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

上传人:wu****ei 文档编号:13461788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特写和大特写(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法 特写和大特写 特写一般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节的画面。在拍摄特写画面时,构图应力求饱满,对形象的处理宁大勿小,空间范围宁小勿空。通过特写,表现人物瞬间的表情,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大特写 女性的特写镜头应尽可能隐藏脸部的缺陷,不可影响其形象。对于特写中不能隐藏的缺陷或不足,还可以通过后期处理进行修饰。 有些人当成为了照片的主角后,一再表示“不喜欢被照出来”,这会使摄影师不知所措。若没有任何不愿被照出来的理由,此时只能理解为不满意相片中自身的形象。作为摄影师还得会鼓励模特,尽可能赞扬模特的优点,告诉其隐藏缺点的方法。照片217室内照相馆中的高调人物照片 是有

2、意识地提高闪光灯的亮度后拍摄的照片。提高亮度,使背景的白色和人物的脸色相同,这样即去掉了皮肤上的细纹或缺点。为了表现回头的背影,人物安排在1/2的右侧。 对于,在多个角度取景,以表现截然不同的视觉感。人物的特写(Close-up-shot)可以拍摄人的整个头部,也可以截取特定部位,这都有助于构成独特画面。照片218特写的多种取景手法 就像特写的多个取景实例,以大特写方式捕捉了特定部位后形成了3幅图像。尽管是相同的图像,表现的感觉却完全不同。特写摄影要不断地尝试不同的取景方法,这可增加图像的观察点。小巧门:在宽画面的中心,以全身(全景)取景人物,而周围环境中没有可增进人物魅力的辅助被摄体时,则该

3、人物照片不能成为好的作品。没有可取的背景时,在人物周围不要留出过多的空间。取景和角度 打造完美的风光照片 一幅完美的风光照片,除了要有表现主题的主要景物以外,还应该有其他的物体作为衬托。这主要景物和衬托的物体在摄影术语中就叫做主体和陪体,物体是有主次之分,在画面上就应有适当的安排,一般是把主体安排在画面上重要而明显的地位,陪体只位于画上或上或下,或左右的一部分地方。绝不能把陪体彼此要互相联系互相呼应,不然就会形成一个主、次分散的画面了。 有显著建筑物作为景物目标的风光,应当以建筑物作为主体,有些景物的主体物不只是一个而是很多个,甚至可以占满整个画面。我们拍摄这类景物时,首先要决定它在画面上应该

4、占有的位置,然后决定采取的数量,再选择拍摄的镜头角度。 没有建筑物作景物目标的自然风光的景物是比较多的,正因为它没有固定的景物目标,所以自然风光的景物范围就比较广,可取的拍摄位置也比较灵活,在没有固定主体目标的自然风光里,应根据景物的自然条件并结合理想的太阳光线来决定景物范围和拍摄角度。例如桂林山水风光,山川必然有山有水,究竟应以山作主体,还是以水作为主体呢?这就要根据所拍摄的景物情况来决定了。如果河流近而山层远的山川风景,就应以河流作主体,反之,则应以山作为主体。拍摄以河流为主体的照片时,必须把河流安排在画面上最明显的地位,把远山安排在河流的远处或两旁,作为陪衬河流的陪体。河流景物的水平线一

5、般都是很明显的,最容易把画面划分为二,影响宾主物体的联系。因此,如果采取的河流是横过画的,它的水平线必须很明显,我们就要选择有明显直线条的物体(如木船、桅杆和可作近景物的树木枝干等)冲破横的水平线,或以较远距离的船艇作为近景。如果采取的河流是弯曲的,它的水平线就不会很明显地划分画面。但为了显示出河流的深远,就应站在较高的位置以俯视角度拍摄。这样不但能显示景物的深远,使弯曲的水平线在画上形成弧线而增加了线条的美感。名称:船在漓江里游 作者:李移轴 山川风景也有不少山近而河远的,这就必须以山为主,以河为辅。山必然高于河,在山近河远的情况下,站在山下不但不能看见河流,也不会完全看见山层的面貌。因此,

6、拍摄山近河远的景物,就必须站在高山上,采取山层作为主体,用俯视角度拍摄,使白色的远河在山层间呈现。 拍摄没有河流可见的山层景色,可站在高山上摄取山层为远景,也可站在山下拍摄山形。应采取一些适当 的景物作山景的陪衬,才会在画面上形成孤山的感觉。表现出高耸雄伟或山峦峻秀的气势,也要寻取适合衬托高山的物体,使山景在画面上显现得更美而不至于枯燥无味。名称:阿里山 作者:水濂洞主取景和角度 打造完美的风光照片 森林与原野同是属于自然风光的景物,也是没有个别固定景物目标的风光。森林的景象是随着不同的季节而变化的,原野也会因不同的生产情况有不同的场面。例如森林里的树木在四季中有它不同的色调和疏密程序,原野上

