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施工审核指南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4222531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0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建设施工审核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设施工审核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设施工审核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建设施工审核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施工审核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版 本:01/0文件编号:CQM/ZY-SH-02-2发布日期:2010年10 月29 日实施日期:2010年 11 月01 日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目的: 为贯彻国家认监委国认可函2010114号文件精神,确保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致性和审核质量,减少认证风险,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适用于对工程建设施工企业依据GB/T 190012008(以下简称体系要求)和GB/T 50430-2007(以下简称规范)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审核工作,其他内容见依据GB/T 19001标准制定的质

2、量管理体系审核指南。2、 引用文件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在建设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2010年第21号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在建设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中应用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的通知” (国认可函2010114号) CNASSC15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GB/T 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T 503792006工程建设勘察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3802006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CN

3、AS-TRC-004:2009建筑业组织审核指南3、 术语和定义GB/T 50430-2007和CNAS-TRC-004:2009建筑业组织审核指南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4、 审核原则 41规范的基本思想与GB/T19000系列标准保持一致,在内容上全面覆盖了施工企业各个层次的各项质量管理活动,规定了建设施工企业的各项质量管理要求,是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规范。国家认监委通知( 国认可函2010114号)要求认证机构在建筑施工领域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应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确保认证的有效性。为此,在按双标认证审核过程中,应以规范为主进行认证审核。 42规范是以建筑施工特有的过程和管理特

4、点制定的,突出体现了过程方法和ISO9000族标准的行业化、本土化,适合于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及特点。审核时,应充分运用过程方法,按施工企业管理过程进行审核。 43建设施工领域涉及的法律法规要求较多,执行规范是施工企业工程质量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基本保证之一。在按规范和体系要求审核时,应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审核时应关注企业施工管理过程的法律法规的符合性。44规范结合施工行业管理特点,在体系要求标准基础上又提出了诸多进一步要求,如质量信息与质量改进、质量管理创新等。应关注施工企业在质量管理活动中的创新目标、措施及实施结果,将质量管理创新机制作为审核的重要内容之一。45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

5、体系初次审核分两个阶段审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均应进行现场审核。46审核范围界定原则:在目前业务范围表中的28.01-28.04内(不包括勘察和设备租赁),且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中包括的七十二项业务范围内的活动(包括其他部委所颁发的相关资质)均属“GB/T19001-2008/ISO9001:2008和GB/T50430-2007”认证范围。资质等级标准见附件3。*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应依据GB/T 19001-2008/ ISO9001:2008和GB/T50430-2007进行认证。 47监督审核结合转换证书时,应覆盖规范的所有条款要求。5、审核要求 自2010年11月1日起,对建设施工

6、企业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审核员应依据规范和体系要求开展审核活动,并具备相应的审核能力。5.1 审核人员和审核组5.1.1 审核人员A、专业审核员:具备QMS领域28大类的级别审核员且通过GB/T 50430-2007考试并合格;B、审核员:具备QMS领域级别审核员且通过GB/T 50430-2007考试并合格;C、技术专家:具备QMS领域28大类专业且通过GB/T 50430-2007培训的认证人员。5.1.2 审核组 每一个分小组内应具备至少一名GB/T 50430-2007审核员;且每个分小组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52文件审核实施审核前,审核组长或委托人应识别、获取受审核方的质量

7、管理体系文件,并对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特别要关注规范中要求制定管理制度的内容;结合监督和再认证企业体系文件应按规范进行了修订,体系文件符合体系要求和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文审报告应在监督/再认证/初审二阶段审核前提出。5. 3审核计划5.3.1 审核计划安排原则 针对受审核组织产品实现的过程和特点,按照部门中所涉及的活动以及活动所涉及的双标条款编制审核计划。一阶段和二阶段审核计划的编制可参考附件4。(附件4中的第一、二阶段计划并非针对同一建筑施工企业)5.3.2 结合审核计划安排原则 结合审核时,审核计划应满足各领域的审核和专业能力的要求。5.3.3审核员的专业类别标注依据CNAS

