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3362379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4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科泰能产品检测报告(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检 测 报 告 产品名称:高能镍碳电容电池 产品型号:NiCEF-1.2V300AH 检测单位:中科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检测标准:Q/ZKTN001-2013高能镍碳电容电池 报告日期:2014.3.10报告概况 检验单位中科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产品名称高能镍碳电容电池检测类别抽样检测规格型号NiCEF-1.2V300AH检测标准Q/ZKTN001-2013高能镍碳电容电池序号检测项目仪器与设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1外观目测25572极性万用表(VICTORVC9805A+)25573外形尺寸千分尺25574质量台秤2557520放电性能镍碳电容电池化成系统(CH-D6048-6)202407

2、06-20放电性能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BE-TH-225M8)蓄电池活化仪(BDL-)-2007-40放电性能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BE-TH-225M8)蓄电池活化仪(BDL-)-400855放电性能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BE-TH-225M8)蓄电池活化仪(BDL-)5555975放电性能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BE-TH-225M8)蓄电池活化仪(BDL-)75551020倍率放电性能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06011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06012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06013储存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

3、06014循环寿命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06015简单工况KDS蓄电池寿命诊断仪202406016短路试验电池短路试验机(BE-1500A)247017过放电试验蓄电池活化仪(BDL-)247018过充电试验蓄电池活化仪(BDL-)247019跌落试验跌落试验机(BF-F-315C)247020加热试验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机(BE-TH-225M8)85021针刺试验电池针刺试验机(BE-9002D)247022挤压试验电池冲击试验机BE-5066D-1500247023耐振动性试验垂直变频电磁振动台(BF-LD-F)2470备注(1) 检测结果见附表1;(2) 检测对象描述及外观照片见

4、附录A;(3) 检测曲线见附录B、C;(4) 试验照片见附录D;批准: 审核: 拟制:附表1 检测结论编号试验项目要求结论1外观外壳不得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电解液溢痕、无污物,且标志清晰、正确。外壳没有变形及裂纹,表面平整、干燥、电解液溢痕、无污物,且标志清晰、正确。2极性极性标志应清晰完整、准确无误,极性应与标志的极性符号一致。极性标志清晰完整、准确无误,正负极性与标志极性符号一致。3外形尺寸电池外形尺寸、质量应符合生产中提供的技术条件。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为:6 12 280(mm)。6 12 280(mm)4质量质量应符合生产中提供的技术条件。企业提供的技术条件为:6.0 kg。

5、6.0 kg520放电性能单体和模块按要求a充电后。在205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项目放电容量单体102.7%模块100.6%655放电性能单体和模块充电后。在552下储存5 h。然后在同一环境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项目放电容量单体97.9%模块98.3%775放电性能单体充电后。在752下储存5 h。然后在同一环境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91.8%8-20放电性能单体和

6、模块充电后。在- 202下储存20 h。然后在同一环境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项目放电容量单体96.4%模块90.0%9-40放电性能单体充电后。在- 402下储存20 h。然后在同一环境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65.5%1020倍率放电性能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2下以4.5I3电流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0.95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87.2%11常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1)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5下储存28天,

7、以1I3电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2)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5下,以1I3电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 常温荷电保持:82.5%; 常温容量恢复:93%12高温荷电保持与容量恢复能力1)电池模块充电后,在552下储存7天,然后转到205下保持5 h后,以1I3电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2)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5下,以1I3电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 高温荷电保持:6

8、1.2%; 高温容量恢复:91.3%13储存1)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5条件下,以1I3电流放电2 h。并在205下储存90天;2)电池模块再充电后。电池模块在205下,以1I3电流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并计算放电容量与额定容量的百分数比。91.1%14循环寿命1)电池模块在205下,以3I3电流恒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1.0 V,搁置l h;2)电池模块在205下,以1.5I3电流恒流充电至实际容量的80%,搁置l h;3)电池模块在205下,以3I3电流恒流放电到任一单体电池至1.0 V,搁置1 h,即完成一次循环;4)电池模块按上面2)3)步骤连续重复24次;5)

9、循环25次为一个周期。第24次循环结束后,第25次循环以3I3电流充电至实际容量的105%。循环寿命500次后其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0%,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循环寿命500次后其容量额定容量的92.5%,试验期间无电解液泄漏15简单工况电池模块充电后。在205条件下,以1I3电流放电18 min,然后以9I3电流放电1 min,搁置30 min。承受脉冲周期数不低于4个。试验期间单体电池电压均正常16过放电试验电池充电后。在205条件下,以1I3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0 V,再将放电电流增至2I3,并保持l0 min。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电池未爆炸、未起火、未漏液17过充电试验电池充电

10、后。在205条件下,再以1I3电流充电3 h。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电池未爆炸、未起火18短路试验电池充电后。经外部短路,外部线路电阻应小于5 m,短路时间10 min。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电池未爆炸、未起火19跌落试验电池充电后。在205下,从1.5 m高度处自由跌落到厚度为20 mm的硬木地板上,每面一次。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不漏液。电池未爆炸、未起火、未漏液20加热试验电池充电后。将电池置于852恒温箱内,并保温2 h。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电池未爆炸、未起火21挤压试验电池充电后,按以下条件进行试验,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1)挤压方向:垂直于极板方向施压;2)挤压面

