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347456 上传时间:2020-06-16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3.1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曲及其常识》PPT课件.ppt(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代戏曲常识,中国古代戏曲定义,有人演,有人看,表现了一定内容(故事情节)的,就是戏剧。中国的古代戏剧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一般称为“戏曲”。,戏曲的大致发展脉络:,宋元南戏,元杂剧,明清传奇,近现代京剧及各种地方戏,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歌唱、说白、舞蹈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元杂剧的结构1,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只有个别的是一本五折、六折(如赵氏孤儿、秋千记),或多本连演(如西厢记五本二十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一折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一套曲子。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一套曲子的唱词再加上相应的“科

2、”“白”就是“一折”,一折表现全部剧情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为了把四折难以纳入的剧情插叙进来,有的杂剧还有“楔子”,它的篇幅比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在第一折的前面演出,对故事由来作简单的介绍,也有在折与折之间演出的,交代不可忽略之关节,作用和后来的过场戏相似,用来衔接剧情。,元杂剧的结构2,题目正名:元杂剧剧本的末尾或开头有两句、四句或八句韵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西厢记结尾的“题目”是“老夫人闭春院崔莺莺烧夜香”,“正名”是“小红娘传好事张君瑞闹道场”。,元杂剧的结构3,元杂剧的内容构成:,曲:,白:,科:,剧中人物的唱词。,人物的对白、独白和旁白。,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3、,元杂剧的舞台演出1,唱,是杂剧演出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不能换韵。,元杂剧的舞台演出2,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起着串联唱词,交代内心活动和人物间交流的作用。,科,剧本中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做“科范”,简称“科”。,元杂剧的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正末、副末、外末、大末、小末;正旦、副旦、贴旦、老旦、小旦、花旦;副净、二净正末是男主角,正旦是女主角。,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驾皇帝,孤官员,洁郎和尚,元曲,杂剧,散

4、曲,小令,套数,元曲的分类,关汉卿:,窦娥冤救风尘蝴蝶梦望江亭,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墙头马上梧桐雨,马致远:,汉宫秋,元曲四大家,西厢记的主要内容:,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与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与莺莺两人以兄妹

5、相称。张生因不能与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结为夫妻。,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谢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张生只能与莺莺分别,进京应试并中了状元,最后两位有情人终于成了眷属。,惊艳,匪惊,赖婚,传简,赴约,赖简,佳期,饯行,按照时间推移和情节的发展可以把全文分为哪四个部分?,赶赴长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理清剧情结构

6、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索与我凄凄惶惶的寄”):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长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就此拜辞”):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惜别目送。描写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长亭送别,按照崔莺莺的行动可以把全文分为哪四个部分?,赶赴长

7、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深秋霜林图,黄叶衰草图,古道烟霭图,赏析“深秋霜林图”,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图画,整幅图画有什么特点?在整折戏中起什么作用?,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渐紧,北雁南归,霜林红染,空间广阔、色彩斑斓。反衬出了莺莺为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萧瑟的秋景与悲惨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晓来谁染霜林醉?总

8、是离人泪。,这两句是莺莺自问自答。经霜的叶子怎么会和莺莺有关系呢?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染”,枫林“红”是自然现象,而在这自然现象中却加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泪染”。全篇句句是景,只一“泪”字是情,但就这么一个“泪”,是所有的景物都闪耀着别离的泪光。经霜的树林,在充满离别愁绪的莺莺眼中,尽是离人的斑斑血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若又马儿快快

9、行,车儿慢慢随,则中间乃自隔绝,不得多作相守也。即马儿慢慢行,车儿慢慢随,或马儿快快行,车儿快快随,亦不成其为相守也。必也,马儿则慢慢行,车儿则快快随,车儿既快快随,马儿仍慢慢行,于是车在马右,马在车左,男左女右,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岁,永在长亭。此真小儿女又稚小,又苦恼,又聪明,又憨痴。一片的微细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写出来也。金圣叹,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赏析“古道烟霭图”,长亭目送何见何愁?,青山疏林、青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与【端正好】两相辉映(甚至气氛更加萧瑟更加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

10、听马嘶,烦恼胸臆愁野云飞,填,逐,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离愁渐远渐无穷,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古道: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夕阳: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烟霞: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林),自由朗读两支曲子,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品味鉴赏。,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写出她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欲见

11、却不能的惆怅和欲离却不忍的的眷念。,看似平易,其实含情极深。日夕薄暮,本是当归之时,而今却挥袂远别,人何以堪!一个“古”字,不但平添了许多苍凉况味,而且把别离的凄苦之情推及古今。“无人语”,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偏偏这时候从张生所在之地传来马的嘶鸣声,听到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她的心情可想而知!“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与滚绣球曲中“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互相照应。,李煜将愁变成了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又将愁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又进一步将愁搬上了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自然贴切,不着痕迹,意境完整。,天地间最动人归思者,莫如山色,而最慰人悬望者,莫如残照。何则?天涯游子,触景增怀。对青山之无恙,久客而悲他乡,睹落日之无多,长策而归故里。人情往往然也,未有伤心特甚如今日也。,深秋霜林图,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衰草萋迷。,古道暮霭图,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风啸马嘶。,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