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4133336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两场战役党旗飘扬大峡谷里的“背包精神”:缺条件 不缺精神和斗志 住着木楞房,窝在穷山坡。挣钱无门路,双眼没光芒。进入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子里甲乡俄科罗村的路很难走。从公路到村委会,只有一条能容纳一辆车经过的水泥路,路边是深谷悬崖,山下,汹涌的怒江水咆哮奔流。车不知绕了多少个弯,越往上开,越以为路好像挂在天上。忽然,司机师傅一脚刹车:“再往上开不了了,步行吧。”俄科罗村部分村貌记者叶传增/摄脚下的水泥路已被泥巴路替代,天空飘着雨,路面十分湿滑。“小心点,掉下去连抢救的机会全部没有。”带路的俄科罗村拉谷片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队队长祝培荣说话像是打趣,但瞥了眼路边近乎90度的陡坡,又觉此言非虚。停车

2、点到村委会不到500米的路,一行人走了近20分钟才抵达。多个穿着迷彩服、脚蹬解放鞋、皮肤黝黑的工作队员正准备出门。一探询,她们要去村民和坡益家做搬迁动职员作。记者和背包队队员摸黑下山记者叶传增/摄和坡益一家住的是傈僳族传统的木楞房,两间简陋的房间,一间卧室,一间生着火塘。房屋周围,散养的小鸡跑来跑去,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鸡粪的味道。一路走来,村子里像这么人畜混居的情况并不稀奇。在怒江大峡谷里的俄科罗村,是怒江州还未脱贫的80个贫困村之一。村里的傈僳族村民生活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上。“住着木楞房,窝在穷山坡。挣钱无门路,双眼没光芒。”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这就是怒江大多数贫困村的真实写照。要脱

3、贫,先得挪穷窝。但在俄科罗村,村民对搬迁并不配合,算上今天,祝培荣已经带着工作队来了和坡益家三次。祝培荣劝说和坡益搬迁记者叶传增/摄“政府在安置点提供无偿住房,你家四口人能够分个四人户,家俱齐全,拎包入住。”火塘边落座,祝培荣掏出傈汉双语版的安置点户型图,给和坡益指出未来新家的位置。和坡益凑上来看了会儿,又坐回去,默不作声。经过前两次沟通,祝培荣明白她心里的顾虑:搬迁后没处养鸡养猪,买米买菜要花钱,万一找不到工作,怎样生活?“放心吧,下去后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收入1500元左右,保障基础生活没问题。安置点周围有扶贫车间,进去工作又多了一份收入。再说,县城里工作机会多,你也能够打工”祝培荣

4、耐心劝说。火塘里的柴火烧得噼啪作响,和坡益慢慢抬起低着的头。这时,和坡益的小儿子跑了进来,祝培荣决定再加把火:“安置点的学校条件好,两个娃娃上学不用翻山路,咱总得替孩子想想吧。”一番劝说,和坡益虽没当场签署搬迁协议,但最终答应过几天去县城安置点先看看再决定。“群众世代生活在山里,故土难离的感情根深蒂固,思想转变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祝培荣说。背包队队员跋山涉水深入村组供图短时间不行,那就花更多的时间,倾注更深的感情。2月20日,祝培荣一行12人,穿着迷彩服,背上被褥,上山驻村。这支12人的队伍里,6人来自怒江州各党政机关,其他由县乡村三级干部组成。队长祝培荣,是怒江州社科联副主席。因为背着背包,

5、现在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背包工作队。队员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熟悉农村工作,懂民族语言。平日里,她们早上赶在村民下地前,晚上等到村民回家后,不厌其烦地上门讲政策,空余时间还跟村民一起劳作,一待就是50多天。入夜,队员们住在村里的党群活动室。一间十多平的房间,摆了四张铁床,地上打了两个地铺。一层泡沫垫,一层稻草,一层铺盖,即便在地上铺了三层,最上面的被褥仍然潮湿,可见山里潮气有多重。背包队队员的地铺记者叶传增/摄用时间换空间,用初心感人心。背包队驻村以前,整村384户村民,仅有12户搬迁。现在,祝培荣所负责的拉谷片区,146户村民已成功动员52户。从最初果断不搬,到逐步有村民主动咨询搬迁政策,背包队用实干和真情,感染了越来越多的群众。时间回到2月20日。当日,在怒江州六库镇举行的深度贫困总攻出征仪式上,100名着迷彩服、背迷彩包,马上奔赴一线的背包工作队员,举起右手向党旗宣誓,祝培荣也是其中之一。“我志愿加入背包工作队,不忘初心、切记使命,不夺取脱贫攻坚最终的胜利决不撤退!”宣誓完成,背包队队员转身登上客车,分赴未脱贫的80个贫困村。阳光下,车身上挂着的条幅分外醒目,上面写着“怒江,缺条件,不缺精神和斗志!”怒江新城城墙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张四伟/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