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34567621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7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合规性评价基础知识 篇一:1-6合规性评价汇报202108302021年度合规性评价汇报一、 目标经过对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适使用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遵照情况的评价,测量和监控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为企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后的IMS一体化体系)的连续改善提供依据,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方法,从而推行企业遵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承诺。二、方法1、搜集新增环境、安全和职业健康适使用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列出清单,将相关内容发各部门及相关人员。2、召开合规性评价会议,管理者代表汇报企业IMS方针、目标、一体化管理体系建立、文件编制中对适使用方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照情况

2、;各职能部门汇报针对关键(主要)环境原因和危险源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遵照情况;3、形成合规性评价汇报 三、时间和人员5月 1日,通知各相关人员和部门将搜集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提交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修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一览表;5月2 日-5月5日,要求相关部门对仓储部等遵遵法律法规情况进行汇报; 5月6日,在企业会议室召开IMS法律法规评价会议,主持人 (管理者代表):谢雄伟;参与人:周建荣 吴新明 杨鑫龙四、评价结果纪要以下:1、上一年度合规性评价不符合项输出纠正和预防方法: 上一年度经过合规性评价,无不符合项或需要改善项。 2、本年度新增和修订的法律法规,规程和标准和遵照情况。安

3、全和职业健康方面:安全生产管理:本企业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对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591号等要求,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均符合要求。制订了以安全生产管理为关键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规范了特(转自:wWw.XiAocAoFanWeN.cOm 小 草 :)种作业、安全检验、安全培训等方面的管理,建立了各项作业安全操作规程(详见IMS体系文件目录),并不停完善和更新。设置安全部为安全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制订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培训档案建立健全。企业码头和1#、2#库区的安全设施经过安监局的完工验收,新建8.9万立方库区工程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

4、入生产和使用。扩建11.65万立方库区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和同时施工,现在处于试生产阶段并安全设施、职业卫生完工设施已经过三同时验收,环境保护三同时申请已上报待验收,企业新扩建10万立方米仓储工程安全设施和主体工程现处于同时设计和同时施工中,待完工结束将推行同时投入使用的相关手续。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严格根据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定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评定,并重新报安监局进行评审和报备,同时每半年向安监局汇报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方法实施情况。企业还参与安全生产责任险、第三者公共责任险及环境污染责任险。消防管理:灭火器的维修和充装均按要求选择有资质单位。建立灭火器台帐,每个月一次进行例行

5、检验,确保全部灭火器均在使用期内使用。制订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安泰企业签署了消防设施维护协议,企业的职员均参与消防知识的培训,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起火灾,每十二个月组织不少于两次的消防灭火演练。职业病管理:企业制订了职业病防治制度,委托有资质单位依据规范要求对新项目开工前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完工后进行效果控制评价;制订劳动保护用具管理要求,各岗位配置的劳动防护用具符合江苏省劳动防护用具配置标准,加强了现场安全作业管理和劳动防护用具管理,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抢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具,进行常常性的维护、检修和检验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每十二个月组织对劳动防护用具配置的

6、适宜性进行评审。每十二个月定时外请有资质的机构对现场的有害气体浓度进行检测,对检测的结果向职员进行公布。每十二个月按江苏省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规范要求实施“三检”制度,即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做好职业病监测工作,无职业病事故发生。受限空间等高危作业:依据化学品生产单位八大高危作业安全规范要求,对企业仓储服务过程中的高危作业进行了识别,分别制订了受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登高作业管理制度用火作业管理制度动土作业管理制度吊装作业管理制度断路作业管理制度盲板抽堵作业管理制度设备检修、维护管理制度并按要求实施。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对企业现有特种作业人员按要求进行了识别,制订了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控制程序,并按

7、要求实施。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有效管理,建立特种作业人员一览表,全部特种作业人员均按要求持证上岗并定时复审。应急管理方面:企业已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要求编制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题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理方案,并于2021年8月报安监局评审和立案。经评审报备的应急预案在内网上公布,并发放至仓储部现场操作岗位。制订应急预案的关键点和程序张贴在中控室(应急指挥部)。制订岗位应急卡发放至关键岗位职员。在企业级年度培训计划中制订了应急预案年度演练计划,组织职员定时演练,演练结束后进行评定并形成汇报。根据要求配置了应急物资及装备,建立台帐,并定时检测和维护,使其处于良好状态。气象:企业全部项目标防雷装置和

