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测试指导书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3385866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以太网测试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以太网测试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以太网测试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以太网测试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太网测试指导书(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以太网测试指导书目 次1 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术语和定义54 概述64.1 技术特点64.2 测试关注点64.2.1基本功能性能测试74.2.2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84.2.3针对Switch的测试104.2.4VLAN测试114.2.5优先级测试134.2.6统计计数功能测试134.2.7容错性测试145 测试项目列表156 测试用例16子项目: 以太网帧格式测试16子项目: 以太网帧长测试17子项目: 单播帧处理测试18子项目: 组播帧处理测试19子项目: 广播帧处理测试20子项目: 吞吐量测试21子项目: 时延或Delay测

2、试22子项目: 丢包率测试23子项目: 背靠背帧数测试24子项目: 混合包长吞吐量测试25子项目: 包长遍历测试26子项目: 接口速率测试27子项目: 全/半双工测试28子项目: 自协商测试29子项目: 流控测试30子项目:流控自协商测试31子项目: 反压测试32子项目: IPG测试33子项目: MDI/MDI-X自动配置测试34子项目: 接口互通测试35子项目: MAC地址学习功能测试36子项目: MAC地址表容量测试37子项目: MAC地址学习速度测试38子项目: MAC地址老化功能测试39子项目: Port Trunking测试40子项目: 负载均衡测试41子项目: 生成树测试42子项目

3、: 镜像功能测试43子项目: 拥塞处理测试44子项目: 802.1Q VLAN功能测试45子项目: 基于端口的VLAN功能测试46子项目: 基于MAC的VLAN功能测试47子项目: 802.1p优先级测试48子项目: 基于端口的优先级测试49子项目: 基于数据的优先级测试50子项目: 接收统计计数功能测试51子项目: 发送统计计数功能测试52子项目: 错帧处理能力测试53子项目: 异常对接测试54子项目: 链路故障告警测试557 参考文献56前 言以太网测试指导书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在宽带系统测试中如何进行以太网的测试本规范适用于支持以太网接口的宽带产品系统测试2 规范性引用文件序号编号名称1

4、IEEE802.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2IEEE802.1QVirtual Bridged Local Area Networks3IEEE802.1D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Bridges4RFC 2544Benchmarking Methodology for Network Interconnect Devices5YD/T 1099-2001千兆比以太网交

5、换机设备技术规范1 术语和定义Ethernet以太网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WANWide Area Network广域网IPGInter-Packer Gap包间隔VLANVirtual LAN虚拟局域网GEGigabit Ethernet 千兆以太网FEFast Ethernet快速以太网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质访问控制LanSwitch以太网交换机1 概述.1 技术特点以太网作为在宽带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接口类型,最初由Xerox公司于1975年研制成功,是一种采用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

6、听多路访问)介质访问控制方式的局域网技术,1979年7月-1982年间,由DEC、Intel和Xerox三家公司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规范DIX,以此为基础形成的IEEE802.3以太网标准在1989年正式成为国际标 准。在20多年中以太网技术不断发展,产生了多种技术标准。包括10Base5、10Base2、10Base-T、10Base-F、100Base-TX、100Base-FX、100Base-T4、100Base-T2、1000Base-CX、1000Base-SX、1000Base-LX、1000Base-T等。其中比较常用的包括:10Base-T:10M传输速率,在3/5类双绞线上传

7、输,网络直径为 500m100Base-TX:100M传输速度,使用两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最大网段长度100m100Base-FX:100M传输速度,使用多模或单模光缆1000Base-LX:1000M传输速率, 采用单模或多模长波激光器1000Base-SX:1000M传输速率, 采用多模短波激光器另外IEEE已经完成10G以太网的草案 (IEEE802.3ae ),10GE 只支持全双工和光纤传输,不支持载波侦听。IEEE802.3ae定义了2种不同的PHY类型:LAN PHY和WAN PHY,将以太网由LAN/MAN扩展到了WAN。LAN PHY包括2种,一种是普通串行64B

8、/66B编码,速率10.3G;另一种是WWDM(宽波分复用),采用4路8B/10B编码,速率4*3.125G。WAN PHY采用串行64B/66B编码,包括一个SDH成帧器,可以直接与SDH系统连接,实际速率9.29G。以太网包括2种不同形式的封装,分别在RFC894(EthernetII)和RFC1042(802.3)中定义,常用的以太网接口包括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1000BASE-X等。以太网接口通常支持全/半双工、自协商。.2 测试关注点在这里以太网测试指对2层的以太网设备或其它支持以太网接口的设备的以太网部分的测试,基本只涉及2层的测试。对以太

