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33769398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完整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规程HUA system office room【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养殖技术本标准规定了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人工繁育与养殖的环境条件、亲虾选 育、亲虾选择、种苗繁育、成虾养殖等技术内容。本技术适用于湖北省境内克氏原螯虾的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1稻-虾综合种养养殖技术目前,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主要有既种稻又养虾即稻虾共生和 冬闲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稻虾连作)稻连作2种养殖模式。一、冬闲稻田(稻虾连作) 一年双季商品虾养殖技术不论是一季中稻还是二季稻,不论是低湖稻田、冷浸稻田还是一般稻

2、田,910月份中稻 和晚稻收割后,稻田要空闲到第二年的46月份才开始种稻。利用一年中78个月的这 段空闲时间来养殖克氏原螯虾,每亩可收获50150kg的克氏原螯虾商品虾,经济效益可 达4003000元。如果1年养殖2季,则产量和效益会翻番。1. 一年双季放养幼虾养殖模式该模式具体指第一季商品虾养殖(48月份)放养的是幼虾,第二季商品虾养殖(8月份 至翌年4月或5月份)放养的也是幼虾。(1)开挖虾沟?无论是利用稻田来进行克氏原螯虾的繁殖、孵化、苗种培育和健康养殖,都需要进行挖沟 开溜,一般开挖成回形沟和田形沟。稻田面积较小时挖回形沟,较大时挖田形沟。无论是 回形沟还是田形沟,都要求沟宽36m左右

3、,水深1.52.0m,最浅不低于1m。筑埂?利用开沟挖出的泥土加固、加高、加宽田埂。田埂加固时每加一层泥土都要进行夯实。稻 田之间田埂顶部宽0.5m1.0m。稻田主干田埂顶部宽2m3m。防逃设施?防逃设施。稻田排水口和田埂上应设防逃网。防逃措施主要是防小龙虾逃逸,主要采取尼 龙网或石棉瓦进行防逃处理。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考虑进行。进排水设施?进、排水口分别位于稻田两端,进水渠道建在稻田一端的田埂上,进水口用20目的长型 网袋过滤进水,防止敌害生物随水流进入。排水口建在稻田另一端环形沟的低处。干沟消毒?在放养前1个月排干沟水进行晒沟,放养前10天左右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泼 洒。干沟消毒的目

4、的是防止乌鳢等敌害生物留存在稻田的回形沟和田子沟中,捕食克氏原 螯虾幼虾。水深?在回形沟和田形沟中,1011月份水深控制在0.8m,越冬时水位不低于1. 0m,最好为1.2m,结冰时要在沟四周和中央打孔,并用稻草等草类堵塞孔口。3月中旬至4月底,依 据天气和温度变化水深由深变浅,为0.5左右,59月份水深由浅变深,控制在0.8m 1.2m左右。稻田中1011月份水深控制在0.3?m左右,12月至翌年4月或5月水深控制在0.5m左右。(4) 移植水草与稻草留田?“虾多少,看水草”。小龙虾摄食水草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凤眼莲、水浮莲和水花 生等等,以及陆生的草类,种植水草的面积以不超过总面积的2

5、/3为宜。在回形沟和田形 沟中,当种植与移栽水草缺乏时,应及时移植水花生或水葫芦等水草。另外,当水稻收割 脱粒后,应尽可能将稻草还回到稻田和沟中,以增加稻田中的肥料和饲(饵)料。(5) 第一季幼虾放养密度与规格?45月选择体青色,体肢完整,无病无伤,活动力强,体质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的幼 虾,体重要求在68g/尾之间,最小不能低于5g/尾。放养密度为20kg/亩,规格约为 120130只/kg。养殖到78月份达到40g/尾左右的商品虾规格。称为第一季商品虾养 殖。78月份将其全部捕捞销售,干沟消毒。准备第二季商品虾养殖。(6) 第二季幼虾放养密度与规格?78月选择体青色,体肢完整,无病无伤,活动

6、力强,体质健壮,生长发育良好的幼 虾,体重要求在68g/尾之间,最小不能低于5g/尾。放养密度为65kg/亩,规格约为 130只/kg。养殖到翌年45月份达到40g/尾左右的商品虾规格。称为第二季商品虾养 殖。45月份将其全部捕捞销售,干沟消毒。再准备第一季商品虾养殖。养殖水温回升至15C以上时,要实施强化培育。小龙虾除“种草、投螺”外还需要投喂 人工饲料,饲料投喂应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按照小龙虾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要求,搞好饵料组合。虾苗种阶段,主要摄 食昆虫、枝角类、桡足类及水生昆虫幼体,因而注重培养基础饵料,同时辅以投喂人工饲 料。这时期主要采用粉状饲料,如青糠、麦麸、豆饼等。5月

