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3769257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课标教材解读(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六年级课标教材解读目 录语文课程总目标2页第三学段(56年级)3页六年级上册课程目标5页六年级下册课程目标7页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解读9页第14课解读1013页第二单元解读15页第58课解读1620页第三单元解读21页第912课解读2226页第四单元解读27页第1316课解读2832页第五单元解读33页第1720课解读3438页第六单元解读39页综合性学习40页第七单元解读42页第2124课解读4347页第八单元解读49页第2528课解读5055页语文课程总目标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

2、确的价值观。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

3、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第三学段目标(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

4、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

5、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6、。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

7、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六年级上册课程目标(一)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5.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

8、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

9、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10、。(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六年级下册课程目标(一

11、)识字与写字: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5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二)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12、。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1.

13、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与人交流能尊重和理解对方。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

14、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主题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走近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本单元以“感受自然”为专题,选编的4篇课文,将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

15、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单元19个生字,理解“德高望重、津津乐道、意味深长”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描绘的美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5、培养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方法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课文教学过程中,可采取读中感悟、同桌交流、组内讨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法,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课

16、文“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感受的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加以运用。3、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产生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热情,领悟到要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单元重、难点1、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开展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1、山中访友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一读题目

17、,触发思绪的便是作者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了。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本文想象丰富、新奇,有浪漫色彩。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同时,作者还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而且,也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读着这篇散文,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强烈地感受到那种诗一样的韵律和情怀,你会时时为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编写意图本文作为本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通过感受作者描绘的境界,体会他一路上的

18、好心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学习作者通过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并积累语言。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重点本课的重点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本文想象的丰富、新奇板书设计 古桥大树山中访友 热爱大自然山泉溪流2、山雨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文质

19、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以独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联想、清新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林雨景图,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课文是按雨来、雨中、雨后的顺序写的。课文语言生动形象,作者善于通过视觉和听觉所及,发挥合理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出山雨的特点。突出了山雨所特有音韵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山雨、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编写意图本文是略读课文,选编意图一是感受有声有色的山雨的韵味,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是感受文章语言文字的魅力,丰富积累;三是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

20、喜欢的部分。正确读记“神奇、优雅、辨认、清新、欢悦、清脆、凝聚、奇妙无比”等词语。2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之情。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的,继续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山雨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及大自然的喜爱,同时感受语言的优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板书设计 雨前声美山雨雨中色美雨后3、草虫的村落教材分析课文写的是在田野里,作者追随着一只爬行的小虫,在“草虫的村落”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他看到了茂盛的森林细密的草丛;看到了迷失在森林里的游侠一只黑甲虫;看到了散布在森林边缘的村子草丛周围的虫子的洞穴

21、;看到了大街小巷中美丽的南国少女花色斑斓的小圆甲虫,还有经过长途旅行到此来访的庞然大物蜥蜴;看到了奏出灵泉般音乐的演奏者一群振翅鸣叫的甲虫;还看到村民们行色匆匆的劳动生活。作者以他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生动的草虫世界,使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那颗不曾泯灭的童心。编排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灵的一片爱恋之情;二是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使怎样观察、想象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灵的情感。2.指导学生学会“暄、

22、熙、攘、穴、宅、鸠”6个会认字。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并如何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板书设计 草虫的村落黑甲虫 游侠小圆虫 少女 灵泉般的音乐勤勉地劳动4、索溪峪的“野”教材简析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野”:山野,水野,动物野,游人野。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张家界索溪峪独特的美景,表达了畅游于大自然时愉快的心情。本文脉络清楚,衔接紧密,过渡自然。在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作者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然后由远到近,由山及水,发现水

23、是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行文至最后,不惟山水和小动物,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轻松流畅的笔调,活泼生动的语言,让读者充分领略到了索溪峪的“野”。文章在表达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的感受;二是在谋篇布局时,采用先概括后具体描写的方法,在概括地介绍索溪峪“野”的特点后,分山、水、动物、游人四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进一步受到大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二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作者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从而提高理解力和感受力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

24、恶作剧、不拘一格、年过花甲”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教学重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体悟关键句段,让学生感受索溪峪的“野”,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板书设计 山野水野索溪峪的“野”动物野 “野”荡涤着我的胸怀游人野第二单元单元主题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锦绣的山川,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令华夏儿女

25、心潮万千,祖国灿烂的未来让炎黄子孙豪情满怀。本单元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里去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9个生字。理解“阻挠、艰巨、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等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体会其表达效果。2、继续练习朗读课文和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段。3、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4、学习写演讲稿。 (二)