9、网的测试关注点应包括:1、基本功能性能测试2、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包括速率、全/半双工、自协商、流控自协商、流控、反压、IPG、MDI/MDI-X等)3、针对Switch的测试(包括MAC地址学习能力、生成树、Port Trunking、负载均衡、镜像、拥塞处理等)4、VLAN测试(对不同类型的VLAN:802.1Q VLAN、基于端口的VLAN和基于MAC的VLAN 的支持情况,包括是否实现VLAN的隔离、对于TAG和UNTAG帧的处理情况、VLAN ID的范围,支持VLAN的数量等)5、优先级测试(针对不同类型优先级: 802.1p优先级、基于端口的优先级、基于数据的优先级,测试被

10、测设备对优先级的保证情况)6、统计计数功能测试7、容错性测试.1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 基本数据转发功能1、设备的以太网口应能够接收和发送EthernetII和802.3帧类型的以太网帧,其中对EthernetII帧类型的支持是必须的。EthernetII和802.3帧结构定义如下:EthernetII封装: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类型净荷PADFCSBytes6621500 4802.3封装: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长度LLCPADFCSBytes662 1500 42、以太网支持的最小帧长度:64字节,对于短于该长度的帧应该丢弃。以太网支持的最大帧长度为1518、1522(支持802.1Q

11、 Tag)字节或更长(例如1536、1538字节,根据芯片不同有所区别),对于超过该长度的帧应该丢弃。3、单播帧、广播帧和组播帧的处理广播帧是目的MAC地址为全一的帧(FF-FF-FF-FF-FF-FF),组播帧是除广播帧外目的MAC地址第8bit为1的帧(xxxxxxx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其它帧为单播帧。1)单播帧的处理:对于L2设备,如果设备支持地址学习,若目的地址在MAC地址表中查到,应将单播帧转发到对应的端口和VLAN;若不能查到则转发到本设备或本VLAN所有端口;对于L3设备,若目的MAC地址为设备地址或其它管

12、理地址,则将该帧交3层处理,否则应丢弃。2)广播帧的处理:对于L2设备,应将广播帧转发到本设备或本VLAN所有端口;对于L3设备,应将广播帧交软件处理。3)组播帧的处理:对于支持组播的设备,若其目的MAC地址在组播地址表中查到,则应将帧在本组播组内转发,否则应丢弃或交软件处理。 性能测试:吞吐量、时延(或delay)、丢包率、背靠背帧数、系统恢复时间、系统复位时间、混合包长吞吐量、包长遍历测试。具体的测试方法参见基本性能测试方法,另外在以太网L2性能测试中需要注意,对于有MAC地址学习能力的设备,在正式测试前需要发送学习帧使设备完成地址学习过程。.1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目前最常用的以太

13、网接口包括10BASE-T、100BASE-TX、100BASE-FX、1000BASE-LX/SX 和1000BASE-T;通常在每种速率下还有全双工、半双工和自协商等工作模式。其中的FE电口(100BASE-TX)通常支持自协商,兼容10BASE-T;GE电口(1000BASE-T)通常支持自协商,兼容100BASE-TX和10BASE-T。1)100BSAE-TX/10BASE-T多数网络设备的以太网口都支持自协商。支持自协商的以太网口对接,可以用一种标准的物理层信号FLP(对于FAST ETHERNET)或NLP(对于ETHERNET),通过一种协商机制,将双方的模式设置为双方都支持的

14、最高速率。例如,双方都支持自协商,2端的最高速率都是100M全双工,协商结果应是100M全双工;如果双方都支持自协商,1端的最高速率是100M全双工,另1端是100M半双工,协商结果应是100M半双工;10M全/半双工以此类推。通过自协商机制可以保证双方的速率和双工模式一致并且达到双方都支持的最高速率,保证最高的传输效率。但是如果一个支持自协商的网口与一个不支持自协商的网口对接,则可能出现问题。支持自协商的网口通过接收的信号可以判断出对方的速率是100M还是10M,但因为没有携带足够信息的FLP或NLP,无法判断出对方的全/半双工模式,所以通常只能根据对端的速率将自己设为100M半双工或10M

15、半双工。例如:一个支持自协商的网口与1个固定100M半双工网口对接,自协商网口通常会将自己的模式设为100M半双工,2端模式一致,可正常通讯;但是如果一个支持自协商的网口与1个固定100M全双工网口对接,自协商网口通常会将自己的模式设为100M半双工,这样链路一端半双工一端全双工,通讯时链路上会出现碰撞,导致丢包错包。2)100BASE-FX与电口不同,100BASE-FX不兼容10M模式,而且往往不支持自协商。3)1000BASE-LX/SX1000BASE-LX/SX的自动协商仅限于千兆位的操作,它不协商数据率,无法做到10/100/1000M 的自适应,因此不兼容100M和10M光口。