8、-SC15:2010附录A“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执行。5.4 现场审核关注点在原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基础上,依据GB/T 50430标准,现场审核应关注以下要求。541初次审核的第一阶段,主要审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结果是否符合规范、体系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符合企业实际,策划是否充分并具有可操作性,包括审核最高管理者对组织的各过程及过程接口、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及资源提供的策划,施工企业的方针、目标,质量管理体系说明,质量管理制度,支持性文件,记录的策划与建立是否适宜、充分,符合企业实际和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了解施工企业的管理

9、过程及工程产品特性,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与评价的有效性以及最高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分析评价和改进要求。审核可在最高管理者、体系主管部门进行,可以抽查有代表性的项目部或部门,以了解体系策划的充分性和适宜性。第二阶段全面审核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542 审核员应依据体系要求和规范进行现场审核,但应以规范要求为主,对照体系要求,在审核记录中可在标注规范条款的同时,标注相对应的体系要求条款。 543在对规范第三章审核时,应关注:企业的方针是否与企业的经营方针保持一致;企业是否建立了目标管理制度;企业的体系文件形式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是否确定并配备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所

10、需的人员、技术、资金、设备等资源;是否建立了内部监督、考核的机制。同时应关注文件管理高于体系要求的要求。544在对规范第四章审核时,应关注组织机构、职责、权限及人员配置是否合理、高效,是否明确了组织协调部门或岗位及职责和权限,是否符合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规范中未提及管理者代表,而将其管理职责落实在最高管理者(企业领导层)上,本章审核时关注相关的管理职责是否明确,同时强调了组织协调部门的设立和职责、权限的规定。 545在对规范第五章审核时,应关注是否建立、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是否明确了岗位任职条件,是否建立、实施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而不能只审核岗位能力规定

11、和培训。 546在对规范第六章审核时,应重点关注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的建立及各层次、岗位的职责,施工机具(尤其是特殊、大型施工机具)采购、租赁过程中是否满足规范及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施工机具供方评价时是否考虑了风险因素。施工机具的配备、安装、调试、验收、使用、技术、安全管理是否满足管理制度和相关法规要求。 547在对规范第七章审核时,应重点关注工程投标及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如是否依法进行投标、签约、履约,合同交底,合同变更(工期、设计)等管理。关注合同履约情况分析,关注招投标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和行业规定的符合性。548因为施工企业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费用一般占工程总造价的60-70%

12、,涉及了构成工程实体的各类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从采购计划的制定、供应方选择评价、合同签订、验收、使用到不合格品的控制全过程。因此,在对规范第八章审核时,应重点审核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及采购租赁计划、供方选择评价、再评价、采购合同签订管理、验收、运输、现场管理以及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管理。同时要关注施工企业所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和环保要求和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发放记录的管理。 549在对规范第九章分包管理审核时,应检查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分包管理制度,关注施工企业是否依法进行专业工程、劳务、设备设施租赁、技术服务的分包和招标选择、合同签订

13、,关注选择分包方时与GB/T 19001的区别(如分包方的技术和安全的保证能力)。项目实施过程控制,是否对分包方进行了交底、是否审核批准分包方编制的施工或服务方案并对分包方的施工或服务进行确认和验证。是否实施了对分包方活动的检查和对分包项目的验收。以及对分包方履约情况进行评价。对分包方控制是否符合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5410 在对规范第十章审核时,涉及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管理全过程,施工企业应建立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内容应包括施工质量管理策划,施工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质量和服务过程的控制。审核过程中,应分企业层面和项目部层面

14、进行审核,可在施工企业层面审其项目策划,项目运行的监督考核。而项目部是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重点是对施工现场的审核。查验是否按规范中的15条要求进行了充分的施工策划,关注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及其控制措施、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的制定、与工程建设有关方(发包方、监理、用户、合作方等)的沟通方式的确定;对施工设计的审核对象是:具有施工设计资质的施工企业或有资格从事EPC的企业,不具备相应资质和相应能力的施工企业应按规范中“9分包管理“条款的要求选择设计供方并对其施工设计活动进行监控;审核施工质量控制时,关注与GB/T 19001有区别的施工企业的技术交底;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策划和控制;对

