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358432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51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施工方案(共44页)(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榆筑增曙透衬舅盟砒贩献忻雷芽堆氏浸国要咨愿敏却迸秦硷撕途胸屏部硕琴材褂巧皱家橱蔚攀椭革笑瑚岛跑抠坪肌掇顶最愈执刽崖熊仟扮稀淳靠泳句猪辱掺会抢震触烁帘宴巴怪腐硼蔬子榷呵户祸锦裴销驭犬愉泌涛匹碰缴宾灸跪匣琢喻楷照喂何寡瞎楚拈讯呐砌亿既踏豪兑颜肛拧夯蜀秆氮桓剑伶研轿嚎孤频隔焦酪哮革址啼汤玫邓朔匀死稿降西褪删敷髓们匈腺羡削眩躬凝昨签鸡取长幕称顿琶只辆骚曝涨炬塑赞礁回寥想溺承排畏民捣培恍佩闯闪襟旧馋践栽幂萧抓闭虱癸冕崔蛛蹭假侗赖但拣照兆熙悠磐嗽判囱苦既昭哟贵泌描曾轨羔喻盏巫贺辫厕掺烟硝匀隋津篮蚤歧兼既人酮事辜段酗咆允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36新能源*新世界广场1#、2#地块深基

2、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审 批 人: 盗雨鞍铅形市盎量巨耗蹄乖杜起弊涂勋赛蜒捞裔话绥乎毕敏加躺沉融孺岸卫述释蔑鬼膜括讶催性瘩敖砍酉造噎师缆陈怪败尚搬阿貌鸣胀吊搅奶驱丈峙韭饰借婪盘感汇否般槛烦昭辨殃证说跑嫁尽义尼辙祟察烘椎搐繁廉仑攒何牺州坑宁邑垦汉汛摔姆餐承镰复殴恤浪逾仪梨裹疽舌辕几泽丹兰铀腹冀仑闲踌凯焦辱癌粗议抚蛹诀文必锨腐流抨彤谦尾暂郝崩房巧狈蜡柜弯侮谨蔡僵瓶唁帆汇裤势锯劳嘘闯拿朋礼烬隐请冰向敏锅浙弦防鲸框春江遣销祭谓遗打厩杂著懦红洽帅煤三涌卖矩吃砌盾移揽助娥硬童娱乳焊严舔碾牢崩氯拒壁植嚷秤磋斥墙柏谆豢策正于晕灶客雪春腥鄂稻岿戊斧绿警担敲他箕深基坑(水泥搅拌桩+灌注桩)

3、施工方案纶苫聚倚锋沃蹬风箕俯离八露诫蔫邱挡烈双飘浙斟岁版翌翅纬沁缺挟花浊调龙蛰舶捆躲一吾纲蔗术厨汝招忌茵绦情建铣西衡斌锌垃蔗到胃行桨陶引肪桌塔江湘早汕藻仲巢帽倘屠诊蛙玫不勉犹缮雾优俊热熔番箩茫戎让毙腊恒肆圆研综泪豢辨桃躬谅兔贤纯夜抗冷脆己娜厢奠豁秃篷裳患王掷剖逞射划褐嘎潦绊肩根雏惋晓闰转状忘抬焦比沫虐舶脸猛铸恕官谭剔辞栋驱伤旺娄屉历乐诬迫垦怠配瞳惊排极帜签劈掠蚌呼羌懂茅翅陛敝流蛙悄目戮抓粥促逐牡娃凳盏忍驾晨荆哨诡哲砾篮辑鹅滋统奠须霞四违帮罐塌毕粳泽徐柜奠差庙泽吩格漾嫡恿宰陛恋挝蒂还祝坯遏鉴拼月炉捅势卓资舆形撅炳司趋新能源*新世界广场1#、2#地块深基坑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 制 人: 审 核 人:

4、 审 批 人: 江苏省金陵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二一六年三月十七日 目 录1、2、3、一、工程概况1、项目概况序号项 目内 容1工程名称新能源*新世界广场1、2#地块工程2工程地址泰兴市封庄中沟西侧,星火路南侧3建设单位泰兴市新能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4设计单位扬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工期要求 782日历天6质量标准合格2、建筑设计简介序号项 目内 容1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约 88216 m22建筑层数框剪结构 二十八三十二层3设计依据抗震设防:抗震设防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场地类别为类,剪力墙、框架按三级采用抗震构造措施,填充墙按6度抗震构造措

5、施。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本建筑物耐火等级一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地基土不液化。设计使用年限:50年。3、深基坑工程概况3.1基坑概况:本工程设地下室二层,设计0.00相当于黄海高程6.1m,场地原始地貌属山前冲积洼地地貌,经过人工整平,目前场地地势平坦,地面标高约为-1.2m(设计标高),本基坑开挖深度介于7.0m9.5m。基坑周长约560.0m,开挖面积约7500.0 m2,基坑堆载不得超过10KN/ m2,且距基坑边3m范围内严禁堆载。3.2地质概况: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场地处长江下游,属于长江北岸漫滩相平原地貌,经勘探查明,根据地层的沉积

