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13380927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1 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20_年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及答案第一单元:一、课文直通车。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 .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

2、的。A. 由远及近B. 由近及远 2. 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3. 在段落中的括号内填写恰当的词语。4. 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5. 画线的句子写的好吗?为什么? 二、课文直通车。走月亮片段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有时,阿妈给我讲月亮的故事,讲古老的传说;有时,却什么也不讲,只是静静的走着,走着。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我嗅得见阿妈身上的气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 啊,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多美的夜晚啊,

3、我和阿妈走月亮! 1. 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词。()()的月亮 的夜晚 ()()2. 联系课文内容写出你对“走月亮”的理解。3. 文中明明是“我和阿妈走月亮”,为什么作者写“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好像也在天上走着,走着, ”?4.写出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第二单元:三、课文直通车。蝙蝠和雷达节选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一根极细的电线,它( )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

4、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1. 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灵活()敏捷()清晰()2.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3. 下面选项中能体现蝙蝠习性的是( )。A. 夜里飞行 B. 眼睛特别敏锐C. 捕捉飞蛾和蚊子D. 避开障碍物 4. 为了弄清蝙蝠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做了( )次试验,试验得

5、出的结论是:第三单元 四、课文直通车。爬山虎的脚片段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1.给下面句子中的“一”选择正确的答案。A.数量一 B.一律,

6、没有例外C.满、全 D表示最少(1)叶尖一顺儿朝下( )( 2)不留一点儿空隙( )( 3)一阵风拂过( )( 4)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 )2.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3. 作者通过( ),发现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 )、( )和( )。流露出作者( )的之情。4. 如果划线的句子去掉“漾起波纹”,好不好? 五、课文直通车。蟋蟀的住宅片段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 )土,还用钳子( )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 )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 )到后面,倾斜地( )开。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

7、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1. “蟋蟀盖房子”实际上指的是( )。2. 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写的动词是( )。A. 扒 搬 踏 推 铺 B. 推 搬 踏 扒 铺 C. 扒 踏 推 搬 铺 3. 这几段主要写了。4. “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A. 蟋蟀不辞劳苦

8、、非常勤劳。B. “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C. “我”不太喜欢蟋蟀,看久了就不耐烦了。5. 蟋蟀的生活栖息地,本来是小小的、简朴的,作者为什么写得如此生动?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第四单元:六、课文直通车。盘古开天地片段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1. 这段

9、话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运用其中的一种写句话。仿写:2. 文中围绕一个“变”字展开,表现了盘古的神力。请展开想象描述。3. 你还读过哪些像盘古开天地这样的神话故事呢?把故事名称写下来。七、课文直通车。精卫填海 炎帝( )之少( )女,名曰( )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 )而不返( ),故为卫精,常衔( )西山之木石,以堙( )于东 海。1. 本文选自 2.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 解释句子加点字以及句子的意思。( 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卫精( 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4. 人们通常在什么情况下赞扬精卫填海的精神? 第五单元 八、课文直通车。麻雀片段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

10、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 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2. 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 3. 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写出了老麻雀飞下来时快疾的样子。B 写出了老麻雀一心想拯救

11、幼儿的急切心情。C写出了老麻雀的果断勇敢坚定的形象。4. “一种强大的力量”指的是什么力量? 第六单元 九、课文直通车。牛和鹅片段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12、”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 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1.根据选文填一填。( 1)“我”怕鹅的原因是。( 2)“我”听了金奎叔的话之后,再也不怕,也不欺负。2. 读一读画线的句子,我们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老雄鹅此时的表现? 3. 从 金

13、奎叔的话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第七单元 十、课文直通车。凉州词唐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 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A.宋、岳飞 B.元、戚继光2.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A. 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 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3.这首诗写的事情是()A. 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 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十一、课文直通车。为中

14、华之崛起而读书片段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沈阳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你们为什么而读书?”“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书。”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文中的“那位同学”

15、名字叫。2. 下面的句子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人物的? ( 1)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描写 ( 2)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描写 ( 3)他睁大眼睛。()描写 3. 对“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解正确的是( )A. 为了不让同胞受欺凌,要挽救民族危亡而努力 B. 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C. 这句话寄托了周恩来的宏伟志向和远大抱负 D. 因为周恩来看到中华不振的很多事实,所以立下了这个志向 4. 如果老师问到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时,你会怎样回答? 第八单元:风和水十二、课文直通车。王戎不取道旁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16、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 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 .本文出自 。2 . 解释句中加点的字词和整个句子。3 1)常与诸小儿游。4 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5 3)取之,信然。3. 这个故事使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十三、课文直通车。西门豹治邺片段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大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17、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获得到了好收成。1. 找出文中描写官绅害怕的两个词:2. 西门豹真的是想让官绅下河去催一催吗?他的目的是什么? 3. 当西门豹说“再等一会儿”时,官绅们心里可能会怎么想? 4. 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 课内阅读专项参考答案:一、 1. 点拨:仔细阅读句子,句中表示时间和方位的词语很明显。结合答案做出判断。答案: A 2. 点拨:仔细阅读句子,体会句子意思,抓住句中描写事物的特点进行填写。答案:形状声音 3. 点拨:背诵课文

