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570800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语文学科高一试题质量评价及分析报告 一、试题质量总体评价(优点、缺点、意见、建议等) 实用类阅读题,题目难度适中,学生能比较容易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与句子,但又需要适当筛选整合方能得出最终答案。试题有效考查了学生的审题能力、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及表述能力。课内文言文翻译考查重点篇目的句子翻译,其中的得分点“所以”“信”这两个实词也是重要实词。通过本题可以检查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认真学习和复习的学生一般能拿到3至4分(满分)。如果再加上对重点/特殊句式的考查,就更全面了。课外文言文翻译能够根据语文考纲来命题。但对于高一的学生,考查的难度比较大,如第小题的实词“蕴藉”、“逋”,在必

2、修一、必修二以及初中的教材里,没出现过。命题不能做到依纲靠本。另外,两小题都没有考查文言的特殊句式。高一是高中阶段的基础年级,命题应该循序渐进,不要用考查高三学生的题目来考查高一的学生。诗歌鉴赏题难度大,学生对“联想”这一表现手法非常陌生,基本上答不上来。建议以后诗歌鉴赏题降低难度。默写题难度中等,多数同学得分在3分以上。但学生似乎对默写题重视程度不够,有不少同学粗心大意,个别字之差,还有不少同学明明知道怎样写,但写的时候由于平时不够严格要求自己,所以真正写的时候很容易的就出错了。语用题20题从体裁角度看,选材及填写内容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因为议论文语段逻辑性、顺序性较强,有利考查学生的语言逻

3、辑思维,但所选文段没有贴近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21题根据对联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题目既能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又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文题采用了材料+命题作文形式,总分65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题目侧重考察高一作文教学重点记叙文,材料适合学生表达,约82%的学生能从材料的基本内容及写作要求出发,完整地写出一篇及格的记叙文。约11%的学生作文能切合题意;叙事方式巧妙;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借助细节描写等刻画人物形象;通过对比等手法突出文章主题;文章的感情真挚,自然流露,极富感染力;且书写较佳。但是作文没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参考细则,特别是书写方面,评卷老师在评卷过程中不容易把握。建议作文题参照高考

4、评卷标准提供详细具体的评分细则。二、学科各题答题基本情况表题号平均分标准差难度区分度62.731.150.700.3491.561.230.390.46132.731.470.340.25151.561.030.260.25163.38 1.96 0.56 0.54 202.421.440.400.27212.311.630.460.452243.975.73 0.67 0.15 三、学科各题答题典型错误、错因分析及对策意见表题号考查内容(重点)典型错误错误原因分析对策意见6新闻消息阅读中筛选、归纳信息的能力1.答题时将依据与不良现象杂糅在一起;2.信息不全面,漏答“五行八字”“成语俗语”等;

5、3.直接摘抄文中第6段数据,没有整合信息;4.答题不规范,没有分点作答或使用“依据”“不良现象”等提示语。1.审题不清,将题目理解为“取名时不良的依据有哪些”;2.筛选文本信息不全面,只从第1段找到部分答案;3.整合、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较差;4.尚未养成规范答题的好习惯。加强审题训练;针对相关题型培养学生整合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着力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等良好习惯。9课内重点实词、虚词的识记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所以”译成“的原因”或保留不译;二,“信”译成“相信”或“信念,信仰”;三,完全抛开所给的句子,天马行空;四,意译较多。不理解“所以”“信”的意思;不理解句子含义;没有结合要翻译的句子;没

6、有直译,也没有一字一句对译。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识记重点实词、虚词,加强课内外的文言文翻译练习13(1).文言实词“蕴藉”、“逋”、“举”“蕴藉”、这词,大部分考生不懂作答,照抄原词。有些考生翻译为“很少读书”; “逋” 翻译为“犯法”或者“捉小偷”; “举” 翻译为“选举、选拔”或者“成为”1、课外文言知识积累少;2、没有文言的语感;3、架空,没结合语境来翻译。拓展文言课外知识,强化积累。13(2).常见的文言虚词“其”、“所”、和文言实词“胜”文言虚词“其”、“所”, 大部分考生能作答,只有少部分考生把“其”翻译为“其中、这样”或者搞错了人称,代“温舒”。 文言实词“胜” 翻译为“胜利”

7、,结合后一分句翻译,考生翻译为“奸恶取不得胜利”或“得不得益处”等。1、课内外文言知识积累少;2、没有文言的语感;3、架空,没结合语境来翻译。加强课内文言文常见的虚词及实词的积累15.诗歌表现手法学生将14题的选项摘录到15题的答题区域作为答案。学生答对偶、对比等手法,然后进行分析。根本不理解诗歌的内容,对“联想”的写作手法不懂,同时也读不懂题目的要求。夯实文言文基础,读懂诗家语,特别是诗歌鉴赏的写作技巧。16.泮、隰、犹、蝣、沧泮”写成“伴”,“隰”字写错;“蝣”写成“游”,“沧”字写成“苍”对默写题重视程度不够,有不少同学粗心大意,读书不认字今后教师应该多注意要求学生读书要写字;另外,笔画