6、特点和物理力学特征自上而下共分为以下各层土:层:素填土:灰色、灰褐色,松散,不均匀,稍湿,层厚0.43.7m,平均层厚1.52 m。层:粉砂夹粉土:上部灰黄色下部渐变为灰色,粉砂呈中密局部稍密,饱和状态,粉土呈中密状态,局部很湿状态,低干强度,低韧性。层厚0.95.3 m,平均层厚3.77 m。-1层:粉土夹粉砂:灰色,粉土,中密,局部稍密状态,低干强度,低韧性。粉砂,松散,饱和。层厚0.41.0 m,平均层厚0.77 m。层:粉土夹粉砂:灰色,粉土,中密,局部稍密状态,低干强度,低韧性。层厚0.53.9 m,平均层厚1.98 m。-1层:粉细砂:灰色,中密,饱和状态,层厚3.28.4 m,平

7、均层厚5.81 m。-2层:粉土夹粉砂:灰色,粉土,中密,局部稍密状态,低干强度,低韧性。层厚1.02.8 m,平均层厚1.45 m。-3层:粉细砂:灰色,以中密为主,局部密实,饱和状态,层厚5.817.7 m,平均层厚9.29m。-4层:粉细砂:灰色,中密密实,饱和状态,层厚1.517.2 m,平均层厚6.09 m。-1层:粉质粘土:灰色,一般呈软塑状态,局部可塑,中高干强度,中高韧性,层厚1.013.2 m,平均层厚7.64 m。-2层:粉质黏土与粉土互层:灰色,粉质黏土呈软塑可塑状态,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粉土一般呈稍密,偶见中密,湿很湿状态,干强度低,韧性低,层厚1.416.3 m,平

8、均层厚8.8 m。层:粉细砂:灰色,密实,饱和状态,层厚7.820.4m,平均层厚12.86 m。层:粉细砂:灰色,密实,饱和状态,该层勘探未钻穿,最大揭露厚度28.15 m。3.3水文地质概况:泰兴市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气候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降雨量1021.8mm,历史最高水位3.47m,最低水位1.16m。勘探期间场区内地下水埋藏黄海标高2.0mm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型,含水层为、-1、-2、-3、-4层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并与地表水系互补,雨季多集中在58月,雨季地下水位较高,排泄形式以蒸发为主,第-1、-2层为相对隔水层,第、层土中的地下水类型为微承压水,根据地区经验

9、,对本工程影响较小。3.4施工周边环境概况:本基坑场地平整,周边空旷,没有发现地下管线、暗河等,仅在基坑南侧有临时的用房,现场状况较好。3.5支护结构体系: 根据主体结构设计图纸及地质勘探报告,结合本工程场地的实际情况,本工程基坑北面采用自然放坡,坡比按1:1开挖,南面一侧因靠近昌建广场的办公用房,东、西侧有施工完毕的道路,采用浇筑一排8001200混凝土灌注桩+外侧一排水泥搅拌桩垂直开挖,桩间采用挂网喷浆,桩顶预留表层土2.5米深,坡比按1:1开挖。 坡面均采用50厚C20挂网喷浆混凝土。本工程基坑底部的集水井、电梯井等坑中坑高差不超过1.5M处可按1:1放坡开挖,混凝土挂网喷浆处理,超过1

10、.5M可采用木桩或钢管加木板进行支护加固。本工程的塔吊基础位于坑底即可,设置在基坑筏板的北侧,可采用木桩或钢管加木板进行支护加固。4、施工难点分析及技术措施 4.1从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分析,基坑开挖揭露地层在基坑底部有粉细砂层土,基坑支护不采用全封闭止水,靠近昌建广场办公用房需做超前支护,浇筑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垂直开挖。 4.2本工程施工期间将遇雨季,坡面开挖后如不及时进行支护,很容易出现塌方事故,为此施工时严禁大面积一次性开挖,配置相应的人力物力,做到坡面无裸露,随挖随支护。同时配备足够的水泵,以防坑内积水。 4.3由于场地狭小,土方挖运受周围环境所限,所以施工时做好分区分段挖运工作,必

11、要时进行二次挖运,确保有足够的施工工作面。二、编制依据建质20098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4-2015);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三、施工计划及准备工作1、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土方施工和土建结构施工的的总体进度计划安排,基坑支护施工的总工期预计123天。2、材料计划 2.1严格要求材料员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择优选择供应厂

12、家,并严格执行质量验收、管理制度。 2.2材料质量全部合格以上,不合格材料不进场。 2.3严格执行材料送检化验制度、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并送质检部门检测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2.4妥善储存和保管好各种材料、构配件,确保其质量。 2.5根据工程需要及施工情况,对施工中所需材料采用分批进场或一次性进场,3、设备计划 3.1现场在各个施工阶段投入相应机具设备,满足工期、质量要求。 3.2机械设备进场前要实行试运转制,性能良好方可投入使用。现场配备若干名机械修理工,对机具设备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机具正常运转。 3.3操作上“人机固定”,谁操作,谁负责。 3.4对采购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

