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33627317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00.5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1总体目标本项目拟建设一个集教育教学、实验实训、科技创新为一体的智慧运维管理 平台,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完成校园的集成化、智能化管理,系统交互联动管理, 设备远程共享等应用,实现实训实操的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在全国起到典型示 范作用。1.2建设目标通过该项目建设,主要实现应用管理、实习实训、资源共享、创新创业孵化 四大目标。具体如下:(1) 应用管理目标通过智慧运维平台集成门禁、视频监控、水、电、消防、电子班牌、教务、 考勤等物联网设备,搭建设备运维、资产管理、教室预约、远程设备共享等业务 系统,同时与现有教务、考勤等教学业务系统整合,消除学院中孤立业务系统

2、之 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物联网设备互动互联和教学业务应用之间的互动互联,形成 一个集成化的综合应用管理平台。实训实操目标以智慧运维平台做为教学实训的载体,该平台是一个开放式的集成应用平台, 可满足本院三个学院教师和学生教学应用的实际操作需求。(3) 资源共享目标通过智慧运维平台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本次建设将完成实训教室的共享和 教学设备的远程共享,两大共享功能。创新创业孵化目标以智慧运维平台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通过平台的设计开发功能,以平 台作为实际创新的载体,为学院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基础。2效益分析2.1功能、技术价值体现2.1.1功能价值(1) 应用管理智慧运维平台打破各业务系统之间的

3、信息壁垒。实现物联网设备接入联动和 教学业务系统之间的联动。(2) 实训实操智慧运维平台作为教学实训载体,以开放的架构设计、满足三个学院教师和 学生实际操作需求。(3 )资源共享智慧运维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共享功能,实现了实训教室的共享管理和教学 设备的远程共享管理要求。创新创业孵化以智慧运维平台作为创新创业的孵化平台,通过平台的设计开发功能,为学 院师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基础科普展示智慧运维平台通过大屏展示、功能架构等手段,实现其科普展示价值。2-1-2技术应用价值(1) 以物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打破信息壁垒,实现设备互联、数据互 通、系统互操作。真正实现教学、实训、科研的智能化。智慧运维平

4、台通过RFID、传感器、无线传输、信息处理技术,接入门禁、监 控、水、电、消防、电子班牌、教务、考勤等业务系统,同时与现有教务、考勤 等教学业务系统整合,消除学院中孤立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跨平台架构,可扩展、开放、灵活、可维护智慧运维平台在架构设计上具有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开放性、灵活性、 可维护性,且其本身就具有跨平台的特点,可安装在windows / linux 上运行。 不仅可以接入任何协议、任何设备、任何网络、打通任意数据库实现异构系统设 备的数据采集和集成,也是最优秀稳定的分布式架构,可以满足未来任何学院的 设备或系统的接入,实现跨学院、跨学校的智慧教学、智慧实训、智慧校园等。

5、(3) 以物联网为基础,深度融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智慧运维平台依托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结合了先进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 用。平台通过协议和API接口等方式集成各应用系统,实现了实操训练、模型验 证、创新创业二次开发功能;通过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技术,实现多系统交互联 动;依托于云计算架构设计,对外实现了安全的教育公共资源开放共享。2.2经济效益分析(1) 通过能源管控减少学校水电气资源的能源浪费,可为学校直接减少一笔 庞大的能耗经费开支。(2) 通过合理、有效的资产管理,减少学校因重复采购相关资产带来的经济 支出。(3) 通过合理规范、高效智能的运维管理,减少因检修不及时造成的设备重 大故障

6、,由此产生的高额维修、更换费用。(4) 通过制定相关规范后,对校外人员的实训设备远程共享可以为学校创造 直接的经济收益。2.3社会效益分析(1) 真实物联网运维平台,对兄弟院校建设指导作用项目将会建成领先的物联网实训智慧运维平台,通过本智慧运维平台建设对 兄弟院校智慧校院建设和相关专业的实训平台建设起到指导作用。示范性应用工程,开放共享项目将会成为校企合作的技术研究创新的示范性工程,在传统教学资源的基 础上实现实训平台资源安全的开放共享,实训平台支持的二次开发特点使得项目 平台本身将会成为新型企业的创新创业孵化器。3设计依据3.1本项目文件校园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设计方案3.2政策依据(1