7、以后是小龙虾快速生长阶 段,也是亲虾性腺发育的关键阶段,应以投喂麦麸、豆饼及嫩的青绿饲料,南瓜、山芋、 瓜皮等为主,辅以动物性饲料。螺蛳是小龙虾的动物性饵料,在放养前必须放好螺蛳,每 亩放养在200千克300千克以上,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添加。8月9月是小龙虾积累营养 准备越冬阶段,此时应多投喂动物性饲料。在饲料中必须添加脱壳素,满足龙虾的脱壳需 要。第二,每天早晚投喂2次,投喂以傍晚为主,投喂量要占到全天投喂量的60%70%,饲料 投喂要采取定质、定量、定时、定点的方法,投喂均匀。具体投饲量要根据天气、水温、 水质、及小龙虾活动吃食状况而定。动物性饲料日投饵量可占小龙虾体重的8%12%,干 饲料

8、或配合饲料则为3%5%。(8)日常管理?(1)投饲管理:在饲料添加多种维生素,免疫多糖等,动物下脚料最好是煮熟后投喂, 在池中水草不足的情况下,一定要添加陆生草类的投喂,夏季高温季节要捞掉吃不完的 草,以免腐烂影响水质。(2)水质调节:保持虾池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pH值78、5,透明度35厘米左右,每 10天15天需加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塘原水量的1/51/8左右;每20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水,每次每亩水面用量3千克5千 克;每半月左右全池泼洒光合细菌一次,调节池中的氨氮含量。水位不可太深,通常保持 1.2米左右,高温季节和越冬期水位可深一些,保持池水水位稳定,不可忽高忽低,每天 早晚巡塘一

9、次,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措施。(3)加强脱壳虾管理:通过投饲、换水等措施,促进小龙虾群体集中脱壳。脱壳后及时 添加优质饲料,严防因饲料不足而引发有机小龙虾之间的相互残杀。(4)补施追肥:饲养期间,要视池水透明度适时补施追肥,一般每半月补施一次追肥, 追肥以发酵过的有机粪肥为主,施肥量为每亩15千克20千克。(5)防病防逃:在放苗前,池塘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放养虾种时用3%4%食盐水浴 洗10分钟,养殖期间,定期泼洒生石灰和光合细菌,养殖后期施用一次底质改良剂,投 喂的饵料要新鲜,池中发现有害生物时,要及时清除。(9)合理捕捞?78月份,先用地笼将商品虾起捕,再干沟捕捞,获得第一季商品虾。45

10、月份,先用 地笼将商品虾起捕,再干沟捕捞,获得第二季商品虾。稻田田间管理的主要工作是施药、施肥和防敌害等,保证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养殖的成功、 健康和安全。1) 水稻施药。试验证明,克氏原螯虾商品虾对多种农药非常敏感,施药时要尽可能选择 高效低毒的农药,最好选择生物农药制剂。施药时严格遵守安全使用浓度,确保克氏原螯 虾的安全。能喷药于水稻叶面的要尽量喷于叶面,不喷或少喷于入水中。水剂喷雾宜选择 在下午进行,下午稻叶干燥程度大,大部分药液能较好吸附其上。施药后稻田中的水最好 不要流入沟中。2) 水稻施肥。稻田施肥尽可能施用生物肥和腐熟的有机肥。稻田基肥一定要施足,达到 肥力持久长效的目的。迫肥要少施

11、。禁止使用对克氏原螯虾生长阶段有害的化肥,如氨水 和碳酸氢铵等。3) 防敌害。养殖克氏原螯虾商品虾,一年四季都要注意清除敌害生物,如蛙类、鼠类 等。2小龙虾繁育技术2.1雌雄鉴别小龙虾雌雄异体,雌雄个体外部特征十分明显。容易区别。其鉴别方法如下:(1) 雄虾第一、第二腹足演变成白色、钙质的管状交接器;雌虾第一腹足退化,第二腹足 羽状。(2) 雄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五对胸足的基部,不明显;雌虾的生殖孔开口在第三对胸足基 部,可见明显的一对暗色圆孔。(3) 体长相近的成虾,雄虾螫足粗大,腕节和掌节上的棘突长而明显;雌虾整足相对较 小。2.2亲虾选择?挑选小龙虾亲虾的时间一般在78月份,来源应直接从养

12、殖小龙虾的池塘或天然水域捕 捞(洞庭湖、鄱阳湖等水域),亲虾离水的时间应尽可能短,一般要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 小时.在室内或潮湿的环境,时间可适当长一些。雌雄比例依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各异,全 人工繁殖模式的雌雄比例以2: l为好;半人工繁殖模式的以5: 2或3: l为好;人工增 殖模式的雌雄比例通常为3: 1。选择小龙虾亲虾的标准如下:(1) 颜色暗红或黑红色、有光泽、体表光滑无附着物。(2) 个体大,雌雄性个体重都要在35克以上,最好雄性个体大于雌性个体。(3) 亲虾雌、雄性都要求附肢齐全、无损伤。体格健壮、无病害、活动能力强。如果从市场挑选亲虾,除了上述要求外,还应详细询问小龙虾的来源、离开