16、1000BASE-LX/SX自动协商信令使用普通数据交换所用的8B/10B编码和行驱动器/接收器,而非UTP上的FLP/NLP,所以它对于设备间相互对接要求较为苛刻,自协商对接往往存在较多问题。而且1000BASE-LX/SX自协商仅解决双工操作和流控的一致问题,而目前的GE光接口基本上都不支持半双工的工作方式,所以自协商的作用仅限于流控。通常自协商模式的GE光口无法同非自协商模式的GE光口对接。4)1000BASE-T1000BASE-T接口通常支持自协商,兼容100BASE-TX和10BASE-T。 自协商自协商(Auto-Negotiation)包括速率的自协商(1000/100/10M

17、)、双工的自协商(全/半双工)和流控的自协商。我们通常所说的自协商指速率和双工的自协商,支持自协商的网口对接时,通过一种标准的协商机制,可以向对端通告自己支持的速率和双工模式,协商完成后自动将双方的速率(包括双工模式)设为双方都支持的最高速率(包括双工模式)。 流控自协商通过流控自协商,以太网口可以向对端通告自己对流控的支持情况,并自动将双方对流控的支持设置为一致。端口对流控的支持情况可以分为非对称(Asymmetric PAUSE)、对称(Symmetric PAUSE)、完全(Both Asymmetric And Symmetric PAUSE),根据协商双方对流控支持情况不同,流控自协

18、商的结果见下表。 流控以太网在全双工工作方式下可采用PAUSE帧进行流量控制。以太网流控的机制是这样的,如果一个以太网口的接收队列发送拥塞(入口buffer中的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且该网口支持PAUSE流控,则该网口向外发送PAUSE帧,帧中的pause-time域的值为N(0N=65535);链路对端的以太网口接收到这个PAUSE帧且该接口支持PAUSE流控,将在时间N(单位为512bit数据的发送时间)内停止数据的发送。这样会避免因为接收端口拥塞而导致丢包。如果接收端口的拥塞已经消除(入口buffer中的数据低于一定的阈值)而此时pause-time还没有结束,该端口将发送一个pause

19、-time为0的PAUSE帧,通知对端开始发送数据。具体的buffer阈值应根据设备的buffer容量、接口类型(接口速率、传输距离),原则是保证在对端响应PAUSE前线路上的数据不会使接收端Buffer溢出造成丢包。另外考虑高速接口长距离传输的情况,如果设备本身的处理能力与线路传输速度差别很大,即使将buffer的阈值设为很低,在对端响应PAUSE帧前,因为线路上的数据量很大,也会导致buffer溢出造成丢包。对于这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例如定时发送PAUSE帧,具体的时间间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传输距离确定。PAUSE帧的格式在802.3 31B中定义:目的地址为多播地址01-80-C

20、2-00-00-01;源地址为源端口的MAC地址;类型/长度域为88-08,表示MAC控制帧;2字节的MAC操控码为00-01,表示PAUSE帧;2字节的pause时间,指示对端端口暂停发送的时间,该域为0表示通知对端暂停发送的端口可以开始发送数据。_| 01-80-C2-00-00-01 | XX-XX-XX-XX-XX-XX | 88-08 | 00-01 | XX-XX | ._ 1 6 7 12 13 14 15 16 17 18. 目的MAC地址 源MAC地址 类型 操控码 pause时间流控包括几种不同的模式:非对称(Asymmetric PAUSE)、对称(Symmetric P

21、AUSE)、完全(非对称+对称 Both Asymmetric And Symmetric PAUSE)。其中非对称表示该端口在拥塞时可以发送PAUSE帧,但不能处理接收到的PAUSE(丢弃或作为普通多播帧处理);对称表示该端口既可以发送PAUSE也能够处理接收的PAUSE帧。完全模式只用于流控的自协商,请参见流控自协商部分。以太网口的流控可以通过手工设置或通过流控自协商机制自动设置,具体参见流控自协商部分。 反压以太网在半双工模式下可采用反压(Backpressure)进行流量控制。 如果一个以太网口的接收队列发送拥塞(入口buffer中的数据超过一定的阈值),该网口可向外发送Jam信号,以

