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3472964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01.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点行业ODS回收、再生利用和销毁管理环境保护技术规范、尸、-前言本规范由广东省环保厅提出,由广东省环保厅对外合作中心归口。本规范提出了ODS物质的回收、再生及销毁方面的技术规范。其中,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规范主要起草单位:广东省环保厅对外合作中心、广东省制冷学会、华南理工大学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刘雪峰、卢智涛、刘金平1. 目录适用范围4规范性引用文件4术语和定义5ODS物质的转移、储存和运输8ODS物质回收作业的操作程序10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15ODS物质的再利用182. ODS物质销毁企业的管理要求223. ODS物质销毁技术的要求27附录A回收、再利用与销毁的方法含

2、义35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ODS物质回收、再利用和销毁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从事消耗臭氧物质回收、再利用和销毁活动的设施通常应考虑采用的做法和措施、回收、再利用和销毁技术要求、测物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从事ODS物质回收、再利用和销毁经营业务的企业和相关监管检测部门。2.规范性引用文件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7373-2006工业用二氟一氯甲烷(HCFC-22)GB/T191包装储运图形标志GB/T13306标牌GB14193液化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T10627气体分析标准混合气体的纸杯静态容积法GB/T6681

3、-2003气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JT774-2010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工艺规范JT783-2010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净化、加注设备HJ77.2环境空气和废气二噁英类的测定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HJ54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暂行)HJ549环境空气和废气氯化氢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暂行)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J20工业固定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氯化氢的测定硫氰酸汞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

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4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色散红外吸收法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规范QC/T720汽车空调术语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39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3.1.再生Regeneration通过分离ODS物质中混有的油,去除不凝性气体和降低水分、酸度与颗粒物,减少用过的ODS物质中的污染物。3.2.回收Recycling在任何

5、工况下,将ODS物质从一个系统中移出,并将其贮存到一个外部容器3.3.制冷剂回收refrigerantrecovery用专用设备将制冷装置中的制冷剂收集到特定外部容器中的过程3.4.抽气airextract从系统中抽驱不凝性气体3.5.抽气装置airextractor在充装、维修或正常运行中,抽驱进入系统的不凝性气体的自动、半自动或手动装置3.6.非凝性气体non-condensablegas在工作条件下,制冷装置中不能凝结为液相的气体,如空气、冷冻机油蒸气3.7.安全阀reliefvalve用一弹簧或其他手段保持关闭的压力驱动阀,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它能自动开启以释放压力3.8.贮液器liqu

6、idreservoir制冷系统中的一个容器,其作用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时有足够的液体制冷剂,以及当系统在抽空时贮存液体制冷剂3.9.剩余ODS物质TheremainingODS清洗前在进行了回收或再循环运行后,遗留在设备中的ODS物质的量。3.10.二噁英类Dioxin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的统称。3.11.毒性当量toxicequivalencyquantity(TEQ)各二噁英类同类物浓度折算为相当于2,3,7,8-四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毒性的等价浓度,毒性当量浓度为实测浓度与该异构体的毒性当量因子的乘积。3.12.销毁和去除效能值(DRE)通常

7、采用下列方式予以确定:即从于某一特定时限内置入一销毁系统中的某一化学品质体中减去该化学品排入烟道气体的部分,并以置入该销毁系统的该化学品质体的百分比来表示这二者之间的差别。3.13.PCDD/PDCF二苯(PCDD和135种异构体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通常总称为二噁英。3.14.燃烧效率combustionefficiency指燃料燃烧后实际放出的热量占其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的比值。3.15.焚烧去除率(DRE)指某有机物质经焚烧后所减少的百分比。3.16.热灼减率lossonignition焚烧炉渣经灼烧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炉渣质量的百分数。其计算方法如下:P=(A-B)/AX100%式中

8、:P热灼减率,%;A焚烧炉渣经110C干燥2h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B焚烧炉渣经600C(土25C)灼烧3小时后冷却至室温的质量,g。3.17.1小时均值hourlyaveragevalue任何1小时污染物浓度的算术平均值;或在1小时内,以等时间间隔采集4个样品测试值的算术平均值。3.18.24小时均值dailyaveragevalue连续24个1小时均值的算术平均值。3.19.烟气黑度blacknessofexhaustion反映锅炉烟气烟尘浓度的一项指标3.20.LPG指液化石油气的简称,是丙烷和丁烷的混合物,通常伴有少量的丙烯和丁烯。3.21.ODS物质OzoneDepletingSu

