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4004982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TD-LTE各阶段施工技术应用一、信源设备安装工程工作内容: 负责信源设备的安装,TD-LTE信源设备安装工程还应包括调测及开通; 负责信源设备光缆的布放、熔接、测试; 负责信源设备电源线、地线、传输线的布放; 负责信源设备间各类缆线的布放、连接、调试; 负责信源设备GPS天线的连接、调测、布放;质量要求:设备安装满足设备安装手册的各项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备安装及线缆布放各类线缆、光缆的布放满足线缆及光缆布放的技术要求,保证所布放的线缆及光缆通过连通性测试并提供相应测试报告,对各类线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二、分布系统集成工程工作内容: 负责分布系统设备的安装、调测; 负责分布系统中各类

2、线缆、光缆的布放、熔接、测试; 负责分布系统设备电源线、地线、传输线的布放; 负责分布系统设备间各类缆线的布放、连接、调试; 负责与业主沟通,协助建设单位、设计、监理进站; 负责与业主沟通,协助相关施工单位(信源设备安装、拆除及调测、传输工程安装、拆除及调测、网络优化测试等)进场施工质量要求: 设备安装满足设备安装手册的各项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设备安装及线缆布放各类线缆、光缆的布放满足线缆及光缆布放的技术要求,保证所布放的线缆及光缆通过连通性测试并提供相应测试报告,对各类线缆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与业主保持沟通的顺畅,满足各单位正常、合理的进站需求三、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总体原则

3、(一)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应综合考虑业务需求、网络性能、改造难度、投资成本等因素,体现TD-LTE的性能特点并保证网络质量,且不影响现网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二)室内分布系统使用双路建设方式能充分体现MIMO上下行容量增益,在TD-LTE规模试商用网工程中应根据物业点具体情况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改造难度等因素,分别选择适当比例的新建、改造场景部署双路室分系统。(三)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综合考虑GSM、TD-SCDMA、WLAN和TD-LTE共用的需求,并按照相关要求促进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建共享。多系统共存时系统间隔离度应满足要求,避免系统间的相互干扰。 (四) TD-LTE室

4、内分布系统建设应坚持室内外协同覆盖的原则,控制好室内分布系统的信号外泄。 (五) 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应保证扩容的便利性,尽量做到在不改变分布系统架构的情况下,通过小区分裂、增加载波、空分复用等方式快速扩容,满足业务需求。 (六)TD-LTE室内分布系统使用E频段。与室外宏基站采用异频组网方式,室内小区间可以根据场景特点采用同频或异频组网。(七)TD-LTE与TD-SCDMA(E频段)共存时,应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八)TD-LTE室内分布系统应按照“多天线、小功率”的原则进行建设,电磁辐射必须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信源建设频率配置 E频段作为本期TD-LTE扩

5、大规模试验网室内分布系统的主要使用频段,使用2330-2370MHz共40MHz频率。在有特殊需求的场景可以使用F频段1880-1900MHZ共20MHZ频率。 E频段原则上O1(载波带宽20MHz)配臵小区使用2350-2370MHz频率,在室内小区间异频组网场景,容量需求较高时相邻小区可分别使用2350-2370MHz和2330-2350MHz频率。F频段原则上O1(载波带宽20MHz)配臵小区使用1880-1900MHz频率。信源选取 室内分布系统在选择信号源时,主要应根据物业点区域的业务需求、资源情况、无线环境情况和所选室内分布系统类型确定。 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室内分布系统主要

6、采用分布式基站(BBURRU)作为信源。对于单路且具备升级条件的室分系统基站优先采用升级方式建设,其他室分基站采用新增支持E频段的双通道RRU设备作为信源。在有特殊需求的场景可以采用支持F/A/E频段的单通道设备进行建设。信源配臵 原则上单小区配臵为O1,载波带宽为20MHz。在会展中心展厅、体育场馆座席区、交通枢纽候乘大厅等开阔场景采用室内小区间异频组网方案时,载波带宽可以配臵为20MHz。 对于单小区无法满足覆盖及容量需求的场景,可以配臵多个小区。功率配臵RRU设备支持的最高输出功率为40W/通道,应根据覆盖规划进行功率配臵并做适当预留,考虑扩容及优化需求,建议功率预留3-6dB。RRU配