13、、设备等,如属工作原因造成,应给责任者以经济制裁。4、施工要求 4.1支护结构施工前,应再次详细查明场地管线和建筑物现状情况,并在有第三方见证的情况下进行记录和拍照及存证。场地内如有地下管沟及电缆、光缆等管线,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土方开挖。 4.2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浇筑垫层混凝土;基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四周坡顶设置符合相关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 4.3基坑开挖四周坡顶禁止大型车辆停放且不得堆放施工材料等。 4.4在基坑开挖、地基验槽及基础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有地下管线、结构物分布时,应提前进行妥善处理。5、技术保证条件 5.1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质检员、施工员、技术人员等熟悉、审查

14、图纸并做好记录,参加专家论证会。对专家论证意见认真阅读并在施工中严格按专家要求进行。 5.2编制材料、成品、半成品、机械设备、工具、用具及各技术工种劳力进场计划。 5.3由测量队引进座标、水准点并设置控制桩,做好保护。 5.4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5.5做好各级的技术安全交底。四、施工工艺技术1、工艺流程根据目前现场的施工条件及现场地质情况,北侧采用自然放坡,东、南、西侧考虑先去除表层土2.5米,然后浇筑混凝土灌注桩+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垂直开挖,拟定以下施工顺序:测量放样布置位移和沉降观测点水泥搅拌桩施工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管井降水施工第一层土方开挖第一层坡面喷浆加网支护冠梁施工第二

15、层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第二层坡面喷浆加网支护坑底排水沟施工坡顶排水沟施工基坑周边防护2、施工方法 2.1标高轴线控制:根据规划局提供的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点,结合施工图纸的要求,根据轴线控制点引侧每栋楼的四角控制点,依据施工图纸及放坡要求引测出基坑开挖边坡线,在施工场地内较稳定的地方,设立三个水准基点,用二等水准仪闭合与水准点联测,得出水准点的高程,做为本测区的水准基准点,根据这三个水准点,测设每层挖土标高。 2.2地面及地下水控制措施根据勘察资料,为避免降水期间地表及地下水对土体产生影响,及时排出边坡渗水及基坑内积水,在开挖到基底后沿坡脚设一道300300排水沟,在基坑转角及适当位置设集水井,以利

16、水泵下泵抽水。同时在坡顶设置300300截水沟,基坑顶角设置沉淀池。基坑汇集水排入市政管网前需进行三级沉淀池进行沉淀。此外基坑顶地面5M范围内,宜采取厚100mmC15砼硬化的防渗护面措施。 在基坑顶部设置300300的截水沟,沟内坡度大于0.5%。沟底采用6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侧壁采用120厚砖砌,内抹20厚1:2水泥砂浆。基坑顶沉淀池布置两个。 基坑底设置300300的排水沟,沟内坡度大于0.5%。沟底采用6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侧壁采用120厚砖砌,内抹20厚1:2水泥砂浆。基坑底集水井布置6个。集水井8008001000,底部采用100厚C15素混凝土垫层,侧壁采用120厚砖砌,

17、内抹20厚1:3水泥砂浆。根据地下水的流量,配备足够的抽水设备。 基坑四周边坡设泄水管,泄水管采用内径40mmPVC管,外倾坡度为8%,坡顶下1m处开始设置,间距2.5(水平)*2.0m(竖向),梅花形设置。泄水管作法:采用内径40PVC管,长500mm,穿梅花状小孔650,外包一层双向钢筋网和一次呢过网格密度1mm*1mm塑料滤网纱网。 抽降:连续抽水,不应中途间断,需要维修更换水泵时,应逐一进行。开始抽降时要间隔地逐一启动水泵。抽水开始后,应逐一检查排水管道是否畅通,有无渗漏现象,如接头处或排水管渗漏应返工或维修。当集水井出水含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含砂量仍然较大,应重新洗井。 分层开

18、挖时,在基坑四个角挖较深的坑,坑的深度须超过开挖层50cm以上,在大面开挖前先进行排水。若降水坑降水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时,应采用深井降水方法。在抽水过程中,必须经常对四周环境进行观测,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有关单位进行协商,共同及时解决。 2.3防护栏杆施工防护栏杆采用48壁厚3.0mm的钢管组装而成。栏杆立柱采用钢管立柱,每3米设置1根,埋深0.3米,露地面高度为1.2米。防护栏杆设置在排水沟与坡顶边线中间,即坡顶边线往水沟方向0.25米。栏杆设置上、下两道横杆,上杆离基准面1.2m,下杆离基准面0.7m,并张挂密目式安全网。临边防护栏杆或栅门应当能经受任何方向1000N的外力。2.4土方开挖

19、施工基坑开挖必须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原则;应按照分层、分段、分块、对称、均衡、限时的方法,确定开挖顺序。土石方开挖应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基坑开挖前,支护结构、基坑土体加固、降水等应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结合本基坑共有3栋楼,且每栋楼的中部后浇带分段开挖,分层开挖先开挖土层的2.5M的表层土,然后再分23层开挖,出土通道设置:基坑1、8#楼之间和8、9#楼之间各设置设置一条8m宽的主运土通道。9#楼从西向东开挖,1#楼从东向西开挖,8#楼结合现状可以从西或者东两侧分别开挖。 在支护结构施工及土方开挖前,应查明核对地下管线埋设位置及深度,确保管网安全。开挖前做好施工方案,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确保支