13、水体的时间、 运输方式等等。那些离水时间过长(高温季节离水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一般情况下不要 超过4小时,严格要求离水时间尽可能短),运输方式粗糙(过分挤压、风吹)的市场虾不 能作为亲虾。因为市场上这样的淡水小龙虾经虾贩的泼水处理,外观见是活的,但大多内 部损伤较严重,下水后极易死亡。3繁殖技术每年的7-9月份在改造后的稻田,每亩投放经挑选的小龙虾亲虾1820千克,雌雄比例 3: 1。在投放亲虾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除野、消毒、施肥、种植水生植物,水深保持1 米以上。投放亲虾后,可缓慢排水,使水深保持在0.40.6米,让小龙虾的亲虾掘穴, 进入地下繁殖。10月底后可视亲虾的情况。缓慢向稻田加水,

14、让水位刚好淹没淡水小龙 虾的洞穴。整个秋冬季均可不投喂,但要投放水草,并适度施肥,培育大量的浮游生物, 保持透明度在30-40厘米,保证亲虾和孵化出的幼虾有足够的食物。当见有大量幼虾孵化 出来后,可用地笼捉走已繁殖过的大虾。整个冬季保持水深0.6米以上,如气温低于4C 以下,最好水深在1米以上。到第二年3月初,当气温回升到12C,水温回升到10C以 上时,就会有虾离开洞穴,出来摄食、活动。此时应加强管理,晒水以提高水温.并开始 投喂、捕捞大虾。当水温达到18C以上时,则应加强投喂。4病害防治?小龙虾的疾病主要有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引起的两大类。非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缺 氧、温度过高或过低、水

15、体的PH过高或过低、农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水体的污染 引起的疾病。生物因子引起的疾病是指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等有害病原体引起的 疾病及养殖过程中由于饲料不足而引进的营养不良,操作不当引起的应激性反应等疾病。 但疾病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很多疾病都是上述两类因子协同作用的结果。小龙虾的 适应性和抗病能力都很强,大规格发生疾病的情况目前尚不多见。在今后的养殖过程中,由于追求最大的养殖效益, 放养密度可能会加大,因此仍要注意加强疾病的预防。4.1预防措施坚持以预防为主,无病早防,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的主要措施有:在放养虾苗前,养殖水体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放养虾种时用3%4%的食盐水浴洗1

16、0分钟,进行虾体消毒;加强池水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调节池水水质。有条件的可定期用生石灰全池泼 洒,或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消除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保持池水 的酸碱度平衡和溶氧水平,使水体中的物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解决池水老化等问 题。投喂的饲料要新鲜,不投腐败变质的饲料,在饲料中可添加光合细菌及免疫剂。在操作过程中尽量带水操作,避免离水时间过长,避免虾体挤压受伤。采取生态、健康养殖法。4.2常见疾病治疗在小龙虾疾病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按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操作。4.2.1甲壳溃烂病病原与病症:此病是由几丁质分解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感染初期病虾甲壳局部出现颜

17、色较 深的斑点,之后斑点边缘溃烂、出现空洞。严重时,出现较大或较多空洞导致病虾内部感 染,甚至死亡。防治方法:运输和投放虾苗虾种时,不要堆压和损伤虾体。饲养期间要足量,均匀投饲,防止因饵料不足引起争食或残杀。发生此病,每立方水体用1520克的茶粕浸泡后的浸泡液全池泼洒。每亩用5-6千克的生石灰全池泼洒,或用每立方水体2-3克的漂白粉全池泼洒,可以起 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生石灰与漂白粉不能同时使用。4.2.2纤毛虫病病原与症状:纤毛虫病的病原体最常见的有聚缩虫、累枝虫和钟形虫等。纤毛虫附着在成 虾、幼虾、幼体和受精卵的体表、附肢、鳃上等,大量附着时,会妨碍虾的呼吸、游泳、 活动、摄食和蜕壳机能,影响生长、发育。尤其在鳃上大量附着时,影响鳃丝的气体交 换,甚至会引进虾体缺氧而窒息死亡。幼体在患病期间虾体表现覆盖一层白色絮状物,致 使幼体活动力减弱,影响幼体的发育变态。该病对幼虾危害较严重,成虾多在低温时候大 量寄生。防治方法: 底清塘,杀灭池中的病原,对该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用3%-5%的食盐水浸洗,3-5天为一个疗程。 用四烷基季铵盐络合碘(季胺盐含量为50% )全池泼洒,用量为0.3mg/L。 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注意虾池的环境卫生,经常换新水,保持水质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