15、不稳定和能力不足的施工过程、突发事件实施监控的情况;应注意对关键特性、施工过程的接口、关键原材料使用的审核,同时要关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构焊接、地下防水、预应力施工、防腐等过程的确认。关注施工全过程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情况及施工记录的管理。 5411在对规范第十一章审核时,应检查是否建立施工质量检查管理制度,重点检查企业和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活动,包括分包工程质量检查,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子分部)、单位(子单位)工程检查、验收(内部和外部验收),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移交。评价对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符合性。重点关注:施工

16、质量检查的策划;分级检查、验收及对分包工程的验收工作;工程资料管理的策划和资料与进度的同步;质量问题的分类、分级报告的控制;质量事故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检测设备供方的评价和设备使用、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等。 5412在对规范第十二章审核时,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自查与评价,查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是如何规定的,是否按规定要求有效实施。对规范第十二章审核时,在体系要求基础上要关注:施工企业可采取适宜的自查与评价的形式,而不拘泥于内审,关键是自查、评价内容的充分性,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自查与评价包括对岗位职责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情况、与质量有关的合同履约情况、对整改问题的落实情况;质量管理活动的监督检

17、查与评价时是否关注了质量管理中的薄弱环节。 5413对规范第十三章的审核,应审核质量管理的改进和创新,检查是否建立了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是否识别了质量信息收集的范围,收集、分析和改进活动,工程项目总结是否及时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评价的形式和内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提出改进与创新目标,实施情况如何。 重点关注:(1)改进活动是否包括了质量方针和目标的管理(含变化的管理):(2)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是否包括了同行业其他施工企业的经验教训、市场需求信息等;(3)是否将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策划结果的总结作为质量分析和改进的信息加以利用;(4)施工企业是否根据质量管理分析、评价的结果

18、,确定质量管理创新的目标及措施,并跟踪、反馈实施结果。 54审核人日 由于施工企业审核依据的变化,根据CNASSC15 C4.4“认证机构应依据CNAS-CC15管理体系审核时间中关于QMS领域的要求并考虑认证依据的变化确定审核时间”的规定 ,现场审核时间不低于CQM/ZY-SL-1审核员/检查员时间规定 附件 特殊行业审核人日执行。55审核报告现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仍适用于对施工企业的审核 。审核依据中须增加GB/T50430-2007 ,审核报告中的“程序文件”即为规范中的“质量管理制度”。审核报告中对体系运行的评价应增加“GB/T 50430-2007”的内容。 附件1:GB/T504

19、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与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条款对照表 附件2: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附件3:资质等级标准附件4:审核计划日程安排参考附件1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GB/T 50430-2007与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条款对照表GB/T50430一2007规范条款GB/T19001一2008标准条款1总则1.1、1.22. 术语33 .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 一般规定4.1 3.2 质量方针和目标5.3、5.4.13.3 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4.1、4.2.1、4.2.2、5.4.2 3.4

20、 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4.1、5.6.1、6.13.5 文件管理4.2.3、4.2.4 4 .组织机构和职责4.1 一般规定5.5.14.2 组织机构5.5.1 4.3 职责和权限5.1、5.5.1、5.5.35 .人力资源管理5.1 一般规定6.2.15.2 人力资源配置6.2.2 5.3 培训6.2.26 .施工机具管理6.1 一般规定6.3、7.4.1、7.4.2、7.4.36.2 施工机具配备6.3、7.4.1、7.4.2、7.4.36.3 施工机具使用6.3 7 .投标及合同管理7.1 一般规定5.2、7.2.1、7.2.2、7.2.37.2 投标及签约7.2.1、7.2.2 7

21、.3 合同管理7.2.2、7.2.38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8.1 一般规定7.4.1、7.4.2、7.4.38.2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采购7.4.1、7.4.28.3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7.4.3、8.2.4、8.38.4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6.4、7.5.3、7.5.58.5 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7.5.49.分包管理9.1 一般规定7.4.1、7.4.2、7.4.39.2 分包方的选择和分包合同7.4.1、7.4.29.3 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7.4.3、8.2.310.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10.1 一般规定7.1、 8.2.310.

