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学发展史

上传人:suij****uang 文档编号:13357198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量学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计量学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计量学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计量学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学发展史(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计量学发展史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邢路路计量学科在世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计量这个词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百 被称为“度量衡”。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起封建专制 的大一统国家,施秦制,统一度量衡。从我国几千年前就开始有了统 一的计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计量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所 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在世界上,不仅仅是科学技术领域,在人们 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在社会科学领域也起 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在不同的时代,计量学科的意义与所起的 作用也会有所不同。一. 计量学科在古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以中国为例,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

2、内含着一部量和单位 制的计量发展史。在古代,计量的范畴一般都局限在“度量衡”,只 是到了近现代有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需求促进,才形成 近现代计量。而在这一时期,度量衡在这个时代起了特殊的作用于意 义。度量衡的源头,可追溯到原始人群。原始人群从植物的采集猎 取,肌体对气温的感受,对日月星辰的变化和观察等,逐步有了数和 计数的概念。从食物的分配,石块木棒简单工具的制作,逐步有了量 和比较的概念。最初,人们依靠自己的眼睛和手等感觉器官,逐渐发 展到以人的某一部分为参考来比较区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分工,即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随之出 现了进行交换活动的“市”,当时的交换仅是原始的物物交换而

3、已。“市”的出现与发展为早期的度量衡器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在父系 社会后期,又出现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这是人类史上的第二次社会 大分工,这次分工促进了市的发展,交换成为经常性的人类生活活动。 这使度量衡得以产生。有记载,黄帝“设五量”,指权衡、斗斛、尺 丈、里步、十百,其中前三种就是度量衡,当时就已经有了比较正规 的度量衡器具,也有了制度和管理的认识。中国历史上的大禹治水, 度量衡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秦朝统一中国,我国向封建社会转化,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度量衡的使用,促进了度量衡形成有定型 的器具和成熟的单位制,这期间不仅是一种计量,还是统治阶级向劳 动人民收取赋税的经济统治工具,也是

4、一种权利的象征。在此后的封 建时代,大都沿袭秦朝的的度量衡制度,并在秦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 展。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天文测量,创 造了里亩、尺寸、斤两等度量衡单位。以当时先进的科学方法,制定 了单位量值标准,不断完善测量器具和测量方法,使中华民族繁衍生 息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科技文明都能在时空坐标上定格和记录下来,使 其量化的数据真实可靠。同时千百年来祖先们的计量测试实践活动, 积累了丰富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知识和经验,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度 量衡文物,在中国灿烂的古代科技文明中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 在世界科技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二. 计量学科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近代计

5、量学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使人 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改变。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没 有科学技术,便不可能有人类的今天。其实,计量本身就是科学技术 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探讨、分析、研究、 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的事物都是由一定的“量”组成, 并通过“量”来体现的。为了认识量并确切地获得其量值,只有通过计 量。比如,哥白尼关于天体运行的学说,是在反复观察的基础上提出 的,并在伽利略用天文望远镜进行了进一步观测之后而确立的;著名 的万有引力定律,被牛顿的敏锐观察所揭示,并在百余年后经卡文迪

6、许的精密测试而得到了确认。历史上三次大的技术革命,都充分地依 靠了计量,同时也促进了计量的发展。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主军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导致以机器 为主的工厂取代了以手工为基础的作坊,使生产力得以迅速提高,进 而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当时,经典力学和热力学是社会科技 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在蒸汽机的研制和应用的过程中,都需要对蒸 汽压力、热膨胀系数、燃料的燃烧效率、能量的转换等进行大量的计 量测试。力学计量和热工计量,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另外, 机械工业的兴起,使几何量的计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以电的产生和应用为基本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更加推动了社 会的发展。欧姆定律、法拉第

7、电磁感应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波理 论等,为电磁现象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电磁计量和无线电计量的 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例如,1821年西贝克发现的热电效 应,为热电偶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各种热电偶的研制成功,则 对温度计量、电工计量、以及无线电计量等提供了一种重要手段,促 进了相应科技的发展。爱因斯坦在普朗克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光不 仅具有波动性,而且还具有粒子性,从而说明不同频率的光子具有不 同的能量。上述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成了热辐射计量的理论 基础,同时也使计量开始从宏观进入微观领域。随着量子力学、核物 理学的创立与发展,电离辐射计量逐渐形成。核能及化工等的开发与应用,

8、导致了第三次技术革命。在这个时 期,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加迅速。原子能、化工、半导体、 电子计算机、超导、激光、遥感、宇航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计量 日趋现代化,计量的宏观实物基准逐步向量子基准过渡。原子频标的 建立和米的新定义的形成,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频率和长度的精密 测量,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比如,光速的测定、原子光谱的超精 细结构的探测以及航海、航天、遥感、激光、微电子学等许多科技领 域,都是以频率和长度的精密测量为重要基础的。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理学的成就,为计量的发展 创造了重要的前提,同时也对计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了计量的 发展;而计量的成就,又促进了科技的

9、发展。而在科学技术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生产力成为当时各国的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三. 计量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作用在当代,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计量是纳米纳米技术。这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是在0.10至100纳米,即十亿 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 新技术。当空间尺度足够小的时候,以分子或者更小的单位排列的时 候,就会发现很多比现实世界更为奇异的事情。这是因为运用纳米 技术之后,分子或者原子等粒子的结构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当然也就 会产生更多的原来不具备的特性。比如说运用纳米技术之后,衣服 脏了只需要用清水洗一下就干净了,比如玻璃杯摔不坏,

10、当然这是 普通的日常生活的应用。对于高端的技术来讲,纳米技术更为重要。 纳米技术在超导的应用方面,集成电路的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地 位。在集成电路方面,中央处理器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现 在很普遍的P4技术是运用0.09微米的工艺来书写的;当然中央处理 器的集成度还需要提高,运算速度还需要提高等等,这就要求在电路 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更注意电路的宽度的提高了。未来中央处理器 的发展还需要依靠纳米技术来改进和提高。纳米技术是一种新型技术,它是建立在微观的技术基础之上 的,所以需要投入的资金和技术都是非常大的,但是一旦达到工业生 产之后它所创造的产值往往是异常丰富的,将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不可 估量的作用。当然,这也是把双刃剑,我们必须尽量避其危险,尽量 将它用在正途上。计量从古至今都对我们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大到国家甚至世界都少不了计量,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计 量更为重要,它已经成为科学技术进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 基础。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计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 激励了计量本身的发展。如今,任何科学、任何部门、任何行业甚至 是任何活动,都直接或者间接的需要计量,计量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 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成都的重要标志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