22、模拟线路的拥塞,重而使对端的发送速率降低,达到避免拥塞丢包的效果。 IPGIPG(GAP)是指以太网帧的包间隔 ,根据802.3的规定,以太网接口发送包间隔(IPG)应大于等于96(对于10M以太网为9.6us,对于100M以太网为0.96us ,对于GE为0.096us);以太网口可正常接收帧的IPG为大于等于64(对于10M以太网为6.4us,对于100M以太网为0.64us ,对于GE为0.064us)。目前部分设备支持最小GAP的调整,可以发出IGP小于96的帧。 MDI/MDI-X自动配置100BASE-TX、1000BASE-T接口可能支持MDI/MDI-X自动配置。所谓MDI/M

23、DI-X自动配置是指以太网口自动检测链路对端发送和接收电缆的顺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自己发发送和接收电缆顺序。通过MDI/MDI-X自动配置,可以避免选择网线的麻烦,2个网口无论是使用普通网线还是交叉网线连接都可以正常通讯。.2 针对Switch的测试针对Switch的测试(包括拥塞处理、HOL处理、MAC地址学习能力、包括MAC地址表的容量、地址学习速度、地址老化等) MAC地址学习LanSwitch或支持Switch功能的其它设备支持MAC地址学习功能。所谓MAC地址学习功能是指当一个接口收到一个以太网帧时,会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该帧源MAC,如果在地址表中没有该MAC地址,则会将该MAC地

24、址与端口的组合加入MAC地址表。如果设备支持802.1Q VLAN,则会进行源MAC地址和VLAN ID组合的查找,如果没有查到,则将该MAC地址、VID与端口的组合加入地址表。这样当LanSwitch从其它端口收到发往该MAC地址的(或MAC+VID)的帧时,会直接转发到对应的端口,而不需要象HUB一样广播。MAC地址表的容量和MAC地址学习速度是衡量LanSwitch地址学习能力的两项重要指标。 Port Trunking/负载均衡Port Trunking/负载均衡是指,通过将几条链路捆绑成一条干路(Trunk),在两台设备之间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Port Trunking与负载均

25、衡有一定的区别,Port Trunking是基于MAC地址的,发给某个MAC地址的所有数据总是通过Trunk中的同一个端口发送;而负载均衡是基于流量的逐包转发。所以一般Port Trunking端口是不能与负载均衡端口对接的。 生成树(Spanning Tree)通过生成树算法可以在网络中创建备用链路。当主链路工作时,备用链路处于空闲状态;当主链路出现问题是,自动切换到备用链路。由此可见生成树算法实现两个功能:网络环路的侦测和预防、拓扑自动重构。生成树参数包括桥优先级、呼叫时间、最大老化时间、转发时延、端口优先级等。生成树可以是设备级的也可以每VLAN独立的。 镜像功能利用镜像功能,可以将其它

26、端口的数据复制到另外一个端口,利用镜像功能可以进行网络监视和故障排除。镜像的方式可以有多种,例如某端口的发送数据镜像、接收数据镜像、收发数据镜像,某VLAN的收发数据镜像,所有端口的收发数据镜像,发往某地址的数据镜像,来自某端口的数据镜像等。 拥塞处理所谓拥塞是指设备接收数据超出了其处理能力,而造成设备内BUFFER耗尽而无法继续处理数据的现象。例如接收速率超出了设备某接口的转发能力(高速接口向低速接口转发,或多对一转发),造成数据在缓存中堆积,设备无法接收数据,没有发生拥塞的端口也无法进行数据转发。这种问题在共享缓存的设备中非常严重,称为HOL(队列头)阻塞,会导致整个设备无法正常工作;解决

27、拥塞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流控或反压避免拥塞的产生,对于不能采用流控或反压的情况,需要采用特殊的HOL阻塞避免机制,避免因为一个接口的拥塞导致整个设备的异常。.3 VLAN测试通过对VLAN的支持,可将设备划分为独立的广播域或组播域,限制广播帧和未知帧的传播范围,提高带宽利用率、保证安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另外在宽带接入应用中,还可以利用VLAN 实现用户的隔离。设备对VLAN的支持方式可以分为802.1Q VLAN、基于端口的VLAN、基于MAC的VLAN等。 基于802.1Q的VLAN根据802.1Q的规定,在以太网MAC头(源MAC地址)之后增加一个TAG字段,该TAG字段的定义如下:通常

28、我们只使用4个字节的Tag。其中TPID为81-00,表示802.1Q Tag;TCI的定义如下,包括3bit的用户优先级,1bit的CFI(通常为0,表示Tag中无E-RIF域),12bit的VLAN ID:实际包括2种VLAN ID,一种是802.1Q Tag中的VID,一种是对应设备端口的PVID。VID和PVID都是12bit(0-4095)。其中0表示无效的VLAN ID,如果Tag中的VID域为0,表示Tag中只携带用户优先级信息,0不能用于PVID。1为缺省的PVID值,FFF保留。设备具体支持的VLAN ID范围可能是其子集(例如1-1024)。一个支持802.1Q的设备可以将