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 略的通知(中办发200611号);(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 一五”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0725号);(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4) 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4号;(7)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 号;(8)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教

8、技20162号;3.3技术依据3.3.1行业标准(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36342-2018);(2) 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规范(DB32/T 3160-2016);(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5103-2003;(4)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管道人孔和手孔图集YD 5178-2017;(5)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管道横断面图集YD/T 5162-2017;(6)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电信工程制图与图形符号规定YD/T 5015-2015。3.3.2信息通信类标准(1) 应急

9、通信手册(国际电信联盟2005);(2) 国际电信联盟应急通信大全(国际电信联盟2007);(3) 信息技术开放系统互连网络层安全协议(GB/T 17963);(4)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5)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2-2006;(6) 数据库管理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3-2006。3.3.3安防系统类标准(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2)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3)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18);(4)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5) 视频安防监控

10、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6)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07);(7)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17);(8)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9)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10)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3.3.4信息安全类标准(1)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25070-2010;(2)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2008;(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17859-1999;(4) 信息系统

11、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5)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33.5基础配套设施类标准(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17);(2)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GB/T 36340-2018);(3) 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4)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7) 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3-2007);(8)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

12、工程设计规范(GB51194-2016);(9) 通信电源用阻燃耐火软电缆(YDT_1173-2016);(10) 通信不间断电源(UPS)(YDT1095-2008);(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 2006。3.4项目管理类依据(1)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2)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4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应用业务模块建设、系统联动建设、接入设备/系统建设等三个方 面。(1) 应用业务模块包含设备远程共享、异构系统设备接入、设备状态监控、教室预约管理、实 训室基础设备控制、能源管理、资产管理、智能

13、视频分析、综合信息对接发布、 运维管理等十大系统。(2) 系统联动包含门禁管理系统与照明系统联动、门禁管理系统与实训室基础设备联动、 门禁管理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红外感应系统与空调控制系统联动、教务系 统与电子班牌系统联动、考勤系统与电子班牌系统联动、环境监测系统与电子班 牌系统联动、报警系统与校园广播系统联动等。(3) 接入设备/系统包含物联网中间件、三维GIS系统、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照明控制系 统、多媒体中控系统、电子班牌系统、教务系统、能耗采集设备接入、红外感应 设备接入、空调控制设备接入、环境监测设备接入、资产管理系统设备接入、实 训室共享支撑设备接入等。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

14、管理平台主要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表1建设内容表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一智慧运维平台1基础平台框架包含逻辑编程环境、平台基础组件引擎、数据管理、日志管理、 安全管理、站点管理。平台网络组件数据点登 八、,2设备远程共享模块包含共享目录管理、共享设备管 理、共享预约管理、共享时间管 理、共享使用查看、共享状态监 控、共享授权模块、统计分析模 块、远程共享设备对接及控制。数据工程室1院)(人3异构系统设备接入照明控制系统接入、多媒体中控 系统接入、门禁系统接入、空调设 备接入、能耗设备接入、环境监控 设备接入、固定式RFID读写器接 入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4设备状态监控模块提供

15、可接入平台的控制设备状态 监控、设备运行时长统计、设备故 障分析、设备参数配置、设备故障 报送、设备报警管理功能。通过5教室预约管理模块包含教室预约网站申请、教室预 约微信公众号、预约教室管理、预 约信息查看、预约教室审批、预约 数据推送、预约时间管理、预约通 行门禁管控、人脸识别库管理模 块采用种认6实训室基础设备控制模块包含基础配置管理、联动控制管 理、时间控制管理、联动状态呈 现。含空制。7能源管理模块包含能效看板、能效监控、能效分 析、能效报告、预警告警、历史数每栋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据。8资产管理模块主要实现实训基地的资产登记、资产管理、资产盘点、资产监控、 统计查询、资

16、产盘点APP。对接9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实时视频监控、历史视频回放、 历史视频下载、智能分析报警、 多系统联动、报警配置管理。刖端10综合信息对接发布模块包含能耗、考勤、排课、环境、 报警、综合数据处理及发布及交 互界面呈现、电子班牌应用开发 大屏数据呈现开发、学校现有教务系统对接。电子显示11运维管理模块包含工单管理、巡检管理、维保 管理、设备管理、统计分析、运 维 APP。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二系统联动管理12接入设备联动控制引擎联动管理的核心功能,实现接入 设备的自定义组合联动。门禁门禁动门禁红外报警13联动时间计划管理实现接入设备的计划应用,设置 联动有效的时间范围。14联动参

