下这段话摘自1933年3月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的首次就职演说:“价值贬缩到难以想象的程度,赋税增加了;我们纳税的能力已降低;各级政府都遇到严重的收入减少;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更重要的是,大批的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而艰苦劳动却所得甚微的也不在少数。”(1)材料反映了什

7、么时期的什么情况? (2)罗斯福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取了什么措施? (3)罗斯福针对“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采取了什么措施? (4)罗斯福针对“大批失业公民面临严峻的生存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 (5)以上这些措施的采取,结果如何?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材料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直接针对提问回答,不能盲目地罗列知识点。答案:(1)上述材料反映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美国面临严重经济困难。(2)通过工业复兴法制定各企业行业公平经营规章,加强政府对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3)政府限制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销毁过剩的农产品,由政府给农场主补偿。(4)兴建公

8、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和消费能力。(5)以上措施取得了成效,重振了美国经济,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了稳定。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1.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认识不正确的是()A.范围广B.时间长C.危害大D.全球首次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对经济危机特点的识记。这场经济危机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但不是最早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一场经济危机发生在英国。答案:D2.识图并回答问题:(1)图24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哪一年就任美国总统?图24(2)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他采取了什么办法?其中心措施是什么?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识图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再现能力。解答此

9、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中人物是谁,并注意其中的关键词“中心措施”。建议在学习中注意图文结合。答案:(1)罗斯福。1933年。(2)新政。调整工业。3.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是()A.银行B.农业C.工业D.公共工程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能力。四个选项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其中,中心措施为“工业”,而银行为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B、D两项排在二、四。答案:A4.19世纪30年代,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有()A.不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B.彻底放开市场和价格C.刺激消费和生产D.不确定各企业的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和分析理解历史事

10、实的能力。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A、B、D不正确。答案:C5.罗斯福新政中,不是为缓解危机中生产过剩而采取的措施是()A.缩减大片耕地B.规定工作时日C.制定企业生产规模D.新建许多公共工程思路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应用能力。A、B、C三项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问题,而D项是为了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答案:D6.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实施了效果显著的“新政”。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说法,正确的是()A.新政使美国逐步由资本主义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过渡B.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恢复,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

11、C.新政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彻底消除D.新政实施后,美国积极对外侵略扩张并挑起世界大战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正确认识。“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一次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使美国度过了危机。答案:B7.罗斯福新政的最大特点是()A.改变资本主义制度B.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D.不同程度地实行国有化政策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了解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实行新政的目的就是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

12、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新政的各项措施充分体现了这一目的。答案:C8.1933年3月,罗斯福就职时说:“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些话侧重反映了美国经济危机()A.范围特别广B.来势异常猛烈C.持续时间长D.破坏性特别长思路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阅读能力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1929年爆发于美国的这场经济危机具有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的特点。罗斯福的这段话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破坏性大这一特点。答案:D9.林肯和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的两位著名的总统,他们在职期间都取得了卓著的政绩。从结果上看,林肯政府的施政

13、措施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是()A.维护了国家统一B.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C.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内的种族歧视状态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对这两个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和理解能力。南北战争时期,林肯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充分调动了广大人民包括黑人的战斗积极性,扭转了战局,使北方获得了战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新政则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重振了美国经济,维护了美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两者的相同之处是巩固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答案:B10.下列三幅图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的社会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25图26图27(1)图25反映了19291933年美国社会的什么状况? (2)图26、图27反映了美国政府针对图25中的社会状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3)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通过历史图片考查对基础知识的分析、理解能力。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结合所学有关知识。答案:(1)经济危机使美国公民大批失业。(2)新建了许多公共工程。(3)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