7、有数不尽的牛、马、羊群或各种丰茂的庄稼(植物园、龙胜季节),森林与原野虽同是适宜用大场面表现景物,但森林与原野的取景方法就应有所不同。拍摄森林需要身处林中,选取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疏有密的树木场面,以平视的镜头角度拍摄,才能在画面上显示出广阔、深远的森林面貌。如果站在林外拍摄,在画面上就只能见于是一片密密的颜色沉重的树林,不仅与天空的色调极不调和,而且没有景物的深度感。原野是一片平地,如果不站立在适当的高位以俯拍摄,也同样不能把原野上的生活现象全面表现出来。 名称: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 作者:春风杨柳 城市风光是以街道和建筑物为主的风景,每个城市都有它的不同地主特点和内容。拍摄城市风光,必须着

8、重表现出这个城市的地方特色和繁荣景色。拍摄城市风光就要根据它们不同地方特点选择镜头。例如上海是一个江岸而又是我国最大的城市,水道交通畅通国内外,堤岸一带高大的楼房也比较集中。拍摄上海城市风光,就应选择能表现上海特点和规模的外滩作为拍摄重点,如北京、广州,杭州。但拍摄堤岸城市的市景要有适当高度的立足点(站在四、五楼为宜),站在过高或过低拍摄具有较近楼房的景物,容易造成楼房线条不平正,变形的效果。市区其它繁华、热闹的地区,要寻找较高的拍摄位置来表现它的热闹情景(如灯光夜市),观察其能否表现出繁华、热闹的街道结合在一起拍摄,因为这样既能表现出这个地方的特点,又说明它的繁荣,拍摄出气氛较好的城市风光作

9、品。 拍摄农村风光应结合农村的优美环境,尽可利用可拍摄的范围而显示出农村广阔的面貌。农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而且较为聚集,如果站在村庄附近的山坡上,就可以把它很好地表现出来。因此,拍摄时为了呈现农村的面貌和深远丰茂的庄稼,表现田园的线条等。最好寻找较高的山坡为立足点(龙胜),其次,利用一年四季农村不同的景色、农作物、色块等作有利的拍摄选择。 名称:江陵小山村 作者:武昌鱼369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近景构图法 近景拍摄人物脸部到胸上,用以细致地表现人物的神态,演绎气氛。近景容易形成证明照或护照上的照片效果,因而拍摄的重点在于人物面部的表情。近景 人物照片多采用纵向构图。人物头部上侧及下颚的

10、位置可适当留取空间后取景,会形成富有魅力的照片效果。横排的构图可以一同框取人物和周围环境,可表现动态效果。近景(Bust-shot)拍摄中使用最多的是容易留出空白的纵向构图。照片215 对齐视线方向 在中,手抬到人物的视线方向上,用另一只手构成了三角形。比起单手抓住松树叶的姿势,双手构成三角形,更能表现自然感。人物摄影中的基本取景方法 近景构图法 在中,人物位于画面的中心,这样留出了多余的空间,是失败的取景例子。 的画面布局过于偏向左侧,而多余的空间 所占据比率也过大。当人物必须安置到画面中心时,视线反方向的留白不能过大。照片216人物安置在中心的照片 下列两个图是分别以横向构图和纵向构图拍摄

11、的近景(Bust-shot)。留出多余的背景的横向构图人物为中心的简洁的纵向构图 对于注意力集中到人物背景上的被摄体或色彩对比效果明显的背景,最好使用横向构图。对于没有特殊的辅助性被摄体的空间,应果断使用纵向构图取景。夜景构图 尽可能塑造光线所赋予的美景 夜景的摄影也没有特殊的构图。选取构图的方法与白天的摄影基本相同,唯一要提醒读者的是,需尽可能塑造光线所赋予的美景。夜景摄影 夜景是明暗差异最大的摄影对象。整个画面中,光的位置和方向决定能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通过下列实例,介绍根据光的位置和方向形成构图的方法。照片357夜景的对角线的构图 拍摄了广安大桥的夜景。相对于亮度不一的其他区域,连接桥梁

12、的交角更具表现力,因此选择对角线构图表现桥梁的长度,画面右侧的三分线上安排交角。事物 摆在中央的下侧区域,防止视线集中到画面的右侧。摄影时,光线应在被摄物的伸展方向上形成形态。 夜景构图 尽可能塑造光线所赋予的美景 照片358 形态为主的摄影 也是桥梁的摄影作品。该桥梁的周围聚集了各式各样的光,作者在桥梁的起始位置拍摄了该照片。此外,我们还可以设计出桥梁向大幅聚集光的方向移动的效果。 拍摄都市中心的夜景时,比起桥梁等单一的代表性素材,都市夜景的全貌更富有表现力。照片359 都市中心的夜景 如所示,画面的中央上安排亮光和特征性的夜景,再使其融入到整个夜景里,这样拍摄的作品富有稳定性,并能吸引欣赏