29、接口配置为Tag或UnTag模式。通常UnTag的接口接收和发送的帧都不带Tag,并认为包的VLAN ID为端口缺省的PVID;Tag端口可接收和发送带802.1Q Tag的帧,对于接收到的不带Tag的帧认为其VLAN ID 为端口缺省的PVID,对于需要发送的VLAN ID与PVID相同的帧,去掉Tag作为UnTag帧发送。 基于端口的VLAN部分设备支持基于端口的VLAN划分。属于同一VLAN的端口之间可以互通,属于不同VLAN的端口之间互相隔离,包括广播包的隔离。基于端口的VLAN实际上是802.1Q VLAN的一种简化形式。 基于MAC的VLAN所谓基于MAC的VLAN是指可以将一组M

30、AC地址划入一个VLAN,使用这一组MAC地址的计算机无论连接于设备的哪个端口,都自动保持其广播域。通过基于MAC的VLAN,VLAN的划分不以设备的物理位置为基础,为需要频繁移动的设备使用网络提供了方便。.4 优先级测试根据802.1P的规定,以太网优先级包括802.1QTag中定义的用户优先级和端口优先级。在802.1Q中定义的优先级3bit长度,共8个优先级,由0到7优先级逐步升高,缺省的优先级为0。另外还可以为设备的每个端口定义一个端口优先级。在缺省情况下,设备不改变包的优先级,并根据包的优先级进行优先级排队和调度;对于不携带用户优先级信息(无802.1Q Tag)的帧,根据设备具体实

31、现不同,可使用端口的缺省优先级或作为最低优先级(0)处理。如果设备不信任数据帧中携带的用户优先级,可根据端口的优先级来进行优先级排队和调度,并将帧的优先级域修改为端口优先级(前提是发送的帧为Tag帧)。另外设备还可以根据帧中的其它信息如VID、MAC地址或其它的流分类方法进行优先级排队和调度,并根据分类情况在出口为数据帧打上正确的优先级(前提是发送的帧为Tag帧)。.5 统计计数功能测试通常以太网接口支持统计计数功能,根据RFC 1643 以太网MIB、IEEE802.3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计数器:FramesTransmittedOK正确发送的帧数OctetsTransmittedOK正确发

32、送的帧的总字节数MulticastFramesXmittedOK正确接收的多播帧数BroadcastFramesXmittedOK正确接收的广播帧数CollisionFrames正确发送前发生了冲突的帧数SingleCollisionFrames正确发送前发生了一次冲突的帧数MultipleCollisionFrames正确发送前发生了多次冲突的帧数FramesWithDeferredXmissions 在发送前检测到线路忙而延迟发送的帧LateCollisions发生的迟冲突数。所谓迟冲突是指一个帧发送出超过512bit(64字节)后才检测到的冲突,发生迟冲突说明通讯存在故障,可能的原因是线

33、路长度超过标准或本端为半双工而通讯的对端为全双工。FramesAbortedDueToXSColls由于过度冲突而丢弃的帧数。根据CSMA/CD协议,物理层在发送数据时发现介质被占用或发生冲突,则会按照后退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重发,若重复试发16次不成功,则丢弃此帧。 发生过度冲突的原因,可能是线路长度超过标准或本端为半双工而链路的对端为全双工。FramesWithExcessiveDeferral由于过度延迟而丢弃的帧数。根据CSMA/CD协议,物理层在发送数据时发现介质被占用或发生冲突,则会按照后退算法等待一段时间后重发,若重复试发16次不成功,则丢弃此帧。 发生过度延迟的原因,可能是线路长

34、度超过标准或本端为半双工而通讯的对端为全双工。FramesReceivedOK接收到的有效帧数OctetsReceivedOK接收到的有效帧的总字节数MulticastFramesReceivedOK接收到的有效多播帧数BroadcastFramesReceivedOK接收到的有效广播帧数FrameCheckSequenceErrors接收到的FCS错(CRC错)帧数AlignmentErrors接收到的对齐错帧数。所谓对齐错是指帧长非8bit的整数倍而CRC 校验错误另外一般还包括以下计数器:UnicastFramesReceivedOK接收到的有效单播帧数UnicastFramesXmit

35、tedOK发送的有效单播帧数PauseFramesReceivedOK接收到的PAUSE帧数PauseFramesXmittedOK发送的PAUSE帧数OverSizeFramesReceived接收到的超长帧数。所谓超长帧是指超过以太网帧的最大长度(根据对VLAN的支持情况可能是1518、1522或更长)且CRC正确的帧UnderSizeFramesReceived接收到的超短帧数。所谓超短帧是指长度少于64字节且CRC正确的帧JabberFramesReceived接收到的Jabber帧数。所谓Jabber帧是指超过以太网帧的最大长度(根据对VLAN的支持情况可能是1518、1522或更长