8、主体工程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企业防雷接地系统定时委托张家港市气象局进行检测。环境方面:中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应急处理管理要求(新增)关键环境原因控制合规,经评价建设项目标环境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企业现有环境管理制度和运行方法基础符正当律法规要求,水、气、噪声等环境原因经张家港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均达标排放。管理情况以下: 污水排放:存在生产、生活废水、车辆清洁废水、食堂清洁废水排放、施工现场废水排放等环境原因,适用的法律法规有中国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江苏省水污染防治条例企业已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生产废水经预处理后排入城市污水

9、管网,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沉降分解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企业经过环境监测部门和污水接收单位的检测,判定排放达标。 固体废弃物排放: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措施等。存在办公垃圾、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胶水瓶、涂改液等环境原因。企业对全部垃圾实施定点存放,实施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篇二:14001基础知识单项选择EMS基础知识单项选择(C)1、GBT240012021标准4.5.3要求组织所采取的( )的有效性。(A)纠正方法 (B)预防方法 (C)纠正方法和预防方法(D)信息交流(D)2、下列哪项表述最符合GBT240012021标准4.6有关管理评审的

10、输入要求( )。(A)内部审核的结果、组织的环境绩效、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B)内部审核和合规性评价的结果、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组织的环境绩效。(C)外部相关方的埋怨、法律法规的改变情况、纠正和预防方法的情况。(D)B+C(B)3、某企业对产品是否满足协议中的环境保护要求进行评审。该场景是( )条款的要求。(4.5.2.2)(A)4.4.6 (B)4.5.2 (C)4.3.2 (D)4.5.1(B)4、下列哪组物质属于现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一类污染物( )。(A)Cu、Zn(B)Cd、Cr (C)氰化物、甲苯(D)氨氮、硫化物(B)5、污染物不包含( )。(3.18定义)(A)更改过

11、程、产品和服务 (B)污染工序外包 (C)采取替换能源 (D)源的降低或消除(C)6、组织应依据GB/T240012021中哪个要素的要求,定时进行合规性评价。( )(A)4.3.2(B)4.5.1 (C)4.5.2 (D)4.6(B)7、组织的EMS方针应包含( )。(A)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 (B)污染物预防的承诺(C)组织的环境影响(D)评价环境目标的要求(B)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要求的考评内容( )。(A)有组织排放浓度、排放速率 (B)有组织的排放浓度、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浓度(C)排放浓度(D)有组织排放浓度、无组织排放浓度(A)9、环境监测的对象有包含( )。(A)大气、水

12、体、土壤、生物、噪声 (B)大气、市容、土壤、生物、噪声(C)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 (D)大气、交通、土壤、生物(B)10、依据GB/T24001-2021标准,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应编制环境手册,以描述管理体系关键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并提供查询相关文件的路径。(B)组织应该把关键注意力放在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及其环境绩效上,而不是放在建立一个繁琐的文件控制系统。(C)对文件和资料进行定时评审,必须时给予修订。(D)对于重大环境原因相关的运行活动,建立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注释:(A)见4.4.4c (B)见A4.5(C)见4.4.5b(D)见4.4.6a(D)11、G

13、B/T24001-2021标准中条款( )明确了“可追溯性”要求。(A)4.3.1(B)4.4.3(C)4.5.1(D)4.5.4(A)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排放速率的单位是( )。(A)Kg/h (B)g/h (C)Kg/d (D)Mg/m3(A)13、向上抛出乒乓球后,球能继续上升而又会马上掉下来是因为( )。(A)球有惯性(B)球正在受向上力的作用 (C)球没有重力作用 (D)有手的推力(D)14、以下描述符合4.4.2条款要求的是( )。 (4.4.2a)(A)全部在组织内部工作的人员全部必需有环境能力。(B)必需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或多个成文的程序。(C)从事重大环境影响的工

14、作人员的能力能够经过培训取得,但培训的统计能够不要保留。(D)为组织和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全部应意识到符合环境方针和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主要性。(C)15、依据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3.8)(A)环境管理体系包含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管理、程序、过程和资源。(B)环境管理体系是组织管理体系的一部分。(C)环境管理体系能够确保组织取得最优的环境结果。(D)环境管理体系可用来制订和实施环境方针。(D)16、组织和外部相关交流的信息不包含( )。(A)相关组织对主要环境原因的控制要求。(B)组织的环境方针。(C)组织的应急联络计划。 (D)组织的职员劳保用具

