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13419953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1.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资源描述:

《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与货币流通课件(15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货币银行学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金融学研究的内容货币及其货币理论 货币的产生、职能、作用、货币流通、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理论利息与利息率信用形式与工具金融机构体系金融市场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金融学研究的内容货币政策金融风险金融与经济的关系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货币与货币流通62货币制度33货币需求34货币供给35货币均衡26通货膨胀与紧缩67信用与信用工具88利息与利息率6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9金融机构体系810金融市场811货币政策312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13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 2期中考试 期末复习4总计64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要求保

2、证出勤认真听课,掌握课程体系重点掌握每章后概念和复习题联系经济与金融实际理解课程内容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成绩考核平时30%(考勤占5%),期末70%。平时测验、课堂提问随堂进行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参考书目货币银行学原理郑道平、龙玮娟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金融学王松奇主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年货币金融学美米什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融时报、经济日报、金融研究等。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货币的起源与形式货币的定义与计量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本章重点货币的形式货币的定义与计量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形式

3、一、货币的起源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货币起源主要有三种解释(一)马克思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 基本思路:商品内在矛盾 商品交换产生 价值形态产生和发展 货币产生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掌握两个要点 1、商品的内在矛盾决定商品交换的产生(1)商品两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商品的两重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两重性的关系: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统一性:两者统一在一个商品中,相互依存互为存在条件:(价值不能离开使用价值而存在;使用价值也离不开价值)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矛盾性:商品的生产者只能占有商品的价值,不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商品的购买者,只能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不能同时占有价值。货币与货

4、币流通优秀课件(2)商品交换的产生商品两重性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解决。通过交换,生产者让渡使用价值获得价值,购买者付出货币获得使用价值。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态长期发展的结果(1)商品的价值形态 使用价值形态:是自然形态,自身能表现 价值形态: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态,是 品的社会属性,只有在交换当中才能得 表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如,三尺布换1斤米,三尺布的价值在交换中通过对等关系得到表现。表现自身价值 作为价值表现的材料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商品价值形态的发展 商品价值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掌握每一种价值形态中,商品价值质与 量的表现。货币是等价形态发展

5、的结 果。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简单价值形态 相对价值形态(主动)等价形态(被动)虽然价值表现不充分,但是包含了货币的萌芽和秘密。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相对价值形态商品价值的质与量得了表现 质:性质,人类抽象劳动。通过对等关系由另 一商品表现出来 量: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一只绵羊(10小时)=2把石斧(5小时)2把(交换价值)=10/5 交换价值取决于两种商品价值的变化。=商品的价值量价格等价物的价值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说明一个商品的价值(绵羊的价值)可以通过另一个商品(石斧)独立的表现出来。等价物已经成了商品价值的体化物。在简单价值形态中商品的内在矛盾得到了外在的表现,由此

6、矛盾得以解决。一只绵羊 =2把石斧 使用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等价形态的三个特征(教材)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材料 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材料 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态的劳动 从等价形态的特征可以看出货币的本质。简单价值形态的缺陷 商品的价值表现很不充分,很不完全。等价物 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扩大的价值形态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扩大形态的特点 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性质第一次表现出 来;因为一种商品可以和多种商品交换。价值量由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定也第一次表

7、 现出来;因为交换比例不同。扩大价值形态的缺陷 商品价值表现复杂、不完整、不统一;没有大家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媒介。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一个欧洲人游历了非洲之后说:我在柯威列市场雇了一条小船,游至坦埉尼喀海岸时,船经理萨德要我用象牙付账。沙里布(象牙)哈里布(呢绒)游者(针)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一般价值形态 相对价值形态 等价形态(主动)=进入了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一般价值形式的特点 商品价值得到了完全的表现;商品的价值形态的社会性才完满地得到表现;等价物的三个特征才得到充分体现;由被动转为主动一般价值形式的缺陷 等价物是不固定的,阻碍了交换的发展。货币与

8、货币流通优秀课件货币价值形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当一般等价物商品固定在某一种特殊商品上时,等价物商品就成为货币商品,一般价值形态发展为货币形态,货币产生了。马克思:“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在商品交换的历史过程中自发产生的。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二)历史上关于货币起源说 亚当斯密指出,“自分工确立以来,各时代各社会中有思虑的人,为了避免这种不便,除自己劳动生产物以外,都随时在身边带有一定数量的某种物品,这种物品在他想来,和任何人交换都不会被拒绝。”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参看教材第3页)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货币国定论 法国的法贲认为,是国家的权力赋予金属的