9、bstancesODS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简称,是一种破坏大气臭氧层的物质。3.22.热力膨胀ThermalExpansion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3.23.表压gaugepressure表压指总绝对压力超过周围大气压力之数或液体中某一点高出大气压力的那部分压力等。3.24.真空度vacuumdegree真空度数值是表示出系统压强实际数值低于大气压强的数值3.25.最大工作压力maximumworkingpressure(MWP)制冷系统不论在运行或停机时都不应超过的表压,不包括泄压器件。3.26.油分离器oilseparato

10、r其作用是将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汽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安全高效地运行。3.27.CFC是一组由氯、氟及碳组成的卤代烷。在最初被人们用来做冰箱制冷剂,但是由于它会对臭氧层起到分解作用,从1996年1月1日起,氯氟碳化合物正式被禁止生产。3.28.HCFC烷烃的氢原子经卤化反应会被氟或氯原子所取代;仍有氢原子未被取代的则称为含氢氯氟烃。对臭氧层的破坏次于CFC,但也是被国际上公认淘汰的消耗臭氧层物质,将被逐步替代,并继CFC之后淘汰。3.29.HFC烷烃部分氢原子被氟取代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不含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因此它不是消耗臭氧层物质,而是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替代物。4.ODS物质的

11、转移、储存和运输ODS物质在回收、再利用和销毁的过程中发生转移、储存和运输过程,为了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ODS物质的泄漏和发生安全问题,需要严格按照以下规则要求。4. 安全规则1.1.处理操作ODS物质时,务必带上护目镜。4. 1.2.切忌让皮肤与制冷剂直接接触。1.3.所有处理、充装和再循环ODS物质的操作时,操作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通风,至少每小时有四次换气以避免长时间的吸入蒸汽。4. 1.4.不应在内装汽油、稀释溶剂,或任何其他可燃性液体和蒸汽的有泄漏或敞开的容器旁使用回收设备,除非采用的是防爆设计的回收设备。4. 1.5.任何有可燃蒸汽存在的场合不可运行回收设备。4. 1.6.不应任凭回收设

12、备或再循环设备运行而不加监控。1.7.不可给不经DOT批准的和未装安全排放阀的的任何容器、钢瓶、贮藏罐或充装设备4.1.8.充装ODS物质,也切忌把制冷剂转移到非重复充装的钢瓶内。4.1.9.不可使任何贮藏罐或容器内充装制冷剂超过其容量的80%。4.1.10.任何情况下,不得将已装在容器中的ODS物质向大气排放。贮存规则4.2.1.贮存现场必须干燥免受气候影响,以将ODS物质贮存容器的腐蚀降到最低。4.2.2.容器不得存放在直接受阳光照射的地方(专为在室外贮存ODS物质设计的容器除外)。4.2.3.ODS物质不得装在任何一个存储不同种类ODS物质的或未知ODS物质的容器中。4.2.4.从系统或

13、设备中抽出来的ODS物质,必须转移到适当的压力容器里,在现场储存起来,或者运输到另一个现场。4.2.5.存储ODS物质的容器必须用规定的颜色或其他别的办法来识别其中所装的物质。4.2.6.ODS物质的充装不得超过该容器的最大工作压力,即使在任何充装运行期间暂时超过也不行。4. 钢瓶的检查3.1.在充装ODS物质之前,应该检查钢瓶是否有损坏的迹象,例如:凹痕、腐蚀等。切勿使损坏的钢瓶充装ODS物质。4. 3.2.从测试日期算起,钢瓶使用已超过5年,则不能用回收钢瓶充装ODS物质。钢瓶的测试日期应打印在钢瓶的肩部。3.3.充装ODS物质后,检查并确认所有的钢瓶阀都是正确关闭的,加上阀帽,以免接下来

14、的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4. 充装钢瓶的守则4.1.一次性的ODS物质充装钢瓶只能用于原装物质的装运,不可重复充装ODS物质。4.2.只有那些在操作和安全使用压缩气体钢瓶方面受到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使用压缩气体钢瓶。4.4.3.当充装和操作ODS物质钢瓶时,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例如:两侧有遮挡的护目镜、袖套和安全靴等,防止皮肤接触ODS物质。装运规则4.5.1.在钢瓶或贮槽充装ODS物质之前,应当核对它们标记。切勿给钢瓶或容器充装未标记的ODS物质。4.5.2.在每一个钢瓶肩部,标记说明使用过的ODS物质的。如果钢瓶上的标记字迹模糊,应将其完全去除并加上新的标记。4.5.3.确保阀出口用阀帽

