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357198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粤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本章测评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雪碧饮料C.河水 D.新鲜空气2.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到,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随风飘扬 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 D.机动车排放尾气3.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电中性的粒子B.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形成离子C.它们都能直接构成物质D.它们都在不断运动4.盛夏季节,酷暑难耐,若在园林中散步则是另外一种感觉,阵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人能闻到花香这一现象说明分子

2、是( )A.可以分的 B.由原子组成C.不停地运动着的 D.最小的一种粒子5.一切原子不可缺少的粒子是( )A.质子 B.质子、电子C.质子、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6.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冰、雪、露水的分子都是水分子D.液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得见,气态物质的分子肉眼看不见7.(2010江苏扬州中考) 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 D.氮气8.(2010江苏苏州中考) 铁丝在空气中灼热发红,但不能燃烧,这

3、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密切( )A.铁丝的表面积 B.氧气的浓度C.燃烧区的温度 D.铁的着火点9.1803年,道尔顿(英国)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同种元素的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 B.C. D.思路解析: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一般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它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核内的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同种元素的原子可能含有不同的中子数,但它们的质子数一定相同。答案:D10.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

4、,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含量居第二位的气体是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百分比是_。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在空气中,氮气所占的比例最大,约占空气体积的4/5,其次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答案:氮气 78% 氧气 21%11.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以分为_和_两大类。从世界范围看,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_、_、_等。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涉及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问题,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是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大气污染物中,氮、硫的氧化物是主要的气体污染物。答案:粉尘 有害气体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二氧化氮12.一个水分子中有_个原子核,_个

5、质子,一个镁离子核外有_个电子。思路解析:分子、原子等基本粒子具有可数性和可分性,也就是说可以查个数,也可以再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而分子中的原子核是所有原子中含有的总和,原子变成离子后,电子的数目要相应的发生变化。答案:3 10 1013.某同学用如图2-11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有密封的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为5 cm处。图2-11(1)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白磷(足量) _,活塞向(填“左”

6、或“右”)_移动。(3)实验结束后,恢复到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厘米处,据此可得出结论是_。思路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组成,可联系教材中的演示实验,该题属不同命题,但原理是一致的。白磷燃烧需满足可燃物燃烧所需的两个条件,生石灰和水反应的目的是产生热量,使玻璃管中的白磷达到着火点而燃烧。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热,使管内气体膨胀,气压变大,故活塞右移,待玻璃管冷却后,因管内氧气消耗而且生成固体P2O5,造成左端玻璃管内气压小于燃烧前气压,右端活塞则在大气压的推动下向左移动(约1 cm ),处在4 cm的位置上,即移动了玻璃管内体积的1/5,从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答案: (

7、1)产生热量,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2)燃烧 左(3)4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14.(2010江苏苏州中考) 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图2-12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_ 。图2-12思路解析:要着重分析瓶内氧气的体积变化和瓶内压强的变化。如果红磷不足,那么氧气有剩余,水进入的偏少。未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瓶内压强过大,水进入的也偏少。答案:红磷不足或未等到冷却就打开止水夹15.如图2-13所示,两个集气瓶各装一瓶空气和一瓶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为红棕色),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看到什么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图2-13思路解析:从题给实验情景分析,用分子观点即利用分子的特性分子不断运动和存在间隔的知识来解释。尽管处于下瓶的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但由于二氧化氮分子和空气中各种分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把两瓶间的玻璃片抽掉后,二氧化氮分子不断地从下瓶运动到上瓶空气中各种分子的间隔中去,同样,空气中各种分子也不断地运动到二氧化氮分子的间隔中去,最后两瓶气体的分子达到均匀地混合,两瓶气体的颜色趋于一致。答案:下瓶颜色变浅,上瓶颜色变深,最后上下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都呈淡红棕色。这种变化是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也是分子之间有间隔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