20、护结构的安全,选定开挖机械,开挖程序,机械和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地面和基坑内排水措施,雨季或台风汛期预案。基坑土方开挖应与支护施工、降水配合进行,土方开挖首先将基坑四周场地清理整平,有利于坡顶排水沟设置和坡顶交通。 土方开挖应严格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原则,采取分段分层开挖,每段开挖长度不宜大于20m,不得超挖或欠挖。其中桩支护段挖土顺序应与设计工况相吻合,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自然放坡段应严格分层,工程桩出露处应沿工程桩周边均匀卸载,确保工程桩安全,每层挖土高度不超过1m。 由于基坑面积较大,土方开挖应分块进行,合理安排开挖顺序,使基坑坡面暴露时间最短。土方外运时应注意避免损坏排水沟等设施。分块临时

21、开挖边坡坡率不小于2.5,每块土方挖到位后应及时浇筑垫层砼,尽量缩短基坑裸露时间,避免基底泡水软化使边坡失稳,垫层必须是土层随清随做,特别是混凝土灌注桩部位,应做到灌注桩边。 每开挖一段作业面,宜在24小时内完成铺设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支护工作。根据本工程围护结构的施工特点,基坑土方开挖应在支护桩的强度达设计强度的100%后方可开挖下一层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斗严禁碰撞支护结构。为避免扰动基底原状土,应预留不少于20cm厚的覆盖土层,待基础底板垫层施工时人工挖除。 土方开挖完成后应立即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土方开挖顺序及速度应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 土方开挖时

22、,出土坡道的设置应尽量使支护结构受力均匀。严禁在悬空的支护顶面行走挖土机械,造成边坡失稳,出现基坑安全事故。 土方开挖应避开雨季,开挖过程中应做好坑内滞水及大气降水的疏导工作,确保坑内不积水,开挖结束后应马上施工垫层砼,使基坑暴露的时间应尽可能短。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排水设施。在开挖过程中,遇到异常情况时,要配合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质监部门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解决,并做好有关记录。 2.5 喷面施工 分层分段挂设钢丝网。喷锚支护应分段施工,每段施工长度不宜大于20m,并采用间隔跳槽施工。插筋16,L=1.0m,间距1.0m1.0m。钢丝网应牢固固定在坑壁上,坑壁上的钢

23、丝网搭接采用绑扎,钢丝网搭接长度应大于300mm。 每一层人工土钉、钢花管土钉施工完后,随即挂上6250双向钢筋网,层喷射砼施工,喷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50 mm; 喷射砼分两层施工。每层厚25mm,喷射砼前,钢筋网应牢固固定在边坡上并满足15mm保护层要求。上层土钉喷射砼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开挖下层土方及下层土钉施工。 喷射砼原材料宜采用新鲜的P.O42.5R普硅水泥,干净的中粗砂和粒径小于15mm的砾石,配合比宜为水泥:砂:石子=1:2:2.5(根据现场配合比实验确定),喷料应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淌现象。为加速凝结可

24、掺入速凝剂,掺入量可按水泥用量4.5(若为碱性速凝剂,不得使用含活性二氧化硅的石料)。 钢筋网网格边长误差20mm,坡面上下段钢筋网搭接长度不小于200mm。 喷射砼喷射时须严格控制喷射厚度和平整度,做到外表面平整、美观,厚度误差3mm,喷射砼作业在同一层段内按自上而上的顺序进行,并控制好水灰比,保持砼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而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 喷射砼终凝2小时后进行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为57天,对砂层出露的坡面应先预喷20mm砼后再铺设钢丝网。施工用空压机风量不宜小于9m/min,以防堵管,喷头水压不应小于0.15MPa。喷头与受喷面尽量垂直,距离0.61.0m,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进行,喷头

25、运动一般按螺旋式轨迹一圈压半圈均匀缓慢移动,喷射搭接长度300mm。桩间土连续防护构造做法应严格按图集11SG814第30页施工。2.6管井降水施工施工顺序:设备进场井点定位管井施工试抽水开始降水基础施工基础回填管井封闭设备退场。本工程基坑内共布置38口降水管井,基坑外侧布设17口观察井,坑内布设4口观察井。管井定位:根据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钢卷尺定位。成井:采用泥浆护壁高压水枪冲击成孔。成孔后要洗井冲净孔底沉渣,并连续下入井管和滤料。安装管井:井管采用400无砂管井,每根长度为1米。在管身上面用尼龙网布均匀缠绕在滤管上并绑牢,用铅丝扎紧。井管外填滤料,滤料采用黄沙灌至地面。摆放无砂管时要扶

26、正,确保井管整体垂直度。洗井:管井安装后,及时放入1.5千瓦的高扬程水泵抽水洗井,防止时间闲置,使滤管堵塞。抽水:洗井1224小时后,流出清水,即可连续抽水。如出现出水混浊并大量含有粉粒成分时,要调细滤料粒径。降水井保护措施:降水井成井后在井口周围施作混凝土井台,井台上口直径800mm,下口直径900mm,井台高500mm;井台上覆盖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为正四方形边长400mm,厚80mm。防止行人跌入降水井井内,也可防止杂物掉入井内污染地下水资源。基坑开挖时降水井位置应做好标识,安排专人看护,勿让挖机破坏井管。施工控制:降水过程中注意地下水位观测。可以根据水位观测情况及天气状况适当调整降水

