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133611103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8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三字经?读书笔记14篇来自三字经2021年最新推荐。此文章来自精心整理,假如您喜欢,欢送收藏一下噢。?三字经?读书笔记1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国学丛书之一的?三字经?,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历史人物生活和学习的典故,这些故事都用三字诗歌编成,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便于我们记忆。书中介绍有孟母三迁、孔融让梨、四面楚歌等故事,我最为感动的几句是:批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它讲的是西汉路温舒刻苦学习的故事。他家里很穷,买不起书,常常借别人的书来读,一天,路温舒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蒲草的叶子很宽大,就想到要用蒲草的叶子来编成席子,在上面抄书、写字,于是他就趁放羊的时候到处割草、

2、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上面,他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很多的书,成为一名大文学家。看了这个故事我很有启发,首先就是做事情要有毅力,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获得成功。其次,做事情要打破现有条件的束缚,自己去创造时机。最后,和路温舒当时相比,我们如今的学习环境真是好太多了,我们更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三字经?读书笔记2从教师教我们唱?三字经?这首歌开场,就深深的被她吸引,一遍又一遍的读。?三字经?包含了各类知识,它分为六个部分。“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让我明白了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使我明白懂礼仪,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

3、义,人所同让我理解了一些名物常识;“烦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让我快速阅读了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假设亲目我游历了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口而诵,心而惟到“戒之哉,宜勉力我深知只有学习勤奋刻苦,长大才能有所为。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香九龄,能温席,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年纪虽小,却懂得子女都应该孝顺父母的道理。为照顾父亲,在炎热的夏天,小黄香拿着扇子在爸爸的床边,把枕头、席子都扇得凉凉的,把蚊虫都赶得远远的,然后才恭恭敬敬地请父亲去休息。冬天天气寒冷,黄香每天晚上替父亲铺好被褥后自己先钻进去,用自己的体温温暖冰凉的被窝,然后再去请父亲来睡。小黄香九岁

4、就能如此体贴的照顾父亲,我们的九岁又在干嘛呢??三字经?读书笔记3这学期教师要求我们背诵?三字经?。通过阅读和默记,我深深地体会到?三字经?中所讲的仁、义、智、信在我们小学生成长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令我折服。在?三字经?这些粗浅易懂的文字中,讲述了做人的准那么,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方,我读了?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开展、不断生存下来的;让我对历史有了一个概括的理解。再比方,我读了介绍古时候的成功人士的部分后,就知道了我们中国曾经有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

5、和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我一定要像他们那样,努力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为祖国争光。又比方,我读了书里讲孝敬那一部分,知道了如何去做一个孝敬父母与长辈的人;?三字经?中说到“有孟母,择邻处,讲的是孟子的母亲为让孟子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先后三次搬家,读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父母,他们为了能让我读书,不辞辛苦的工作,我从心里感谢我的爸爸妈妈!?三字经?读书笔记4最近,妈妈给我买了本?三字经?,我可开心了。书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就是: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异。而我理解是,人小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只是学习方法和教育

6、方法不同,长大了就会有好,有坏。所以,我们平时交朋友,要交仁慈,爱学习的朋友,不能交行为不好,不爱学习的朋友,否那么你学了他会走上歧途的。在我们周围就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个同学他本来学习很好,品质也不错。可是他一不小心交了一个爱打游戏的朋友,结果他每个星期都泡在网吧里,没钱用还到家里偷拿,成绩更是一落千丈。真是不应该啊!书中还写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是:一块玉石,假如不去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具;人也是一样的,假如不通过学习,就无法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我的理解是,即使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但假如你不好好学习,不经历磨练,长大了只会一事无成。我曾经读过?伤仲永?的故事,仲永小时

7、候是那么聪明,被称为神童。但后来稍大一点后就不再发奋努力,他的父亲只是带着他四处参加宴会,浪费了时间,荒废了学业,最后成了一个平平常常的人。真是让人心痛啊!虽然,?三字经?到我手上才几天,虽然,我只读了其中的一两句,但我已经喜欢上了这本书,相信它会让我明白许多道理,我一定好好读完它。?三字经?读书笔记5随着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解?三字经?,学习国学的热潮也悄悄兴起。于是,我对照讲解,开场认真阅读起?三字经?这本古老却经典的著作。?三字经?是我国古代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九百多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即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儿童教材,在和

8、?百家姓?、?千字文?合称的三百千中,只有?三字经?被尊称为经。三字经植根于传统文化,以中国历史为素材,讲述了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今天学习?三字经?对于我们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学知识之前必先学道理。反映在今天的学习中,成绩固然重要,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三字经?采用叙事和论理并举的方法,运用大量的历史典故,蕴涵了我国古代人伦道德的许多精华,是一本学习中华文化不可多得的书。这本读物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含了教育、历史、天文、地物、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传说,广泛深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也启发了我们,当今家庭都只有一个独生子女,很多青少年社会问题的出现都是家庭教育不良

9、或不严而造成的,?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还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等都说明了为人父母为人师的责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的重要性。另外,如今的独生子女有很多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而?三字经?教导人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书中说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如今好多家长只看重学习成绩,而无视了教导孩子如何做人。假如我们能从小好好学习?三字经?,那么我们是否能更好地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读了?三字经?,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进展中国经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进步修养,弘扬正气,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读?三字经?、

