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460069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数学课改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改培训体会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一败再败后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一蹶不振。这种现象在现行高中数学教学中较为普遍,在进入新课程改革后尤其严重,家长、学生相当苦恼。关键原因有以下多个方面:一、初、高中教材间梯度过大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纪特点和知识层面,初中教材偏重于实数集内的运算,缺乏对概念的严格定义或对概念的定义不全,如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初中教材对不少数学定理没有严格论证,或用公理形式给出而回避了证实,不等式的很多性质就是这么处理的;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全部配置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中教材一开始就是集合、映射等近当代数

2、学知识,紧接着就是函数,而且很多是抽象函数,重视逻辑思维和分析了解,学生学起来相当困难,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较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高。另外,内容也多,尤其是新教材,跟以往相比增大了容量,还压缩了课时,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这些全部是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客观原因。二、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尽管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已进行了两年,不过受中考升学指标的影响,相当一部分初中的数学仍关键是以老师为主体,学习时间(包含晚自习)全部由老师全程包办,学生有很强的依据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坐等上课,课前不预习,对将要学习的内

3、容不了解,课上忙于记笔记,没有真正了解所学内容,课后忙于应付作业,甚至是经过背诵解题步骤或常见题目标解题结果来获取考试的好分数,而是不首先消化所学内容。一句话,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得较被动。而高中则不然,尤其是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强调要充足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高中数学部署的课堂作业并不多,课后大量时间关键是留给学生消化吸引当日功课,完成相关练习,并依据本身实际情况做针对性的调整补充,而很多学生在这方面能力较差,还像初中那样,认为课堂作业完成上交就万事大吉,这当然和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出入较大,效果也可想而知。三、学生不能适应课程整合的要求新课改的主要特点就是强调了课程整合,

4、数学加强了和计算机、物理、化学等很多学科的横向联络,尤其是大量增加了用数学知识来处理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题目,包括日常生活、天文体育等很多领域,如潮汐问题、垒球问题等,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高,不少学生搞不懂题意,无从入手。学生知识面窄、综合素质不强也是新课标推进的瓶颈之一。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结合平时教学调研,认为课采取部分切实可行做法。1.重视搞好初、高中之间的教学衔接。高中数学老师要多研究初中教学,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要把握好难易度,做好由详细到抽象的过渡转换,注意循序渐进,切不可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就来下马威,一棍子打懵,让学生丧失信心。尤其是新教材已注意到这个问题,降低了难度,拓宽了知识面,不能再

5、根据以往的方法组织教学,加大学生的负担。笔者在教学中依据新课程特点,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指导学生从初中知识开始来研究函数,重视分析,逐步过渡,从学生接收情况看,效果还不错。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依据高中数学教学特点和新课示有关自主学习的要求,笔者在学生进入高中就着力加强了对学生学法指导的力度。笔者对学生提出了课前自学、用心上课、立即巩固、处理疑难、归纳整理、重复学习和总结提升的学习要求,将学生的课后时间作了分解,天天下课前部署好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花不少于15分钟的时间进行课前自学,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绪,处理自课时的疑难问题,这么能把握关键,突破难点,详略适当,确保很好的课

6、堂效率。课后做好针对性的巩固强化,对疑难问题、易错题型、解题技巧和部分经典题目要求学生用专门的统计本进行归纳整理,方便后来常常拿出来看看,加深了解记忆,经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络,以达成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标,长久坚持使所学知识由熟到活,由活到悟,真正内化到学生内心深处并能应用到实际解题中。3.拓宽知识面,加强应用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新课程一改以往纯数学理论和习题的布局,增加了大量的实践型题目,这就要求在利用数学知识解题之前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有的甚至还要建立数学模型,而众多的应用题还是学生所没有包括过的,这就对学生的知识面提出考验,当然这也是素质教育所期望达成的结果。在这方面,老师和学生全部得充电,全部得加强部分课外学习,如可经过和其它学科相互沟通、指导读书、讲座座谈等形式相互取长补短,这也符合新课程合作探究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