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3514358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57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上册电子备课201192(修订稿)(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数学电子备课稿 学 校 姓 名 柘沟中心学校教研室二0一一年八月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46年级)一、数与代数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整数、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及其有关运算,进一步发展数感;初步了解负数和方程;开始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计算和探索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现实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应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具体目标 1数的认识。

2、(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

3、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

4、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

5、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 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二、空间与图形在本学段中,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学中,应注重使学生探索现实世界中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应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体目标 1图形的认识。 (1)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 (3)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6、。 (4)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5)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关系。 (6)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会用圆规画圆。 (7)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o。 (8)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9)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展开图。 (10)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2测量。 (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o,45

7、o,60o,90o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5)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以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 (6)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7)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3图形与变换。 (1)用折纸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比例将

8、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3)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的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o。 (4)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4图形与位置。 (1)了解比例尺;在具体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3)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4)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三、统计与概率 在本学段中,学生将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并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将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含义,并能计

9、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应注重使学生有意识地经历简单的数据统计过程,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并进行交流;应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对可能性的体验;应避免单纯的统计量的计算。具体目标 1简单数据统计过程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2)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3)通过实例,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4)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并解

10、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5)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7)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8)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2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求。 (3)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四、综合应用在本学段中,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11、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具体目标 1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3初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

12、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

13、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转、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平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用范围;进一步体会统

14、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

15、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16、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课时安排一、 小数乘法(8课时)二、小数除法(11课时)三、观察物体(3课时)四、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五、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六、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1课时七、数学广角(3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小数除法(教材分析)(一)

17、 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二)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乘的顺序、积的对

18、位与进位都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五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教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1.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2.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教 学 过

19、程教 学 侧 记一、创设情景:孩子们喜欢放风筝吗?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块去买风筝。二、 探究新知: 1、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算理。出示例1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得出:(1)例1:风筝每个3.5元,买3个风筝多少元?(让学生独立试着算一算)(2)汇报结果:谁来汇报你的结果?你是怎样想的?(板书学生的汇报。)用加法计算: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 3元3=9元 5角3=15角 9元+15角=10.5元用乘法计算:3.53=10.5元理解3种方法,重点研究第三种算法及算理。 理解意义。为什么用3.53计算? 3.53表示什么?(3个3.5或3.5的3倍.)(4)初步理解算

20、理。怎样算的?把3.5元看作35角 35元 扩大10倍 3 5角 3 3 1 0. 5 元 1 0 5角 缩小10倍 105角就等于10.5元(5)买5个要多少元呢?会用这种方法算吗?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象这样的3.5元的几倍同学们会算了,那不代表钱数的 0.725你们会算吗?(生试算,指名板演。)生算完后,小组讨论计算过程。板书: 072 5 (2)强调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计算。(3) 示范: 0. 7 2 扩大100倍 7 2 5 5 3. 6 0 3 6 0 缩小100倍(4) 回顾对于0.725,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使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72扩大100倍变成72,被乘数0.

21、72扩大了100倍,积也随着扩大了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360再缩小100倍。(提示: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 注意:如果积的末尾有0,要先点上积的小数点,再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5)专项练习 下面各数去掉小数点有什么变化?0.34 3.5 0.201 5.02把353缩小10倍是多少?缩小100倍呢?1000倍呢?判断 13.5 2 2. 7 0(6)小结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l 计算 7 4 0.74 257 2.57观察这2组题,想想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怎样计算小数乘以整数? 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 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 再看被乘数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

22、点上小数点。3、 专项练习 练习一 4三、课堂小结:(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板书课题)(2)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板书设计 小数乘整数 35元 3 5角 3 3 1 0. 5 元 1 0 5角 例20. 7 2 扩大到它的100倍 7 2 5 5 3. 6 0 3 6 0 缩小到它的1/100 巩固练习1、填空。45 ( ) 0 .7 4 ( ) 3 3 2 2( ) 1 3 5 ( ) 1 4 82、做一做 P 23. 作业:练习一 1、2、3教学反思教学课题小数乘小数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

23、面用0补足。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观察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投影、口算小黑板。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巩固复习0.38 0.729 0.2100 4.97 400.6 1000.84 6100 1.23 2.48 1.13 二、引入尝试1、出示例3图:孩子们最近我们社区宣传栏的玻璃坏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板书: 0.8

24、1.2)2、尝试计算师:上节课我们学习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想想是怎样算的?师: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1.2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指名口答,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示范: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3、1.20.8,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1.2扩大10倍变成12,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8扩大10倍变成8,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96再缩小100倍。4、观察一下,例3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

25、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2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2呢?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你是怎样算的?(先整数法则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几位,点上小数点。) 计算0.560.04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通过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

26、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4)专项练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0.0 2 4 0.0 1 3 0.1 4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三、课堂小结 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 1. 2 扩大到它的10倍 1 2 0. 8 扩大到它的10 倍 8 0.9 6 缩小到它的1/100 9 6 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巩固练习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

27、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4. 2 0 . 1 8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2、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几位小数,再计算。670.3 2.146.2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4 .作业 :P8 7、9题。P9 13题。教学反思教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

28、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学重点与难点1.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2.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教法与学法预习法 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复习准备:1、口算:P.5页10题。0.96 70.08 1.870 0.242 1.40.30.126 1.65 40.25 600.5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