36、)且CRC 错误的帧FragmentReceived接收到的碎片数。所谓碎片是指长度小于64字节且CRC错误的帧这里要说明的是,根据具体的设备不同,具体支持的计数器和计数器的定义会有一定的差别。此外一般都支持接收和发送帧的分段计数,通常的分段区间为:64、65-127、128-255、256-511、512-1023、1024-MaxSize。.6 容错性测试容错性测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设备以太网口对各种错包的处理能力,包括CRC错、对齐错、超短帧、超长帧、碎片、Jabber等。另外还包括测试设备在某些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情况,例如对接接口自协商状态不一致、双工模式不一致时对设备的影响,链路故障是否

37、可以正常上报等。2 测试项目列表测试项目测试子项目测试编号备注基本功能性能测试以太网帧格式测试XXX-001-001以太网帧长测试XXX-001-002单播帧处理测试XXX-001-003广播帧处理测试XXX-001-004组播帧处理测试XXX-001-005吞吐量测试XXX-001-006时延或Delay测试XXX-001-007丢包率测试XXX-001-008背靠背帧数测试XXX-001-009混合包长吞吐量测试XXX-001-010包长遍历测试XXX-001-011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接口速率测试XXX-002-001全/半双工测试XXX-002-002自协商测试XXX-002-0

38、03流控自协商测试XXX-002-004流控测试XXX-002-005反压测试XXX-002-006IPG测试XXX-002-007MDI/MDI-X自动配置测试XXX-002-008接口互通测试XXX-002-009针对Switch的测试MAC地址学习功能测试XXX-003-001MAC地址表容量测试XXX-003-002MAC地址学习速度测试XXX-003-003MAC地址老化功能测试XXX-003-004Port Trunking测试XXX-003-005负载均衡测试XXX-003-006生成树测试XXX-003-007镜像功能测试XXX-003-008拥塞处理测试XXX-003-009

39、VLAN测试802.1Q VLAN功能测试XXX-004-0011基于端口的VLAN功能测试XXX-004-002基于MAC的VLAN功能测试XXX-004-003优先级测试802.1p优先级测试XXX-005-001基于端口的优先级测试XXX-005-002基于数据的优先级测试XXX-005-003统计计数功能测试接收统计计数功能测试XXX-006-001发送统计计数功能测试XXX-006-002容错性测试错帧处理能力测试XXX-007-001异常对接测试1XXX-007-002链路故障告警测试XXX-007-0031 测试用例测试编号: XXX-001-001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

40、目: 以太网帧格式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是否支持对Ethernet II和802.3帧格式以太网帧的处理组网图:测试过程: 1、配置被测设备以太网接口的帧类型2、使用测试仪分别构造Ethernet II和802.3帧格式的以太网帧,并向被测设备发送3、检查设备对数据的处理情况4、配置被测设备,使其以太网口有数据发送5、捕获并观察发送数据的帧类型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对Ethernet II支持情况;对802.3支持情况1、要求别测设备必须支持Ethernet II帧的正常收发2、对802.3帧格式的支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确定,应与设备规格一致注意事项:1、以上测试实际涉及到3

41、层的功能,对于2层设备只处理到MAC地址,应对2种帧格式都支持。但三层设备可能不支持802.3帧格式,测试中在构造数据时应注意与设备功能配合,对于3层设备应正确构造帧的内容。测试编号: XXX-001-002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以太网帧长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可正常处理的帧长范围组网图:测试过程: 1、配置被测设备以太网接口2、使用测试仪分别构造不同长度的以太网帧,并向被测端口发送3、检查设备对不同长度的以太网帧的处理情况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可正常处理的UnTag帧长度范围; Tag 帧长度范围1、UnTag端口应可正常处理64-1518长度的以太网帧2、T

42、ag端口应可正常处理68-1522长度的以太网Tag帧注意事项:1、部分设备在Tag模式下可能支持长于1522的以太网帧,具体测试结果应与产品规格一致。2、对于3层设备应测试长度小于44字节的IP包能否自动增加PAD封装到最短以太网帧中发送测试编号: XXX-001-003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单播帧处理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单播帧的处理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构造发往端口2的单播帧,并向被测端口1发送3、通过测试仪监测端口2、3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对于2层设备,若该单播帧的目的MAC