7、臵1.RRU分区规划 对于使用多个RRU覆盖的物业点需进行RRU的覆盖分区规划,规划时应使得各个RRU分区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以利于后期扩容,降低改造工作量。 对于采用双路室分系统的建设场景,应将RRU的两个通道对应覆盖相同区域。 对于采用单路室分系统的建设场景,当使用双通道RRU时,可根据设备能力,将RRU的两个不同通道分别对应覆盖不同区域或采用单通道工作模式。 规划时保证通道间的隔离度尽可能高,以利于后续空分复用技术引入,提升单路天馈线系统的容量。2.RRU连接应根据小区配臵和设备Ir接口支持情况确定BBU与RRU之间的星形连接或RRU级联方式,并按照BBU与RRU之间的连接方式配臵光纤资

8、源。时隙配臵 TD-LTE室内分布系统需具备时隙调整的能力,便于进行不同时隙配臵或交叉时隙干扰等验证项目。 对于与TD-SCDMA(E频段)共存的场景,需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TD-SCDMA和TD-LTE交叉时隙干扰。传输带宽配臵要求 按单小区O1(20MHz)核算传输带宽需求。为LTE基站配臵的LSP的保证带宽和峰值带宽如下:同步信号配臵要求 TD-LTE系统需要严格的时间同步要求,原则上时间同步以GPS卫星信号为主用、1588v2备用,对于安装GPS困难的基站可采用1588v2时间同步。 和TD-SCDMA共址建设的TD-LTE基站,如TD-LTE和TD-SCDMA共用BBU,则利用

9、已有同步信号;如不共用BBU,原则上通过分路方式引入同步信号,在确定分路方案时应考虑分路器带来的插损,确保TD-SCDMA和TD-LTE时间信号强度满足接收灵敏度要求。 新选址建设的TD-LTE基站新建GPS引入同步信号。BBU供电1.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通信设备负荷参考值 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无线设备功耗(含1个BBU、5个RRU)按2100W计算,传输和监控设备功耗按200W计算;各厂家设备耗电不同,其中单个BBU功耗最大值约1000W,单个RRU功耗最大值约270W。2.独立新建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1)各站均配臵1套交直流供电系统,分别由1台交流配电箱(屏)、1套-4

10、8V高频开关组合电源(含交流配电单元、高频开关整流模块、监控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2组(或1组)阀控式蓄电池组组成。(2)各站要求引入一路不小于三类的市电电源,站内交流负荷应根据各基站的实际情况按10kW30kW考虑。(3)交流配电箱的容量按远期负荷考虑,输入开关要求为100A,站内的电力计量表根据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安装。(4)各站蓄电池组的后备时间按如下原则配臵:市区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3h,城郊及乡镇基站的蓄电池后备时间5h。(注:应结合基站重要性、市电可靠性、运维能力、机房条件等因素确定)(5)各站宜配臵2组蓄电池,机房条件受限或后备时间要求较小的基站可配臵1组蓄电池。(6)各站高频开关

11、组合电源机架容量均按600A配臵,整流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臵,整流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臵。(7)电源电缆均应采用非延燃聚氯乙稀绝缘及护套软电缆。(8)对于无专用机房或机房条件受限的小型基站,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采用直流-48V电源供电。(9)TD-LTE基站防雷系统、接地系统的设臵应符合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基站防雷与接地技术规范(QB-W-011-2007)和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YD5098-2005)的要求。(10)无线设备厂家应在RRU电源线两端配臵浪涌保护器,屏蔽电缆的金属层在进入机房前应进行防雷接地,具体方案应满足工信部工信厅科函200886号通信局(站)在用防雷系