26、过程与方法:1、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关键词句的意思,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2、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练习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字里行间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单元重、难点1.在阅读中熏陶情感,激发爱国热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2.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为学生有效同步阅读奠定基础5、詹天佑教材简介本文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的

27、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文章是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的。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一是通过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以及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意识;二是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关键词

28、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是以詹天佑这个人物为拓展点,为本组综合性学习积累素材。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会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岔道、居庸关、悬崖峭壁、狂风怒号、惹人讥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抄写喜欢的词句。3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4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难点是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教学难点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板书设计. 詹天

29、佑 勘测线路 (精密)(工程师) 开凿隧道 (巧妙)(杰出爱国) 设计“人”字形线路 (创新)6、怀念母亲教材简析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

30、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编排意图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点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

31、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学难点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生身母亲祖国母亲7、彩色的翅膀教材简析课文通过宝石岛观察通讯站信号兵小高回家探亲,在从黑龙江探亲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纸箱小昆虫带回小岛的故事,赞扬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本文以小昆虫为线索,“我”随小高上宝石岛一路的见闻为顺序展开。先写“我”发现小高探亲回岛

32、时带回了一只装了蝴蝶之类小昆虫的纸箱,晕船时他把纸箱紧紧地抱在怀里。接着写“我”参加战士们的尝瓜会,听到了关于西瓜的不平凡的经历,看到了战士们尝瓜时的喜悦。最后写第二天天亮时,“我”看见一只小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点题。文中还巧妙地运用插叙的叙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来历,使得故事更加生动,让战士爱岛建岛的深情跃然纸上。本文语言朴实,善于通过一些重点语句体现海岛战士热爱祖国海岛的感情。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虫,强调了这些小昆虫在改造海岛环境、丰富战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征战士丰富多彩、富于革命理想的生活。编排意图编本文的

33、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海岛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是继续领会关键词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教学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守岛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热爱海岛、改造海岛的高尚品德。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本文教学的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战士小高最后说的那段话的含义,感受边防战士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高尚品德。难点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的关系。教学难点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获与昆虫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 彩色的翅膀 纸箱子尝瓜会小蝴蝶 疑问解疑安居乐业 (热爱海

34、岛、扎根海岛、改造海岛)8、中华少年教材简析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全诗共8个小节。第1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从结构上来说是先分后总,第2、3、4节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展开: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5节是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喻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第6、7节是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8节是全诗的总结。综观全诗,结构清楚,过渡自然,首尾照应,浑然一体。在方法上,本诗把直

35、抒胸臆和借物(景、境)抒情融为一体,反复运用排比句和对偶句,突出了诗歌直接抒情的特点,每个小节中景的选择都极具匠心而融情,使无形的情感有了有形、有声、直观、可感的载体。编排意图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诵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可以引导学生自由朗诵,也可以是分角色朗诵,还可以是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能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加深对这首诗的体会。教学重点朗读,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板书设计 中华少年 自豪 骄傲 锦绣山川 崭

36、新画卷 灿烂文化 璀璨诗篇 第三单元单元主题生活处处有真情。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单元以“人间真情”为专题。四篇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勉强、心惊肉跳、忧虑、抱怨”等词语。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3、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4、在读懂课

37、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对话、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描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2、通过口语交际,引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讲诚信,但有时候也需要善意的谎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信,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美好风尚。 单元重、难点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那种淳朴善良、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美好品质。2、学习作者通过环境

38、和人物对话、心理等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9、穷人教材简析: 这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个短篇小说。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下渔民的悲惨生活,赞美了桑娜和渔夫宁可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编写意图:一是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二是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心理、对话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法。教学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抄写描写环境的句子。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

39、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练习续写课文。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教学难点:练习续写课文。板书设计: 穷人桑娜渔夫非这样做不可揍我一顿也好皱起眉脸变的严肃总能熬过去(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善良 10*别饿坏了那匹马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

40、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编写意图:一是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2进一步领会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教学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板书设计: 别饿坏了那匹马残疾青年 我 热心、善良 爱读书、诚实、有志气11、唯一的听众教材简析: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

41、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编写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体会“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二是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不懂的、有价值的问题与同学讨论;三是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

42、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难点:练习通过想象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板书设计: 鼓励 有勇气 惟一的听众我 有信心 感激 有毅力12*用心灵去倾听教材简析:本文来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我国参考消息翻译并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编写意图:一是通过了解故事内容,感

43、受普通百姓美好的心灵,体会“我”对青年的感激之情。二是进一步领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3、能够运用自己掌握的读书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我”和苏珊的交往过程,感受真情;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感受真情的美好,在生活中学会关爱他人,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板书设计:用心灵去倾听苏珊 倾听 抚慰 我 关心:安抚 生活 耐心:讲解 学习 爱心:乐观 心