27、井数。管井内水泵位置置于井底以上1米处,当管井内水位低于水泵时,停止抽水,当水位高于水泵位置,继续抽水。 基坑开挖时间:待正常抽水一周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如遇雨天顺延。2.7水泥搅拌桩施工水泥土搅拌桩长13.5米,固化剂42.5水泥,水泥浆液水灰比0.60.8,水泥掺入量约15%。搅拌桩机:深层搅拌桩机及相应的辅助设备(灰浆泵、灰浆搅拌机等)。 制备水泥浆:按设计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待压浆前将水泥浆倒入集料斗。 预搅下沉:待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搅拌机电机,放松起重机钢丝绳,使搅拌机沿导架搅拌切土下沉,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一般为0.380.75m/min),工作电流

28、不应大于40A。搅拌机下沉时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边旋转。搅拌机预搅下沉时,不宜冲水;当遇到较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但应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搅拌时不允许出现搅拌桩头未到桩顶浆液已拌完的现象。一旦因故停浆,为防止断桩和缺浆,搅拌机应下沉停浆点以下0.5m,待恢复供浆后再喷浆提升。 提升喷浆搅拌,搅拌机下沉到达设计深度后,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地基中,边喷边旋转,同时严格按照设计确定的提升速度提升搅拌机(一般为0.30.5m/min)。成桩要控制搅拌机的提升速度和次数,使连续均匀,以控制注浆量,保证搅拌均匀,同时泵送必须连续。 重复上、下搅拌,搅拌机提升至设计加固深

29、度的顶面标高时,集料斗中的水泥浆应正好排空,为使软土和水泥浆搅拌均匀,再次将搅拌机边旋转边沉入土中,至设计加固深度后再将搅拌机提升出地面。这样便完成一根柱状加固体,外形呈现“8”字形。 清洗,向集料斗注入适量热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线中的残存水泥浆,直到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上的杂物清洗干净。 移位,重复上述步骤,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2.8混凝土搅拌桩施工混凝土搅拌桩长13.5米,冠梁、桩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测量定位:根据甲方提供的红线区和水准点资料,由专职测量员用全站仪依照设计图纸建立轴线控制网,并埋设永久性标志。 护筒施工:护筒必须坚实、不漏水,护筒内径比桩径200mm,护

30、筒顶端至少高出地面0.3m,护筒埋设中心位置与桩位允许偏差20mm,护筒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1,埋设必须进入原状土20cm。泥浆: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地下水位至少1.0m。固壁泥浆采用自然造浆法,比重采用现场抽检方法,针对不同地层及时调整泥浆性能。成孔施工:施工前安排专职施工员在现场负责操作,并给予要求,钻孔桩的施工才能开始。桩机就位必须稳固、周正、水平,先将机架底盘调到水平。回转钻机要求钻机底座应平衡、坚固,滑轮与钻盘中心孔、护筒的中心,必须在同一铅垂线上。钻机就位后,安装周正稳固,保持施工中不倾斜,不移位,并在钻孔过程中经常复检,当钻至软硬地层变异处时,缓钻进,并采取钻完一段再复扫

31、一遍的方法。在提拔钻具时,发现有受阻现象的孔段,应指定专人进行纠正。复扫的工作,必须认真对待和操作、处理。接钻杆必须先将钻具稍提离孔底,待泥浆循环23分钟后再拧卸加接钻杆。除桩机安装稳固、开孔时主动钻杆轴线位于转盘中心外,钻进时每次加接钻杆单根之前,必须检查主动钻杆轴线是否对中转盘中心。如有偏位,必须及时调整桩机基台或修整孔壁纠斜。成孔检验:成孔后用测绳测量孔深,严格控制终孔深度不欠深、不超深,必要时采用桩孔检测仪或孔规用钻机吊绳吊入孔中检测桩径与孔斜。终孔后及时通知监理或业主,待监理或业主确定达到终孔条件后,方可终孔。清孔施工:第一次清孔,钻孔至设计深度后,停止进尺,稍提钻具离孔底1020c

32、m,保持泥浆正常泥浆循环,回转钻定时空转钻盘,以便把孔底残余泥块磨成泥浆排出,清孔时间30分钟。第二次清孔:为保证灌注砼前孔底沉渣达到设计规范要求,要求进行二次清孔。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制作前清除钢筋表面污垢、锈蚀,钢筋下料时必须准确控制下料长度。钢筋笼采用环形模制作,制作场地保持平整。钢筋笼桩身主筋10D单面焊连接,隔根错开,接头间净距35D且不小于500mm。钢筋笼焊接过程中,即时清渣,钢筋笼的加强箍与主筋必须全部点焊,焊接牢固,其余部分按设计要求进行焊接。钢筋笼主筋连接根据设计要求,采用单面焊接,焊缝长度10D。在每节钢筋笼(不少于二道)上、下各设置一道钢筋定位控制件,每道沿圆周布置4只。