10、习?三字经?,把?三字经?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课堂中是非常有意义的,它既是民族知识的传承、又是民族精神的发扬。?三字经?读书笔记6这几天老爸逼着我看三字经,我很郁闷,也很苦恼。三字经就那几个字我背它干什么?教师留得作业就很多,还得背着破玩意儿。不过好在那些字儿可以在段嘉玮面前夸耀一下。她还总是理直气壮地说:“我要是背起来比谁都快。?三字经?读书笔记7?三字经?是我国古代文明送给每个中国人的遗产。经典的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在生活中,每一个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确实是一个人人

11、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不管是在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上都会受益匪浅。虽然,在这本书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这些缺乏之处,不正是要我们这些具有开放性思想的中国人去改变、探究吗?每看一篇,我都会陶醉在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中。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但在许多人心中他同时也是个暴君。可我觉得他只不过是一个顺应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生活逻辑的人物。他为了统一中国,加强训练精兵。虽然,每一个训练,对于士兵来说都是一次生死决择,但这么残酷的训练却为日后统一中国做了奠基。统一中国后,他虽然残暴,但从此国泰民安。我们如今身处这个美妙的社会主义,不是要感谢秦始皇吗?光阴流逝,有些东

12、西会被遗忘,但有些东西却被传承下来,?三字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存了下来。她是中国古代文明中的精华,也为中国古代文明也留下了光芒的一页。?三字经?这坛窖藏千年的美酒,愈久弥香,在新时代的今天,教化人心,必将永远地散发出醉人的芳香。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一本好书就是一个良师益友,让我们静下心来,捧起书,在淡淡的的墨香中与哲人会面,与良友交谈,增识长慧,开悟人生。朋友,让我们一起来爱书,读书吧!?三字经?读书笔记8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其中以少儿启蒙读物?三字经?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

13、、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至今为止还未探究出这本书的作者,即使如此,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升华个人思想,让你在体味韵律的同时,获得并体察到了人生存在的意义以及人的内心世界。人之初,性本善。这两句放在?三字经?的开头,一语双关,既从人的本性开场写起,构造明确,也阐述了人的本性,即人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来是仁慈的,通过钱文忠教授介绍:最初提出这一观点的人是儒家思想创立者孟子。在孟子的言论中,重点以“仁为主,我同意这种看法,因为这种观点可以使很多人防止“雾里看花,从而走上不归之路,人性本善,是人类内心世界真是的写照。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

14、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可见在古代,就有人对“后天环境做出了评价,认为导致人性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句“古训一直沿用至今。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们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了教育。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假如不去承受教育,仁慈的本性就会受到变迁,而学习的根本方法,就是专一。这是钱文忠教授对这句话的理解,我对这句话,情有独钟,因为人性格的养成是要受到后天教育的影响,对于18岁以下未成年人,他们没有区分是非的才能,很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上网、打游戏、逃学、说脏话,这些现象在中学生中已经是很普遍了,而教育就是挖掘他们

15、本性的仁慈,让他们有一个安康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才是社会开展的要求。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教师的教导,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教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时机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三字经?的经典语句,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渐渐生根、发芽。?三字经?读书笔记9通过学习?三字经?,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

16、,断机纾。这句话,让我想起了“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生活在一个经常举办丧事的地方,所以孟子就经常学人哭哭啼啼,孟母看见儿子这个样子,就对孟子说:“快点拾掇家具搬家,不然,你长大了就只会帮人办丧事。于是,他们就搬到一个集市,集市里经常有人杀猪。于是,孟子便学着别人的样子杀猪,孟母看见了就对孟子说:“我们赶紧拾掇东西再搬家吧,不然,你在这儿长大就只会杀猪。最后,他们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于是孟子便学别人的样子开场学习了,后来经过努力学习,孟子成为一代圣人,这就是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这个故事一方面告诉我们学习的环境对我们的学习多么重要啊,另一方面告诉我们父母为我们的安康成长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我们一

17、定要努力学习,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回报社会、回报父母。我还要读更多的书。?三字经?读书笔记10说起三字经,那可是我们中国的文化瑰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三字一句、含义简单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在小时候,通俗地把它理解为:人在以前是仁慈的。但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每个人刚生下来时,本性都是仁慈的。虽然每个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差异会越来越大。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对于学习,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专一。所谓一心不能二用。古时,有江南才子之称的唐伯虎。幼时,也因心不专而受到教师的教导,但最终当他悟出其中的道理时,技艺已经超过了他的教师。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为什么有成绩好坏之分呢?仔细想想最根本还是自己的心思问题,是不是花心思学习了,是不是用心专一了。当时机从身边溜走的时候,要想想当时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儿呢?也懂得了做人的准那么,古人发奋图强的故事,中国悠久的历史,许许多多我们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接触的知识,比方,我读了?三字经?中讲历史的部分,清楚得知道了中国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怎样在历史。这就是三字经,是一本历史悠久的书;引领我们走向真确方向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