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4628153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9.2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资源描述:

《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课件人体各部位X线摄影技术(10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各部位人体各部位X X线摄影线摄影 1 一、骨骼系统一、骨骼系统(一)头颅骨投照位置(一)头颅骨投照位置2 头颅骨:头部的解剖较复杂,多种组织居于颅内,互相重叠。欲使某一部位清晰显示,必须将头颅的摄影位置摆正确。为了摆放位置方便,摄影位置准确,必须应用头部的一些重要的定位点和标准联线。瞳间线:为左右瞳孔间的联线或左右外眦角联线。听眦线,外眦角与外耳孔的联线,又称头颅基底线。3 另外,头颅骨摄影时要用滤线栅,吸收散射线,提高摄影效果。由于新的检查技术的出现(CT、MR),使许多传统的头颅位置不用或少用,如:颌下顶位、眼眶位、鼻骨、颞骨、乳突、鼻窦的一些摄影和位置等,本节不再述。4 1.头头

2、颅颅 后后 前前 位位 病人取俯卧位。两肘弯曲,头部正中面对台面中线,听眦线与台面垂直,该位置可在眼眶内显示双侧的颞骨岩部和内听道。5 6 2.头头 颅颅 侧侧 位位 病人取俯卧位。头部侧转。病人取俯卧位。头部侧转。7 8 3.头头 颅颅 汤汤 氏氏 位位9 4.头头 颅颅 反反 汤汤 氏氏 位位10 5.颅颅 底底 轴轴 位位11 6.Rheses view of optic nerve canal12 7.乳乳 突突 罗罗 氏氏 位位13 8.乳乳 突突 许许 氏氏 位位14 9.乳乳 突突 伦伦 氏氏 位位15 10.乳乳 突突 梅梅 氏氏 位位16 11.乳乳 突突 斯斯 氏氏 位位1

3、7 12.柯氏位柯氏位18 13.副副 鼻鼻 窦窦 华华 氏氏 位位19 14.下下 颌颌 骨骨 侧侧 位位 病人取俯卧位。头部摆成侧位,下颌骨体部放平,与暗盒平行。20 21 15.鼻鼻 骨骨 侧侧 位位22 16.眼眼 眶眶 后后 前前 位位23 17.茎茎 突突 前前 后后 位位24 18.锁锁 骨骨 后后 前前 位位 病人取俯卧位。锁骨中点,对台面中线,并与台面靠紧。使肩部与胸锁关节相平。中心线对准肩胛骨上角。25 26 27 (二(二)脊)脊 柱柱 骨骨 28 脊柱骨:脊柱的范围大,部位深,椎体数目多,有生理弯曲存在。摄影时要注意:矫正生理弯曲,尽量减少影像失真;除第1、2颈椎外,其

4、他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前后位、侧位的摆法 基本 相同,中心线均取所摄位置的中心;29 下部脊柱摄影前要清除肠内容物及 排尿;脊柱多采用前后位和侧位,必要时 须加摄斜位片。如外伤、脊椎病等必须用滤线设备吸收散射线 拍摄脊柱片时必须深吸气后曝光 胸腰段及骶骨侧位的摄影条件 30 1.第第1和第和第2颈椎前后位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此位置能从口腔中显示寰椎、枢椎和寰枢关节及齿状突影像。31 32 2.第第3至第至第7颈椎前后位颈椎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病人取仰卧位。33 34 3.颈颈 椎椎 侧侧 位位 病人取立位。颈部长轴与暗盒长轴平行,头部向后仰。中心线对准第4颈椎。35 36 4.胸椎前

5、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胸骨角剑突联线中点。37 38 5.胸胸 椎椎 侧侧 位位病人取侧卧位。脊柱对台面中 线。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中心线对准第6或第7胸椎39 40 6.腰腰 椎椎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脐孔上方2cm处,通过第3腰椎。41 42 7.腰腰 椎椎 侧侧 位位 病人取侧卧位。脊柱长轴与台面平行,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 第3腰椎棘突前方约8cm处,通过第3腰椎体。43 44 8.骶骶 骨骨 侧侧 位位 病人取侧卧位,背部与台面垂直,骶骨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髂后下棘前方8cm处。45 46 9.腰骶关节前后位腰

6、骶关节前后位 病人取仰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向头介倾斜约5-15,对准两侧联线中心。47 10.骶髂关节前后位骶髂关节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向头侧倾斜1025,对准耻骨联合上缘。48 49 11.骶髂关节前后斜位骶髂关节前后斜位 病人取仰卧位。躯干与台面成2530将抬高侧的髂前上棘内侧2.5cm处的纵切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抬高侧髂前上棘内方2.5cm处,与暗盒垂直。50 51 12.骨骨 盆盆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骨盆摆平。中心线对两侧髂中线。骨盆摆平。中心线对两侧髂前上棘联线中点下方前上