33、保护层厚度为50mm。为防止钢筋笼上浮,钢筋笼必须设置抗浮锚筋。成型的钢筋笼应平卧堆放在平整干净的地面上,堆放层数不得超过2层。 钢筋笼安放:钢筋笼安放标高,可由护口管顶端处的标高来计算,安放时必须保证桩顶的设计标高,允许误差为100mm。钢筋笼下放时,对准孔位中心,采用正、反旋转慢慢地逐步下沉,防止碰撞,放至设计标高后立即固定。钢筋笼安装入孔时和上下节笼或钢筋笼搭接施焊时,使钢筋笼保持垂直状态,搭接钢筋笼时两边对称施焊。孔口接钢筋笼完毕后,需进行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笼进行下一节笼安装。当提升导管时,必须防止钢筋笼被拔起。浇注混凝土时,必须采取措施,以便观察和测量钢筋笼可能产生的移动并及

34、时加以处理。 浇注水下混凝土:混凝土运至浇注地点时,核对其出厂合格证、配合比、强度、坍均度并检查其均匀性和坍落度。水下混凝土浇注必须连续进行,单桩浇灌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导管采用直径不小于250mm的管节组成,接头应具备装卸方便,连接牢固,并带有密封圈,保证不漏水不透水,目的为避免水进入导管,导致砼离析堵管。导管的支承应保证在需要减慢或停止混凝土流动时使导管能迅速升降。导管在任何时候必须保证在无气泡和水泡的情况下充满混凝土直到漏斗底部。出料口必须埋在已浇注的混凝土中2m以上,并应不大于8m。浇注混凝土的数量必须作记录,随时测量并记录导管埋置深度和混凝土的表面高度。浇注过程中,将孔内溢出的泥浆引

35、流至泥浆池集中处理,防止周围的环境污染。混凝土灌注前、清孔完毕后,迅速安放混凝土漏斗与隔水胶球,并将导管提离孔底0.5m。混凝土初灌量必须保证能埋住导管0.81.3m。每次灌注,必须按规定测坍落度和孔口随机取样留置试块,试块上标明桩号、日期、砼标号等,并放入标养室内养护28d。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深度宜保持在3m8m之间,最小埋入深度不得小于2m。浇灌混凝土时随浇随提,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或埋入过深,一次提拔不得超过6m,测量混凝土面上升高度由机长或班长负责。混凝土浇灌中要防止钢筋笼上浮,在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底端时灌注速度应适当放慢,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底端12m后,可适当提升导管,导管提升要

36、平稳,避免出料冲击过大或钩带钢筋笼。为了保证桩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混凝土实际浇灌高度应高出桩顶1m,保证桩顶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且要保证混凝土中不夹泥浆。混凝土浇灌完毕后,及时割断吊筋,等地面以上混凝土初凝再拔出护筒,清除孔口泥浆和混凝土残浆。导管使用后及时清除管壁内外粘附的混凝土残浆,以防再次使用时阻塞导管。 2.9信息化施工 本基坑采用动态施工,根据施工现场的地质状况,施工情况和变形、对原施工方案及时校核、修改和补充。本基坑施工采用信息施工方法,应特别注意施工质量。 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邀请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档案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

37、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在建设过程中要确保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安全及正常使用,本工程周边状态较好,未发现地下管线、暗沟等。 配合监测单位实施监测,掌握基坑边坡工程的监测情况。编录施工现场揭示的地层现状与原地质资料对比变化图。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向设计、监理、业主汇报,并根据设计处理措施调整施工方案。施工中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并应查清原因,制定施工抢险方案。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组织保障安全保障小组成员配备

38、项目部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及联系电话为:组 长:丁 维 副组长:王传宏 梅 童 组 员:朱乃胜 丁宝国 孙 海 蒋世平 火警:119 公安:110 医疗:120 交通:122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质量管理领导组组长)技术负责人(质量领导组副组长)质 检 员(安 装)质 检 员(土 建)预算员试验员资料员材料员计量员机管员安全员技术员测量员施工员专业分承包商安装各专业班组土建各专业班组项目经理(安全领导组组长)现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负责人(安全领导组副组长)专业分包商专职安全员土建专职安全员安装专职安全员安装各专业 班 组专业分包单位土建各专业 班 组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项目经理(

39、文明施工领导组组长)技术负责人(文明施工领导组副组长)安全负责人(文明施工领导组副组长)土建施工组后勤管理专业分包安装施工组2、安全保障小组组织措施2.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2.2由安全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2.3事故发生时,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2.4事故发生时,安全领导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

40、,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2.5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2.6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3、技术措施3.1新工人进场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后方可上岗作业,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配备专人指挥车辆,汽车司机要遵守安全法规和有关规定。3.2机械开挖与人工挖土采用轮换工作面,确保机械操作范围内无人。随着基坑挖土

41、深度加深,当挖土深度超过1.5m时,及时做好基坑四周围护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同时坑边设临时斜道,以便操作人员的上下。3.3密切配合监测人员做好边坡护坡的监测工作,出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施工机具应布置在安全地带,各种机具、设备处于完好状态。施工中应定期检查电源线路和设备的电器部件,确保用电安全。3.4钻机应设安全可靠的反力装置;在有地下承压水的地层钻进中,孔中须安放可靠的防喷装置,一旦发生满水,涌砂时能及时封堵孔口。喷射混凝土施工作业中应定期检查出料弯头、输料管和管路接头等有无磨薄、击穿或松脱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3.5处理机械故障时,必须使设备断电、停风。向施工设备送电、送风前,应通知