15、盖紧,在钢瓶阀上方安装罩套。4.5.4.为每个钢瓶准备好一个用过的ODS物质的识别标签,并将该标签用塑料扣挂在阀的罩套上。4.5.5.准备好运货证书,运货证书上通常包括下列信息:a) 运货公司名称;b) 日期;c) 发货人的公司名称和地址;d) 货运公司代表的签名;e) 装运目的地;f) 制冷剂名称(如R12,R22等);g) 容器的种类(钢瓶,贮槽等);h) 装运的容器数;i) 以磅计的货物毛重;j) 发货信息。检漏规则6.1.除了氮气和HCFC-22混合物外,其他所有的CFGHFC或HCFC制冷剂和氮气的混合物不能用作检漏气体,否则违反排放的禁令。4. 6.2.不得使用空气或氧气来试漏。6

16、.3.制冷剂正常充注量501b(23kg)以上的系统产生的泄露量大的情况制冷技工修理应对其进行处理。4. 6.4.不能用真空试验来代替稳压泄漏试验。5. ODS物质回收作业的操作程序进行回收工作时应严格按图1ODS物质的回收企业应严格遵循环保和循环利用的原则。所示程序作业。回收作业的准备操作前的检查回收设备的连接回收作业回收设备运行时的监视与处理回收设备的保养图1ODS物质回收的作业程序回收作业的准备1.1.回收装置的确认和准备作业检查确认有无残留气体、油以及气体的泄露,准备油排除、注入和抽真空、换过滤器等作业。5.1.1.1. 确保连接口、连接管内排空。5. 1.2.回收时需避免的场所:a)

17、靠近LP气体等有引火性的危险物的场所。b)密闭的机房或不通风的场所。c)凹凸不平或振动大的场所。d)靠近电器设备防爆工场的地方。e) 易淋雨或淋水的场所。f) 受阳光直射或温度大于40C的场所。4. 1.3.防止回收制冷剂污染的注意事项a) 注意压缩机损伤或水分进入过的系统,制冷剂被污染的情况。b) 应尽量让回收设备中使用的润滑油和混入到回收制冷剂中的润滑油是同一种类的。c) 回收设备内不能吸收太多油。d) 如果与上次回收的制冷剂种类不同时,必须先抽真空,把回收设备中残留的制冷剂排尽。e) 不宜把不同种类的制冷剂回收到同一回收容器中。f) 不宜把规定的制冷剂以外的水、泥沙吸入到回收设备。4.

18、1.4.与法规有关的注意事项a) 回收设备不可回收指定以外的制冷剂。b) 不能碰撞。c) 日常检查并确认回收容器有无变形、腐蚀。d) 回收容器上应明确标示可充装的制冷剂名称。e) 防止回收容器在搬运、移动、贮藏时颠倒。f) 回收容器上标示的制冷剂才能回收。g) 超过有效期的回收容器不可使用(需要再检查。h) 要遵守回收设备上标述的操作注意事项,在熟知“操作说明书”之后再进行操作。i) 回收容器的搬运、移动、贮藏的温度低于40C。5. 1.5.安全注意事项a) 回收操作时,应使用保护眼镜和手套。b) 回收操作前,应确认防过充装装置是否正常工作。c) 确认制冷剂软管等连接部位是否紧密连接。d) 不

19、能将再利用容器和销段用容器混用。e) 回收操作时不能离开操作间,应监视回收操作是否正常。f) 应注意回收容器的充装量是否会导致满液情况出现。g) 回收操作之后,应确认回收机组和回收容器的连接口是否关闭。h) 使用双接口阀容器操作时,应注意区分气体接口和液体接口。i) 销毁处理之后,应确认回收容器内没有残留冷冻机油。5.1. 操作前的检查为避免在回收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保证人身安全,需要在回收作业前进行严格的检查,操作前的检查作业如图2所示。回收器具的检查图2回收操作前的作业程序4. 2.1.回收设备的检查a)泄漏的检查。如果发现接管不正常处,应作出标记,进行修补、修理。对于接管及接头部分,用肉

