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24746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一(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八上科学【备战期末】系列三:实验探究题好题汇编第一章:水和溶液1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9g左右)。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实验过程: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你支持方案_,理由是_。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2)

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的大小。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g取10N/kg)2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

3、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_。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 3课前,小科和小思对物体浸没前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分

4、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G(N)浸入水中深度h(cm)弹簧称读数F(N)浮力大小F浮(N)小科14.82.04.224.03.636.03.0小思44.83.03.654.03.265.02.8(1) 分析小科测得的数据可以得出: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 ,小思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2) 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却发现,第(1)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其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填实验序号)(3)课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 。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容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克1

5、0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1)有实验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2)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 ;实验二:用粗盐提纯后得到的精盐配制了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字母序号)。A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B称量时只在天平左盘垫上滤纸C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实验三:在溶液配制过程中,若要用量筒量取40毫升的水,当液面接近刻度线时,要改用胶头滴管,在用滴管滴加水的过程中,眼睛视线应同时按 图进行观察。5阿基米德原理告诉我们:“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

6、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小刚在学习了该原理后思考: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难道只跟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大小有关吗?于是他猜想: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可能还跟物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选取了两块体积和形状都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铁块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要验证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有关,小刚应该选取图中的 等步骤进行对比。小刚已经知道铜的密度大于铁的密度,那么根据他所选择的几个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铜块所受到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铁块所受到的浮力。由此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2)小刚根据图中B、

7、C、D三步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中深度的增加,物体所受到的浮力在变大,于是他就得出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有关的结论。你认为小刚的结论是 的(选填“正确”、“错误”),原因是: 。6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 、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75655035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002.04.58.4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 “否”或“无法判断”)。(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

8、填序号)。升温 降温 加溶质M 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N 恒温蒸发水 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 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药匙、量筒(100mL)、_、_。7某兴趣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他们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又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对此现象,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

9、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1)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2)配制一大杯盐水;(3)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下表:马铃薯的编号质量/g体积/cm3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放入盐水前在盐水中下沉后A44.839.24033B56.148.85041C77.367.96957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

10、(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8非洲草原犬鼠是一种哺乳动物,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下图是其洞穴的横截面示意图: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而另一个则是隆起的土堆。这种离地面很深、洞口形状各异看似简单的洞穴却有很强的空气流动能力,成为一个天然的“空调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如图所示,洞穴中空气流动的方向是 (填“从A洞口流入”或“从B洞口流入”); (2) 当洞穴周围处于 状态时,此“空调器”会失去效能;(3)下列行为或做法与犬鼠洞穴“空调器”运用科学原理相同的有 (填字母序号);A并列行驶的军舰“不能靠得太近”B列车进站

11、时,旅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C盒装牛奶喝完后,再用力吸一下,纸盒变扁了(4)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填字母序号); (5)如图所示,把长为10厘米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中,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吹气,可能发生的现象 。(至少写出两点)9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回答提出的问题:小明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是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针对这一问题,他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

12、越高,压强越大;猜想二:气体的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的气体体积积不变,并通过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气体的温度/20304050气体的压强/Pa1.01051.031051.071051.1105小明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到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系他再经过进一步思考,

13、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其中一种猜想的正确。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小明上述实验过程可知:每次测量时都是压强计左侧水银液面保持在图中A点的位置不变,其目的是保持一定质量密闭气体的 不变。(2)分析上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猜想 是正确的。(3)在炎热的夏天,载重汽车在盘山公路下坡行驶时,要不断往车上喷水,主要是通过水的汽化吸热使轮胎内气体的 来减小轮胎内气体的压强,防止爆胎。(4)小明探究出的这个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请列举一例。答: 。10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时总感觉车把象被人向上提起,这是

14、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然后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 (1) 经过发现,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 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 下方的大气压强。 (2) 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小明的解释是: 。11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自动浇花机模型其原理是:太阳能照射,温度升高,容器内压强增大,使水流出。温度下降时,容器内压强减小,外界空气从细管进入容器内,使得下一次温度升高时又可以浇水。 (1)若该自动浇花机因容器盖未旋紧而漏