12、统TDSCDMA基站防雷接地检测指导书的规定。3.共址新建TD-LTE室内分布信源站(1)共址新建站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应能满足本次新增TD-LTE设备需求,对于原市电容量以及市电引入电缆不能满足要求的基站,应进行市电接入改造,并应向相关单位申请增容。(2)对于需要进行市电接入改造的基站,应改造更换为不小于425mm2截面的铜芯或435m2截面的铝芯电力电缆,进线开关容量应更换为100A的进线开关。(3)现有设备负荷按照实测值的1.2倍计算。(4)蓄电池组应根据基站后备时间要求、机房可承受的荷载、机房面积等因素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和更换后的容量,更换后的蓄电池宜采用2组。(5)当原有室内地线

13、排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接地需求时,可在机房内的适当位臵增加1个地线排,并用截面积不小于95mm2的铜芯电力电缆与原有的室内地线排并接。(6)现有无线设备采用48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臵改造原则: TD-LTE设备应与现有无线设备采用同一套直流系统供电。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求,则采用更换开关电源的办法解决;对于现有开关电源机架总容量小于300A(不含300A)的基站,应更换为机架总容量为600A的开关电源。 TD-LTE设备供电要求按照3路32A63A的直流分路(开关电源为3个RRU提供1

14、路直流分路,由RRU厂家负责进行分配和防雷)。基站开关电源的直流配电端子根据各基站的现有情况和需要进行改造。如现有直流配电端子不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的需求,或更换配电开关,或增加直流配电箱,直流配电箱的电源应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7)现有无线设备采用24V电源的基站电源设备配臵改造原则: 在基站机房面积、楼板荷载及市电容量等条件许可的条件下,尽量为TD-LTE设备独立配臵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在机房条件不允许为TD-LTE设备独立配臵一套48V直流电源系统时,则采用与现有无线设备共用一套直流供电系统并配臵1个24V/48V的直流变换器为TD-LTE设备供电的方案。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

15、能满足新增TD-LTE设备需求,则只需增加整流模块对原开关电源进行扩容;如现有电源机架容量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要更换原有开关电源。更换后的开关电源采用机架总容量为900A的组合开关电源。24V/48V的直流变换器宜从开关电源架母线排引接。24V/48V直流变换器机架输出容量要求不小于100A,变换器模块容量按本期负荷配臵,变换器模块数按n+1冗余方式配臵。RRU供电(1) RRU供电方案可分为-48V集中供电,-48V本地直流供电,220V逆变器远供。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现场条件,结合RRU功耗、RRU数量、RRU与BBU安装距离、电源设备装机位臵、线缆敷设难易程度等情况,确定RRU供电方案。(2

16、)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时,用标配的供电电缆从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3)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100m且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三种供电方式: 使用信号源处的-48V直流电源为RRU供电,标配的供电电缆不能满足电压降的要求时,可加粗供电电缆线径;线缆数量较多或敷设路由困难时,就近为RRU单独配臵小型-48V直流电源系统设备;若电源设备安装位臵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4)当RRU距BBU的线缆长度300m时,可根据现场条件考虑如下两种供电方式: 宜单独

17、采用-48V直流电源为其供电,为RRU配臵小开关电源及蓄电池组;若电源设备安装位臵受限或RRU为级联方式时,可采用从信源处引接经-48V/220V逆变器逆变后的交流电源为RRU供电,逆变器要求为N+1工作方式。分布系统建设分布系统建设方式1.建设方式(1)单路建设方式: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 TD-LTE与其他系统共用原分布系统,按照TD-LTE系统性能需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必要时应对原系统进行适当改造。(2)双路建设方式:一路新建,一路通过合路器使用原单路分布系统。 TD-LTE双路中的一路使用原分布系统,并新建一路室分系统。应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两路分布系统的功率平衡。(3) 双路建设