44、理 童心:守护 回味第四单元单元主题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也是人类唯一的家园。“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多角度、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了解人们为此做出的努力,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明白“只有一个地球”,懂得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 4、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5、领

45、悟文章的说明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鉴于语文学科的独特性及本组课文在主题安排和表情达意上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1、通过自主拼读、组词等认读本课生字与新词。 2、通过粗读、范读、齐读,达到熟读课文的目的。3、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加深对地球的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老人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

46、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3、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13、只有一个地球教材简析“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的形式,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编写意图一是引导

47、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二是引导学生学习“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发学生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三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资源、矿物、恩赐、节制、枯竭、滥用、威胁、指望、设想、移民、破碎、目睹、和蔼可亲”等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3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教学难点通过联系实际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

48、的理解,并将保护地球的意识付诸行动。板书设计 美丽壮观 渺小 精心保护地球只有一个地球 资源有限 别无去处14*鹿和狼的故事教材简析本文讲的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为了消除恶狼对凯巴伯森林的美丽鹿群的威胁,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一只只狼在猎人的枪口下惨叫着,一命呜呼。狼消灭后,凯巴伯森林中“宠儿” 鹿群的幸福生活并未持续多久。由于鹿群增多,森林的绿色植被日益减少,灾难最终降临在鹿群头上,大量的鹿群饥饿而死或疾病,最后只剩下八千只病鹿苟延残喘。通过这则故事,旨在告诉人们在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角色,它们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49、。编写意图一、在教学中应通过学生的自读自悟,去读书,去思考,参与讨论,参与交流,从而更好地去感知课文内容,领悟课文阐述的道理,并对课文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有所体会。二、让学生通过看报刊、查资料、社会调查、上网查询等形式获得“生物圈”、“生物链”以及怎样维护生态平衡的有关知识,从而认识维护生态平衡、尊重客观规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明

50、白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板书设计 鹿和狼的故事狼吃鹿消灭狼鹿吃植被林毁鹿死不能违背生物界发展规律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教材简析在西雅图的土地上,回荡着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向我们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爱。编写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本文主要内容,了解土地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二是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三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优美,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教学目标1学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地

51、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教学难点一是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二是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板书设计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善待河水这片神圣的土地 善待空气善待动物16*青山不老教材简析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

52、代。编写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板书设计 青山不老大环境险恶创造了奇

53、迹小环境艰苦第五单元单元主题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安排了精读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略读课文一面、有的人。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少年闰土,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19个生字,42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重要句段。3、读懂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4、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完成写人的作文。5、阅读鲁迅先生的相关作品,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了

54、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培养学生的搜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词句。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引导收集和阅读与鲁迅相关的资料,课内外结合,全面感知人物形象。(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1、会写本单元的生字。背诵有关的重要句段。 2、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并能把这种方法初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关键句的揣摩,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鲁迅先生的崇高精神。

55、17、少年闰土教材简析少年闰土是六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文本语言简洁、传神,采用白描、对话、举事例等多种表现手法,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呼之欲出。字里行间充满了“我”对闰土的赞扬和无限羡慕,也充分表达了“我”对那段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的珍惜和怀念之情。因此,引领学生通过品悟语言,走进童年的故事,感受那份童心、童趣和童真,是本文设计时重点考虑的文本价值之一。当然,考虑到节选文本的背景意义和学生认知鲁迅的单元意图,可以适时引入相关文本,适度延伸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

56、度。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作者从人物极具特点的外貌描述,写到了他的动作、语言、神态,而这一切又不脱离闰土的生活实践对四件事的描述,使我们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知道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有丰富常识的农村少年。编写意图编者的意图是,借助这样一篇篇幅较长的课文,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教学目标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教学重点品味词句,体会闰土的个性特点。教学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板书设计雪地捕鸟夏日拾贝少年闰土 看瓜刺猹

57、聪明、能干 潮汛看鱼 勇敢、见多识广我羡慕 佩服 向往 (难舍难分)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材简析这篇课文是周晔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鲁迅先生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编写意图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一让学生感受鲁迅的高尚品格;二引导学生学习抓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三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能力。教学目标1学会“唁、浒、囫、囵、佣”5个会认字和“鲁、悼、浒、囫、囵、搞、摊”7个会写字;学握“追悼、水浒传、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各部分的内容并拟定小标题,知道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把握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了解鲁迅先生的优秀品质。教学难点谈“碰壁”一事和救助黄包车夫后鲁迅先生的神情的描写。板书设计谈水浒传关心子女谈碰壁敢于斗争爱戴救助车夫为他人想的多(果)关心女佣为自己想到少19*一面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