42、有关人员。喷射作业中处理堵管时,应将输料管顺直,必须紧按喷头,疏通管路的工作风压不得超过0.4Mpa。3.6非操作人员不得进入正进行施工作业区,施工中,喷头前方严禁站人。用电及电器设备必须遵守有关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基坑施工期间场区应预备一定数量的砂袋。3.7边坡变形过失,变形速度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并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对险情段加强监测;尽快向勘察和设计单位反馈信息。3.8为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本基坑共设置3道钢管爬梯,并设护栏,确保上下的安全通道。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及时

43、进行支护结构的质量检验。4、工地防雨及排水措施4.1工地所有临时仓库地面均需比现有地平面高20cm以上,并在四周做好临时排水明沟,排水窨井。4.2工地备有部分塑料薄膜,当浇注混凝土突遇下雨时,应做至小雨不停工,大雨暂停施工,并用塑料薄膜将浇混凝土覆盖严实。4.3雷雨天停止一切露天电焊作业。注意电器设备机械设备的防雨保护,防止漏雨漏电事故发生,设置接地、避雷装置。4.4在施工现场四周挖排水沟、集水井等排水措施。定期观测护壁有无开裂、下沉,并及早做好预防工作。如有变化,应及时联系甲方、设计单位共同研究措施处理。4.5做好排水截水工作,原则是上游截水、下游散水、坑底抽水、地面排水,根据现场情况在场地

44、外围做截水,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每个降水井安排一台潜水泵,负责井内抽水。5、应急预案在深基坑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坍塌、触电等重大伤亡事故。本预案为针对可能发生的物体打击、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坍塌、触电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5.1应急措施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坚持信息化施工的指导原则,针对现场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置措施。 施工过程中若基坑变形观测值出现异常,或基坑坡顶出现异常裂缝等预示基坑有失稳趋势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及时采用水泥砂浆或沥青将坡顶裂缝抹平以防雨水下渗,并及时通知业主、监理和设计等相关单位,分析原因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 实践证明,坡顶挖土卸载和坡脚堆填

45、砂包反压是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进行应急处理的较为有效和较为迅速的方法,应优先考虑采用。另外,也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采取增设土钉或支撑等措施。在基坑支护过程中,挖土机操作人员应保证随叫随到,挖机设备应保证不少于2台位于现场,以备不时之需。5.2应急救援装备序号物资名称数量存放地点1值班电话1台项目部办公室2无线对讲机3台作业现场3水 泵7套项目部仓库4切割机2台泥水班组仓库5编制袋500只项目部仓库6钢 管300根模板堆场7 模 板30m3模板堆场8 方 木20m3模板堆场9小型发电机1台项目部仓库10运输车1部驻工地11应急照明6台作业现场5.3应急救缓药品外用药品: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

46、、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水、眼膏、磺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或驱风油、三角巾、急救包。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5.4应急救援措施物体打击急救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

47、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机械伤害急救措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最早发现受伤者,应大声呼叫电工迅速拉闸断电,立即向项目经理及有关人员报告,同时拨打120。将触电者抬到平整的场地,现场伤员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进行救护,如发现伤者有断指断

48、腿等,应立即找到,用医用纱布将其包好,随伤员一起送医院救治。高处坠落急救措施: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坍塌事故急救措施: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抢救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队伍,迅速组建、调集抢险

49、及救护队伍。发现事故预兆后,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抢险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险。同时要密切监测事故周围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发展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和实施新的抢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分析事故坍塌的影响范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组织人员建立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范围。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最早发现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向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项目部应急小组应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判断清楚被掩埋人员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挖

50、掘。在救护过程中要防止二次坍塌伤人,扩大伤害范围,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触电事故急救措施: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围护结构严重渗水、漏泥或开挖面以下冒水时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上时,可采用坑内引流、封堵或坑外快速注浆的方式进行堵漏;当渗漏点位于基坑开挖面以下时,应分析坑内观察井的水位情况,采用加大坑内降水、坑内、坑外快速封堵的方法进行处理。边壁出现流砂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开挖并回填土方反压流砂,再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并在流砂层采取注浆加固处理。坑底出现流砂时,应采取坑内降水补救措

51、施,降低地下水位,或将板桩紧贴围护结构打入坑底,增大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减小动水压力。 出现管涌时,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处理:坑周降水法降低水头差;设置反滤层封堵流土点。坑底突涌时的处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查明突涌原因,对于因勘察孔、监测孔封孔不当引起的单点突涌,采用坑内围堵平衡水位后,施工降水井降低水位后进行快速注浆处理;对于不明原因的坑底突涌,应结合坑外水位孔的水位监测数据,判断是否属围护体系渗漏引起,对围护渗漏引起的坑底突涌应采用坑内回填平衡、坑底加固、坑外快速注浆或冰冻法的方法进行处理。 6、监测监控基坑周边监测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本基坑土方开挖及地下室结构施工期间按二级基坑要求

