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消防知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4516479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0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岗前培训消防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岗前培训消防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岗前培训消防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资源描述:

《岗前培训消防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消防知识(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CREATING TOMORROWS SOLUTIONS新员工岗前安全教育-消防知识目录防火知识防爆知识消防技术现场逃生防火知识(一)燃烧的基本的概念(二)火灾的特点和规律(三)火灾的危害性(四)火灾的防治(五)火场逃生(六)火灾危险性(度)分析燃烧的基本的概念火灾:指失去控制蔓延成灾的燃烧现象。或指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通常造成人 员和财产的损失。人员和和财产损失较轻时,有时也称火警或未遂火灾事故。燃烧的定义,特征及其三要素(基本条件):1.定义:同时放热发光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2.燃烧的三个特征: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热 发光3.三要素(基本条件)可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着

2、火源燃烧的类型 闪燃可燃液体受热蒸发为蒸气,液体温度越高,蒸汽浓度越高,当温度不高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会闪出火花,短暂的燃烧过程(一闪即灭),称闪燃。T 5秒(闪点: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39;煤油2835等。闪点越低,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越大。)着火可燃物质在火源的作用下能被点燃,并且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的现象。(着火点(燃点):能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如:纸130,木材 295等)自燃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能引起自燃的最低温度称自燃点,如:黄磷30,煤320。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燃烧的过程可燃气体:在火

3、源作用下加热到着火点(燃点)就能氧化分解燃烧,是最容易燃烧的。如:2C2H2+5O2=4CO2+2H2O+Q 可燃液体:受热 蒸气 燃烧 已醇(C2H5OH)液 C2H5OH)蒸气+3O2=2CO2+3H2O+Q 可燃固体:A.可燃固体熔融状态可燃蒸气 燃烧 如:S固S熔融S蒸气+O2=SO2+Q B.可燃固体直接析出可燃气体燃烧 如:木材析出H2,CH4T295:水蒸汽,T295:H2,CH4等(回燃)C.表面燃烧炽热状态 如:焦炭,无火焰,亦称无焰燃烧;又如:金属燃烧(Al,Mg等)火灾的分类 按火灾发生地点森林,建筑,工业,城市火灾等。按可燃物形态分:固体火灾液体火灾和气体火灾。按物质燃

4、烧的特征分:A类:固体物质火灾。这类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 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毛,麻,纸火灾等。B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氢气火灾等。D类: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铝,镁火灾等。E类:带电火灾。如家电,变压器。火灾的现象火灾发展过程的几种现象:火旋风火在蔓延过程中出现的旋转火焰。与风向,地理形态,建筑物的影响有关。有垂直火旋风,水平火旋风,他们都会促进火势蔓延速度加快和强度加大。轰 燃 定义:室内的局部火(由于热辐射,热对流等)向大面积火转变。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不仅是可燃物的数量和性质,而是风助火势

5、 (空气剧烈对流等),容易进入最盛期。未燃气体和挥发的蒸气局部聚集(如顶棚的下方)突然着火而造成的火焰迅速扩散。回燃死灰复燃的现象叫做回燃。原因:室内火势熄灭后,由于温度仍很高,可燃物的热分解析出可燃气体,逐渐积累,一旦通风条件改善,这些混合气体会被灰烬点燃。不仅会在室内形成强大快速的火焰传播,而且会在通风口外形成巨大的火球(轰燃)。火灾的危害1.对人体直接造成的烧伤和烧死.2.造成财产的损失3.烟气的危害(一)爆炸中基本概念(二)爆炸及其分类(三)爆炸的危害(四)燃烧和可燃物质化学性爆炸的关系防爆知识爆炸中基本概念爆炸极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氧气)的混合物,遇着火源能够

6、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亦称着火极限。最小点火能量:能引起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火源的最小能量。如:H2:0.017毫焦。C2H2:0.019毫焦 CO空气混合物80%不燃不爆爆炸中基本概念一些物质的爆炸极限:CO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H2空气:475%C2H2空气:2.281%NH3空气:1528%等 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越宽,则爆炸危险性越大。据此,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化学性爆炸的条件为:可燃物质(燃气,蒸汽,粉尘)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 在火源作用下爆炸中基本概念爆炸下限:可燃性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越小,发生爆炸的 危险性就越大 CO