9、货币价值。货币王权论认为货币是国王选定的。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三)我国货币理论界对货币产生的解释 1、交换制度的基础 交换制度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工有两个原因:一是生产力的发展;二是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具有天然差别性。这样奠定了交换制度的基础。2、货币的产生与交换联系在一起 在世界各地,交换都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物物交换和货币为媒介的交换。物物交换: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神农氏的时候(夏前)有这样的诗句:“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马克思讲的羊毛换乳制品,石斧换牛皮也是物物交换。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物物交换有很大的局限性:对使用价值需求的双重巧合;

10、时间上的双重巧合。货币的产生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提高了效率。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的形式 迄今为止,货币的演进经历了4种形式(10页)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代用货币 信用货币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一)货币形式演进的动因 1、交换过程的要求 为提高交换效率,要求新的货币出现 2、货币的材料必须满足交换的需要 货币的材料由低级向高级演变,必须具备以 下特性:价值稳定、质量统一;便于携带、易于分割和贮藏;币材能满足交换的需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二)货币的形式 1、实物货币(1)概念(10页)也叫“商品货币”。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和作为商品用途的价值相等的货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

11、件 牛 茶叶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特点:是足值货币,作为商品的价值和作为货币的价值相等。最早的实物货币是外来商品和内部可以让渡的主要财产。历史上种类很多,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作货币,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贝壳又称货贝,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实物货币。自夏代(公元前2116世纪)起为中原部族的实物货币。天然海贝 公元前21世纪五级中 8元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楚国贝币蚁鼻钱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丝绸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实物货币的缺陷 价值不统一;不易分割和合并;不易携带和 贮藏;数量经常变动,价值不稳定。货币与货

12、币流通优秀课件 2、金属货币(实质、足值货币)(1)金属货币的形式 从贱金属铜过渡到贵金属金银。过渡前提:交换的商品价值增大、贵金属产量的增加。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布币 刀币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在闽南流通的银两货币货币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先秦圜钱 铜钱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铜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银饼:中国最早的银铸币成色92,直径6.08厘米,重198克,级别为一级上,是中国白银货币最早取得法定地位的实物证据。目前市场参考价80万元。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西汉金饼含金量在98以上,重250克,即汉制一斤。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2)金属货币的优点 质量统一;体积小、价

13、值大;便于携带和贮藏;蕴藏量小,价值稳定。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代用货币(可兑换货币)(1)概念 代用货币是足值货币的替代物。指政府和银行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纸质货币。与金属货币同时流通。与金属货币相比,印制成本低、便于运送、清点、避免磨损。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形式 最早的实物形态是英国金匠业的保管凭条。1878年美国的发行的黄金凭单也是代用货币。解放区的代用货币:农民银行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农民银行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代用货币与纸币的区别 区别代用货币纸币产生的基础支付手段职能流通手段职能能

14、否兑现不同能兑换金属货币不能 稳定性不同流通具有稳定性不稳定性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4、信用货币(20世纪30年代后产生)(1)概念 是指以信用作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14页)是不足值货币。(2)产生原因 历史原因:是金属货币制度崩溃的产物 经济原因:金属产量不能满足交换的需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目前世界黄金年产量的8300万盎司。现价每盎司600美元。6008300万=498亿美元。2007年世界贸易额16.7万亿美元 2004年中国黄金产量212吨,居世界第4。首次进入世界15强。2008年270.49吨,居世界第四。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信用货币的特征 完全割

15、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 发行和流通以国家信誉和银行信誉作保证 属于管理货币制度 原因是:发行无十足的金属保证;不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通;通过信贷程序提供,贷款过多,会到导致货币过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4)信用货币的形态 非全值硬币+不兑现纸币+存款货币 存款货币主要指银行的活期存款。准货币的概念:不能转帐结算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15页)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第二节 货币的定义与计量一、货币定义的不同角度二、货币的计量(层次的划分)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一、货币的定义(四种观点)(一)传统的定义 建立在金属货币流通基础之上,从商品与货币的联系定义货币。代表人物:马克思 卡塞尔 瑞典 指货币

