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4047757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物理真题全国卷(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为了解释地球的磁性,19世纪安培假设:地球的磁场是由绕过地心的轴的环形电流I引起的。在下列四个图中,正确表示安培假设中环形电流方向的是西东I西东I西东I西东IA B C D答案:B解析:根据地磁场分布和安培定则判断可知正确答案是B。15一质点开始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起受到一恒力作用。此后,该质点的动能可能A一直增大B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C

2、先逐渐增大至某一最大值,再逐渐减小D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答案:ABD解析:当恒力方向与速度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零,再逐渐增大。当恒力方向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的动能可能一直增大,也可能先逐渐减小至某一非零的最小值,再逐渐增大。所以正确答案是ABD。16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B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C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蹦极过程

3、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答案:ABC解析:运动员到达最低点过程中,重力做正功,所以重力势能始终减少, A项正确。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性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B 项正确。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和弹性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C 项正确。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重力势能零点选取无关,D 项错误。AV1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副线圈电路中接有灯泡,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额定功率为22W;原线圈电路中接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现闭合开关,灯泡正常发光。若用U和I分别表示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则AU=110V,I=0.2A BU=1

4、10V,I=0.05A CU=110V,I=0.2A DU=110V,I=0.2A答案:A解析:U2=220V,根据U1:U2=n1:n2 得,U1=110V。I2=P/U2=0.1A,根据I1:I2= n2:n1得I1=0.2A。所以正确答案是A。18电磁轨道炮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待发射弹体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自由移动,并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电流I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导电弹体后从另一条轨道流回。轨道电流可形成在弹体处垂直于轨道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I成正比。通电的弹体在轨道上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而高速射出。现欲使弹体的出射速度增加至原来的2倍,理论上可采用的办法是ILA只将轨

5、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增加至原来的2倍C只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D将弹体质量减至原来的一半,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其它量不变答案:BD解析:利用动能定理有,B=kI解得。所以正确答案是BD。19卫星电话信号需要通地球同步卫星传送。如果你与同学在地面上用卫星电话通话,则从你发出信号至对方接收到信号所需最短时间最接近于(可能用到的数据: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约为3.8105km,运行周期约为27天,地球半径约为6400km,无线电信号的传播速度为3108m/s。)A0.1s B0.25s C0.5s D1s答案:B解析:同步卫星和月球都是地球的卫星,r3T2,因此同步卫星的轨道

6、半径是地月距离的1/9约为42000km,同步卫星离地面高度约为36000km,电磁波往返一次经历时间约为(3.61072)(3108)s=0.24s20一带负电荷的质点,在电场力作用下沿曲线abc从a运动到c,已知质点的速率是递减的。关于b点电场强度E的方向,下列图示中可能正确的是(虚线是曲线在b点的切线)abcEabcEabcEabcEA B C D答案:D解析:主要考查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正确答案是D。m1m2F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

7、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atOa1a2atOa1a2atOa1a2atOa1a2A B C D答案:A解析:木块和木板之间相对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在达到最大静摩擦力前,木块和木板以相同加速度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和木板相对运动时,恒定不变,。所以正确答案是A。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卷注意事项:第II卷11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

8、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AAER0RNA0(标准)A (待测)S1S2122(5分)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A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是标准电流表,R0和RN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和S1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将S拨向接点1,接通S1,调节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的读数I;然后将S拨向接点2,调节_,使_,记下此时RN的读数;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RN读数的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答案及解析:(1)R0、标准电流表A0;(2)RN,标准电流表A0的示数为I;(3)平均

9、值滑块遮光片光电门甲光电门乙图123(10分)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甲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每次都使滑块从同一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用米尺测量甲、乙之间的距离s,记下相应的t值;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s(m)0.5000.6000.7000.8000.9000.950t(ms)292.9371.5452.3552.8673.8776.4s/t(m/s)1.711.621.55

10、1.451.341.22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若滑块所受摩擦力为一常量,滑块加速度的大小a、滑块经过光电门乙时的瞬时速度v1、测量值s和t四个物理量之间所满足的关系式是_;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在图2给出的坐标纸上画出s/t-t图线;由所画出的s/t-t图线,得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a=_m/s2(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1)(2)如图(3)2.0解析:(1)由得(2)见下图(3)作图求出斜率k=-0.9897m/s2,24(13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

11、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答案:解析:设甲开始的加速度为a,两段时间间隔都为t,则甲在两段时间内的总路程为:乙在两段时间内的总路程为:由上两式得:yxOPB2Bd2d25(19分)如图,在区域I(0xd)和区域II(dx2d)内分别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方向相反,且都垂直于Oxy平面。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q(q0)的粒子a于某时刻从y轴上的P点射入区域I,其速度方向沿x轴正向。已知a在离开区域I时,速度方向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30;此时,另一质量和电荷量均与a相同的粒子b也从P点

