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36780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6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文科)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1题;共82分)1. (6分) (2017河南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某省级行政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变化、河流径流量与夏季气温趋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影响夏季大气0层高度升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 太阳辐射B . 大气辐射C . 地面辐射D . 大气逆辐射(2) 该地区夏季大气0层高度的升降变化会引起( )A . 河流年径流量同步增减B . 山地雪线高度同步升降C . 高山湖泊岸线异步伸缩D . 山区季节冻土同步厚薄(3) 1965年前后该地区河流径流量的主要补给形式可能是( )A . 雨水补给B

2、 . 冰雪融水补给C . 湖泊水补给D . 地下水补给2. (2分) (2013高一上云浮期中) 关于图示信息的正确判断是( )A . 、图均为白天B . 、图均为夜晚C . 图为白天,图为夜晚D . 图为夜晚,图为白天3. (2分) (2019高一上伊春期末)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 A . 地面冷热不均B . 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C . 地转偏向力的作用D . 太阳辐射差异的作用4. (4分) (2019高一上高台期中)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 据此

3、回答下列各题。(1) 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 . 1个B . 2个C . 3个D . 4个(2) 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 . 海洋B . 空气C . 岩石D . 植物5. (2分) (2013高一上河西期中) 在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中,两支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的地带,应出现在( )A . 赤道附近B . 南北纬30附近C . 南北纬60附近D . 极地附近6. (2分)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 . 不同纬度间的温度差异B . 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C .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D . 地球自转引起的偏向力7. (4分) (2018高一下

4、双鸭山开学考) 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是( ) A . 为地壳B . 为岩石圈C . 为软流层D . 为下地幔(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8. (4分) 读某河谷盆地与某山顶降水的日变化图,回答(1) 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 )A . 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B . 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C . 河谷盆地夜雨多D . 山顶昼雨多(2) 有关图中阴影区叙述正确的是( )A . 其形成与地形闭塞,水汽易扩

5、散有关B . 其形成与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气温高,上升气流强有关C . 其形成与地面辐射强,近地面气温低有关D . 其降水类型主要为地形雨9. (6分) (2013高一上赤峰月考) 如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1) 上述“某月”是( )A . 1月B . 4月C . 7月D . 10月(2) 该月份甲地盛行( )A . 东南风B . 东北风C . 西南风D . 西北风(3) 该月份乙地的气候特征是( )A . 高温多雨B . 低温少雨C . 温和多雨D . 炎热干燥10. (4分) (2013高一上苍南月考) 如图是我省某气象站测得的某月1821日气温和气压变化图读图

6、回答下题(1) 此间过境的天气系统是( )A . 冷锋B . 反气旋C . 暖锋D . 气旋(2) 当图示天气系统多发时,我国大部分地区( )A . 低温少雨B . 温和多雨C . 炎热干燥D . 炎热多雨11. (2分)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A . 温室效应B . 热力环流C . 海陆热力差异D . 风的形成12. (2分) (2015高一上宁城期末) 如图为“气压分布形势图”,读图回答:该气压分布形势,一般出现的时间是( )A . 1、2月B . 5、6月C . 7、8月D . 10、11月13. (4分) (2018高二上

7、西宁期末) 下图为2016年12月12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图示时刻( ) A . 气压:太原高于呼和浩特B . 风速:乌兰巴托小于上海C . 降水概率:呼和浩特大于上海D . 风向:乌兰巴托与呼和浩特相反(2) 太原市未来两天天气状况,说法可信的是( ) A . 雨过天晴,气温升高B .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 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D . 雨雪、大风之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14. (4分) (2020高三上武功模拟) 热带辐合带是南北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其位置随季节而变化。下图为“某区域热带辐合带形成与云系示意图”

8、。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图中、处的风向分别是( ) A . 西南风、东南风、西北风、东北风B . 东南风、东北风、西风、西风C . 东风、北风、西北风、西南风D . 东北风、东南风、西风、西风(2) 热带辐合带( ) A . 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 . 影响的地区台风活动频繁C . 影响的地区地带性植被为热带草原D . 影响的地区多为对流降水15. (6分) (2019高一下中山月考) 下图为陆地植被类型与纬度、干燥度关系示意图。干燥度是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图中不同号码表示不同的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最能促进全球水循环的植被类型是( ) A . B . C . D .

