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432312 上传时间:2020-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宁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1. (15分) (2017高三上苏州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生命的态度朱良志朱光潜先生在谈到审美态度时,曾以古松作比喻,说人们对待古松有三种态度:古松是什么样的松树,有多少年份了,这属于科学的态度;古松有什么样的用处,这是功利的态度;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古松,发现古松是一种美的形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这是审美的态度。在审美态度中,古松成了表现人情趣的意象或者形象。其实,在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存在着与以上三种态度都不同的第四种态度,古松在这里根本就不是审美对象,而是一个与我生

2、命相关的宇宙。我来看古松,在山林中,在清泉旁,在月光下,在薄雾里,古松一时间“活”了起来,古松成了一个瞬间形成的意义世界的组成部分,我的“发现”使古松和我、世界成了息息相关的生命共同体。这第四种态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的态度”,一种用“活”的态度“看”世界的方式,或许“看”还容易引起与外在的观察混淆,称为一个“活”的“呈现”世界的方式也许更合适。之所以说它是“生命的态度”,是因为它的核心是将世界(包括我与外物)从对象化中解脱出来,还其生命的本然意义,在纯粹直观中创造一个独特的生命境界。这里的“态度”,又可以说是无态度,它的观照方式其实就是要去除态度。人总喜欢站在世界的对岸看世界,世界在我的对面,

3、是被我感知的存在物、消费的客体、被我欣赏的对象。用这样的态度看世界时,人好像不在这世界中,成了世界的控制者、决定者。而“生命的态度”,则是由世界的对岸回到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一切都与我的生命相关。王维辛夷坞诗写道:“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在幽深的山林中,泉水淙淙流淌,溪涧边芙蓉花自在地开放,没有人知道它什么时候开,什么时候落,这是一片寂静幽深的世界。又如王维栾家濑诗写道:“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在飒飒的秋雨之中,白鹭自在上下,诗人写的是自己的生命感觉。在这里,没有外在的“物”,没有被观的“景”,没有观照的主体,没有被观的对象。在诗人当下

4、的体验中,人与世界共成一“天”,共同形成一个生命宇宙。这个世界,中国美学称之为“境”。中国艺术创造的这个与自我生命相关的世界有一些基本特点。它是艺术家在当下的体验中发现的,“境”是体验的真实。像王维辛夷坞过香积寺等小诗,几乎纯粹是山水花木的描写,没有人,甚至看不出有人的感情。其实,人隐在它的后边,这个生机世界是人在瞬间体验中“发现”的。“境”由心起,没有心灵的体验则没有境界,境界是心灵中呈现的事实。它是浑全的,人与山水草木等外在世界共同形成一个无分别的圆满世界。像吴历“一带远山衔落日,草亭秋影淡无人”诗中所呈现的那样,无人即有人,落日山影,草亭空阔,与我心浑然一体,没有分别,更无别虑,就是一个

5、圆满的世界。最后出现在“境”中的人与山水草木是彼此相关的存在。“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凡常的小院,紧闭的院门,阴沉沉的天气里,寂寞的主人就坐在窗前,眼前是密密的小雨,满目的苍苔。在这里,苍苔、小雨、庭草,都成了诗人的对话者,是与自我生命相关的存在者,由这样的存在者共同构成一个意义世界。(1) 请简要概述本文的论述层次。 (2) 第节画线句中人们对世界的态度依次对应中国美学和艺术观念中的哪种态度? (3) 根据文意,阐述中国美学中“境”的含义与特点。 2. (12分) (2019高二下延边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密林深处陈德鸿枪声是下半夜突然响起的,

6、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六爷急忙跑出窝棚,紧张地向响枪的砬嘴岭方向张望。一个多小时后,枪声渐渐弱了下去。六爷叹口气,牛大完了。牛大是砬嘴岭胡子的头儿,手下有胡二等六十多个弟兄。六爷想把牛大这伙人拉过来,但牛大对六爷说,你给杨司令捎个话,请他放心,我们肯定不祸害老百姓,但也绝不会投了小日本。六爷回窝棚里抽了袋烟,刚想躺下,远处突然又响起了零星的枪声,断断续续的,竟然朝着六爷的住处飘来。六爷心里“咯噔”一下,刚冲出门,影影绰绰地便见七八个人向这里跑来。谁?六爷大声问。是我,六爷,我是胡二。话音未落,一群人已经奔到了近前。六爷看着气喘吁吁、满脸汗水的胡二,忙问,出事了?小鬼子小鬼子偷袭了砬嘴岭,大当家的