16、应当包括哪些东西。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马克思:“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著名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1918年著社会经济理论中:“对其他商品具有共同计量职能的商品叫做货币”。“货币首要的和基本则职能是提供商品交换价值计量的基础”。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马克思定义的理论前提(18页)1、货币是一种商品 2、货币是一种特殊商品(一般等价物)即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与一切商品交换的能力。有无缺陷?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从立法的角度定义货币 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认为货币是国家法律赋予强制通用的支付手段与价值标准。中央银行立法发行的货币,具有法定货币的价值

17、,才是货币。霍特里在通货与信贷:首先货币为合法地清偿债务提供支付手段,第二,提供价值标准避免信用不稳定。在实践中有无缺陷?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三)归纳派(理论派)货币定义 从货币的职能出发定义货币,认为货币包括一切执行货币职能的物件。(马歇尔、凯恩斯、米什金等)美米什金:“货币是在商品劳务的支付中或债务的偿还中能普遍接受的东西。”强调两点:1、只要能发挥货币职能的东西就是货币 2、货币具有普遍接受性。货币至少包括纸币、硬币和银行支票存款。提出通货、货币、收入的区别。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四)实证派关于货币的定义 从货币对经济影响定义货币。20世纪30年代出现,二战后盛行。代表人物:费

18、里德曼和舒瓦茨等。他们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统计学、数学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建立数学模型、估计参数、验证理论、预测未来)定义货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实证派认为,最适当的货币量应当满足以下三个标准:货币总量与国民收入之间相关系数最大 货币总量的个别构成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最大 货币与名义收入与名义价格相关系数最大 但是统计数据表明,货币各量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并不稳定。由于在理论上很难达成共识,根据经济分析的需要,将货币划分为多种层次。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的计量(层次划分)(一)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标准是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含义(17页)在金融资产不受任何损失的前提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19、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按照流动性从强到弱;货币的计量范围从小到大的次序进行的。货币的计量是货币理论的重要内容。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层次划分的一般内容 1、狭义货币 M1 M1=流通中现金+支票存款(包括信用卡存款)2、广义货币 M2 M2=M1+储蓄存款(居民活期和定期)+定期存款 M3=M2+银行体系以外的短期流动资产(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等)在实际当中广义货币量M2与经济的相关性更大。M2-M1为准货币。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三)主要国家货币层次的划分(23页)1、美国 M1、M2、M3、L 2、我国(重点掌握19页)主要内容:M0、M1、M2、M3 (四)货币供给量重

20、点控制层次 以费里德曼和舒瓦茨为代表的实证派认为,M2 是最佳的货币计量。我国货币量的控制目标也是M2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M0 主要用于个人消费品与劳务的支付,与经济的相关性最小。M1与经济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但是不够稳定。M2虽然有一部分不能直接用与购买和支付,但是变现以后成为现实的购买力,且相对稳定,中央银行容易控制。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我国货币量与经济增长率统计(%)年份年份M M2 2M M1 1M M0 0 GNP GNP增长率增长率 物价上涨率物价上涨率1995199529.529.516.816.88.28.210.510.514.814.81996199625.325.

21、318.918.911.611.69.69.66.16.11997199717.317.316.516.515.615.68.88.80.80.81998199814.814.811.911.910.110.17.87.8-1.0-1.01999199914.714.717.717.720.120.17.17.1-1.2-1.22002200216.016.016.016.014.314.38.08.0-0.8-0.82003200319.619.618.718.714.314.39.19.13.23.22004200414.614.613.613.68.78.79.59.53.93.9200

22、5200517.917.911.811.811.911.99.99.91.81.82006200616.916.917.517.512.712.710.710.71.51.52007200716.716.721.021.012.112.111.411.44.84.8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我国M2表现为对经济活动有滞后特点。从理论上说,只有转化为M1才能成为直接的交易媒介;实践上看,在1988年-1989年高通货膨胀前,有1986-1987年M2供给过多;在1993-1994年高通货膨胀前,有1990-1992年M2供给过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007年4季度末货币供应量及其构成 货币量