15、气,将会出现什么现象? 。针对这一自动浇花机,某兴趣小组想了解其浇水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下模似实验。实验一:取一个矿泉水瓶,加入足量水后,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用台灯照射,观察水流特点,记录随时间延长从橡皮管流出的水滴总数,整理如下表:时间/分钟0123456水滴/滴0335572828788(2) 分析实验一中数据可得:在01分钟,12分钟,56分钟的时间段中,水流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2)实验二:取三个相同的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水,在底部插入细橡皮管并旋紧瓶盖,然后用不同功率的台灯等距离照射,每隔相等时间记录水滴数。 (3)实验二研究的问题是 。12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

16、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学习科学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发现】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提出问题】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建立建设】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 有关;【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逬行如下操作:步骤一:取一根长度约为1m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在室温(20)下用水银密封一段空气柱,将玻璃管竖直固定,并在玻璃管上标出水银柱下表面的位置,如图所示;步骤二:将空气柱浸入50的水中,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玻璃管内注入水

17、银,直到 ;步骤三:将空气柱浸入80的水中,重复实验。【现象描述】空气柱的温度越高,上方的水银柱也越长。【得出结论】 。【评价交流】科学猜想往往需要一定的事实作为依椐,请为猜想“气体产生的压强还可能与气体的质量有关”,列举一种事实作为依据: 。1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本地大气压的大小,其中弹簧测力计和2mL注射器的自重可忽略不计,活塞与针筒之间气密性很好,但摩擦较大。他进行了如下实验。(1)拔去橡皮帽,将活塞推至底端,当绳端钩码加至2N时,针筒恰由静止开始向右移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5N,则活塞与针筒间的摩擦力为1.5N,若绳端钩码增加为3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增大”、

18、“减小”或“不变”)。(2)为减小活塞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小明找来润滑油涂在活塞与针筒壁上,再次测量后发现摩擦减到很小。于是他重新将活塞推至底端,用橡皮帽密封小孔。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1N时,针筒开始向右移动,又测得针筒全部刻度的总长度为4cm,则本地大气压强的测量值为 帕?(3)小明发现将活塞推至底端时,注射器前端小孔内的气体无法排尽,这将使得大气压的测量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14根据下列青蛙反射实验回答问题。甲:脊蛙制备:用一块纱布封住蛙的躯干,露出头部,然后用剪刀插进蛙的上、下颌之间,在头部齐鼓膜之后将蛙的头部剪去,留在椎管里的便是蛙的脊髓。用小

19、钩钩住蛙的下颌,并把它挂起来。乙:搔扒反射:将浸了浓度为0.5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蛙腹部的皮肤上,蛙的四肢都向腹部搔扒,直到纸片被除去为止。丙:将探针插入蛙的椎管,破坏它的脊髓。再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反射活动是否还存在。(1)脊蛙的特点是,反射活动只受 而不受 的控制。(2)在脊蛙的搔扒反射活动中,感受器是 ,效应器是 ,中枢在 内。(3)在丙实验中,反射活动是否存在? 。为什么? 。(4)如果剥离青蛙下肢的皮肤,在青蛙下肢的肌肉上贴上浸有浓度为0.5的硫酸溶液的小纸片,是否有缩腿反射发生? 。为什么? 。 15为了验证植物根和茎的感应性生长,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取刚萌发的玉米4粒,分别放在

20、培养皿的A、B、C、D四个位置上(如图所示),并且保持根尖都朝向培养皿的中心;将滤纸剪成培养皿大小,盖在玉米上,再盖上湿润的棉花,直到填满整个培养皿。然后盖上培养皿盖,使玉米粒不会移动位置。用胶布将培养皿和盖粘牢;把培养皿竖立放在橡皮泥上,不让其滚动,并且遮光,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请根据上述实验的设计思路,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培养皿竖立起来后,位置C在最下方,那么,四粒玉米中,处于 位置的玉米粒可作实验对照;2-1-c-n-j-y(2)实验中进行遮光处理的目的是 ;(3)请你预测几天后根的生长方向 。16肾上腺素和药物“心得安”都可以影响心脏的活动,从而影响动物的代谢水平。学习小组用肾上

