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

上传人:gui****hi 文档编号:133776245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藤野先生(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3讨论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联系现实,关心时事。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教学重点1理思路、找线索,析事例。2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难点1对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的理解及反语的运用。2对真正“爱国性”的理解。3思考中日关系中当前面临的问题。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落、记叙顺序,分清课文中变换的几个地点,了解全文记叙的几件主要事情,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研习课文第一部分(13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鲁迅

2、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 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哪些?2指名一学生读有关注释,要求学生考虑,注释告诉我们哪几层意思。(1)交代了文章的出处,选自朝花夕拾。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是这个集子的。(2)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散文。(3)介绍了文章的写作年代、作者生活的背景和所写的对象藤野先生的全名和籍贯。3介绍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 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

3、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指导预习。要求学生以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在阅读时:1做到借助课文注释和词典对文中字的形、音和词的含义有清楚明白的了解,为研习课文内容扫清障碍。2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

4、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记叙了哪几件主要事情,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赞扬了藤野先生哪些高贵品质,怎样来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说说各部分的大意。教师巡回辅导,学生自习。(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学生阅读的时间与速度。)三、阅读完毕,根据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研讨。1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提问,补充书中没有的注释。(1)绯()红:鲜红。(2)宛如:好像。(3)会馆:旧时同乡或同业在京城、省会或大商埠设立的寄寓和机构。(4)遗民:留下的在国外的人;改朝换代后仍效忠前一朝代的人;(5)流言:流传的毫无根据的坏话。(6)陌()生:不熟悉。(7)畸()形:不正常的形状。(8)不逊():

5、不客气;无礼貌;骄傲、蛮横。(9)匿名():不具名或隐藏真名。(10)疑惑:心里不明白,不相信。(11)杳(3):远得不见踪影;无影无声。(12)瞥()见:很快地看一下。(13)精通:深刻了解,非常懂得。(14)喝()彩:大声叫好。(15)决意:拿定主意。(16)发髻():挽束在头顶或脑后的头发。(17)美其名曰:(把不美的事物)美化他的名字叫。2(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3)变换了三个地点:“我”在东京;“我”在仙台;“我”离开仙台后。(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还写了匿名信

6、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5)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可分成三个部分(全文共有38段):第一部分(第1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第二部分(第436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第三部分(第3638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四、研习课文的第一部分。请一学生朗读,同学们看书并考虑:作者是怎样抓住主要特征来描写清国留学生的形象?比喻和反语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无非”、“实在”对表达句子意思

7、有什么作用?1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2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强有力地讽刺了这些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3“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不是去逛上野公园,就是在会馆里学跳舞。这儿不是探求救国救民之道的作者的栖身之所,因此决心离开这个乌烟瘴气的环境,而“到别的地方去看看”。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第3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由记叙在东京的所见所感转到记叙在仙台的见闻和感受。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板书段意:写“我”在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的所见所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