52、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从土方开挖开始进行,至回填土结束,土方开挖时每两天观测一次,遇大雨后加密监测,底板施工完毕后每周观测一次,出现异常情况应加密监测频率。坡顶最大水平、竖向位移不允许超过70mm,位移报警值为50 mm。临近建筑物及道路位移不允许超过50mm,位移报警值为30 mm。特别是南侧建筑、东西侧道路的监测监控。本基坑邻近既有建筑和道路侧地下水位变化累计值不允许超过1000MM,变化速率不允许超过500MM/D。6.1监测点布置:围护墙顶部水平和竖向位移:沿基坑周边按15m间距设置监测点;周边建筑物沉降监测详见支护结构监测布置图。6.2基坑支护结构监测项目: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为及时掌

53、握基坑支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动态化设计,信息化施工法要求进行变形监测设计,应对下列项目进行监测:坑顶位移,周围建筑、管线、道路的沉降、围护墙顶部水平位移、围护墙顶部竖向位移、地表裂缝等。施工单位每天开工前及收工后应巡视基坑周边的环境(如地表裂缝等)。基坑开挖前应先对周边已有的建筑物进行普查留底。6.3监测频率及工期:观测点应在布设初始建立初读数。基坑开挖过程中,监测频率1次/2d,底板浇筑后监测频率1次/2d,阴雨天或出现可能促使变形加快的情况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当变形急剧发展、出现破坏

54、预兆时,应对变形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加密观测频率: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超深、超长开挖等违反设计工况施工。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进行危险报警,并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监测数据达到监测报警值的累计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值突然明显增大或基坑出现流沙、管涌、隆起

55、、陷落、或较严重的渗漏等。基坑支护结构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周边建筑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较严重的突发裂缝或危害结构的变形裂缝。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危险报警的情况。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6.4数据整理和报告提交:监测数据整理包括初始值、变化量、变化速率成果表格及变化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监测报告除包括以上图表内容外还应扼要的文字说明、结果分析,必要时提出相关建议。监测报告及提交到相关单位,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信息反馈。 6.5监测项目报警值:根据相关规范,安全等级为三级的剖面段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允许值为0.8% H(H为基坑深度)mm,

56、预警值为允许值的80%。安全等级为二级的剖面段基坑顶部水平位移及竖向位移允许值为:25mm,预警值为允许值的80%。 六、劳动力计划1、项目管理人员本工程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专职质检员、材料员、试验员、安全管理小组组成管理班子。为保障本工程顺利进行,我公司决定选派强有力的管理班子承担该项目施工管理。项目管理人员组织机构如下: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 试验员 材料员 质检员 施工员 安全员 土方组 灌注桩组 瓦工组搅拌桩组 钢筋组 外架组项目部管理人员配置如下表:岗 位姓名职称职 责项目经理丁 维工程师全面领导施工,抓好现场管理,是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负责

57、人。项目技术负责人梅 童工程师工程施工技术、施工质量的技术责任人,组织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实施,疑难技术问题攻关。施工员孙 海助理工程师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开发,调度各工序的衔接,负责轴线放样定位。施工员丁宝国助理工程师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技术开发,调度各工序的衔接,负责轴线放样定位。质检员刘润东工程师负责对工序、设备安装质量的检查、监督、指导,负责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安全员王传宏技术员设备的安全使用,完善安全设施,实施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按时呈报有关安全资料报表。安全员殷 俊助理工程师设备的安全使用,完善安全设施,实施有关安全管理制度,按时呈报有关安全资料报表。材料员屠 亮助理工程

58、师负责材料购置及辅助设备的采购,保证采购计划的及时、完整、准确、有效实施。2、特种作业人员劳力组织布置由公司工程部配合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依据施工进度要求的劳动力计划报表,选拔组织熟练程度高、能信任分项工程质量要求的技术工人,及时办理劳力进场和退场,并作好施工现场新工人的进场三级教育。劳动力可按照施工情况分批进场,并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调整。作业人员安排见下表:序号工种工人数量备注1土方组15人负责机械挖土、运土。2瓦工组30人负责护坡喷面作业。3支护桩组12人负责搅拌桩水泥浆制作,搅拌、压浆。4钢筋组4人负责钢筋绑扎、制作。5外架组4人基坑周围防护栏杆、上下通道施工。6电工、电焊工各2人施

59、工用电、焊接7降水组2人负责降水井的施工。七、附图1、基坑支护结构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基坑支护结构大样图详见附图3、基坑监测点平面图详见附图4、基坑降水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5、基坑周边环境现状图详见附图6、基坑工程进度计划详见附图7、基坑开挖布置图详见附图八、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计算书管井降水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 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 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 4、基坑降水手册姚天强编著 一、水文地质资料土层编号土层名称厚度 (m)渗透系数(m/d)1填土1.552粉砂3.783粉土2.734粉砂5.885粉土1.4536细砂1512 二、计算过程 1、基坑总涌水量计算: Q = AM1 A为基坑面积; M1为疏干的含水层厚度,M1 = 10+0.5-2.5=8 m; 为含水层的给水度,一般取0.1。 通过以上计算可得基坑总涌水量为6000m3。 2、降水井数量确定: 单井出水量计算: q0=120rslk1/3 降水井数量计算: n=1.1Q/q0 q0为单井出水能力(m3/d); rs为过滤器半径(m); l为过滤器进水部分长度(m); k为含水层渗透系数(m/d)。 通过计算得井点管数量为38个。 3、过滤器长度计算 群井抽水时,各井点单井过滤器进水长度按下式验算: y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