11、积:不小于20 cm;3)挤压程度:直至电池壳体破裂或内部短路(电池电压变为0 V)为止。电池未爆炸、未起火22针刺试验电池充电后,用3 mm 8 mm的耐高温钢针、以l0 mms-1 40 mms-1的速度,从垂直于电池极板的方向贯穿(钢针停留在电池中)。电池应不爆炸、不起火。电池未爆炸、未起火23耐振动试验电池模块充电后,将模块紧固到振动试验台上,按下述条件进行试验:1)放电电流:1I3;2)振动方向:上下单振动;3)振动频率:10 Hz 55 Hz;4)最大加速度:30 ms-2;5)振动时间:2 h;6)扫频循环:10次。振动试验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电池壳变形、电

12、解液溢出等现象,并保持连接可靠、结构完好,不允许装机松动。未出现放电电流锐变、电压异常、电池壳变形、电解液溢出等现象,而且连接可靠、结构完好,装机未松动a:单体电池和电池模块均在205通风环境下,先以1I3(即C/3 = 100 A)电流放电至终止电压1.0 V,搁置1 h,然后以1I3电流恒流充电3 h时转0.15I3(即C/20 = 15 A)充电2 h,搁置1 h。b:单体电池及电池模块中单体电池平均额定容量见附录A。附录A 检测对象描述 A1 样品描述A.1.1 电池来源中科泰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1.2 单体电池单体电池额定容量:275 Ah;A.1.3 电池模块电池模块由10只单体

13、电池串联而成构成。各个模块中的单体电池平均额定容量:275 Ah。注:单体电池额定容量以常温下40 A电流恒流放电的放电容量的95%为基准。A2 样品外观单体电池样品外观见照片A.1、电池模块外观见照片A.2。A.1 单体电池外观A.2 电池模块外观附录B 单体电池试验曲线 B1 20单体电池放电性能B.1 单体电池常温(20 )C/3(1I3)放电特性曲线 图B.1给出了电池放电容量(capacity)与放电电压(voltage)之间的关系曲线,其中横坐标(capacity)为电池放电容量,纵坐标(voltage)为放电电压平台,绿色直线对应的纵坐标(current)为放电电流的大小(C/3

14、 =100 A,也可表示为1I3)。B2 -20单体电池放电性能B.2 单体电池低温(-20 )C/3(1I3)放电特性曲线 单体电池在- 20 环境下的放电容量约为额定容量的96.4%,高出了行业标准QC/T 744-2006的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0%)。B3 -40单体电池放电性能B.3 单体电池低温(-40 )C/3(1I3)放电特性曲线 单体电池在-40 环境下(见图B.3)的放电容量达额定容量的65.5%,说明产品在- 40 的低温环境下同样具有较好的放电能力。B4 55单体电池放电性能B.4 单体电池高温(55 )C/3(1I3)放电特性曲线B5 75单体电池放电性能B.5 单

15、体电池高温(75 )C/3(1I3)放电特性曲线 单体电池在55 环境下的放电容量高达额定容量的97.9%,高出了行业标准QC/T 744-2006的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5%)。单体电池在75 环境下的放电容量达额定容量的91.8%,而且电压平台高且稳定,表现出较好的平台特性,说明产品具有出色的高温放电性能。B6 电池充电性能B.6 电池常温(20 )C/3(1I3)和1 C充电特性曲线 电池在C/3和1C的充电电压缓慢上升,且电压平台平稳,充电过程中均未出现漏气、漏液、过热等现象,说明产品具备快速充电的能力。附录C 电池模块试验曲线 C1 20电池模块放电性能C.1 电池模块常温(20

16、)C/3(1I3)放电特性曲线C2 -20电池模块放电性能C.2 电池模块低温(-20 )C/3(1I3)放电特性曲线C3 55电池模块放电性能C.3 电池模块高温(55 )C/3(1I3)放电特性曲线电池模块的常温(图C.1)、高温(图C.2)、低温(图C.3)及倍率(图C.4)放电试验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电压均衡,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且未出现漏气、漏液、过热等现象。另外,我们将电池模块试验截止条件调整为“放电直到任一单体电池至终止电压1.0 V”,即在满足行业标准要求的同时,也避免了电池在整车运行中的长期地处于过充电、过放电状态,有效地保证了产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安全性。C4 20电

17、池模块倍率放电性能C.4 电池模块常温(20 )1.5C(4.5I3)倍率放电特性曲线 电池模块在1.5 C(450 A)倍率放电试验的放电容量达额定容量的87.2%,高出了行业标准QC/T 744-2006的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的80%),说明产品倍率放电效率高。C5 电池模块循环寿命试验C.5 电池模块循环寿命试验特性曲线 经500次循环寿命试验后,电池的放电容量约为额定容量的92.5%,同样高出行业标准QC/T 744-2006的要求(不低于额定容量的90%)。C6 简单模拟工况试验 C.6 电池模块简单模拟工况试验特性曲线 简单工况模拟试验过程中,各个单体电池电压均衡,900 A放电时单体电池电压平台均高于0.7 V。实验过程中电池未出现漏气、漏液、过热等现象。附录D 试验照片 电池经机械冲击(挤压、针刺、跌落)、电耐受能力(短路、过充电、过放电)和环境耐受能力(加热)试验后,均未出现爆炸、起火等现象,说明产品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能。 D1 单体挤压试验D-1 挤压试验D2 单体针刺试验D-2 针刺试验D3 单体跌落试验D-3 跌落试验D4 单体短路试验D-4 短路试验D5 单体过充电试验D-5 过充电试验D6 单体过放电试验D-6 过放电试验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