17、数配置管理实现接入设备与联动应用相关的 参数管理配置。15联动开关控制主要用于联动计划的开启和关 闭。16联动设备接入管理配置要接入的联动设备及类型17联动报警推送推送联动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18物联网中间件物联网底层框架平台、物联网控制器、IP型智能DDC底层层核统数界面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三接入系统及设备等,智能19三维GIS系统显示校园建筑位置、摄像机、门 禁点位置、可动态定位。界面维建20门禁系统人员出入控制、多系统联动。支持识别21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教室内外监控。智能防监22照明控制系统远程开关灯、联动照明控制。实现物馆23多媒体中控系统中控系统控制投影仪、幕布开

18、启。教室24电子班牌系统具备考勤刷卡功能(兼容现有学 生卡片),显示排课、考勤、温触摸面,序号建设内容建设项目主要内容描述湿度、日期、星期、教室预约情 况。25能源采集设备采集水电能耗信息水电表26红外感应设备实时检测室内活体与空27空调控制设备控制空调开关、温度联动28环境监测设备检测PM2.5、温湿度等电子29资产管理系统设备实现资产管理功能的主要设备手持固定息博30教务系统考勤、排课、教室预约相关巳建31实训共享支撑设备终端服务器、Radius服务器支撑四网络系统32接入交换机接入交换机、光模块及配件电子等设五综合布线系统33综合布线耗材及施工工程5智慧运维平台设计5.1基础平台框架5.

19、1.1平台框架的选型原则智慧运维平台采用顶层设计、框架设计的架构设计思路,确保平台的稳定性 和扩展性。平台框架的选型原则如下: 5.1.1.1标准化运维平台支持国际标准协议(如LonWorks、BACnet、Modbus、SNMP、M- BUS、Obix等超过50种国际标准协议的无缝集成)无需额外开发,对于像冷 机、电梯等产品具有私有通信协议的终端设备通讯协议,系统支持通讯协议的 二次开发,使之可以顺利接入系统平台。同时提供标准的楼宇自控相关的组件 模块,以及组态编程工具方便快速开发相应的应用逻辑和可视化交互界面。 5.1.1.2开放性支持用户自定义的快速应用开发,同时支持基于第三方平台的提供

20、的API 开发相应的私有协议驱动、算法模块、界面组件模块,并提供开发文档和相应 的开发培训课程支持,并且有基于平台的成熟社区模式来支持二次开发与运维 服务的能力。5.1.1.3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采用物联网计算架构,由平台软件定义边缘计算网关的功能,处于设备与 设备实时通讯与互操作的相关计算,并且支持P2P横向联网和计算能力,实现 分布式边缘计算。方便扩展容量和提升性能。具备支持灵活处理参数化配置, 业务功能的重组与更新的灵活性,新的应用业务可灵活加载,不影响原有业务 流程。采用模块化、插件化、标准化、接口化的设计,支持从单节点到多节点的 无缝扩展,支持分布式部署、集中式管理,支持B/S智能客户端

21、技术,支持数 据缓存技术。在系统架构层面上支持功能和性能的良好扩展,实现兼顾网络数 据业务和应用增值业务,兼顾B端用户和C端用户,兼顾内部模块耦合和外部 应用集成,兼顾现成功能模块和定制开发接口,兼顾系统可用性和安全性。5.1.1.4可维护性支持通过web方式进行调试和诊断的能力(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经 授权后可通过所见即所得的方式进行功能设计修改、界面设计修改),同时支持 对边缘计算物联网网关进行远程部署安装的能力。支持单点授权,可根据需要将任意监控点授权给任意操作人员。5.1.1.5跨平台性支持多种操作系统的安装部署,包括windows / linux。5.1.2平台技术要求5.1.2