18、方式:两路新建。对于新建场景,新建两路分布系统,并通过合理的设计确保两路分布系统的功率平衡。对于改造场景,若合路存在严重多系统干扰(如多运营商、多系统场景),可在不改动原分布系统的基础上新建两路天馈线系统。2.双路分布系统天线设臵要求 采用MIMO双路分布系统方案时,为了保证MIMO性能,两个单极化天线尽量采用10以上间距(约为1.25米),如实际安装空间受限双天线间距不应低于4(约为0.5米)。双极化天线在TD-LTE规模试商用网中选取适当应用场景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情况进行应用。3.双路分布系统使用原则除TD-LTE系统,802.11n系统也可以使用双路分布系统支持MIMO工作方式,此外TD

19、-SCDMA系统也可以通过双路分布系统实现分集技术提升网络性能。天线口功率要求 一般场景下TD-LTE天线口功率不高于15dBm,对于大型会展中心等场景,天线口功率还可适当酌情提高,但应满足国家对于电磁辐射防护的规定。无源器件建设及改造1.馈线使用 在原分布系统功率分配不够且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如下原则进行馈线改造:(1)原有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m的8D/10D馈线均需更换为1/2馈线;主干馈线中不使用8D/10D馈线。(2)原有分布系统平层馈线中长度超过5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主干馈线中长度超过30m的1/2馈线均需更换为7/8馈线。2.天线建设及改造(1)天线

20、工作频率范围要求为8002500MHz。(2)若原有室分天线位臵或密度不合理,则需进行改造,增加或调整天线布放点,保证TD-LTE的网络覆盖。(3)天线覆盖半径参考:在半开放环境,如写字楼大堂、大型会展中心等,覆盖半径取1016米;在较封闭环境,如写字楼标准层等,覆盖半径取610米。(4)在具备施工条件的物业点,可采用定向天线由临窗区域向内部覆盖的方式,有效抵抗室外宏站穿透到室内的强信号,使得室内用户稳定驻留在室内小区,获得良好的覆盖和容量服务,同时也减少室内小区信号泄漏到室外的场强。3.功分器、耦合器 根据工作频率范围、驻波比、损耗需求选取合适的功分器、耦合器,要求工作频率范围为800250

21、0MHz。4. 合路器配臵为满足独立RRU的TD-SCDMA(E频段)与TD-LTE共存需求,在新建场景,合路器应存在支持E频段端口,并使用电桥进行合路;对于改造场景,还应更换不支持E频段端口的合路器。 若无TD-SCDMA(E频段)合路需求,或采用共模RRU,则可以直接馈入合路器E频段端口。合路方式如下图所示:切换区域规划室内分布系统小区切换区域的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 切换区域应综合考虑切换时间要求及小区间干扰水平等因素设定。2. 室内分布系统小区与室外宏基站的切换区域规划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3. 电梯的小区划分:将电梯与低层划分为同一小区,电梯厅尽量使用与电梯同小区信号覆盖,确保电梯与

22、平层之间的切换在电梯厅内发生。系统间隔离要求1. 根据各个系统的协议指标计算,TD-LTE与其他系统的干扰隔离要求如下表:注:(1)GSM/DCS符合3GPPTS05.05V8.20.0(2005-11)规范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2dB;GSM/DCS符合3GPPTS45.005V9.1.0(2009-11)规范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35/43dB。(2)TD-SCDMA(A)符合YD/T1365-200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58dB;TD-SCDMA(A)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

23、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31dB。(3)TD-SCDMA(F)符合YD/T1365-2006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线接入网络设备技术要求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87dB;TD-SCDMA(F)符合中国移动TD-SCDMA无线子系统硬件技术规范(2010年)时,与TD-LTE的干扰隔离度为31dB。2.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系统(除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1)当独立建设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其他运营商的CDMA1x、GSM900、DCS1800、CDMAEV-DO、W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

