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3428096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8.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银花苷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矣斜技大孥天然药物化学设计试验实验报告题目:金银花昔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学学院专指生:徐斌斌号:2909111(系):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业:药物制剂(镐京)091班2012年4月18日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实验任务书一、题目:金银花昔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二、实验任务1. 查阅文献资料并写出金银花化学研究进展的文献综述2. 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案应包括目的意义,设计原理、流程、 实验方法、时间安排、需要的仪器与试剂)3. 对实验材料进行性状、显微和理化鉴定4. 完成金银花昔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鉴定数据应包括熔点、旋光 度、紫外图谱。5. 要求用薄层法对金银花昔作出纯度鉴定6. 对

2、所得数据进行分析7. 完成实验报告8. 提交少量金银花首样品。三、实验要求1. 实验中要求学生不完全依赖现成条件,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创造一些条件 完成实验。2. 实验方法力求创新。3. 目的物的纯度要求用薄层层析法和熔点的测定数据说明;4. 结构要求用紫外、红外及用薄层层析法的相关数据说明;5. 本题目要求2-4名学生配合完成一、实验报告内容1. 题目2. 实验目的3. 基本原理4. 实验所用试剂、仪器的型号及生产厂家5. 分离方法创新之处6. 自制或创造了那些实验条件条件7. 实验流程及操作方法8. 结果与分析9. 结论10. 在所完成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课题11. 合理化建议金银花

3、昔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摘要金银花昔(Lonicera japonica Thunb) 乂名金吉首,近年来研究表明,金银花 富含挥发油,此外,还含有黄酮类、有机酸等.随着人们对金银花需求量的日益增大, 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许多忍冬属植物己由野生转为家种,如忍冬,黄褐毛忍冬、 灰毡毛忍冬、华南忍冬、细毡毛忍冬等,但更多植物的引种还有待进行.在引种栽培过 程中,要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且要注意以下儿点:(1)选择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进 行引种,目前可暂时以绿原酸含量为衡量标准;(2)注意各种条件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 响,如忍冬体内绿原酸的含量明显地受地理分布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的植物来说,要 尽量

4、在其最佳区域种植.我们利用金属络合法提取金银花首,逐步鉴定金银花昔的理化 性质,通过本实验,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了关于金银花昔的理化性质及用途。关键词:金银花首、提取、鉴定摘要II1. 文献综述11.1成分来源11.2药理作用22. 实验部分32. 1金银花昔提取32. 1. 1 原理32. 1.2步骤32. 1.3流程图32. 1.4操作步骤32.2定性鉴别42. 2. 1紫外分光光度法42. 3含量测定52. 4预算63. 结果与讨论73. 1展开剂的确定9致谢12参考文献131文献综述1. 1、成分来源:金银花昔是忍冬科植物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主要成分

5、之一。正 宗金银花三大产地,河南省封丘县,山东平邑县,河北省巨鹿市。是国家认证的金银花 原产保护地。结构及化学成分:金银花昔的结构式中文名称金银花昔别名金吉昔分子式C17H24O11分子量404.56熔点165166C物理性质白色结晶,味苦,属环烯酰菇昔类化合物,环烯醍部分的双键性 质活泼,在冷甲醇溶液中易与漠及甲氧基生成加成产物。存在于忍冬科植物莫罗 氏忍冬(Lonicera morrowii A. Gray)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具有健胃作用,是良好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之功效,多用 于治疗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热毒下痢、肺热咳嗽等。1.2、药理作用金银花昔是忍冬科植物金银花的

6、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对溶 血性链球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双球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解热、抑菌、消炎的银黄注射液就是由金银花首和黄苓素昔配制而 成。金银花昔的结构为木犀草素的70H与葡萄糖形成的单糖昔。金银花昔能溶于 水和醇溶液、不溶于氯仿等非极性溶液。2实验部分2.1、金银花昔提取:2.1.1、原理:利用金属络合法。其原理为:使金银花昔和金属钙离子形成金 属螯合物沉淀,其他杂质则留在了水溶液中了,然后将沉淀悬浮在乙醇中,并加 入硫酸出去钙离子,而金银花昔溶于乙醇中,蒸去乙醇即得金银花昔。2.1.2、步骤:称取金银花粗粉(30g),置于500ml烧杯中

7、,用水提取两次,每 次持续时间为一小时,残渣弃去,过滤浓缩后加入石灰乳至PH12,然后过滤。滤液倒 掉,将沉淀金银花昔的钙螯合物悬浮与乙醇溶液中,加硫酸调节至PH2-3,复分解,过 滤。在滤液中加入浓氢氧化钠至pH7,回收乙醇溶液,再过滤布,得金银花昔沉淀,再 以95%乙醇重结晶,即得金银花昔纯品。、流程图:金银花粗粉(30g)用水提取两次 每次一小时浓缩后加入石灰乳至PH12残渣(弃去)滤液过滤残渣(弃去)沉淀(*银花昔的津螯合物)悬浮于乙醇中,加入硫酸至PH2-3,进行复分解,过滤泥液沉淀(硫酸钙)加40%氢氧化钠至PH7可淀乙醇液(金银花昔)再以95%乙醇重结晶金银而纯品、操作步骤:(a