7、棘联线中点下方3cm处,放于暗处,放于暗盒中心盒中心。52 谢谢大家!53 四肢X线摄影原则 病人体位要舒适。骨外伤摄影,要注意轻动病人的受伤肢体,避免产生新的创伤;常规为正侧位,放于同张照片上,便于比较;长骨摄影,至少包括一个关节,便于诊断与整复中参考。并使正、侧位关节显示在同一水平面上。指、趾骨摄影,应包括邻近指(趾)骨,便于在诊断时比较,或在技术上左右肢体的鉴别审定。54 骨折后如欲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应尽量取掉夹板或石膏后摄影;骨病摄影,胶片使用面积应适当加大,以包括病变的全部区域;对于儿童的骨关节摄影,一般需要两侧同时摄影,以便于鉴别诊断。如髋关节;异物摄影,应将被照部位皮肤表面包括在

8、照片内,以便确定异物深度的定位诊断,为出异取物提供依据;四肢摄影一般不用滤线器;骨肿瘤、慢性骨髓炎要使用滤线器。股骨上端因部位较厚,一般也使用滤线器摄影;摄影距离无特殊规定,一般100厘米。55 三、上肢56 1.手部位置(后前位和侧位)手部位置(后前位和侧位)57 2.拇指正位58 3.拇指侧位59 4.腕腕 关关 节节 后后 前前 位位 60 5.腕腕 关关 节节 侧侧 位位61 6.尺尺 桡桡 骨骨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坐位。拍前后位时,手掌向上。拍侧位时前臂摆成侧位,尺侧紧靠暗盒,桡侧向上。中心线对准前臂中点。62 7.尺尺 桡桡 骨骨 侧侧 位位63 8.肘肘 关关 节节 前前

9、后后 位位 64 9.肘肘 关关 节节 侧侧 位位65 10.肱肱 骨骨 前前 后后 位位病人取仰卧位。被检侧上臂紧暗盒。前后位时手臂伸直,手掌向上。侧位时肘关节弯曲,前臂内转成侧位姿势。中心线均对准肱骨中点。66 11.肱肱 骨骨 侧侧 位位67 12.肩肩 关关 节节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仰卧位。肩胛骨喙突对准台面中线,肩部紧靠台面。手臂伸直,手掌向上。中心线对准喙突。68 (四)下肢69 1.足足 部部 前前 后后 位位足前后位病人坐位。足底部紧靠暗盒,第三跖骨底部放于暗盒中心。足侧位时病人取侧卧位,足部摆成侧位,足底与暗盒垂直。70 2.足足 部部 侧位侧位71 3.踝踝 关关 节

10、节 正位72 4.踝踝 关关 节节 侧位73 5.胫胫 腓腓 骨骨 前前 后后 位位病人取卧位。摄前后位时下肢摆成仰卧前后位。摄外侧位时,小腿外边缘靠暗盒摆成侧位。中心线均对准小腿中点。74 6.胫胫 腓腓 骨骨 外外 侧侧 位位75 7.膝关节前后位76 8.膝关节外侧位 77 9.髌骨轴位78 10.股 骨 前 后 位摄前后位时,病人取仰卧位,下肢伸直。摄侧卧侧位时,取侧卧位,被检侧靠暗盒,髋部伸直,对侧弯曲放于前面。中心线均对准大腿中点。79 11.股 骨 侧 卧 侧 位80 12.髋髋 关关 节节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仰卧位。髋关节置于台面中线。下肢伸直,股骨头放于暗盒中心。中心线

11、对准股骨头。81 二、胸部及腹部系统82 (一)(一)胸胸 部部 83 摄影位置方法简单,但应用最广,摄影位置方法简单,但应用最广,至今仍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至今仍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方法。常规位置是胸部后前位、侧位,心常规位置是胸部后前位、侧位,心脏大血管的后前位、侧位和左右前脏大血管的后前位、侧位和左右前斜位。斜位。84 拍摄胸部片时要拍摄胸部片时要注意注意:深吸气后曝光;深吸气后曝光;要用远距离(要用远距离(2m)和短时间()和短时间(1/20s 或更短)摄影;或更短)摄影;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前胸部后前位、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前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位、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

12、相同,不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6胸胸椎,则显影更好,以下不再重复介绍。椎,则显影更好,以下不再重复介绍。85 一张合格的胸部照片一张合格的胸部照片: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包括全部胸廓、肺野、肋膈角和下颈部;部;能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能清晰显示两侧肺纹理的细微结构透过气管能看清透过气管能看清1-4胸椎;胸椎;隐约可见下部胸椎与心影重叠;隐约可见下部胸椎与心影重叠;双侧肩胛骨要位于胸廓外,不重叠于双侧肩胛骨要位于胸廓外,不重叠于肺野内;肺野内;片内无伪影及异物影等。片内无伪影及异物影等。86 1.胸胸 部部 后后 前前 位位 病人面向摄片架病