7、他们都没了。胡二喘了一会儿,流着泪说,统共就跑出我们几个。胡二擦了把脸说,按眼下这情况,我们只有投抗联了。这个?六爷刚想说什么,随着一阵枪响,有子弹落在了附近。几个人立刻散开,开始还击。胡二把六爷拽到一棵大树后面,颤声说,六爷,我知道你和杨司令有联系,快带我们走吧,鬼子跟屁股就上来了呀!六爷来不及细想,使劲拍了拍胡二的肩膀说,马上跟我走。六爷带着八个人在山里七拐八拐,快天黑时,终于摆脱了鬼子的追击,进到了一处抗联的密营一处窝棚。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六爷说,这个密营是安置伤员用的,战士们不在这里。哦。胡二点点头,跑了一天,我们的肚子早瘪了,有没有啥吃的?六爷笼着火

8、,不长时间,便把二十多个土豆烧熟了,又找出两个大碗,倒上了酒。看六爷熟练地操持这一切,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一个人忍不住问,这里面生火,外面不会看到烟?看到还行?六爷愣了一下,你这口音可挺怪的,不是这边人吧?胡二忙接过话来,对,对,他不是咱们这边的人,是山东的。是山东哪儿的?六爷问。是山东,山东沧州人。胡二说。对,是山东沧州,那儿练武的人多。那个人忙接过话来。好,好。六爷笑了,不管哪儿人,打鬼子的就是好人。没想到,吃饭时,不论六爷如何劝,这几个人就是不喝酒。六爷说,咱晚上就睡这木炕上,连个盖的都没有,冻出病明天还咋赶路?胡二问,六爷,咱啥时能找到杨司令啊?快了,再翻几座山就到了。六爷说,要是你们

9、中有一个病了啥的,耽误了时间,杨司令他们兴许就转移到别处了。那个沧州人朝胡二点点头,胡二说,既然六爷这么说,那咱们就喝点儿,好好睡一觉。快半夜时,六爷迷迷糊糊刚睡着,突然被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惊醒了,他的心猛地哆嗦了一下,再想细听,那个山东沧州人却使劲地咳嗽了几声,爬起来,在墙角哗哗地撒起尿来。六爷再也没有了睡意。天刚亮,六爷便带着几个人上路了。正是初冬时节,光秃秃的树林了无生机,快中午时,天空开始飘起了雪花。胡二看了看阴沉的天空,有些急了,问六爷,还有多远啊?快了。六爷指着山下一片望不到边的荒草甸子说,咱们穿过这个大甸子,再翻两座山就到了。胡二向山下看了看,脸白了,我知道那甸子,那是片沼泽地,

10、往里陷人,好像没人走过啊!没人走过?六爷撇撇嘴,我找杨司令就经常走,里面有条密道。胡二看了那个沧州人一眼,有些为难地挠了挠头。六爷说,不走甸子也行。眼见着这雪越下越大,等咱们赶到了杨司令的驻地,怕是他又走了,可就不好找了。这这。胡二的脑门上冒出汗来,他焦急地看着那个沧州人,沧州人瞪了他一下,指了指山下。胡二忙点点头,对六爷说,那就走大甸子吧,我们也想早点见到杨司令。六爷长舒了一口气,带着八个人,向山下千百年来从没人走过的大甸子走去日本关东军史载:昭和十二年11月,关东军小野暗杀队执行任务时,在大黑山一带失踪。当地县志载:抗联交通员郑大力同志于1937年初冬失踪;郑大力,男,河北沧州人(1) 下

11、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小说以激烈的枪声开篇,“爆豆般一阵紧似一阵”运用比喻渲染了紧张的氛围,为人物的出场设置了特定的背景。B . “胡二和几个人好奇地打量着空荡荡的密营,脸上满是失望”,其中的神态描写表现出他们想投奔抗联却扑了个空的失望。C . 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如“一阵叽里咕噜的梦话”这一细节暴露了那个山东沧州敌人的身份。D . 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写敌人设计,六爷将计就计,双方斗智斗勇,不但情节引人入胜、惊心动魄,而且彰显了主题。(2) 请结合胡二等人从“投抗联”到被带入大草甸的经过,简要分析六爷的心理变化过程。 (3) 小说以日本关

12、东军史和当地县志的记载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 (10分) (2017高二下孝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凌宇他出身于水,一生恬静优雅似水,离去后魂归于水。而他的文字,与后世的读者同在,似水流淌不绝。如果说作家是以文字征服世界,那么,对沈从文来说,前30年的文学创作,后30年的文物研究结出的果实,证实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他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80多种,500多万字,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书最多的作家之一。在沈从文自己,无论是身外报偿还是身内所获,物质上的得失还是精神上的毁誉,从不以为意。他一生所得收入,除维持一家生活必需的花费、社交应酬和帮助别人外,都陆陆续续