12、沿x轴正向射入区域I,其速度大小是a的1/3。不计重力和两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求粒子a射入区域I时速度的大小;当a离开区域II时,a、b两粒子的y坐标之差。答案: (1)()解析:(1)设粒子a 在I 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为C(在y 轴上),半径为Ra1,粒子速率为va,运动轨迹与两磁场区域边界的交点为P/,如图,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几何关系得 式中,由式得 yxOPBd2dOaObPPaPb(2)设粒子a在II内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为Oa,半径为Ra1 ,射出点为Pa(图中未画出轨迹),。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由式得 C、P/和Oa三点共线,且由式知Oa点必位于 的平

13、面上。由对称性知,Pa点与P/点纵坐标相同,即 式中,h 是C 点的y 坐标。设b在I中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b1 ,由洛仑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设a到达Pa点时,b位于Pb点,转过的角度为。如果b没有飞出I,则 式中,t 是a 在区域II 中运动的时间,而 由式得=300 由式可见,b没有飞出。Pb点的y坐标为 由式及题给条件得,a、b 两粒子的y 坐标之差为 (二)选考题。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提米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上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3-3(15分)(1

14、)(6分)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B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其状态也一定不变C若气体的温度随时间不断升高,其压强也一定不断增大D气体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与气体经历的过程有关E当气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答案:ADE解析:理想气体的内能只由温度决定,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温度T也不变,所以内能也一定不变,A、E选项正确。若气体的内能不变,则温度T不变,但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可以改变,B项错误。若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其压强可以不变, C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D选项正确。(2)(9分)如图,一

15、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下部有长l1=66cm的水银柱,中间封有长l2=6.6cm的空气柱,上部有长l3=44cm的水银柱,此时水银面恰好与管口平齐。已知大气压强为p0=76cmHg。如果使玻璃管绕底端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转动一周,求在开口向下和转回到原来位置时管中空气柱的长度。封入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在转动过程中没有发生漏气。答案:12cm9.2cm解析:设玻璃管开口向上时,空气柱压强为 式中,分别表示水银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玻璃管开口响下时,原来上部的水银有一部分会流出,封闭端会有部分真空。设此时开口端剩下的水银柱长度为x,则, 式中,管内空气柱的压强。由玻意耳定律得 式中,h是此

16、时空气柱的长度,S为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由式和题给条件得h=12cm从开始转动一周后,设空气柱的压强为,则 由玻意耳定律得 式中,是此时空气柱的长度。由9.2cm 343-4 (15分)(1)(6分)一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A,位于x=0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P,关于质点P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A振幅一定为AB周期一定为TC速度的最大值一定为vD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P点与波源距离s=vt,则质点P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答案:ABE解析:由波的形成

17、与传播可知,正确答案是。AOBMN(2)(9分)一半圆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AOB镀银(图中粗线),O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M点的入射角为30,MOA=60,NOB=30。求()光线在M点的折射角;()透明物体的折射率。答案:()150()解析:()解: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MPN,Q、M 点相对于底面EF 对称,Q、P 和N 三点共线。设在M点处,光的入射角为i,折射角的r,OMQa,PNF。AOBMNQPEri根据题意有300 由几何关系得,PNOPQOr,于是+r300 且 a+r 由式得r150 ()根据折射率公式有 由式得353-5 (15分)(1

18、)(6分)在光电效应试验中,某金属的截止频率相应的波长为0,该金属的逸出功为_。若用波长为(0)的单色光做该实验,则其遏止电压为_。已知电子的电荷量、真空中的光速和布朗克常量分别为e、c和h。答案:解析:由和得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得ABC(2)(9分)如图,A、B、C三个木块的质量均为m。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B、C之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的两端与木块接触可不固连。将弹簧压紧到不能再压缩时用细线把B和C紧连,使弹簧不能伸展,以至于B、C可视为一个整体。现A以初速v0沿B、C的连线方向朝B运动,与B相碰并粘合在一起。以后细线突然断开,弹簧伸展,从而使C与A、B分离。已知C离开弹簧后的速度恰为v0。求弹簧释放的势能。答案:解析:设碰后A、B和C的共同速度的大小为v,由动量守恒得 设C离开弹簧时,A、B的速度大小为,由动量守恒得 设弹簧的弹性势能为,从细线断开到C与弹簧分开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由式得弹簧所释放的势能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