18、,回忆课文内容,填写缺少的词语。答案:拉长 变粗 两丈多高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4.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找出比喻句,找到句中的喻体,填写相应的内容。答案:白线水墙 战马 5. 点拨:仔细阅读句子,体会句子意思,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浪”比作“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从战马的数量和颜色上更加贴切实物,准确的表现出了大潮此时此刻的特点。答案:该句子写的很好。因为它形象的写出了大潮发出的巨响和浩大的声势。二、 1. 点拨: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填写修辞词。答案: 1. 明亮 弯弯 宁静 美丽 2. 点拨:结合短文内容,回忆课文,体会文中“走月亮”的含义。答案:在月亮下行走,散步。语句内容3

19、.点拨:仔细阅读这句话,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分析 Ap Ap写出答案。答案:这里用了暗喻的手法,把阿妈比作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也就是我)在天上走着, 形象生动,写出阿妈对我的种种启示和引导。4 . 点拨:结合整篇课文内容,阐述文章的主题。答案:我和阿妈在明媚的月光下散步,在月光下大自然的景色很美。第二单元:三、 1. 点拨: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意思相近的词语。答案:灵巧 敏锐 清楚 2.点拨:认真阅读第一自然段,理解前后句意之间的关系。答案:即使也3.点拨:仔细阅读,结合选项找出符合蝙蝠习性的正 确内容。答案: ACD 4.点拨: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从中找出对应的答案。答案

20、:三 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四、 1. 点拨:结合语句,体会“一”的含义,选择正确的释义。答案:( 1) B( 2) D( 3) A( 4) C 2.点拨:回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答案:叶圣陶3. 点拨:认真阅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词语“注意”说明了作者进行了仔细观察。后几句话具体介绍了观察的结果。答案:仔细观察位置 形状 颜色。4. 点拨:结合语句内容,体会词语的妙用之处。答案:不好,因为“漾”字使句子具有了动感,写出了叶子被风吹过的动态美。五、 1. 点拨:理解课文内容,蟋蟀盖房子就是在盖自己住的巢穴。答案:蟋蟀的巢穴2. 点拨:理解动词的意思,结合语句内容

21、,从选项中找出正确的一项。答案: A 3.出段意做出总点拨:认真阅读,抓住每一段所写的内容,分析 Ap Ap结。答案:蟋蟀精心建造住宅的过程。4. 点拨:认真阅读段落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案: AB 5. 点拨:认真阅读文中内容,体会作者的用词和表达的情感。答案:因为作者能抓住蟋蟀的栖息地的特征进行细致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启示:要把事物写得生动,必须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六、 1.点拨:阅读选文内容,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答案:排比 夸张 2. 点拨:仔细阅读选文,抓住句子的特点,进行仿写。答案:提示:他的筋脉变成了道路。3. 点拨:搜集

22、和积累中国的传统的神话故事。答案: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七、 1.点拨:了解与本文有关的知识。答案:山海经 2. 点拨:掌握本文中的识字和认字。答案:dishdo yu e n 1 f a n _i a n yin 3.点拨:熟悉故事内容,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解释。答案:( 1)因此 女娃在东海里游历,淹死在海里而未能回来,因而变为精卫鸟(2)填塞精卫常常衔西山的树枝和石子,来填塞东海。4. 点拨: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即可。答案:征服大自然、改造大自然八、 1.点拨:仔细阅读选文,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读音。答案:_i u zh e ng s i y a p a ng 2.点拨:阅读选文内容,总结段意。答

23、案:写猎狗想伤害小麻雀,老麻雀保护小麻雀。3. 点拨:认真阅读画线部分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结合选项理解。答案:ABC。4. 点拨:仔细阅读选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答案:老麻雀爱护幼儿的力量或母爱的力量九、 1. 点拨:仔细阅读选文,找出相应的答案。答案:( 1)鹅把我们看的比它小( 2)腿长,能跳过小河爬树 2. 点拨:阅读画线句子,体会此时老雄鹅的表现。答案:落荒而逃3.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答案: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十、 1. 点拨:积累有关边塞诗的知识。答案:A2.点拨:阅读诗句,理解诗句意思。答案:A3.点拨:

24、阅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答案:B4.点拨:联系实际情境,写出内心的真实想法。答案:表现出豪放、开朗、兴奋的情形,有一点视死如归样子。此外还可能感慨战争的无情与残酷。十一、 1. 点拨:阅读选文内容,回忆整篇课文,写出相关内容。答案:周恩来2. 点拨:阅读句子,抓住句中重点字词体会所用的描写方法。答案:( 1)行动( 2)语言( 3)神态3.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字里行间,体会人物内心。答案: ABCD 4.点拨:写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答案:提示:为了让自己的未来更精彩十二、 1. 点拨:掌握与课文相关的知识点。答案:世说新语2.点拨:结合故事内容理解重点字词和句意。答案:(1)曾经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玩耍。( 2)跑看到道的一边有一棵李子树,伙伴们都跑过去折枝取李子。( 3)的确如此把李子摘下来一尝,的确如此。3. 点拨:仔细阅读选文,体会文章的内容,总结中心思想。答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事情要多想一想,多思考其中的道理。不能盲目的跟从。十三、 1. 点拨:阅读选文,找出对应的词语。答案:提心吊胆面如土色 2.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把握文中人物心理。答案:不是。他是想让官绅害怕,使他们再也不敢坑害百姓,还要让百姓明白事实真相。3. 点拨:根据选文内容,合理想象。答案:西门豹果真厉害,我们以后再也不敢做坏事了。4. 点拨:认真阅读选文,理解故事内容。答案:惩治贪官 兴修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