13、花在购买书籍和陶瓷文物上。他家里曾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坛坛罐罐”。家里放不下了,便随手送人,送掉后又买。解放后索性一股脑儿全送了博物馆,不仅没有索取任何报酬,连一张收条也没留下。1982年,他收到花城出版社寄来的九千多元稿费,立即凑足一万元,寄给家乡的小学,修建一栋图书楼。然而,他也有因手头无钱而发窘的时候,且不说他年轻时为吃饭问题所作的种种挣扎,就是在他不再为吃饭发愁以后,每逢某项社会公益活动需要他捐赠时,他常常因拿不出钱来而发愁难过。说起沈从文在文坛上的沉浮,在中国几乎是一个典型。在这沉浮的背后,重叠着因“历史的误会”而带来的种种人生坎坷与痛苦。但他几乎从来不主动提及自己几十年来遭遇的损害与

14、屈辱。当别人问及他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时,他只是说:“我没有我的朋友受的冲击大,我只是要打扫茅房,那是普通的事,在家里不是也要打扫吗?”人们常常惋惜他不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为他在文学史上的“失踪”感到遗憾,为他在第二、三次文代会上,连作家身份也得不到承认感到不平,他只是笑笑:“那未必不是塞翁失马。”1978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后,沈从文长期冷落的门庭重新变得热闹起来,他构筑的富有魅力的“湘西世界”被人津津乐道,鲁迅的“他是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这一评价又被人记起,学术界开始确认沈从文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大师”地位。对这一切,沈从文表现出惊人的平静。在谈到他的文学创作时,他总是

15、轻轻地挥着手:“那都是些过时了的东西,不必再提起它。我只不过是个出土文物。”他强调说,“我年轻的时候,许多熟人同乡头脑都比我优秀得多,却一个个先后消失在中国近乎周期的悲剧里。就拿写文章来说,开始时我的一支笔就笨得很,能够坚持下来,也只是比别人耐烦一点。”对涉及个人荣辱得失的事,沈从文表现出一种令人吃惊的宽容与平和。他宁愿记住别人的好处,而忘了别人对自己的损害。是湘西的水深深流进沈从文的血脉,滋润和培育着他的性格。然而,他心头还有无法释怀的东西。这头一件便是他30余年来从事的中国古代文物研究。他常常叹息说“手头有许多题目可做,现在是来不及了”,话语中总是透着惆怅与悲哀。虽然,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

16、已经出版,王序在他的指导下,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服饰文物专家。他的后半生事业后继有人,但他仍不满意。沈从文最害怕的是失去工作的权利。前几年,有关部门通知他去办理从历史博物馆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手续时,他误以为是办理退休手续,紧张得手足无措,只是嗫嚅着说:“我还能做点事,请不要让我退休。”1983年,他身患重病,几乎足不出户。对故乡的思念日夜侵蚀着他,每次家乡人的来访,都使他兴奋不已。他不间断地询问,颔首,摇头,轻轻地叹息,任何有关家乡的人事,山川风物的点滴,都不愿放过。“我能去,我还能去的!”说着,他便挣扎着要站下地来,并终于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你看,我还能去!”他孩童般得意地笑着,眼角上早已噙了

17、两颗晶亮的泪珠。然而他终于只能在想象与回忆里,同那片熟悉的土地亲近。每当他独自静静地坐在客厅里出神,都似乎在神游故土。静寂中,突然响起河船拍打水面的桨声,油坊里油锤与油榨相撞时爆发的声响,伴和着古老、悠长的船歌号子,沉沉的牛角声,水车飞转发出的“咿呀”声(选编自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沈从文传)(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因“历史的误会”,沈从文沉浮文坛,几十年来遭受种种人生坎坷与痛苦、损害与屈辱,但他不以为意,从来不主动提及这些。B . 由于创作的文学作品都是些过时的东西,所以沈从文后30年未能继续从事文学创作,而在文学史上“失踪”。C . 本文作者将描写融

18、入叙述,通过肖像、语言、行动的描写展现沈从文的人生经历和精神品格,使读者既闻其声又见其形更会其神,从而使文章富有感染力。D . 沈从文追求尽善尽美,尽管王序在沈从文的指导下已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服饰文物专家,但沈从文对他仍不满意。E . 文章结尾描绘想象中的沈从文家乡的景象风貌,照应开头,富有画面感,表现了沈从文对家乡的深切思念。(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沈从文与水有着一生解不开的情缘,他一生恬静优雅如水,其生命人格与水的品性已融为一体。B . 沈从文年轻时,也曾为吃饭问题而发愁,但他仍然坚持文学创作,表现出一种“耐烦”的写作态度。C . 尽管沈从文一度连作家身份都得不到