13、人面向摄片架直立,前胸紧靠直立,前胸紧靠暗盒且两肩尽量暗盒且两肩尽量内转。两肩尽量内转。两肩尽量放平,使锁骨成放平,使锁骨成水平位。身体正水平位。身体正中面对暗盒中线。中面对暗盒中线。中心线:对准第中心线:对准第四胸椎。四胸椎。87 2.胸胸 部部 侧侧 位位 病人侧立位。被检侧病人侧立位。被检侧胸部紧靠暗盒。两臂胸部紧靠暗盒。两臂高举,交叉放于头上,高举,交叉放于头上,使两肩尽理不与肺部使两肩尽理不与肺部重叠,胸部腋中线对重叠,胸部腋中线对暗盒中线,中心线对暗盒中线,中心线对准第五胸椎平面的侧准第五胸椎平面的侧胸壁中点。胸壁中点。88 3.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心脏和大血管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14、(第一斜位)病人取立位。病人从后前位向左旋转4060,同时服钡。用以观察食管与心脏后缘情况。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89 4.心脏和大血管左前斜位心脏和大血管左前斜位(第二斜位)(第二斜位)病人取立位。病人从后前位向右旋转5565。中心线对准第6胸椎。观察心脏各房室及主动脉的全貌。90 5.胸胸 骨骨 后后 前前 斜斜 位位 胸骨位于胸部前方,正位与内脏和胸骨位于胸部前方,正位与内脏和脊柱重叠,拍摄时必须:转动体脊柱重叠,拍摄时必须:转动体位或斜射位或斜射X线;采用长时间、低电线;采用长时间、低电压、低电流和连续慢呼吸曝光。压、低电流和连续慢呼吸曝光。91 病人取俯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病人取俯

15、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线。中心线向左侧倾斜,对准肩胛骨内缘中心线向左侧倾斜,对准肩胛骨内缘与第与第4胸椎联线中点。胸椎联线中点。倾斜角度一般为倾斜角度一般为40(常数)减去胸部(常数)减去胸部前后径厚度。前后径厚度。92 (二)腹(二)腹 部部 93 包括腹腔、盆腔、腹膜后腔。腹部平片主要用于急腹症的首选检查,常用的摄影位置有仰卧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侧卧水平正位、站立位、侧位、倒立正侧位等。其次是泌尿系统摄片。94 腹部摄片要注意:摄片前后清除肠内容物;曝光时屏气;必要时,检查当日要禁食及禁服任何药物;摄片前可进行腹部透视,观察有无其它影响诊断的影像(气影或对比剂影)。如有须进行处理。

16、95 1.腹腹 部部 前前 后后 位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的正中面对台面中线。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96 2.腹部站立前后位腹部站立前后位 病人取立位,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摄片架中线重合,上缘平第四前肋,中心线对准脐部水平垂直射入胶片。97 3.尿路前后位尿路前后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胶片的上缘应超过胸骨剑突约3cm,下缘尽量包括全部外生殖器。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一张标准尿路前后位片应是肾影轮廓隐约可见,脊椎和腰大肌影清晰,腹部少有肠气影,上界包括双肾上极,下界包括耻骨联合下缘。要求屏气后嚗光,则影像清晰,不模糊。摄片前要排尿。98 4.膀胱前后位膀胱前后位 病

17、人以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暗盒上缘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过耻有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99 5.膀胱左、右斜位膀胱左、右斜位 病人取仰卧位。身体正中面对台面中线。然后将身体向左或向右倾斜,使躯干与台面成45。暗盒上缘与髂骨嵴相齐,下缘超出耻骨联合下缘。中心线对准暗盒中心。100 6.膀胱侧位膀胱侧位 病人取侧卧位。股骨大粗隆对台面中线。中心对对准暗盒中心。101 102 启示性问题(仅供讨论)一、体位与一、体位与X线影像的关系线影像的关系 X线影像线影像 是X线诊断的依据。X线影像线影像 是人体三维立体结构的平面二维显示,它 们相互重叠、干扰。建立立体的概念建立立体的概念 为了对被

18、照体形态的变化及其性 质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建立一 个立体的概念。体位体位 在X线摄影中就必须采取不同的体位 和变换不同的特殊方向。103 二、体位选择的价值二、体位选择的价值 价值价值 在于被检部位或病变的显示。病变的发现与显示取决于两点:具有使病变显示出来的对比度。具有显示病变的适当体位。三、什么是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三、什么是显示病变的最佳体位?遵循X线摄影的常规体位,中心角度和投射方向。这些 是最标准、最易发现和显示病变的体位。大多数情况下,常规体位能使病变充分显示出来。当病变部位与常规体位不一致时,可利用荧光透视转动不同体位,找出其病变显示的特异征象。对处于边缘部位的病变,只有采取切线位才能显示。104 四、怎样进行体位设计四、怎样进行体位设计105 106 107 10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