22、.1平台概述智慧运维平台是整个项目的基础架构,为设备提供与业务应用程序以及其他 设备交互的平台,支持海量设备接入,并提供安全可靠的消息处理能力。可通过 数据引擎、策略引擎、推送引擎等引擎轻松快速搭建起稳定可靠高效的物联网网 络,使得各种协议的智能设备和IT系统通过平台可以轻松实现“互联、互通、 互换”。5.1.2.2平台基础技术要求(1) 框架要求:基于Spring框架体系开发,要求精简配置、简洁开发、快速 部署。(2) 业务形态要求:对内不再强调传统SOA架构里面比较重的ESB企业服务 总线,从而使业务系统能彻底的组件化和服务化,系统之间采用低耦合设计,通 过消息队列完成异步数据交换。对外采

23、用HTTP Rest API的方式来发布服务。(3) 数据库兼容性要求:支持MySQL、Oracle、sqlserver等主流数据库,同 时也支持MongoDB、Redis等No-SQL数据库。(4) 通信方式要求:支持Kafka、ActiveMQ等主流消息中间件,高效可靠的 消息传递机制进行平台无关的数据交流,并基于数据通信来进行分布式系统的集 成。(5) 部署要求:根据客户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单机部署,或采用公/私有云部 署等方案。(6) 扩展性要求:支持主从、集群、复制集等部署方案,按实际使用场景, 可动态进行横向扩展。5.1.2.3平台服务要求智慧运维平台需提供的服务包括:设备管理平台D

24、MP、连接管理平台CMP、 应用开发平台AEP、业务分析平台BAP。针对本项目的特点,需满足实训创新创 业的平台服务要求,即以通用平台为基础实现实操实训,并提供二次开发创新 创业环境。基于上述的进一步要求,平台服务层为各应用系统提供联网集成、数据采 集、反馈控制、设备管理、连接管理、网络管理、逻辑编程、应用开发、组件 开发、数据处理、用户界面、数据库、消息服务、远程服务、单点登录、路由 服务、权限服务、菜单服务、工作流、日志、微服务等多种服务。5.1.2.4感知层协议边界平台所展现的功能、呈现的数据的范围以接入的系统或设备的最大可能的 协议内容为边界。设备或子系统的协议内容来源于三个方面:(1

25、) 接入设备或子系统厂家必须提供第三方通讯协议详细内容。(2) 设备或子系统厂家本身具备的功能如果没有提供协议,需配合甲方要求 厂家补充相关协议内容。(3) 子系统建设厂商需从业务需求出发配合用户,要求设备或子系统厂家补 充相关通讯协议内容。5.2平台总体功能架构高校实训基地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整体规划了顶层SaaS应用、IoT通用PaaS、 网络层、IoT边缘智能四大部分。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图如下:IE通用Pa源;设急幽i平音AMP业整妙忡酣P逢图哉理率纪MP旋脸f发平前AEP蛔点C p P醐宾1 享目 蓉 a1i$诉监|S峰S咄配 KBS呈现%动时间叶划尝9蹬产3存 资产W理境计1 一苞更裁1i

26、联 动报1理图1智慧运维管理平台总体功能架构图HMan(ia宝域础设搐FV故醇总控疝览瞄阍里嘉,1. 感知层(IoT边缘智能)(1) 接入设备层,主要包括:数据网关、智能设备、感知设备等。(2) 数据网关:数据网关接入智能设备、感知设备等数据,将不同协议设备 传换成标准数据格式,完成基础数据整合,为IOT平台提供数据。(3) 智能设备:提供数据接口的设备,如:PLC、机电设备等(4) 感知设备:帮助平台感知设备运行数据及状态的传感器设备,如:温湿 度、压力传感器等。(5) 智能系统:提供设备数据、系统数据的软件系统,如:楼宇自控、安防 等。2. 网络层平台支持 LAN/Internet、Wi-

27、Fi、3G/4G、Lora、ZigBee 等多种网络类型。实现网络连接管理。3. IOT 平台(PaaS)(1) 为设备提供与业务应用程序以及其他设备交互的平台。(2) Pump数据引擎,抽取感知层数据,可根据抽取点位数动态扩展,增加数 据引擎服务器。数据引擎支持MQTT,Modbus等标准协议接入,也支持各类私有 协议快速开发,主要功能包括:设备连接管理、设备数据读取(规则信息、规则 引擎)、设备数据解析等功能。(3) 基础数据管理,包括:设备信息增删改查(包括:设备标识、型号、参 数等)、基础信息管理(包括:组织架构、位置信息、设备分类、设备型号等基 础信息)、设备认证和授权管理、热数据存