8、) 称取金银花粗粉300g,置500ml烧杯中,加入6-8倍量的水,(250ml),加热煮 沸1小时,按照此方法提取两次。(b) 将提取液浓缩后,加入20%30%的石灰乳至PH12o(c) 收集沉淀,悬浮于乙醇中,加入硫酸至PH2-3,进行复分解,过滤,沉淀为硫酸钙。(d) 往滤液中滴加40%浓氢氧化钠至pH7,回收乙醇液,蒸发制得金银花首。2.2、定性鉴别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是:金银花昔是黄酮类化合物,而黄酮类化合物固有的结构可以与A13+ 结合形成络合物,并且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峰,因此可以对不同的黄酮 类化合物进行分析测定.张公亮和齐曼丽两人在研究中发现,黄酮类化合物直接与

9、 A1C13络合时,在415 nm可以检测到总黄酮最高吸光值.而与Al ( N03 ) 3作用时,在 271 nm处可以检测到黄酮类化合物的最高吸收值,从而可以对其进行定量测定28. 吕红29在267 nm条件下直接测定银杏制剂中的黄酮含量,效果也较好.研究30 发现,并不是所有的黄酮类化合物都能与铝盐发生络合.杜薇31在有醋酸钾或醋 酸钠存在的条件下测定刺梨总黄酮含量,A1C13与黄酮类化合物共存40 min后,可在 420 nm处测定总黄酮的含量.张进棠32采用此法测定银杏中黄酮总含量时相对标 准偏差为2. 1%.同时,张兰杰33利用双波长法测得黑玉米花粉中总黄酮平均含量 为3. 53%.

10、此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另外,肖福坤通过三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芹菜 中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质量分数为34,回收率为96. 8% 105. 9% ,变异系数小于 0. 49%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2.3、含量测定直接测定法是依据黄酮自身结构的特点,不使用显色剂,直接在其特征吸收峰处 对供试样进行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在紫外光在200 nm 400 nm的区域内有两个相应区 域特征吸收,既峰带 (300 nm 400 nm)和峰带 (220 nnT 280 nm) 11。峰 带的吸收峰较强,是直接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黄酮测定的重要依据12。该方法 对单一成分的样品测定简便、快

11、速、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但对植物提取液来说, 杂质干扰大,易出现误差。2.4、预算 仪器:序号名称规格数量序号名称规格数量1烧杯25ml50ml 100ml3个9玻璃漏斗1个个2分液漏斗500ml1套10容量瓶10ml50ml各1个3抽滤装置套1个114玻璃棒个1个125量筒10ml 50ml100ml各2个136滤纸个5个117天平1个158移液管1ml 5m1各1个试剂: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序号名称单位数量1金银花粗品g300g10醋酸乙酯ml102乙醇瓶111甲酸ml103硫酸瓶112盐酸ml104氢氧化钠L413丙酮ml105石灰乳g10014甲醇ml10时间预算:五天(2-22 到

12、2-26 )提取五天(2-27到3-2)分离三点(3-3到3-5)定性鉴别一天(3-6)结构鉴定一天(3-7)含量测定3结果与讨论3. 1展开剂的确定上图为金银花昔的提取液,展开剂为(乙酸:甲酸:水其比例为7.5: 2.5:0.5)的薄层板。在紫 外灯下可以看出杂质较多。上图为金银花昔提取液在两种不同展开剂当中的对比,前者是(乙酸:甲酸:水为7.5:2.5:0.5), 后者是(氯仿:甲醇:甲酸为8:4:0.5)。从图中可以看出:提取液过于稀释,展开系统不是太明 显,而且展开剂比例不太合适;仍需再做调整,消除拖尾现象。本次实验是在李楠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非常感谢这段时间给我们的指导与教 诲。

13、您严谨的教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都是我们学的榜样!在实验期间,李老师多次 帮助我分析思路,开拓视角,在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给予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才 使得本实验得以顺利的完成,在此谨向李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其次还要感谢施春阳老师、曾桥老师,两位老师非常的认真、负责。给我们在实验 过程中提供各种仪器与试剂,为我们实验的成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很多方便! 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帮助与支持。最后感谢学校、学院给我们提供这次实验的机会。Ill参考文献(1)李慧王.明.槐米中芦丁的提取结晶与含量测定.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2004. 04(2)彭素琴.刘郁林.金银花研究进展.赣南师范学院

14、学报.2007. 06(3)刘璐.付明哲.王侠.植物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测定方法研究进展.2001. 07(4)吴聪华.药用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 团队项目(1200702).2008. 03(5)邢丽红.李文龙.瞿海斌.金银花提取物中5种有机酸含量测定的紫外光谱法浙江大学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杭州,310058).2000. 05(6). High temperature effects on flavones accumulation and antioxidant system in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cells. 2011.0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