7、H2C2H4NH312.5%4%2.7%15%爆炸上限:可燃混合物发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越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COH2C2H4NH380%75%34%28%爆炸中基本概念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初始温度升高,爆炸极限范围变宽。如:CH3COCH3在0为4.2-8%100为3.210%初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宽。如:CH4:0.1MP时为:5.6-14.3%5MP时为:5.4-29.4%容器管道减小,爆炸极限的范围变小。如:H2,C2H2,d0.1-0.2mm时爆炸不传播火源能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愈宽。如:CH4,100V,1A电火花不炸 2A:5.9-13.6%3A:5.85-1

8、4.8%含氧量越高,爆炸极限变宽。如:H2空气4-75%H2氧气4-95%惰性介质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危险性小。如:水蒸气,N2,CO2,Ar等爆炸及其分类1.爆炸物质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基本特征:压力的急骤升高2.分类:(1)按爆炸性质分:物理性爆炸物质物理变化(T,V,P)而引起的爆炸,如锅炉爆炸 化学性爆炸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 的爆炸,如:2C2H2+5O24CO2+2H2O+Q 核爆炸。(2)按爆炸反应物分为:可燃气体(纯)的分解爆炸:C2H22C+H2+Q 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2 C2H2+5O2 4CO2+2H2O+Q

9、 可燃粉尘爆炸:铝粉,面粉,煤粉等与空气(O2)混合物 可燃蒸气,可燃液体雾滴可爆炸。爆炸及其分类化学性爆炸简单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Ag2C2,Pb(N2)2等。Cu2C22Cu2+2C+Q复杂分解的爆炸性物质。如:火(炸)药,烟花爆竹等;可燃性混合物。所有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可燃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粉尘爆炸爆炸及其分类目前有七类:金属:AL,Mg 煤 粮食:面粉 合成材料:塑料,染料 饲料:鱼粉 农副产品:烟草,麻尘 林产品:纸,木粉等爆炸及其分类粉尘遇空气混合爆炸的过程 粉尘粒子受热作用,温度上升 粉尘表面受热挥发出可燃性气体 产生的可燃气体遇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遇火源

10、发生爆炸爆炸及其分类可燃粉尘爆炸的特点:(1)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到爆炸极限,遇 火源才会炸。(2)爆炸极限通常以下限表示。例如:Al 40g/m3,麻尘16.8g/m3,糖粉 13500 g/m3。(3)连续爆炸(二次爆炸)(4)不完全燃烧(5)点火能量大(6)有毒气体(塑料等)。爆炸及其分类影响可燃粉尘爆炸危险性的因素爆炸的危害1.直接的破坏作用:设备容器被炸毁,碎片可在100-500米内分散,在大范围内造成危害。2.冲击波的破坏作用:爆炸产生的高压高温高能的气体向活塞一样挤压周围的空气,形成冲击波。对周围的建筑物,设备和人员的震荡作用,而造成破坏和伤害。3.造成火灾:爆

11、炸产生的高温热量,容器破裂的静电放电能把周围的可燃性物体点燃,引起火灾。4.造成中毒和环境的污染。好多物质不仅可燃,而且有毒性。消防技术1.消防方针2.灭火原理3.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4.灭火剂的使用5.系统的应用消防方针和灭火原理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灭火的原理火灾一旦发生,只要消除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任何一条,火即熄灭。可燃物可燃物助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着火源灭火的基本技术措施:窒息法消除助燃物(氧化剂)如 CO2灭火器,CCl4灭火器等。隔离法消除可燃物。如水墙,破拆,关闭燃料的阀门等。冷却法消除着火源。如水冷却。灭火剂的使用 气体灭火剂:如CO2灭火剂,卤代烷(1211灭火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

12、等。泡沫灭火剂:利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用,产生CO2泡沫:6NaHCO3+Al2(SO4)3 18H2O=CO2+2Al(OH)3+3Na2SO4+18H2O 干粉灭火剂,主要是:2NaHCO3Na2CO3+CO2+H2O-Q 还有消防用水等。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泡沫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

13、后放开喷嘴。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本灭火器移动方便,操作简单,灭火效果好。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1、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具有报警功能又有喷水灭火功能。2、消防栓系统:系统的应用现场逃生身上着火,地上打滚,不能跑.用毛巾、手帕捂鼻护嘴.不顺风疏散.用湿棉被、毛毯遮盖身体.无路可逃,寻找避难处:阳台,楼房平顶或退入房间(卫生间),将门缝用湿毛巾等封严、浇水.现场逃生高层楼房可以采用绳索(或床单撕条),雨水管,雨棚等.被迫跳楼:高层楼向地面抛下厚的棉被.沙发垫子等物增加缓 冲,双脚先落地.求救呼救:呼叫,敲打金属物件,夜间可以用手电筒.利用疏散通道,(商场),初起火灾,不坐一般的电梯(以防停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