22、2 策划7.1、7.2.3、7.5.1、7.5.2、7.5.3、7.5.4、7.5.5 10.3 施工设计7.3、7.410.4 施工准备7.5.110.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4.2.4、6.4、7.2.3、7.5.1、7.5.2、7.5.3、7.5.4、7.5.510.6 服务7.5.1、7.5.4、7.5.5、8.2.1、8.411.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11.1 一般规定8.1 11.2 施工质量检查7.5.1、8.2.3 11.3 施工质量验收8.2.4 、4.2.411.4 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8.311.5 检测设备管理7.612 .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12.1 一般规定8.112.2 质量

23、活动的监督检查与评价8.2.1、8.2.2、8.2.313 .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13.1 一般规定5.5.3、8.1 13.2 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5.2、5.6、8.2.1、8.413.3 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8.5.1、8.5.2、8.5.3 附件2: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5、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6、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7、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8、 勘察设计管理条例9 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10 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11 特种作业人员

24、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2010年安监总局第30号令)12 工程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对应的系列验收规范14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1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1985)16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 17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18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19 建设工程标准强制性条文 2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21 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附件3: 资质等级标准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二、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三、铁路工程施

25、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四、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五、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六、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七、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八、冶炼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九、化工石油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十、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十一、通信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十二、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建筑幕墙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预拌商品混凝土专

26、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6、混凝土预制构件专业企业资质等级标准7、园林古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8、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9、高耸构筑物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0、电梯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1、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2、建筑防水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3、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4、附着升降脚手架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5、金属门窗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6、预应力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7、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8、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19、爆破与拆除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

27、等级标准20、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1、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2、电信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3、电子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4、桥梁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5、隧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6、公路路面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7、公路路基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8、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29、铁路电务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0、铁路铺轨架梁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1、铁路电气化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2、机场场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3、机场空管工程及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

28、标准34、机场目视助航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5、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6、港口装卸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7、航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8、通航建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39、通航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0、水上交通管制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1、水工建筑物基础处理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2、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3、水利水电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4、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5、堤防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6、水工大坝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29、47、水工隧洞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8、火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49、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0、核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1、炉窑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2、冶炼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3、化工石油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4、管道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5、无损检测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6、海洋石油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8、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59、体育场地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60、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

30、质等级标准附件4 审核计划日程安排参考一阶段 审核日期: 年月日 至 年月日日期第 一 组第 二 组人员时间区域/审核内容/要求条款人员时间区域/要求条款8:00-8:308:30-12:0013:00-17:308:30-10:3010:30-12:0013:00-14:3014:30-16:3016:30-17:00首次会议项目部: 项目现场巡视/现场部门(或岗位) 对施工现场在施活动、搅拌站、试验室、加工场(区域)、材料/物资/设备存放场及库房等区域现场巡视: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职责权限规定、目标指标;2、资源配置情况、人员能力、施工设备机具、检测设备配置计划及能力、施工工艺流程、施工

31、作业环境和资金等;3、项目质量管理策划文件的编审批,动态控制; 4、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试验、检测的策划情况;检验方式方法、手段、设备状况;5、项目物资采购和外包情况;6、项目部设计文件的接收、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情况;7、项目对工程资料的管理要求;合同变更管理领导层1、确认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范围;2、确认企业资质、政府许可状况;3、初步确认适用法律法规收集及法规遵循情况;4、质量事故、顾客申投诉及处理情况;5、确认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宗旨、战略、方针和目标及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结构、职责配置、资金、技术和经营绩效状况;6、企业质量管理监督检查和考核机制建立情况;7、内审、管评策划和实施情况;8、

32、标准删减和适用性确认经营市场部投标及承包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履约和合同变更管理制度补充审核审核组内部沟通与公司高层沟通及末次会议8:30-12:0013:00-17:308:30-10:0010:00-12:0013:00-14:30工程部/质量部1、企业施工机具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特种设备的检验;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现场管理含发包方提供的管理要求);3、确认分包类型及外包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4、工程项目的服务策划;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建立运作情况,确认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识别情况(关键、需要确认过程、删减、外包过程等);6、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化结构及文审问题改进情况确认,是否