28、储(Redis缓存数据库)、历史数据存 储(Mysql存储数据库,主数据平台)等功能。(4) Gear策略引擎,策略的制定与匹配,可根据管理需要设置报警策略、联 动策略等策略。负载过高时,可根据需要布置多台服务器进行任务分流(5) Job定时任务引擎,定时执行数据汇总、计划生成、用户同步等功能。负 载过高时,可根据需要布置多台服务器进行任务分流。(6) MQ消息中间件,系统内部数据及任务异步处理服务。负载过高时,可根 据需要做集群管理。(7) KafKa消息订阅系统,大规模消息订阅,主要应用于实时数据订阅,谁订 阅谁消费,可用作对外API接口。负载过高时,可根据需要做集群管理。(8) Spra

29、y推送引擎,数据及消息推送,根据用户权限、状态进行精准数据推 送,当用户量过高时,可根据需要布置多台服务器进行任务分流。(9) SSO单点登录服务,用于各业务系统实现单点登录,主要功能包括:用 户增删改查、用户权限管理、安全验证、用户认证管理等;负载过高时,可根据 需要做集群管理。(10) API对外接口,其它业务系统调用数据的出入口,可根据需要定制化开 发。4. 业务层(SaaS)根据用户需求,通过调用IOT平台数据,实现用户业务功能,如:资产管理、 集成管理、运维管理、能源管理等。能满足任意需求定制和后期扩展。5.3平台体系架构智慧运维平台体系架构图如下:应用客户端移动应用端(ios;an

30、droid)PC端 B/S应用层设备远程共享设备状态监测教室预约管理实训室基础设备控制综合信息对接发布能源管理资产管理运维联湖管理异构系统设备接入智盲觐频分析服务支撑层标准和现范体系数据交换服务地理信息服务应用信息数据基础数据库基础支撑数据(地浬信息)联动管理服务接入网芙服务云服务基础数据平台层业务数据(业务信息、管理信息)核心业务数据库安全和运维陞系信息数据前端采集信息、报警信息)目联网网络层校园网基础层机房环境物跃网设备供电系统综Q布线图2平台体系架构图平台体系架构分为基础层、网络层、基础数据平台层、服务支撑层、应用层、 应用客户端几大块。具体分为:基础层:包含机房环境、物联网设备(新建或

31、需要对接的底层支撑设备)、 供电系统、综合布线。网络层:支持校园网、互联网。基础数据平台层:包含基础数据库和核心业务数据库。具体包含的数据有: 基础支撑数据(地理信息)、信息数据(前端采集信息)、应用信息数据、业务数 据(业务信息、管理信息)。服务支撑层:包含数据交换服务、地理信息服务、联动管理服务、接入网关 服务、云服务。应用层:包含设备远程共享、设备状态监控、教室预约管理、实训室基础设 备控制、能源管理、资产管理、智能视频分析、综合信息对接发布、运维管理、 联动管理。应用客户端:包含移动端(iOS、Android),PC端(B/S)。6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6.1环境影响

32、分析根据“GBJ4-73”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本工程不产生大量的“废气” 和“废水”,只是一些办公设备会产生少量的“废气”和“废水”。本项目新增设备将产生轻微噪声,排放噪声量应符合GB12348-1990工业 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的相关要求。项目建设过程中,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的 建筑施工噪声,应当符合GB12523-19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并符 合当地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根据“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的规定,环境电磁波容许辐射强度对于微波辐 射强度而言,在安全区应小于10uW/cm2,在中间区应小于40 u W/cm2。计算机、 网络设备和IT设备会产生很少的电磁辐射,辐射量小于

33、10uW/cm2。下面罗列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1) 动力设备、空调系统等配套设备产生的噪音;(2) 计算机、网络设备和IT设备产生电磁辐射;(3 )激光打印机硒鼓、喷墨打印机墨盒的污染;(4) 计算机、激光打印机排放出的有害气体;(5) 空调系统等配套设备产生的少量污水。6.2环保措施及方案针对上述影响环境的因素,必须考虑使用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设备和技术, 保护系统使用人员的身体健康。具体的环保措施为:(1) 计算机、网络及相关硬件设备要满足TCO99和FCC-B低电磁辐射标准认 证,设备外壳采用绿色阻燃可回收环保材料;(2) 计算机屏幕采用液晶显示屏幕,保护工作人员视力,满足人体工程学、