15、领用要求。(D)17、对于工业噪声的控制,可采取的方法是( )。(A)噪声降噪 (B)消声降噪(C)减震降噪(D)以上三种均可(C)18、GB/T24001-2021标准4.5.1要求,程序中应要求形成文件的有( )。(4.5.1)(A)污染物监测结果、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B)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结果。(C)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的信息。(D)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符合情况的结果。(C)19、下列答案中最符合GB/T24001-2021标准4.3.2 要求的表述是( )。(A)识别适合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B)识别适合用于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应遵守的要求

16、。(C)识别适合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原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并确定这些要求怎样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原因。(D)识别适合用于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环境原因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它要求。(B)20、下列那一项是预防方法( )。(3.17)(A)消除已发生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方法(B)消除潜在不符合原因所采取的方法(C)消除内审中发觉的不符合所采取的方法(D)消除不符合发生的原因所采取的方法(D)21、根据GB/T24001-2021标准4.2条款要求,组织应将其环境法阵进行传达,传达的范围应为( )。(A)组织的全部职员 (B)全部代表组织工作的人员 (C)全部为组织工作的人员(D)B+C(C

17、)22、省级人民政府依法能够制订严于国家标准的(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地方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C)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D)地方环境方法标准(C)23、电冰箱制冷剂使用这一活动中环境原因( )。(A)电冰箱的使用 (B)CFC(氯氟烃) (C)制冷剂的泄漏 (D)臭氧层的破坏注: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和环境发生相作用的要素。(D)24、某企业已将危险化学品意外泄漏确定为主要环境原因,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程序培训的人员应包含危险化学品的( )采购人员 b运输人员 c仓库保管人员 d使用人员(A)c+d (B)a+c+d (C)a+b+c(D)a+b+c+d(D)25、依据GB

18、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法,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效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是( )。(A)含石油类的废水 (B)含苯胺类的废水 (C)含铜、锌的废水 (D)含铅、镍的废水(C)26、使用三氯烯作业的工人不知道其危害,适用的标准条款是( )。(A)4.3.1 (B)4.5.1 (C)4.5.2 (D)4.4.3(D)27、GB/T24001-2021标准4.5.1要求对( )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A)污染物的关键特征 ()可能含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可能和环境原因相关的活动 ()可能含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征。()、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19、(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企业管辖的范围,所以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可不包括对相关方的管理。(B)环境管理体系中应识别组织所使用或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原因。(C)应要求环境污染的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D)必需对供方和协议方进行环境知识方面的培训。(B)29、GB/T24001-2021标准4.4.5条款要求组织应做到( )。(A)对于标准中要求文件化的内容全部形成书面文字。(B)对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的书面和电子形成的全部文件加以妥善管理和控制。(C)因为管理的方便,关键环境岗位上的作业指导书能够放在部长办公室中。(D)建立一套控制和管理文件的程序,要求文件的标示、存放、保护、检索、留存和处理

20、内容。(C)30、废弃的液态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适合用于( )。(固废法第八十九条 液态废物的污染防治)(A)中国水污染防治法 (B)中国安全生产法(C)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D)中国水法(D)31、GB/T24001-2021标准的总体目标是支持环境保护和( )。(A)污染治理(B)社会发展(C)经济发展(D)污染防治(C)32、依据GB/T24001-2021标准,组织应对( )人员应具有的能力作出要求。(A)其工作可能影响环境管理体系有效实施和运行。(B)其工作可能影响工作场所内环境(C)全部为它或代表它从事被确定为可能含有重大环境影响的工作的。 (D)A+B+C(D)33、控制

21、主要环境原因的路径包含( )。(A)制订目标、指标和方案。 (B)运行控制 (C)应急准备和响应 (D)A+B+C(A)34、为了实现环境方针的承诺,下列更适合描述环境目标的是( )。(4.3.3)(A)XX工艺过程材料利用率去上一年度提升Y%。 (B)降低有毒有害原材料的使用。(C)降低生活废水的排放。(D)节省资源、降低消耗。(C)35、管理评审的目标是( )。(A)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B)评价环境行为的符合性。(C)评价环境管理体系连续的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D)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A)36、以下不属于废水治理技术的是( )。(A)稀释法(B)混凝法 (C)反渗

22、透法 (D)生物膜法(A)37、有关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4.1)(A)由组织自行确定 (B)由审核组长确定(C)由审核委托方确定(D)由审核委托方和受审方共同确定(B)38、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3.4无组织排放)(A)低矮排气筒的排放(B)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C)杂乱无章的排放 (D)未经许可的排放(C)39、从事以下哪项活动的单位必需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经营许可证( )。(A)从事搜集危险废物经营活动(B)从事处理危险废物活动(C)从事手机、贮存、处理危险废物经营活动(D)从事搜集、贮存、处理危险