20、眼检查:有无破损、断裂、脱落;有无油渗漏、气体泄漏的痕迹;有无压力表的指针明显偏低的情况(接近0气压)。b)回收容器称重计的检查。如果有误差,要根据“操作说明书”重新调整。预先对一个空容器的重量进行称量,进而确定称重计的正确性。c)油分离器的检查。确认上次使用时残留的油是否排尽。d)湿度指示器的检查。观察视镜中颜色的变化程度,如果变成黄色的话,要更换干燥器芯。e)电源系统的检查。如果有不正常情况,要更换上新部件。例如,电源电缆的绝缘套破坏的话,会发生漏电。5. 2.2.回收器具的检查a)使用耐压部件,仪表管、充装制冷剂软管、阀等要耐压3.0MPa(表压)以上,只有R410A的耐压是在4.5MP

21、a以上。b)计量仪表应设置在不受冲击的位置并保持水平。c)当回收制冷剂的制冷空调系统可以运行时,进行除霜运行,向除霜加热器通电,加热蒸发器;关闭冷凝器出口阀门后开机,让液体制冷剂贮存在冷凝器中(抽真空);把冷却水阀,冷、温水阀门全打开,通水。d) 当冷却水回路不能运行时,为了防止由于冻裂制冷剂泄漏,要把换热器内的剩水全部放出。5.2.3.1. 2.3.干燥器芯的更换由于干燥器芯容易吸湿,所以不到更换前不得开封;把旧的干燥器芯取下来后,要防止水分和垃圾进入到配管内;在装拆配管时,要防止喇叭口碰伤。5.2.3.2. 更换干燥器芯的步骤如下:a) 关闭干燥器芯的更换阀。b) 慢慢地取下干燥器芯前后的

22、喇叭口螺母,让剩余的气体释放。c) 拆下旧的芯体,换上新的芯体后,要拧紧接管并确保接头无物质泄漏。d) 到750mmHg(10kPa)真空度,关闭回收设备的吸入阀和液体出口阀。4. 2.4.回收容器抽真空a) 把仪表管上的低压阀(L)和回收设备的吸入阀连接起来。b) 把仪表管上的高压阀(H)和回收设备的液体出口阀连接起来。c) 把仪表管上的中央阀和真空泵连接起来。d) 抽真空到750mmHg(10kPa)真空度,把回收设备的吸入阀和液体出口阀关闭。5. 2.5.电源连接a) 确认回收设备的电源和使用电源的电压和容量是否一致,再把插头插上。b) 为了防止漏电事故,必须要接地。c) 向回收设备供电

23、,确认电源灯是否亮。d) 在称量计上没有放任何东西的状态下,确认指针是否在0位置。e) 切断回收设备的电源。5.2.6.1. 2.6.回收设备的连接对有回收口的情况以及能够回收液体制冷剂的回收设备,从高压侧配管或冷凝器的操作阀把液体回收后,在通过下列连接回收气体制冷剂:a) 把仪表管低压侧(L)与低压侧充装口连接。b) 把仪表管高压侧(H)与高压侧充装口连接。c) 把回收设备吸入接口与仪表管的中央接口连接。d) 连接回收设备的吸入阀,确认连接部件没有泄漏。5.2.6.2. 对无回收口的情况:a) 把管子打孔阀装到压缩机吸人侧配管上。b) 再把管子打孔阀装到压缩机排气侧配管上。c) 按照有回收口

24、的情况中所述的顺序进行制冷剂回收。5. 2.7.回收容器的连接a) 把回收容器平稳地装到称重计上,并进行防倾倒处理。b) 把回收设备的吸入阀打开,与被回收制冷剂的制冷空调系统接通。c) 把回收设备的出液口阀与软管固定,把出液口阀打开一点,使很少量的制冷剂通入回收容器,把回收设备的出液口阀和回收容器上的阀打开。a) 回收作业3.1.运行中的注意事项确认回收设备运行情况良好,对运行状态进行监视,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及时能及时处理。b) 确认称重计的指示,当达到规定回收质量还不能自动停止时,应能手动停机。c) 指示器的颜色变成黄色时,应更换干燥器芯。d) 要注意压缩机的油面,低于下限值时应补充油。e)