43、在MAC地址表中,直接转发到端口2,否则广播到端口2、32、对于3层设备,若目的MAC为设备地址,数据将根据IP地址转发到端口2,否则应丢弃注意事项:1、对于2层设备的测试,应首先由测试仪向端口2发送部分帧用于地址学习,然后构造目的MAC为测试仪端口2的以太网帧。若不先进行地址学习,单播帧将作为未知帧在广播域内广播2、对于3层设备应正确构造IP包的目的IP与设备的配置一致测试编号: XXX-001-004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组播帧处理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单播帧的处理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使1、2、3口加

44、入同一个组播组2、测试仪使用一中确定的组播地址构造组播帧,并向被测端口1发送3、通过测试仪监测端口2、3、4,并观察设备状态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端口2、3应收到组播帧,端口4无数据注意事项:测试编号: XXX-001-005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广播帧处理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单播帧的处理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构造发往端口广播帧,并向被测端口1发送3、通过测试仪监测端口2、3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对于2层设备,应将广播帧转发到端口2、32、对于3层设备,应交软件处理注意事项

45、:1、对于支持VLAN的2层设备的测试,应保证1、2、3口属于同一个VLAN测试编号: XXX-001-006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吞吐量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数据转发的吞吐量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测试设备以太网口对于64、128、256、512、1024、1280、1518包长的吞吐量3、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不同包长的吞吐量(pps),可以图表的方式表示(吞吐量相对于包长的函数)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可测试

46、3层和2层转发的吞吐量,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3、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4、对于Tag帧测试帧长应增加4个字节测试编号: XXX-001-007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时延或Delay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数据转发的时延或Delay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测试设备在吞吐率下64、128、256、512、1024、1280、1518包长的时延3、如果设备始终存在转发丢包,则测试设备在一定负载下包转发的Delay4、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不同包长的时延或Delay(us),可以图表

47、的方式表示(时延或Delay相对于包长的函数)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时延是在吞吐量下测试得到的数据,对于始终存在丢包的设备(吞吐量为0)可通过Delay在反映该指标3、可测试3层和2层转发的时延或Delay,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4、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5、对于Tag帧测试帧长应增加4个字节测试编号: XXX-001-008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丢包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数据转发的丢包率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测试设备在

48、接口线速下64、128、256、512、1024、1280、1518包长的转发丢包率3、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不同包长的丢包率(%),可以图表的方式表示(丢包率相对于包长的函数)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除线速外可以加测不同负载下的丢包率并进行比较3、可测试3层和2层转发的丢包率,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4、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5、对于Tag帧测试帧长应增加4个字节测试编号: XXX-001-009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背靠背帧数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数据转发时的突发处理能力

49、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测试设备在接口线速下64、128、256、512、1024、1280、1518包长的背靠背帧数3、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不同包长的背靠背帧数,可以图表的方式表示(背靠背帧数对于包长的函数)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可测试3层和2层转发的吞吐量,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3、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4、对于Tag帧测试帧长应增加4个字节测试编号: XXX-001-010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混合包长吞吐量测试测

50、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进行实际流量转发的吞吐量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构造可近似反映网络实际流量(各种包长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具体的流量模型可采用以下2种:64(60%)+594(33%)+1518(7%)或64(55%)+594(15%)+1518(12%)+641518平均分配(20%)。具体请参考实际的网络流量。3、测试设备混合包长转发吞吐量4、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混合包长的吞吐量(pps),可以图表的方式表示(吞吐量相对于包长的函数)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

51、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可测试3层和2层转发的吞吐量,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3、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4、对于Tag帧测试帧长应增加4个字节测试编号: XXX-001-011项 目: 基本功能性能测试子项目: 包长遍历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不同长度的帧的处理情况,发现设备处理存在问题的帧长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配置被测设备2、使用测试仪测试设备对641518(对于802.1q Tag帧为681522)所有长度的帧在线速或其它特定速 率下的转发率4、记录测试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转发率(%),可以图表的方式表示(吞吐量相

52、对于包长的函数)1、转发率应基本恒定或基本随包长单调变化,符合产品设计特点,不应存在无法正常处理或转发率特别低的包长,不应造成设备的其它异常。2、测试流量大小根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线速为必测项目注意事项:1、测试中必须注意给设备以尽量大的压力,例如灌注大的路由表、大的MAC地址表等2、可测试3层和2层转发的吞吐量,可同时测试多对端口,建议进行满配置测试3、2层测试应先进行MAC地址的学习测试编号: XXX-002-001项 目: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子项目: 接口速率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不同速率的支持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2、