23、 余额(万亿)同比增(%)货币准和货币 (M2)40.316.7 货币M115.321 流通中现金M0312.1全年现金投放3303亿262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77万亿16.42%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五)货币的加权计量方法 由于各层次的货币量的货币性不同的,从宏观上看,货币的计量应当加权计算。例如:M2=M1+0.6货币市场互助基金+0.4储蓄存款 又如:M2=现金+支票和其他活期存款+0.5货币市场互助基金+0.25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权重大小仍在研究中,从长期看权重较稳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计量模型 对于一国的货币供给量采用M0。基本模型:M=R

24、+D M=货币供给量变化 非银行部门资本净流入 R=外货储备变化=X-M+K D=金融体系国内信贷变化 贸易净流入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马克思货币职能的论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一)价值尺度 1、概念 货币在表现商品价值,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时发挥的职能。纸币同样可以发挥价值尺度职能;价值尺度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货币只是商品的外在价值尺度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价格标准 (1)概念 是指货币单位及其等分。用来计算和衡量货币本身的价值。是为价值尺度服务的一种技术性规定。价格标准与价值尺度不同:价值尺度是表现和衡量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是计量货币本身

25、的价值;价值尺度是在交换中自发形成的,价格标准由国家法律规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如何看待价格变动 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对比的结果。一是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变动看价格变动 价格=商品价值量/货币价值量 二是商品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价格 价值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8%,涨幅比上年提高3.3%(12月上涨6.5%),其中,城市+4.5%,农村+5.4%。食品、居住价格上涨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分类别看:食品价格 +12.3%,拉动价格总水平+4.0%住房价格+4.5%,拉动价格总水平+0.6%。70个

26、大中城市+7.6%,涨幅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在食品价格中,粮食+6.3%,肉禽及其制品+31.7%,蛋+21.8%2007年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国家统计局分析表明:导致近期全球范围内食品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是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对发展中国家以及我国的居民,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影响。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2006年以来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上涨幅度 2006年 2007年美元/吨比上年上涨%美元/吨比同期上涨%小麦192.026.0198.413.1玉米121.923.5166.757.7大豆268.6-2.2318.223.7大米304.96.

27、5315.85.4高粱122.927.8169.161.2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世界粮价上涨的主要原因:1、受气候影响产量下降,需求增加的影响,世界粮食库存下降,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关系总体趋紧,是造成粮食价格上涨的最直接原因。2、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出于环境保护和减少对石油依赖的考虑,开始大幅增加生物燃料的使用,这进一步增加了对玉米等粮食的需求。3、海洋运输费用增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也是推动世界粮食现货价格上涨。2006年波罗地海干货运费上涨了30%以上。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食品价格上涨对整体价格水平的影响发展中国家要比发达国家略大。2006年世界粮食价格大幅上涨,但2006年美国食

28、品价格仅上涨了2.1%,比上年回落了0.2个百分点;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3.2%,比上年回落0.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9%,比去年同期扩大0.2个百分点,而同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了2.4%,比去年同期缩小了1.3个百分点。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价格所占的权重要高于发达国家。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中,食品所占权重为33%左右,食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价格总水平有重要影响。此外,食品价格上涨还会间接带动其它相关商品生产成本的提高,继而造成其它商品价格的上涨。1-5月,我国消费者价格同比上涨2.9%,其中约2.2个百分点是由食品价格大

29、幅上涨所拉动的。即影响率约为76%。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流通手段 1、概念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1)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就是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 W W:物物交换 W G W:商品流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可用符号代替。2、流通手段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 (1)商品流通使得买卖分离 W W:物物交换,买卖是统一的 W G W:买卖分离为两个过程。卖 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商品流通是一个不可解开的整体 马克思“一种商品形态变化同时是另一种商品形态变化的终结和第三种商品形态变化的开始”。乙(石斧W)丁(货币G)甲(麻布W)卖 买甲