29、4。 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算得对吗?可以怎样验算?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计算、验算,鸵鸟的速度是7

30、2.8千米/小时,比非洲狗的速度怎样?能追上鸵鸟吗?说明刚才我们的想法怎样?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组题。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出示练习一 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专

31、项练习:练习一 12题先让学生独立判断。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明白每一小题错在什么地方。三、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较复杂的小数乘法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巩固练习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2、P.9页13题3. 作业:P.8 页8题,P9 页11、14题教学反思教学课题 积的近似值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教学重点与难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

32、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归纳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小黑板 口算卡片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0.3 0.70.5 0.210.8 1.80.51-0.82 1.3+0.74 1.258 0.250.4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投影出示)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2.0954.307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

33、应是多少?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二、探究新知: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动物的嗅觉最灵敏吗?(生回答)所以人们常用狗来帮助侦探、看家。那狗的嗅觉到底有多灵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1、出示例6:2、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4、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1)积的小数位数这么多!可以根据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保留一位小数,看哪一位?根据什么保留?(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

34、空)3.40.91=3.094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7、尝试后练习:P.10页做一做判断,并改错.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两位小数)1 0 .2 8 6 3 . 2 7 2 . 0 4 0. 3 2 1. 5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三、课堂小结谁来小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板书设计巩固练习1、P.13页 第2题 2、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

35、58。准确值可能是下面的哪个数?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3. 作业:P.8页1教学反思教学课题连乘、乘加、乘减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教学准备及手段小黑板 口算卡片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复习导入 1、口算。1.020.2 0.450.6 0.80.125 0.75900.250.4 0.0670.1 0.10.08

36、 0.850.4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得出: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7: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板书:0.90.9

37、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1)0.90.9110 (2) 0.8110+110=0.81110 =8.1+81=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5、(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6、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独立计算出结果。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三、课堂小结今天都学了什么?板书设计 连乘、乘加、乘减 例7: 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1)0.90.9110

38、 (2) 0.8110+110=0.81110 =8.1+81=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巩固练习1、P.14页7题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3、P.14页9题教学反思教学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教学课时1课时主备教师苏贵林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教法与学法讲授法 练习法 讨论法 自主探索 提问法教学准备及手段小黑板 口

39、算卡片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复习导入1、用简便方法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ac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独立思考每组算式是否相等,然后再交流。从而得出结

40、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二、探究新知:例8 1、第(1)题:0.254.784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0.2544.78 乘法交换律14.78 乘法结合律4.78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5、示范

41、:例7第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0.652000.65130+0.65130.65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0.254.7840.2544.78 乘法交换律14.7

42、8 乘法结合律4.78巩固练习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0.0340.50.6 1020.452、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际面积。 0.048米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3、作业 P13页4题。教学反思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17分)1、计算1.40.8时,可以先把1.4和0.8分别看作()和()相乘,然后数出()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 )的末尾点上小数点。2、6个5.4是( ), 3.6的3

43、.2倍是( ) 8.6的一半是( ), 72的百分之二十三是( )。3、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8451.18.45 60.996 4.21420.14、8.994保留二位小数约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5、6.5米( )米( )分米 5米9厘米( )米6、一个二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6.0,原数最大是( ),最小是(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1、一个数乘一个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2、在表示近似值时,9.20可以写成9.2。( )3、42.50.124.251.2。( )三、计算。(45分)1、直接写出得数。0.6 0.4 1.29 5.

44、20 8.36.4 0.456.7 0.237 0.160.5 6.540.80.87 8.41.72.32、用简便方法计算。 16.285.252.724.75 4.72.53.32.5 995.9 3.20.253、求未知数 16.59.84.811.64、用竖式计算。 0.6824 4.524.3 1.081.5 4.260.95、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1.481.7 4.32.986、脱式计算。 3.52.86.2 740.6220.5 4.067.620.6 (16.26.8)8.3四、解决问题。(35分)1、小明买一个西瓜,重7.5千克,每千克2.10元,一共需要多少

45、钱?2、填写下面发票的“金额”和“总计金额”。娟娟文具用品商店发票 第003574号购货单位:英才小学 2005年7月货 名数量单位单价(元)金 额百十元角分白粉笔50盒2.50浆 糊30瓶4.60总计金额人民币(大写): 佰 拾 元 角 分(大写数字: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3、爸爸给舅舅打长途电话,先拨打17909后拨电话号码(拨17909连接费0.20元)电话计费是每分钟0.30元,他们共通了16分钟,一共花了多少元?4、妈妈带20元买下列东西够吗? 一袋牛奶 一瓶酱油 4盒牙膏1.25元/袋 1.60元/瓶 3.70元/盒5、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0.

46、8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20块够吗?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二)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

47、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另一种是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商,并认识循环小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教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一)教学课时二课时主备

48、教师郝玉彬教学目标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法:观察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及手段教 学 过 程教 学 侧 记一、复习准备出示2244,让学生明确,每次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或多少个一。(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反馈。)二、导入新课:1、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2、出示例1:三教学新课:教师:想一想,被除

49、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1、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2、指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3、学生思考: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4、分小组讨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总结。师:和我们前面复习题中的2244比,你发现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引导学生讨论出:a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b计算时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学生讨论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板书设计小数除以整数(一)22.44=5.6(千米)答:王鹏平均每周应跑5.6千米。巩固练习1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2练习三的第1、2题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