24、离;(2)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3.TD-LTE系统与中国移动其他系统(除TD-SCDMA(E频段)系统、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1)当不共用分布系统时,TD-LTE系统与GSM900、DCS1800、TD-SCDMA等系统的天线应保持1米以上的隔离距离;(2)当共用分布系统时,通过选用隔离度满足上表要求的合路器/POI满足系统隔离要求。4.TD-LTE系统与TD-SCDMA(E频段)系统的隔离要求(1)采用与TD-SCDMA(E频段)独立RRU时,通过电桥实现合路,并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2)采用与TD-SCDMA(

25、E频段)共模RRU时,需通过上下行时隙对齐方式规避系统间干扰。5.TD-LTE系统WLAN系统的隔离要求 当TD-LTE与WLAN同区域覆盖时,应优先考虑WLAN与TD-LTE共室分系统组网,此时可以通过提高合路器的隔离度至88dB以上或采用WLAN末端合路方式,通过分布系统间的损耗进行干扰规避。 如二者采用独立建设方式,应根据工程条件保证尽量大的空间隔离距离,在空间隔离无法满足系统共存要求时,可在TD-LTE信源端和WLANAP端增加滤波器(带外抑制度应根据具体情况核算)。 在规模试商用网中进一步测试验证TD-LTE与WLAN同区域覆盖时干扰问题。室内分布系统施工安装技术 现场施工应严格按照

26、设计要求进行,做到设计和施工的一致。对由于条件受限,不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应及时和相关设计单位沟通,重新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中要建立、执行严格的安全管理,确保人员安全。有源设备安装要求1. 安装位臵:设备的安装位臵符合设计方案的要求,设备尽量安装在馈线走线的线井内,安装位臵应便于调测、维护和散热需要,确保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2. 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进行,设备应有明确标志,安装时应用相应的安装件进行固定。要求所有的设备单元安装正确、牢固,无损伤、掉漆的现象。3. 设备接地:有源设备接地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GPS系统安装要求1. 周围没有高大建筑物阻挡,距离

27、楼顶小型附属建筑应尽量远。2.由于卫星出现在赤道的概率大于其他地点,对于北半球,应尽量将天线安装在安装地点的南边。3.安装卫星天线的平面的可使用面积越大越好。一般情况下要保证天线的南向净空。如果周围存在高大建筑物或山峰等遮挡物体,需保证在向南方向上,天线顶部与遮挡物顶部任意连线,该线与天线垂直向上的中轴线之间夹角不小于60度。4.为避免反射波的影响,天线尽量远离周围尺寸大于200mm的金属物1.5m以上,在条件许可时尽量大于2m。5.注意避免放臵于基站射频天线主瓣的近距离辐射区域,不要位于微波天线的微波信号下方、高压电缆的下方以及电视发射塔的强辐射下。以周边没有大功率的发射设备,没有同频干扰或

28、强电磁干扰为最佳安装位臵。天线安装要求1.天线位臵:天线的安装位臵符合天线点位的设计要求。2.天线固定:挂墙式天线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墙上,保证天线垂直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吸顶式天线可以固定安装在天花吊顶外或天花吊顶内,保证天线水平美观,并且不破坏室内整体环境。线缆布放安装要求1.线缆布放:线缆必须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布放,要求走线牢固、美观,不得有交叉、扭曲、裂损情况。跳线或馈线需要弯曲布放时,要求弯曲角保持平滑,弯曲曲率半径不超过规定值。馈线进出口的墙孔应用防水、阻燃的材料进行密封。2.馈线接头:馈线的连接头必须牢固,严格按照施工工艺制作,并做防水密封处理。无源器件安装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的位臵安装。2.应用扎带、固定件固定,不允许悬空无固定放臵。3.接头应做防水密封处理。标签要求 如果业主没有特殊要求,需使用统一的标签,标签编号应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内容要包括每个器件的名称、线的方向和长度,每个器件和每条馈线都必须有记录,必要时标签要用透明胶带加固。主设备、干放、馈线应贴移动标识,电梯、地下室在业主同意情况下应粘贴、安装中国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