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3935909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0.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欢乐的泼水节》说(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欢乐的泼水节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 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共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课文配有插图,教学时可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课文。2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对第一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结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的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

2、的词语,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过程与方法目标: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与,通过感情朗读,感受当时的欢乐场面。(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感悟,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3.教学重点、难点: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因此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本课的难点。解决重难点的关键就是通过创设情境,观看图片、录像、感情朗读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二、说教法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也是为了更

3、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创设情景引导探究激发情感”的思路,引导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体会、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教具:多媒体课件 自制生字卡片三、说学法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我还考虑到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准备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质疑合作探究品读感悟”的方法学习课文,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具:自制生字卡片四、说教学程序围绕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的。(一)在情

4、境中感知,导入课题 我们知道,创设情境是激发学生对知识领域不断探索,换起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为此,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先播放一首金孔雀,然后画面停在凤凰花的图片上,接着用语言渲染道: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板书课题。指导识记“泼”的字形。简单介绍西双版纳和傣族。如此情境,让学生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二)课题质疑,读文感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皮亚杰认为,儿童如果不具有自主意象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因此本节课我立足于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5、”从学生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情感。所以,我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读题质疑,并归纳为三个问题:(1)什么叫“泼水节”?(2)为什么是欢乐的泼水节?(3)人们互相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展开的,所以这几个问题可将文路、教路、学路结合起来。接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惑自读课文。顺便提出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读书要求。当学生以一种积极态度自学后,对欢乐的泼水节就有了一定的感受。(三)合作学习生字,指导写字课标提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作为二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了很强的识字能力,积累了许多识字的学法所以识字教学我采取小

6、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根据我班平时训练合作识字的方法,从字音、字形(说说怎样记住他们)、字义(组词说句)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采用小组汇报和检查个别同学的形式来检查识字的效果。让他们经历了一个“自求得之、自我发现、自主创新”的过程。接下来根据这些生字的特点,我重点指导“幸”的写法,目的是帮助学生与“辛”区别开来。(四)深入探究,互动交流 有了自己的一番摸索,学生或者略有所悟,或者不得要领,所以一旦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在这里,我让学生进行四人小组进行探究,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要求学生重点探究“泼水节为什么是欢乐的?欢乐在哪里?为什么被别人泼了一身水反而很高兴?”让学生沉浸

7、在自由交流的热烈氛围中,文本不再是一堆语言材料了。(五)在品读中感悟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教学内容中显性存在的语言文字,更要让学生领悟到内容中隐性存在的情感、思维和精神,实现语言文字与人文情怀的同构共建。让学生在探究中进行感受,在品读中有所感悟。 古人云:“感人心者,先莫乎情。”有感情朗读是对文学作品的再创造。所以在学生的交流中,我随机出示一些重点句子,紧扣重点词,让学生自由品析,通过体会读、体验读让学生感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体会读:(1)这一天,人们提着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2)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

8、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抓住重点词“提着、端着、早早地、铺满了、回响着、唱着、跳着、赛起了、放起了、还”体会朗读,让学生感受到泼水节的欢乐)体验读:(1)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2)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子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各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3)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对“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的理解是一个难点,这一难点我想通过三个问题加以突破:a为什么人们身上湿淋淋,脸上还笑开了花?b你想把清水泼向谁?送给他什么时候样的祝福?

9、c小朋友们送了这么多祝福,老师也给你们送祝福,你们高兴吗?通过这三个层次让学生联系实际深刻地感受清水的寓意,巧妙地感悟清水背后的文字内涵,深奥的语言文字学习起来也如此快乐。(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重点句子,我特意让学生们根据内容创设情景,看图片和录像的形式,让学生更深切地了解傣族同胞欢度节日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泼水的象征意义。)(六)在拓展、总结中升华 为了让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我让学生当傣族人民,我当电视台的记者,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你们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为什么深夜你们还不肯离去?参加了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能用一词语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吗等?通过学生最感兴趣的语言实践活动采访,来激活学生课前

10、积累的资料,走进傣族,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成为学生发展的平台。)最后请全班同学,朗读全文, 把欢乐传递给我,传递给每一个人 (七)布置实践活动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共同搜集其他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的节日。这一环节设计的目的是教材不是终点,“领会教材之质与文犹未已也”,“最要紧的是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一是课文,三是自己阅读东西。如果说课文的是“举一”的话,那么本课结束布置同学们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共同搜集其他少数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就应该是“反三”了。这样课堂与课外、语文学科与艺术学科之间驾起了桥梁,引导学生走向综合、走向生活。五、板书设计:我的板书力求达到简明扼要,抓住题眼,直奔中心,达到“高效能、简约化”的功效,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