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4441882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杜甫的登岳阳楼既是爱国主义的名篇,也是五言律诗的杰作。为了方便语文老师讲授好这一课,接下来,XX就和大家介绍语文S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期望对大家有帮助!语文S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登岳阳楼教案教学目标1、经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来体会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2、学会经过重复诵读、联想想象去置身诗境,经过意象联缀缘景明情。教学关键经过学习本诗,了解鉴赏古典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教学难点经过学习了解杜甫诗歌的意境和创作风格,并深入探究中国古典诗歌的不一样风格。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唐代宗大历三年,杜甫在四川呆不住了,就坐船顺长江东下,四处飘游到荆

2、州也呆不下,又沿洞庭湖向南飘游,这时杜甫已58岁,还不到60岁,但身体已衰弱不堪了。右臂偏枯瘦,耳朵聋了,而且是老肺病。她全家全部住在小船上,飘泊不定。到了岳阳,她登上了神往已久的岳阳楼,放眼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诗。想不到转过年来的冬天,她就在水上的一条小船里和世长辞,永远停止了歌唱。面对烟波浩渺、壮阔无垠的洞庭湖,诗人会有怎样的感情呢?二、朗诵三、整体感知请用明白晓畅的语言疏通文意。以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两地被洞庭湖分隔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仿佛在洞庭湖上漂浮。亲人好友没有一个字的音信,年老多病,孤身一人,只有一只船伴伴随自己。关山以北仍然硝烟四起,倚着栏杆我不

3、禁潸然泪下,泪水奔流。前两联和后两联所写内容有何不一样?前两联侧重于写景状物,后两联侧重于叙事抒情。四、课内探究颔联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状物有何特点?状写吴楚、乾坤、日月之景。吴楚两地被宽广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沧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漂浮着大地长天。颔联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雄浑阔大,景象宏伟绮丽。颈联、尾联写了哪些事,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由音信断绝的家事写到老病飘零的孤苦;由战乱未止的国事写到老泪纵横的悲伤;由个人不幸写到国家不幸身世之悲和国家之忧两相交融。由身家及至国运,表现了诗人愈在个人不幸之时,愈不忘政局国情的高尚品格。试利用“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的鉴赏方法赏析本诗。问题1:颔联

4、和颈联有何内在联络?颔联写雄浑阔远的景象,颈联写孤身飘零的身世。景是阔景,情是哀情,以雄浑阔大之景反衬孤身悲苦之情。唯有景之阔大,方能显出孤身漂泊之小,才能彰显境遇之悲苦。“日月浮”三字下得深沉,寓情于景,隐喻自己长久漂泊无归的感慨。问题2:颔联和尾联有何内在联络?颔联气象宏奇伟丽,壮阔无比;尾联由身家遭遇及至时事国运,诗人不为个人身世而哭,而为国家危难落泪。从壮阔无比的景中能够窥见杜甫胸襟之高,这是以浩瀚壮阔、无边无际的景象映衬了诗人心忧黎民、情系社稷、胸怀天下的博大胸襟。诗人将湖山之胜和家国多难结合起来抒写,营造了沉雄悲壮的艺术境界。江山的壮阔和胸襟的博大,在诗歌里互为表里。虽悲伤,却不消

5、沉;虽沉郁,却不压抑。首联今昔对比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昔日满怀游赏之情,诗人想登楼览景,一展济苍生、安黎民的宏伟理想憧憬欣喜;今日满腔流落之苦,匡扶社稷、济世报国的理想化为泡影身不由己,悲苦无奈。昔日血气方刚,才高志远;今日老病孤舟,壮怀未酬。诗人早闻洞庭盛名,然而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理想至今未能实现之情。天下至今兵荒马乱,因此只能老泪纵横了。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的感伤。五、课外延展请将杜甫这首诗和李白的和夏十二登岳阳楼进行比较,两首诗同时写登岳阳楼之感,但在诗境和风格方面有什么不一样?和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

6、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这首诗写于乾元二年流放途中遇赦南游岳阳时。开头写岳阳楼四面宏丽景象,接着把自己遇赦后的愉快心情融入到眼前景色中去。雁儿高飞带走自己愁苦之心,月出山口好像君山衔来好月。然后浮想联翩,在岳阳楼住宿,饮酒,好像在天上人间通常。最终写楼上凉风习习,衣袖飘飘起舞,多么潇洒自如!这首诗写岳阳楼洞庭湖的山水景物宏丽美好,人的心情轻快欢乐,交融成一个似真似幻的迷人境界。这个意境和杜甫登岳阳楼的沉郁悲壮有很大不一样。在艺术风格上,杜甫的登岳阳楼基础写实,意旨深厚,又多改变,可用沉郁顿挫概括。李白这首诗用陪衬、烘托、夸张等手法,想象奇特,笔法洒脱,可用豪放飘逸来概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