21、腺素和心得安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心得安和肾上腺素对小白鼠代谢水平(耗氧量)的影响。实验材料:小白鼠若干只、肾上腺素、心得安、生理盐水、注射器、检测耗氧量的装置。实验步骤:用生理盐水配制一定浓度的肾上腺素和心得安药剂;选取大小、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自鼠20只,平均分为四组。A、B、C组小白鼠按甲表所示注射等量药剂(用“+”表示),而D组作为对照组应注射 ;将每只小自鼠分别放人检测耗氧量的装置中,将装置放在相同环境中。10分钟后记录每只小白鼠的耗氧量并求出各组的平均值,结果如右表。结果分析:(1)为了直观比较各组小白鼠的耗氧量,小组同学用了乙、丙两种不同的图表来表示,你认为合理的是 。(2

22、)实验表明,肾上腺素对动物代谢水平有促进作用,而心得安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心得安对肾上腺和 功能亢进的患者都有很好疗效。17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患糖尿病小白鼠的降血糖效果,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起始血糖浓度;丙组小白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天,甲组和乙组小白鼠灌喂等量蒸馏水;其它外部条件相同且适宜,连续灌喂4周后测定各组小白鼠的血搪浓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组别小白鼠状况数量起始血糖浓度/mmol/L4周后血糖浓度/mmol/L甲健康103.853.94乙患糖尿病1019.4619.00丙患糖尿病1018.6210.12请回答:(1)在实验中,每组选取10只小白鼠而不用1只,目的

23、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8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植物的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某同学从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嫩叶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材料:健壮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实验步骤: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标号甲、乙,并分别去除顶芽,留下嫩叶A、B、C。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A,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中去掉顶芽的目的是 。

24、(2)选择叶片A而不选择叶片B、C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3)如果题干结论成立,该同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明同学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如果让你参与实验,你准备如何完善实验设计: 。19某校实验小组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实验过程如下:取两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 实验步骤A缸B缸1000 mL池塘水1000 mL自来水分别加入同时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只加入等量的蝌蚪饲料加少许甲状腺激素制剂不加甲状腺激素制剂水温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请回答:(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两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加以改进完善:_。(2)在A缸中加入少

25、许甲状腺激素制剂,而B缸内不加,其目的是_。(3)如果实验按你修改后的方案进行,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第四章:电路的探秘20在测量阻值约为5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和小亮用图甲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都有较大示数,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两处错误是_和_。(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5.1,R25.3。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R3_,实验测得值应

26、为Rx_。 (4)在某次实验时,电压表出现了故障不能使用,小亮用原有的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再增加一个定值电阻R0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时,闭合S1,将S2拨到1,电流表的示数为I1;将S2拨到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小亮说待测电阻RxR0。小明认真分析电路后发现小亮的设计不合理,原因是_。21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电阻跟导体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电阻跟导体粗细有关猜想三:导体电阻跟导体材料有关同学们想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和下表中的导体验证上述猜想。 (1)请将验证猜想一的实验设计思路补充完整。选取 和 相同、 不同的

27、导体,分别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电路中。通过比较电路中 的大小,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 (2)验证猜想三时,若需对比三个实验数据,则应从上表中选取导体 (填写导体代号)来进行实验。22实验室购买了一捆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此类导线每1m的电阻为1.710-2,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整捆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R1(“5,1A”)、滑动变阻器R2(25,1A)、电源(电压6V)、开关、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选

28、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 端(选填“a”或“b”)。(2)请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0.50A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读数为 V。(4)导线实际长度为 m。(保留1位小数)23甲为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电路图。(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 处(选填“A”、“B”或“C”)。(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在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调整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指针又偏向图乙位置,其原因是 。位置ABC电流(A)0.180.180.36(3)纠正(2)中错误后,测出A、B、C三处

29、的电流值如上表,由此得出结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写出一条)24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1)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选填“A”或“B”)端;(2)实验中,所测的数据如表一所示,由表一数据可得:在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比;表一R=10电压/V1.522.5电流/A0.150.20.25表二U=2V电阻/51020电流/A0.40.20.1(3)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所测的数据如表二所示:依据表格和电路图分析,将电阻R由5换成10,闭合开关进行实验时,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V不变;根据表二数据可得:在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