19、承认,但他以自己前30年的文学创作、后30年的文物研究成果证明了自己生命的价值。D . 晚年的沈从文,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他常常独自静静地坐在客厅里神游故土,在想象与回忆里与故乡的土地亲近。(3) 沈从文逝世后,其妻妹、著名书画家张充和从美国电传来一副挽辞,其中有“星斗其文,赤子其人”的评价。沈从文“赤子其人”在文中有哪些方面的体现?请简要概括分析。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 (11分) (2015高一上临川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

20、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

21、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1)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壁:修筑营垒B . 及羽背关怀楚背:背靠C . 自矜功伐矜:矜持D . 尚不觉寐而不自责,过矣过:过分(2)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22、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B .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C .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D . 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愿足下更虑之!”中,“足下”是太子丹对荆轲的尊称,而“竖子不足与谋”的“竖子”则是对人的蔑称。B . “郎中”一词在不同时代,含义有所不同。如 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这里指宫廷侍卫。C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中“本纪”是记载诸侯王国之事的,如项羽本纪;“列传”是记载帝王、诸侯以外的各种历史人物的。D

23、 . 我国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荆轲刺秦王中,“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鸿门宴中摘录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 (10分) (2016高一下市中期中)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次韵柳通叟寄王文通黄庭坚故人昔有凌云赋,何意陆沉黄绶间?头白眼花行作吏,儿婚女嫁望还山。心犹未死杯中物,春不能朱镜里颜。寄语诸公肯湔祓,割鸡令得近乡关。【注】凌云:椐史记记载,司马相如所作大人赋“飘飘有凌

24、云之气” 黄绶:黄色的印绶,低级官吏的标志。湔祓:即荐拔。用作治理一县的代称。(1) 这首诗前两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2) 尾联诗人向执政“诸公”发出“寄语”,其中蕴含着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2017高一下兰州期末)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写周瑜风度翩翩,用兵如神的句子是 _(2) 在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中,辛弃疾用 _写出了江天的无限广阔。 (3) 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宋文帝北伐失败来咏叹南宋近事的句子是_;。 五、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7. (2分)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

25、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昨日亚冠小组赛第五轮战罢,由于主场被广岛三箭逼平,国安面临着壮士断腕的局面,国安高层也对下一场比赛下了必杀令。B . 一直以来,安防监控的网络问题层出不穷,网络的不流畅都让安防人士头痛不已。4G时代的到来无疑给网络摄像机的发展带来福音,让网络监控变得如狮子搏兔 , 不费吹灰之力。C . 在今天的师生交流会上,张老师说:“刚才刘芳同学的发言比较全面,但难免挂一漏万 , 请大家再来补充。”D . 像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这样多的人民,这么复杂的国情,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国情,了解人民所思所盼,要有“如履薄冰 , 如临深渊”的自觉,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8. (2分) 下

26、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如果我国不能缓解人口增长对水土资源造成的巨大负担,那么环境的恶化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B . 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C . 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的思维能力。D . 我校110周年校庆徽标设计大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高一年级的师生为主,其他年级的师生也有,但数量不多。高考资源网9. (2分) (2016高三上唐山期末)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如果木桶存在“短板”,怎么办?对木

27、匠而言,问题很简单,换一块,把短的那一块加长补齐。相对而言,“换”意味着前功尽弃,成本高,“补”工序比较简单,成本比较低。 , 现实生活中无形的“短板”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替换的,只有“补”这一种方法:补齐或补好。A即或尚且而然而/B不是就是和/但是总之C要么要么何况可/那么D只须或/而况且因此A . AB . BC . CD . D10. (2分)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道德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是在社会关系中生活的。 , 。 , , 。 , 更面临一个难题:如何既不违背对道德的坚守,又不伤害与亲友的关系。诚然,一个立志遵从道德的人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挑战,遭

28、遇不可预知的困境尤其是来自亲友的诉求和利诱德性操守是人“自立于世”的品行根基但与苦难相比,更容易冲破心灵防线的,是利益诱惑这样的处境之下,人要抵御众多诱惑的吸引力亲朋故友是人“生存于世”的情思所依A . B . C . D . 11. (2分) (2020宝山模拟) 小王遭到误解猜忌后,借诗句表明心迹,以下内容合适的一项是( ) A .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B .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C . 身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D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2. (3分) (2016新课标卷)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

29、,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_。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但是,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_。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7高二下烟台开学考)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

30、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7分)1-1、1-2、1-3、2-1、2-2、2-3、3-1、3-2、3-3、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4-1、4-2、4-3、4-4、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5-1、5-2、四、 默写 (共1题;共3分)6-1、6-2、6-3、五、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7-1、8-1、9-1、10-1、11-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12-1、七、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