33、满足标准要求;7、国家或地方政府、行业监督检查情况;8、影响施工质量因素分析及质量管理制度建立情况;9、企业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制度的建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的建立;10、企业对工程资料的管理策划;11、企业质量问题处理制度的建立;对各类质量问题的处措施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措施制定12、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的建立;13、企业质量管理活动监督检查和审核的策划;14、企业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的建立;各层次、各岗位质量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改进职责规定设计部施工设计管理策划情况;设计外委控制要求综合部1、文件、记录管理制度的建立情况;2、企业内部门、项目部、岗位职责权限规定、传递情况;3、人力

34、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包括“企业内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定;人力资源配置策划;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等六方面情况采购部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建立(采购、验收等)审核组长: 年月日 项目管理人员: 年 月 日二阶段 现场审核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日期第 一 组第 二 组人员时间区域/要求条款人员时间区域/要求条款第一天第二天8:30-9:009:00-17:008:30-10:3010:30-12:0013:30-15:3015:30-16:3016:30-17:00首次会议XXX项目部:施工机具的验收和使用(6.2.4、6.3.1/6.3)、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验收(8.3/7.4.

35、3)、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现场管理(8.4/7.5)、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控制(8.5/7.5.4)、分包项目实施过程的控制(9.3/7.5)、工程项目质量策划(10.2/7.1)、施工准备(10.4/6.4、7.5)、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0.5/6.4、7.5)、合同履约控制(7.3/7.2)、服务过程控制(10.6.1/7.5.5)、施工质量检查(11.2/8.2.3、8.2.4)、施工质量验收(11.3/8.2.4)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11.4/8.3)、检测设备的管理(11.5.1/7.6)、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13.2.1-13.2.3/8.4)、质

36、量管理改进与创新(13.3/8.5)领导层:质量管理基本要求(3.1/4.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3.2/5.3、5.4.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和建立(3.3/5.4.2)、组织结构与职责(4.1-4.3/5.5.1)、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和改进(3.4/5.1、5.2、8.1)质量管理体系评价(13.2.4/5.6)综合办公室:文件管理(3.5.1-3.5.3/4.2.1、4.2.2、4.2.3、4.2.4)、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立、人力资源的配置、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人员绩效考核及培训的控制(5.1-5.3/6.2)、质量管理体系评价(13.2.4/5.6)补充审核、审核组总结会议与领导层

37、沟通末次会议9:00-17:008:30-10:3010:30-12:00工程管理部:记录控制(3.5.3/4.2.4)、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管理制度(8.1.1/7.4)、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采购控制(8.2/7.4)、发包方提供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控制(8.5/7.5.4)、分包管理制度(9.1/7.4)、分包方的选择和分包合同(9.2/7.4)、施工项目管理制度(10.1/7.5)、施工设计(10.3/7.3)、服务过程控制(10.6.2-10.6.4/7.5)、施工质量检查制度的建立与实施(11.1-11.3/8.2)检测设备的管理(11.5/7.6)、施工质量问题的处理(

38、11.4/8.3)、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制度(12.1/8.2.3)、质量管理自查与评价的控制(12.2.1、12.2.2/8.2.3)、质量管理体系年度审核与评价(12.2.3-12.2.6/8.2.2)、质量信息和质量管理改进制度(13.1/8.5.1)、质量信息的收集、传递、分析与利用(13.2/8.4)、质量管理改进与创新(13.3/8.5.2、8.5.3)综合管理部:施工机具管理(6.1.1、6.2.1-6.2.3/6.3)计划经营部:投标及合同管理(7.1-7.3/7.2)、顾客满意(12.2.6/8.2.1)审核组长: 年 月 日 项目管理人员: 年 月 日说明:1、上述计划仅做参考,不是范本; 2、组长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计划。【精品文档】第 1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