23、废物活动(D)40、TSP是指( )。(A)10微米以下粒径的飘尘 (B)林格曼黑度(C)非烃类总有机碳 (D)总悬浮颗粒物(B)41.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 )级。(A)二(B)三(C)四(D)五(C)4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实施( )。(A)一级标准 (B)二级标准 (C)三级标准 (D)依据出水受纳水域功效要求而定(A)43.中国环境污染防治法定的负担民事责任的方法是( )。 (注:环境保护法41条款)(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具结悔悟、赔偿损失、恢复原

24、状(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D)44.建设单位在报批环境汇报书之前,应该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征求建设项目( )。(A)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B)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C)所在地行政区域工商管理主管部门的意见(D)所在地相关单位、教授和公众的意见(B)45.中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对是否能够经中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所作的要求是( )(A)能够过境转移危险废物(B)严禁过境转移危险废物(C)经海关同意能够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能够在向环境保护部门缴纳预防危险费用后过境转移危险废物(D)46.环境管理体系的具体程度、复杂程度、体系文件的规模及所投入的资源等,关键取决于

25、( )原因。(A)体系覆盖的范围(B)组织的规模(C)组织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性质 (D)以上全部(D)47.以下哪些方法不属于GB/T24001-2021标准中的污染预防范围( )。(A)中水回用 (B)无铅焊锡替换有铅焊锡(C)利用活性炭污泥法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D)购置二氧化碳的排放指标 注:污染预防可包含源消减或消除,过程、产品或服务的更改,资源的有效利用,材料或能源替换,再利用、回收、在循环、再生和处理。(C)48.下列不属于污染预防内容的是( )。(A)材料替换 (B)工业污水处理后循环利用(C)生活垃圾外运(D)固体废弃物分类搜集处理(D)49.评价主要环境原因和重大环境影响时应

26、考虑( )。(A)环境影响的程度 (B)适用的法律法规 (C)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D)以上全部注:A3.1评价准则可包含环境事务、法律法规、内外部相关方的关注等方面的问题。(A)50.以下能够作为受审核方必需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文件是( )。(A)环评汇报 (B)建设项目完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 (C)教授组意见 (D)环评批复(C)51.验证受审核方建设项目是否能立项的环境保护证据是( )。(A)环评汇报书/表 (B)环境保护局对环评纲领的批复(C)环境保护局对环评汇报的批复 (D)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汇报(B)52.以下有关目标和指标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目标和指标是否全部分解

27、(B)是否包含了连续改善的承诺(C)目标和指标是否全部量化 (D)全部主要环境原因必需制订目标指标注:4.3.3如可行,目标和指标应可测量。目标和指标应符合环境方针,包含对污染预防、连续改善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承诺。(C)53.下列那种说法是正确的( )。(A)相关方不属于我们企业能管辖的范围,所以在进行环境管理工作时应能够不用考虑。篇三:三体系基础知识三体系基础知识一、 三体系含义1、质量管理体系GB/T 190012021/ISO9001:2021(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21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

28、系”,通常包含制订质量方针、目标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确保和质量改善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需建立对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2、环境管理体系GB/T240012021/ISO14001:2021(EM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依据ISO14001的35定义: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组织内全方面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为制订、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计划活动、机构职责、通例、程序、过程和资源。还包含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等管理方面的内容。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 2

29、8001-2021(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当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和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关键原因是企业本身发展的要求。伴随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升,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需采取当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含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二、管理方针1、在遵守适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基础上,本

30、企业确定以下管理方针:不停超越,打造门窗幕墙技术创新,追求安全环境保护节能优质产品,时刻关注用户需求2、管理方针的了解:1)管理方针和企业总体经营方针相适应、协调,它是企业经营方针的主要组成部分,表现了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满足适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及连续改善的承诺。2)管理方针提供了制订和评审管理目标的框架。管理方针为管理目标的建立、评审提供方向、路径,含有较强的指导作用。3)企业领导要将管理方针传达成管理、实施、验证和作业等层次,使全体职员正确了解并果断实施。4)企业应不停地对管理方针进行适宜性评审,必须时可对其进行修改以适应企业内外环境的改变,实施管理评审控制