34、生态学方面的要求。同时室内必须安装必要的空调、空气加湿/去湿设备,保证 空气的流通;(3) 激光打印机要控制粉尘污染,硒鼓、墨盒要考虑回收利用或鼓粉分离, 打印机要安装在通风的位置;(4) 室内设备的噪音应当低于50分贝;选用低噪声的空调机、冷冻机、冷却 塔、水泵等设备。空调送风口设消音器和消声弯头,管道出入口接软接头;易产 生振动的设备,采取减震措施;(5) 项目产生的少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统一排入 市区污水管。6.3消防措施在项目建设中,将遵循“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严格贯彻执行国家 建筑设计防火规划。在设备选购、建筑装修等方面设计中采取以下措施:(1) 严格按

35、照国家规定,选购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或使用许可的设备(如空调、 不间断供电电源等);(2) 建筑物按防火规定,设置防火门、疏散通道、消防电梯、安全出入口、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建筑物内部装修选用不燃性和难燃性材料;(3) 建筑物内外,严格按照国家消防规定设置消防设施、通道和各种指示标 志;(4) 机房的电源线与信号线的孔洞、管道应分开设置,机房内的走线除设备 的特殊要求外,一律采用不封闭走线架;交流线应采用绝燃材料加护套,并用金 属套管;(5) 机房建筑材料要采用非易燃或阻燃材料;(6) 主机房要同时设计安装消防报警系统;(7) 施工中要把电力线与信号线分架分孔洞敷设;必须同槽同孔敷设的或交 叉的

36、要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8) 机房设备的排水管不能与电源线同槽敷设或交叉穿越;确实必须同槽或 交叉的要采取可靠的防渗漏防潮措施;(9 )机房空调隔热层不能采用易燃和可燃材料;(10)施工完毕应将竖井和孔洞用不燃或阻燃材料封堵。6.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本项目将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规范和标准,采 取的主要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有:(1) 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底座、电缆金属铠装层、电缆保护管以 及所有金属支架均与接地装置连接,设有安全接地,配电系统设有安全短路保护、 过流保护装置,保证用电安全;(2) 为保证设备良好运行,并改善工作条件,所有工作间全部采取空调降温、 冬季

37、采暖的措施;(3) 计算机房采取防静电措施,防止静电对设备的危害;(4) 选购计算机设备时,考虑防辐射问题,以利于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5) 选用低噪声设备,保证业务域噪声小于60db;(6) 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应急广播系统,以便在有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 通知全体人员;(7) 建筑内设计足够的人行通道和货运通道,设置疏散标志,以保证安全通 行。在主要通道和出入口设置应急照明。7节能措施的设计7.1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能源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质基础,因此,合 理地利用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增强节约能源意识,对我国 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项目建设将贯

38、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200715号)精神,严格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 方案(发改环资20072132号)等国家有关节能的规定,具体标准与依据如下:(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 知(发改投资20062787号);(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4) 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建科200578号);(5)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521 号);(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39、;(7) 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8)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9)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1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GA267-2000)等。7.2节能措施与效果分析本项目属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能耗较小,将从节电、节油、节气、节水、 节地、节材、可再生能源利用、节能采购、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等方面提出相应要 求。推进无纸化办公,倡导节约资源的办公习惯。采取的主要的节能措施有:(1) 采用高效节能型设备,选用国内外先进的关键网络设备和软件,要求能 耗低、可靠性高;办公设备也选用优质节能产品;(2) 设计中选用的各类配套设备,均选用优质节能系列产品;(3) 电网上配置无功补偿装置,提高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4) 空调、电源等设置自动监控系统,根据要求自动调节,节约能源;(5) 加强节能管理和教育工作,水、电、气等设置流量计,便于及时了解能 源消耗情况;并要定期对设备、管线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减少 能源浪费;(6) 通过本次建设的智慧运维平台,合理配置空调、照明设备使用,达到节 能减排的目的。(7 )各种管道采用优质保温、密封装修材料,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墙面、吊顶层作保温层,减少能量损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