30、(麻布W)乙(货币G)丙(大米W)卖 买 丙(大米W)甲(货币G)戊(食盐W)货币流通手段包含了危机的可能性。是一般非均衡和非一般自愿失业的根源。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三)贮藏手段 1、概念 货币退出流通,被人们作为价值保存收藏起来的职能。纸币可以发挥贮藏手段职能,但以币值稳定为条件。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货币贮藏手段是流通手段的蓄水池 (1)含义 流通中货币过多,货币会退出流通形成贮藏,货币不足又会加入流通。原因在于:货币本身有价值。货币贬值,人们就会保存货币本身的价值,而不愿意购买商品;货币升值,贮藏货币就会加入流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四)支付手段 1、概念 货币作为独立

31、的价值形式单方面转移时的职能。是补充交换的一个环节。是在出现商品赊买赊卖的情况下产生的。后来货币支付发展到商品流通以外。如:支付工资、利息、缴纳租金、税金等。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支付手段增强了危机的可能性 流通手段:先卖后买,不能卖就不能买。支付手段:先买后卖,不能卖也能买。甲 乙 丙 丁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五)世界货币 1、概念 货币在世界市场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的职能。美元 日元 2、世界货币的作用 一般支付手段、购买手段和财富转移手段。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马克思:“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货币的主要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发展

32、起来的。货币的五个职能是相互联系的,反映了货币职能发展的历史顺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西方货币银行学的表述 货币在现代经济中发挥四种功能。(一)交易媒介 1、含义 是指被人们普遍接受的作为商品和劳务购买 和支付的媒介。这是货币的首要职能。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作为交易媒介应具备的条件 (1)易于标准化,能很简单地确认其价值 (2)具有广泛的接受性 (3)交易找零容易 (4)易于携带,不会变质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价值标准 1、含义 是指用货币是计算商品和劳务价值的标准。2、货币作为价值标准的作用 减少了需要计算的价格数目,降低了交易成本。简化了计账;促进了借贷交易的发展。货

33、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有桃子、经济学课程和电影三种商品交换 如果100种、1000种商品相交换,需要计算多少种商品价格呢?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公式:应计算的价格数目=n(n-1)/2 100(100-1)/2=4950 1000(1000-1)/2=495500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货币的价值也是变动的,是商品价格指数的倒数。1 货币购买力=P1Q1/P0Q1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三)价值贮藏 1、含义 指从现在收入中提供一种未来购买力的手段。2、货币贮藏价值的优点 与证券、土地、房地产价值贮藏相比优点:(1)货币数量不会减少 (2)不需要付出管理费用 (3)流动性强,随时可以变现

34、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货币贮藏的条件 货币价值稳定;可随时购买商品。4、价值贮藏形式的选择 人们选择何种资产贮藏价值的约束条件 收入的多少;风险偏好;价格变动预期。人们都是根据上述因素判断各种资产的收益率,贮藏价值将要上涨的资产。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思考:1、房地产价格为何居高不下?现在买房子能保值吗?2、价值贮藏对经济活动有何影响?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四)延期支付的标准 是指作为被借贷购买力的计量标准。它克服了物物借贷的困难(质量不统一、借贷商品难以巧合、借贷价值不稳定、借贷风险大),促进了信用关系的发展。上述四个职能中主要是交易媒介。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的作用(

35、一)节省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经济高效率 货币的产生便利了交换,减少了交易时间和精力,这是高度发达的专业分工不可缺少的,“是现代交换机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从而促进了专业化和生产”。美莱威 钱得勒货币银行学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A B H C1 物物交换 G C2 有市场的交换 F C3百货商场式交换 E C4 货币为媒介交换 O T D交易时间 来源:香港大学饶余庆西方货币银行学交易成本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人类的重大成就都是货币经济的产物。因为货币的使用使交易成本降低,节省下来的资源可用于生产,提高了生产力,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类历史上的工商业、农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人类文化

36、成就都是货币经济的产物。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为社会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与货币的运动不可分。人们取得了货币就意味着获得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权利,即“消费者主权”(经济权利)。由此货币成为一种“选票”。使社会资源按照消费者需要进行配置,使用成为实现市场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条件,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市场经济实质是货币经济。货币的作用在于,便利了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生产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三)货币在经济运行中居于最中心环节 宏观经济存在三个层次的均衡(35页)生产 消费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货币与货币流