31、程序。5)对管理方针的修改、评审、同意、公布全部应实施控制,实施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三、企业管理目标:1、管理总目标和指标工程合格率100%;用户满意率: 90%以上,每十二个月增加0.5个百分点;年度重大质量事故为0;重大设备责任事故为0;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率为0;各类污染物排放监测达标率90%以上;杜绝从业人员死亡、重伤事故;火灾事故发生率为0;职业病丧失劳动能力事故发生率为0;2、管理目标分解:为达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建立并保护书面及电子版(计算机硬盘、软盘或其它媒介)体系文件,明确描述管理的各项要求和相互作用、查询路径,办公室制订了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对体系运行、服务实现过程中相关

32、文件给对应控制,要求以下:1)为确保文件的充足性、适宜性,公布实施前必需得到审核、同意;2)文件使用过程中(通常每十二个月一次,在管理评审时)办公室、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对体系文件进行评审,必须时相关部门可进行修订完善,修改后的文件在重新公布前必需得到再次同意;3)办公室、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应制订并保留企业总受控文件清单,负责对文件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统一管理,文件经修改后,要有统计和修改状态标识;4办公室、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应确保各使用场所立即取得文件的有效版本。过期失效作废的文件,一律从使用现场撤离;5)全部文件在公布时都有明确的编号、公布和实施日期等,使用部门接

33、收到企业统一下发的文件需进行统计形成部门受控文件清单,并按相关要求对所使用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文件保持清楚、易于识别;6)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负责接收企业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各部门或个人接收到上级单位下发的文件及需要使用的外来文件,包含国家、国际和行业标准、法规等,必需对应交办公室或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登记,办公室或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负责识别文件的适用部门,报对应主管审批,确定分发范围后统一下发;7)在发放新文件的同时需要收回作废的旧文件,以预防失效及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此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加以合适的标识。收回、销毁作废文件要做好

34、统计;8)统计是一个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统计控制程序要求进行控制;五、统计控制本企业为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过程建立了整套统计表格,为体系有效运行,服务活动满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提供证据。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根据标准要求制订了统计控制程序,对本企业整合管理体系统计的识别、贮存、检索、保护、保留和处理等做出了要求。各部门应依据职责分工,严格根据统计控制程序及支持性文件的要求实施。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部为统计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体系统计填写、保留的监督、检验、考评等工作。各部门要严格按要求的要求,定时搜集、妥善保管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全部统计,并使其保持清楚、便于识别和检索。六、危险源

35、的含义定义:可能造成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应三个要素组成:潜在危险性、存在条件和触发原因。工业生产作业过程的危险源通常分为五类。七、以用户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用户满意为目标,确保用户的要求得到确定并给予满足1、和产品相关的要求确实定组织应确定:a) 用户要求的要求,包含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 用户即使没有明示,但要求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 c) 适合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d) 组织认为必须的任何附加要求。注:交付后活动包含诸如担保条件下的方法、协议义务(比如,维护服务)附加服务(比如回收或最终处理)等。2、用

36、户满意作为对质量管理体系业绩的一个测量,组织应监视用户有关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注:监视用户感受能够包含从诸如用户满意调查、来自用户的有关交付产品质量方面数据、用户意见调查、流失业务分析、用户赞扬、索赔、经销商汇报之类的取得输入。八、相关方审核的含义1、内审:在认证企业到企业认证前全部首先由内审员(即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又含有一定资格的人员)自己在企业内部审核,看有哪些不完善,先自己给予更正。企业在取得质量管理体系后,由企业内部人员组织、参与内审员培训,这些参与并取得内审员资格证的人员方可进行企业的内部审核!内审也叫第一方审核。2、管理评审:管理

37、评审就是最高管理者为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管理评审的关键内容是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就管理体系的现实状况、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和方针和目标的落实落实及实现情况进行正式的评价,其目标就是经过这种评价活动来总结管理体系的业绩,并从目前业绩上考虑找出和预期目标的差距,同时还应考虑任何可能改善的机会,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组织在市场中所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业绩给予评价,从而找出本身的改善方向。3、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是在某种协议要求的情况下,由和组织(受审核方)有某种利益关系的相关方(审核委托方)或由其它人员以相关方的名义进行的审核。如某组织的采购方或组织的总部组建或委托审核

38、组对该组织管理体系的审核。4、第三方审核:第三方审核是由独立于受审核方且不受其经济利益制约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的审核准则,按要求的程序和方法对受审核方进行的审核。这种第三方审核公开、公正、公平,出具的证实能取得第一方和第二方的双方信任,这么的活动又叫认证。九、合规性评价的定义为了推行遵遵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组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以 定时评价对适使用方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十、“三废”定义及有效控制 定义:三废是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总称。(English: the Three Wastesindustrial wastewater, waste gases and residues )控制:1、水污染的控制按中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