8、要清楚;也要注意白话和普通话的区分。20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1、没有抓住话题的中心;2、逻辑分析能力较差;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欠缺,没有理解和分析出这段话的话题中心,表达错误;主要根据上下文解题。语段一般分为三层,所填补的句子具有概括性或结论性。一般一层填写一句。21对文化常识、知识积累、阅读面的考查,留空白或乱写阅读量和积累都不够加强对文化常识的记忆,增加阅读量22材料+命题作文标题:一句话的影响材料立意:1.一句的证明影响。2.一句话的负面影响文体要求:记叙文1.无视材料,另起炉灶,偏题。2.立意整体不高,普遍以个人经历入手。3. 特别出色

9、的叙事技巧缺乏。4.不明题目为偏正结构,没有特写“影响”。4.不审题目,同时写了几句话的“影响”。5.文体不符,写成议论文。6.存约6%的残篇。7.存约0.8%的抄袭现象。8.书写不容乐观。9.错别字的现象不少见。1. 时间紧凑。2. 对材料缺乏提炼、归纳能力。3. 没有重视写作要求。4. 不分析题目特点。5. 视野不阔,素材积累不多。6. 没有列提纲的习惯,在写作过程中信马由缰,写作中心发生转移。7. 个别学生完篇意识不强烈8. 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1. 提高前面题目的解题速度,树立强烈的完篇意识。2. 平时教学重视对材料分析,不忽视双则材料的审题训练。3. 引导学生重视写作要求。4.

10、强调范文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借鉴范文,并积累素材。5. 重视文体特色训练。四、教学建议 (一)、实用类阅读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使学生学会根据题目关键词,并结合文本内容来推敲题目,弄清题目“问什么”,避免出现答非所问或答案不全等现象。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使学生在答题中学会思考“怎么答”,学会分点作答、使用提示语作答,合理安排答案,避免出现答案混乱的情况。(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强化学生的文本意识。使学生明白实用类文本答案源自文本,但需要加以筛选整合,避免出现主观猜想的答案。教 师在讲授文言文课程时,可指出本课出现的重点实词、虚词及重点句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识记。还可以

11、让学生课后对此进行分类归纳,并举出课内外例子,方便识记。此外,课上可让学生翻译重要句子,课后加强相关练习,学会迁移运用,提高文言文翻译能力。(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强化语境意识:首先是联系上下文(即与翻译句子有关的那件事),通过语境推断陌生字词的意义;其次是句内语境,通过句内其它字词的意思推断陌生字词的意思。(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牢记常见字词。(3)关注句法的教学;关注常见字词的不常见义项。(4)落实规范,字字落实。对翻译题,一定要落实好解题规范,字字落实,直译为主,避免抛开文本,过度揣度,引申。(5)注重检查,避免错漏。学生在完成翻译之后,一定要注重检查,首先要检查有无错别字,

12、尤其是重点词语,检查整句是否逻辑准确,避免病句。然后联系上下文,看是否和文段内容相契合。(四)、诗歌鉴赏,首先要从读懂诗歌内容抓起,确定学生能读懂诗家语。其次要抓诗歌鉴赏的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明白各种技巧的使用情况,不要张冠李戴。再次,要多读各类诗歌,扩大学生诗歌的阅读量,开阔其的视野。最后,一定要加强审题训练,让学生能读懂题目的要求,不会盲目答题,导致答非所问。(五)、默写应该多注意要求学生读书要写字;另外,笔画要清楚;也要注意白话和普通话的区分。(六)、语用题,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整个语段内容。分析语段的逻辑关系,善于准确有效分层。注意所填语句的位置。注意合理推导。注意分析上下文中提示

13、句子。注意语段内的一些基本逻辑关系和标题符号。注意排序题的一些技巧。注意检查修改。加强学生积累文化常识的意识;出现有文化常识的要特别强调。(七)、作文,(1).高一第一学期主攻记叙文写作,要求学生明确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要素要到位,要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人物或叙述一件完整的事情。且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记叙文的几种常见表现手法(描写、渲染、对比、伏笔)及修辞手法。(2).提高前面题目的解题速度,预留充足的时间去审作文材料、要求,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树立强烈的完篇意识。(3). 常抓审材料不放松,平时教学重视对材料分析,不忽视双则材料的审题训练。明确审材料的整体性、多向性、筛选性原则。(4).引导学生重视写作要求。要求学生多圈画写作要求要按要求作文。(5).强调范文式作文教学以及片段化写作。引导学生多阅读多借鉴范文,并积累素材。提倡片段化写作的原因是,全国卷的作文发展等级是20分,一般与内容表达得分等级匹配,而且发展等级不求全,只求有亮点。因此我们在日常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发展等级多拿分。如精巧的构思,新颖的事例,精辟的或含义隽永的句子等,有“亮点”才能获得发展等级分。(6).加强书写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