13、者的视线。明暗的对比 夜景的一大特征就是画面中的明暗对比较为明显。若能巧妙利用这些明暗对比效果,就可构成独特的画面。就如前面介绍的实例,从中心处横向分割画面,在画面的上侧布置主要建筑物,再通过强调其左右的明暗对比,构成精美的画面。小提示:选择主要的光效后,使其周围聚集更多的光,尽可能捕捉华丽的夜景。实战摄影连载读者可以参考下列实例的构图,创作出自己的夜景作品。秋季摄影5大忌 户外旅游摄影注意事项深秋时节,不少摄影爱好者都会背上长枪短炮去拍摄深秋美景,而一张好照片的出炉,除了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之外,更需要精湛的摄影技巧。 忌阳光直射摄影亮丽的阳光提供良好的照明条件,使景色有生气,色彩饱和,并为使用

14、高速快门和小光圈提供了条件。但是强烈的阳光也会带来问题,最为突出的是它那耀眼的光线会使被摄人物睁不开眼,同时,高角度的直射光还会在人物脸上造成浓重的阴影,损害人物的形象美。所以在户外拍照,应多让阳光从侧面照射被摄者,忌脸部直接面向太阳。图片来源:网络忌人物与有色环境过近摄影在明亮的光线照射下,物体的反光会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物应尽量远离那些色彩明艳的景物(如新油漆好的建筑物的外墙、大型遮阳棚等),否则那些景物的色彩会映射到人物身上,造成偏色。忌顶光时人物站在水泥地上拍照摄影因为水泥地表面较平整,且颜色浅淡,会形成较强的反射光,这种自下而上的“脚光”,往往造成一种恐怖效果,应尽量避免。忌立于树

15、旁拍照摄影光与影相辅相成,光愈强,影愈深。当人物站在树旁拍照时,阳光时常会把树叶投影到人物身上、脸上,造成斑驳的阴影,有损画面的美感。忌忽视滤光镜摄影在户外无云的蓝天下,所有避光处都带上蓝色色罩。在如此环境中,若想让摄得的景色保持原有的色彩,就必须在镜头前装上相应的滤光镜。拍摄技巧之怎样表现主体的特点 每个物体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质感和细节,这往往就是该物体的最显著的特点。照片上成功地表现出这种质感可大大地增强照片的效果,特别是要求拍出迷人的和引人注目的效果。 表现出质感并不十分困难,关键是要对不同的被摄体用不同的光线。为了表现质感,最明显和常用的是侧光,光线以较低角度照射物体表面。这会在物体上产

16、生极好的效果。但是它要求点光源,室外摄影就用太阳光,室内则需要用闪光灯。如果你离得很近观察,你会看到从每个细小的凸凹不平的表面上形成的长长的,反差较大的阴影,效果强烈。 阳光明媚的天气是进行拍摄实践的理想机会,你可以练习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观察被摄体,改变你的拍摄位置,以便取得最佳效果。为了拍一张有特色的照片,也许有必要等上几小时,直到太阳处于恰当的位置。 然而,当侧光恰到好处时,它的效果会很好,但是有时阴影多了,也显得乱。选择一个室外景物,观察其在太阳移动时所产生的效果。当光线角度造成越来越大的阴影时,出现的质感越来越明显。但是当阴影部分开始变长,以致占据了大部分画面时,问题就出来了,这种效果就

17、受到破坏了。运用侧光的技巧,就是要能判断什么时候的光线角度最合适。 如果被摄体表面有凹陷很深的部分,或者形状复杂,那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侧光既能够很好地表现出物体表面的质感,也会从物体结构的其余部分投射出巨大的,漆黑的阴影。 使用侧光拍摄,景深是个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被摄体与相机平行,可以使用大光圈,以便在不损失主要被摄体的清晰度的情况下使杂乱的背景模糊。这会取得使被摄体看起来有更清晰的效果,使主体更加引人注目。除了侧光之外,还有表现质感的其他办法。例如,逆光也可能特别有效,当这种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你从来没有想到的细枝末节的东西都会呈现出来。 在某些情况下,逆光能象侧光一样取得很好的效果,只是要使相机对着光,而不是让光线从侧面照射。逆光真正美妙的地方是拍摄湿润的或稍稍有点发光的表面光反射出成千上万个小亮点,非常抢眼。 但由于有很多亮光,曝光必须小心。明亮的强光会造成曝光不足,产生半剪影效果。如果你正想取得那种效果,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如果你希望取得比较正常的效果,那么你要增加一档或二档曝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