37、通优秀课件 1、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社会生产离不开货币 企业要用货币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费用 扩大再生产需要追加货币 生产周期越长,需要货币越多 产品销售需要货币购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货币供给决定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表现为一定时期的货币购买力总额 社会总需求=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MV)当V不变时,货币供给越多,社会总需求越大。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货币供求均衡对其他两个均衡有重要的反作用。货币供求是连接总供给与总需求、生产与消费均衡的中心环节。Md=PQ/V,当MS=Md时 MS*V =PQ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 消费 =生产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三)货币是

38、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36页)从货币的基本职能理解。维持简单再生产需要原有规模的货币投入;扩大再生产需要追加货币投入。人们生活水平能否提高,享受多少社会福利取决于货币的多少和币值的高低。(五)货币流通不正常必然导致经济运行不正常(36页)货币供给过多、货币供给不足对经济有何影响。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第四节 货币流通一、货币流通的概念二、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三、货币流通速度四、货币流通形式与渠道五、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标志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一、货币流通的概念(72页)货币流通是货币在媒介商品交换时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某人 从一个人手中转到从一个人手中转到 另一个人手中另一个

39、人手中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货币流通包括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流通商品流通是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反 映,货币流通对商品流通有反作用 (没有商品流通,就没有货币的流通。商品流通规模、速度、价格、方向,决定货币流通规模、速度、价格、方向)。当代货币流通已超出商品流通的范畴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在金融商品、信息、技术的购买中起 媒介作用。作为支付手段,已扩展到工资税款的支付,利 息租金的偿还等领域。注意问题: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流通速度(一)概念 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与所实现的商品价格 总额之比。交易流通速度:V=PQ/M 货币媒介所有商品,包括中间产品交易价值 所得流通速度:V=GNP

40、/M 货币媒介最终商品,不包括中间产品交易价值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影响货币流通速度的因素 1、社会支付制度 收入水平和支出的次数,决定V的快与慢 收入与支出的正常程度,决定V的稳定性 2、社会信用与金融制度的健全程度 信用制度越发达,V越快。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对未来经济的预期(76页)对未来经济与趋同,V对经济影响越大 4、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变化 物价、利率、外汇汇率上升,货币贬值,V加快,反之,V减慢。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三、货币存量与货币流量(一)货币存量 概念:指一国某一时点流通中实际存在的货币量。狭义货币存量:M1=(C+D)广义货币存量:

41、M2=M1+Ds+Dt+Dn M3=M2+LDs储蓄存款,Dt定期存款,Dn非银行金融机存款,L银行体系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货币量 余额(万亿)同比增(%)货币准和货币 (M2)40.316.7 货币M115.321 流通中现金M0312.1全年现金投放3303亿262亿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7.77万亿16.42%2007末货币存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流量 一定的货币存量与同期货币流通速度的积。即 MV 只研究货币存量或流量行不行?为什么?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四、货币流通形式与渠道 (一)现金流通 指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纸币和辅币的流通。我国

42、是以银行为中心,连续不断的现金投放(从银行流入市场)和现金回笼(从市场流回银行)金本位时,存款不被人们看作货币,当今现金流通不占统治地位。M03万亿/M240.3万亿=7.4%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1)现金投放与回笼渠道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现金回笼 比重 现金投放 比重商品销售收入 11.89 工资性支出 8.06服务收入 4.88 产品采购支出 4.17税款收入 0.59 行政事业管理费支出 5.45城乡个体经营收入 3.89 城乡个体经营支出 4.85储蓄存款收入 66.31 储蓄存款支出 65.7其他金融机构收入 1.02 其他金融机构支出 0.84居民归还贷款收入 1.54 居民提

43、取贷款支出 1.44汇兑收入 1.98 汇兑支出 1.31有价证券收入 0.61 有价证券支出 0.48其他收入 7.31 其他支出 7.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年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市场现金流通量的计算(81页)市场现金流通量=上年末现金流通量 +本年投放-本年回笼 2000亿+500亿-400亿=2100亿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非现金流通 1、概念:通过银行转账完成的货币收付 2、非现金流通渠道 五条渠道:由商品交易引起的 由劳务支付引起的 由银行借贷活动引起的 由税款收缴引起的 由企业内部资金转移引起的非现金流通渠道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3、非现金流通量