9、 (2) 图中代表的植被类型最有可能是( ) A . 草原B . 苔原C . 针叶林D . 阔叶林(3) 图中与代表的植被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 太阳辐射、人类活动B .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C . 洋流性质、地势起伏D . 地表径流、土壤性质16. (2分) (2017高二下江宁月考) 近年来中国雾霾频发,PM2.5多次“爆表”。雾霾笼罩时会使A .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强B . 白天大气对流运动更旺盛C . 昼夜温差比无雾霾时变小D . 夜晚地面辐射大幅增强17. (4分) (2020高一上大庆期末) 北京时间2017年8月23 日,第13号台风“天鸽”从广东登陆,中心附近最

10、大风力达14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能表示“天鸽”的天气系统图是( )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 “天鸽”位于广州东边时,广州吹( ) A . 东南风B . 东北风C . 西南风D . 西北风18. (10分) (2017高一上辽宁期中)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黄敏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下面小题(1) 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

11、经历了一场( )沙尘暴天气 冷锋过境 台风过境 寒潮过境A . B . C . D . (2) 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A . 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B . 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C . 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D . 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3) 此日记记录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 . 春、夏季B . 夏、秋季C . 59月D . 123月(4) 此日记记录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A . 珠江三角洲B . 长江三角洲C . 华北平原D . 三江平原(5) 日记中“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该做法的目的是( ) A . 让大

12、气吸收了太阳辐射保存在大气中,使大气温度升高B . 增强大气逆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 . 最主要是让秸秆燃烧释放出的热量升温D . 制造烟幕减少地面辐射19. (2分)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的风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形成( )A . 1B . 2C . 3D . 420. (4分) (2018高一下阳高开学考)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B通过固体、液体传播,A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B . B传到F界面时,波速突然下降C . A和B在D处波速明显减小D . C、E均为液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2) D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A . 地壳

13、和地幔B . 岩石圈和地壳C . 地幔和地壳D . 岩石圈和地幔21. (6分) (2013高一上沈阳月考)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题(1) 南半球对应图中处的盛行风向是( )A . 东北风B . 西北风C . 东南风D . 西南风(2) 降雨较多的地区是( )A . B . C . D . (3) 在和之间的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A . 炎热干燥B . 高温多雨C . 温和干燥D . 温和湿润二、 综合题 (共5题;共47分)22. (9分) (2018高一下陆川开学考) 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1) 说出A气压带名称_及受其控制地区的

14、气候特征_。 (2) B风带名称为_。 (3) 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北半球_(冬半年还是夏半年)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填甲或乙)所示,此时东亚地区的风向为_,南亚地区的风向为_(4) 每年1月下旬,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高压中心还是低压中心),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 23. (12分) (2018高一下陆川开学考) 读“南半球某地面水平气压分布图”,回答问题。(1) 图中A、B两地,高压中心的是_,形成气旋的是_。(填字母) (2) A、B两地相比,空气竖直方向向上的是_(填字母),空气竖直方向向下的是_(填字母)。昼夜温差大的是_(填字幕), (3

15、) 画出甲处的风向。(直接在下图甲处画出风向箭头)。(4) 不考虑地面摩擦力的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三地风力较大的是_,理由是_。 24. (13分) (2013高一上福建月考) 图1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2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1) 导致图1中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_A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季节),就全球而言,气压带风带位置大致偏_在图1B季节中分乙地风带为_丁地风带为_(2) 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其气候类型对应为图2中_地(填、),其气候特征可用图3_(填a、b、c、d)图表示(3) 图2中地区气候特征是_,其气候成因是常年受图1

16、中_(甲、乙、丙、丁)风带或气压带影响造成(4) A季节,图2中海沿岸受_(填甲、乙、丙、丁)控制,其降水特征是_(5) 与图2中海同纬度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可能为图3中的_(填a、b、c、d),该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_25. (8分) (2015高一上连云港期末) 读2015年某时近地面气压形势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1) 该气压形势图所示的月份最可能是_(1月或7月) (2) 从气压高低角度而言,甲是_,从气流运动角度而言,乙是_ (3) 此时,乙处天气最可能是 A . 晴热干燥B . 寒冷阴雨C . 高温多雨D . 风和日丽(4) 丙、丁两处,风速较大的是_,原因是_ (5) 与石家庄

17、相比,北京的气温较_ 26. (5分) (2013高一上天台月考) 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若该图表示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气环流,且A、D分别表示地表的赤道和30N附近,则A处为_气压带,D处为_气压带,丁处表示近地面的_风带(2) 若该图表示亚洲东部季风环流,且A为陆地,D为海洋,则我国大陆东部盛行_风,控制亚洲大陆的主要气压中心为_压第 24 页 共 2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1题;共82分)1-1、1-2、1-3、2-1、3-1、4-1、4-2、5-1、6-1、7-1、7-2、8-1、8-2、9-1、9-2、9-3、10-1、10-2、11-1、12-1、13-1、13-2、14-1、14-2、15-1、15-2、15-3、16-1、17-1、17-2、18-1、18-2、18-3、18-4、18-5、19-1、20-1、20-2、21-1、21-2、21-3、二、 综合题 (共5题;共47分)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24-5、25-1、25-2、25-3、25-4、25-5、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