53、配置被测设备和测试仪对应接口的速率(10M、100M或1000M)一致3、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并观察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接口速率设置有效,可与测试仪正常通信注意事项:1、本测试项目针对可设置接口速率的FE和GE电口测试编号: XXX-002-002项 目: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子项目: 全/半双工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全/半双工工作模式的支持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2、配置被测设备接口和测试仪对应接口为全双工模式3、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并观察结果4、配置被测设备接口和测试仪对应接口为半双工模式5、通过测试仪以较低速率

54、(例如线速的30%)对发数据,并观察结果6、配置被测设备接口1为半双工,接口2和测试仪接口为全双工模式7、测试仪1、2口线速对发数据,通过测试仪和设备接口计数器观察结果8、配置测试仪接口1为半双工,接口2和被测设备接口为全双工模式9、测试仪1、2口线速对发数据,通过测试仪和设备接口计数器观察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接口全双工模式设置有效,可与测试仪正常通信,可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2、接口半双工模式设置有效,可与测试仪正常通信,不能同时进行数据的收发。在测试过程7中被测设备1口无法正常发送数据,并检测到大量迟冲突和过度冲突;在测试过程9中,测试仪的1 口无法正常发送数据,并检测到大量迟

55、冲突和过度冲突。注意事项:1、本测试项目针对可设置双工模式的接口2、对于不进行转发的接口(例如用于带外网管的FE口)参考上述方法,通过接口和测试仪计数器进行观察测试编号: XXX-002-003项 目: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子项目: 自协商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自协商的支持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2、配置被测设备接口和测试仪对应接口为自协商模式3、观察双方的协商结果,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验证协商结果4、配置被测设备接口为自协商模式,测试仪对应接口为非自协商模式(根据接口不同分别设置速率和双工模式。5、观察双方的协商结果,通过测试仪收

56、发数据,验证协商结果6、配置测试仪接口为自协商模式,被测设备对应接口为非自协商模式(根据接口不同分别设置速率和双工模式。7、观察双方的协商结果,通过测试仪收发数据,验证协商结果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自协商接口对接时,速率和双工模式将自动协商为双方都支持的最高速率2、自协商接口与非自协商接口对接时,一般只能完成速率的自协商,无法完成双工的自协商;自协商接口将自动将自己设为半双工。另外,通常GE光口自协商与非自协商无法对接成功。注意事项:1、100BASE-FX通常不兼容10M模式,而且往往不支持自协商2、GE光口自协商与非自协商通常无法对接成功测试编号: XXX-002-004项 目:

57、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子项目: 流控测试测试目的: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流控的支持情况,流控功能的有效性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1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所有端口设为全双工模式2、打开DUT端口1和测试仪对应端口的流控3、使用测试仪由1向3线速发送数据,同时2向3以50%的线速发送数据(对于不能线速处理的设备可以只使用1、3一对端口),造成拥塞4、设置测试仪的触发条件,观察被测设备对发送PAUSE的支持情况5、按组网图2连接DUT、测试仪和支持流控的标准设备(SD)6、打开DUT端口1和SD对应端口的流控7、使用测试仪端口1经DUT转发向3线速发送数据,同时2向3以50%

58、的线速发送数据(对于不能线速处理的设备可以只使用1、3一对端口),造成SD拥塞,发出PAUSE帧8、设置测试仪的触发条件,观察被测设备对接收到的PAUSE帧的支持情况9、改用设备接口支持的最长的传输介质,重复上述步骤,测试流控的有效性测试结果输出形式及预期结果:1、若设备支持发送PAUSE帧,则测试过程4中,测试仪端口1应收到PAUSE帧并自动将速率降低,设备没有因拥塞丢包2、若设备支持对接收PAUSE帧的处理,则在测试过程8中,DUT应正确 处理PAUSE帧,1口自动将速率降低,SD没有因拥塞丢包3、在最长的传输介质条件下,流控应有效,不会出现流控失效导致丢包的现象。注意事项:1、在测试组网

59、2中引入SD的目的是因为测试仪通常不会自动发送PAUSE帧,若没有SD也可以由测试仪手工构造PAUSE帧2、对于无法支持线速处理的设备,应可以通过流控将速率限制到设备可正常处理的范围。3、流控测试应在全双工模式下进行测试编号: XXX-002-005项 目: 针对物理层/MAC层的测试子项目:流控自协商测试测试目的: 测试设备的以太网接口对流控自协商的支持情况组网图:测试过程: 1、按组网图连接被测设备(DUT)和测试仪2、配置被测设备接口和测试仪对应接口为支持流控自协商3、分别设置双方的接口流控类型为非对称(Asymmetric PAUSE)、对称(Symmetric PAUSE)、完全(Both Asymmetric And Symmetric PAUSE)4、测试不同组合情况下,双方流控自协商的结果,并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