44、 某一时点商业银行系统的存款总额。包括:狭义:交易账户存款余额 广义:各类存款余额 非现金流通量变化的原因是银行存贷款的变化。现金存大于取,贷款放大于收,都会引起存款增加。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2006年1月-2007年1月新增贷款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006.1-2007.3新增贷款量 日期 指标数据(亿元)2007年03月 4386.00 2007年02月 4138.00 2007年01月 5676.00 2006年12月 2143.73 2006年11月 1936.23 2006年10月 169.46 2006年09月 2199.72 2006年08月 1900.59 2006年0

45、7月 1632.96 2006年06月 3652.62 2006年05月 2094.19 2006年04月 3161.19 2006年03月 5374.34 2006年02月 1528.20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五、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标志(一)影响货币流通正常与否的因素 1、经济因素 表现在:(1)一国经济增长总量、决定一定时期交易媒介的货币需求量(2)经济结构决定货币流通是否正常(3)个人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决定货币需求的变化。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自行车 手表 缝纫机 老 三 件 新 二 件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货币因素 (1)货币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会造成货币流通不稳定。(2)

46、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否 金本位制度和纸币制度货币流通的稳定性不同。(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 宏观经济均衡才能保持货币流通的稳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衡量货币流通正常与否标志 1、物价水平 从理论上说,物价反映货币价值与商品价值的对等关系。从实践看,经济领域、货币流通领域出现问题,都会表现在物价上。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我国货币流通的衡量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使用1:8这一经验数据。社会商品零售额/现金存量=8。比值高于8,表明V加快,货币量不足;比值低于8,表明V减缓,货币过多。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一五”时期,比值稍高于8。(9)60年代自然灾害时期,降到5 以下。十年动乱,比值

47、低于8。粉碎“四人帮”,比值又接近于8。经验数据现在还能用吗?为什么?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分子只包括消费资料,分母只包括现金;假定货币流通速度是不变的。改革开放以后上述条件发生了变化,目前已改为以物价为衡量标准。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六、如何看待近年的货币流通形势 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中国经济增长率与货币增长率 年份 GDP增幅%M2增幅%CPI+%1994 12.6 34.5 21.7 1995 10.5 29.5 14.8 1996 9.6 25.3 6.1 1997 8.8 17.3 0.8 1998 7.6 14.8 -1.0 1999 7.1 14.7 -1.2 货币与货币

48、流通优秀课件年份 GDP增幅%M2增幅%CPI+%2000 7.8 12.3 0.4 8.1 13.2 0.1 2002 8.0 16.8 0.82003 9.1 19.7 3.22004 9.3 14.6 3.92005 9.4 14.0 1.8 10.7 16.9 1.520012007.9 11.4 16.7 4.8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CPI 变化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003年以前,理论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货币量不足 虽然各层次货币供给量的增幅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但是由于V减缓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灵,货币供给量难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

49、要。统计数据表明,1999年资金总量增长幅度低于合理需要7个百分点,大约短缺资金2000亿。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二)货币已经不少了 统计资料表明,1998年广义M2/GDP 印度:0.5,美国:0.67,韩国:0.6,日本:1.2,中国:1.46。说明不是货币供给不足,而是实体经济的问题。2003年 21.4/11.7=1.83 实际经济情况是:2003年以前,企业对经济形势不乐观,投资不足,居民对日后收入不乐观,消费不足,管理当局想扩大货币供给也难以实现。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2003年以后形势发生了变化:2003年前7个月,全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8872亿元,超过2002年

50、全年贷款增量18475亿元的水平。GPD+9.1%,CPI出现回升势头。并首次由负转正,前6个月同比连续上涨0.4%、0.2%、0.9%、1.0%、0.7%和0.3%,全年3.2%;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回升时间更长。2004年GPD达9.3%,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M2 和M1分别增长14%,人民币贷款增2.6万亿(2003年增3万亿)CPI+3.9%2006年经济升温速度加快。GPD+11.4%,全年贷款增加16.42%。M2 和M1分别增长16.7%和21%,物价水平上涨。CPI+4.8%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1993-2006年GDP增长率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2006年1月-2007年1月新增贷款量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1992-2005年货币量与GDP增长率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2006年1月-2007年3月CPI同比增幅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CPI 增长速度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 CPI各类产品和服务比重货币与货币流通优秀课件思考题:如何看待当前的货币流通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