25、 人员在设备运行中不能离开现场,以确保安全。f) 不得已离开现场时,应确认回收容器还没有过回收,并立即停机。5. 3.2.回收容器的更换为了防止回收容器过充装,要根据指示灯或者称重计的表示.确认回收设备自动停机。a) 把回收设备的出液口阀、回收容器的阀关闭。b) 把回收容器阀侧的充装软管连接接头慢慢松开,把软管中的制冷剂放出,注意防止被冻伤。c) 更换上新的空回收容器,确认称重计的指示。d) 把回收设备的出液口阀打开一点,一边把充装软管中的空气放出,一边很快地把回收容器阀连接起来。e) 回收完成后,要对回收容器采取防倾倒措施。5. 3.3.回收终了a) 由于低压控制器动作,回收设备自动停机,可

26、由指示灯和压力计的显示确认。b) 停机状态下,过了设定时间低压侧压力又开始上升时,重新启动回收设备,进行回收。c) 低压侧压力过了设定时间后,若压力还在设定的压力值以下,回收结束达到设定的压力值以上时,开始再度回收。如果是大型冷水设备则要反复多次。5. 3.4.回收终了后的作业a) 关闭被回收制冷剂的制冷空调系统、回收设备、回收容器的阀门。b) 切断回收设备的电源,拔下电源插头。c) 把充装软管的连接接头慢慢松开,放出软管内的制冷剂。d) 确认仪表连接管的高压、低压和中央各阀门已打开,把回收设备吸入阀侧的接头慢慢打开,放出仪表连接管内的制冷剂。e)把仪表连接管和充装软管从回收设备及被回收制冷剂

27、的制冷空调系统上卸下。f)卸下充裝好的回收容器,并把它保管好,等待进行再生等措施(根据有关法规进行保管)。g)确认被回收制冷剂的系统的阀门处于关闭状态。h)为了防止下次回收作业时气体泄漏,以及防止空气(水分)混入,要缓缓调节吸入阀,使回收设备的压力计保持在0.050.08MPa(表压)。5.3.5.1. 3.5.回收设备的保养排出回收设备中残存的制冷剂。5.3.5.2. 干燥过滤器的更换,干燥过滤器内部有干燥剂,需按照制造厂家要求的制冷剂回收设定进行更换。5.3.5.3. 干燥过滤器长期不使用时,一定要密封保管,以免空气中湿气侵入。5.3.5.4. 检测防过充装装置的运作,并根据制造厂家的指示

28、和要求重新调整。5.3.5.5. 根据制造厂家的说明书调整质量检测式的电子天平的质量设定。5.3.5.6. 检测软管、配管的连接部位气体泄漏。5.3.5.7. 确认压力表的指针在安装前要指向“0”。高压控制器的检测a)出管在连接紧密的状态下,高压侧压力表的指示值到达高压控制器的设定值时,回收设备停止运行。b)压力到达2.9MPa左右时,回收设备停止运行(高压停机指示灯变亮);在此状态下,如果排出管的压力降低,正常情况下回收设备重新运行。5.3.5.8. 检测压缩机,确认回收设备启动时,吸、排气工作是否正常。异常情况下,应考虑压缩机内部的密封垫圈是否磨损,如有磨损应及时更换。5.3.5.9. 应

29、按照制造厂家的操作说明书检查外观是否有变形或腐蚀;控制系统部件的工作是否正常。5. 6.ODS物质回收方法的要求气体回收方法的要求1.1.冷却法制冷剂蒸汽6.1.1.1. 图3冷却法的基本系统使待回收系统内的制冷剂气体向回收容冷却法利用回收容器与待回收系统的压差,器内转移,继而被液化。6.1.12冷却器在回收过程中务必将回收容器冷却到0C以下。6.1.1.3. 适用于制冷剂充装量w50kg的小容量回收。1.2.压缩法图4压缩法的基本系统得到咼压液体后充压缩法将回收系统的制冷剂蒸汽经压缩后送入冷凝器进行液化,入到回收容器中。6.1.22回收气体通过压缩机时,防止有不同的冷冻机油混入。6.1.2.

30、3. 本方法适用于50kgw制冷剂充装量w3000kg的回收。6.2.液体回收方法的要求被回收冷剂彳的制机组真空泵图5液体回收方法的原理6. 2.1.液体回收方法通过直接加压或抽真空的手段将制冷剂排出回收系统。6. 2.2.回收前应先去除氟利昂污染。4. 2.3.应尽量减少回收后氟利昂气体的残留。6. 2.4.适用于使用R11等低压制冷剂的大型系统的氟利昂回收,要求有一定的安全操作技术。复合回收方法的要求图6复合回收方法的原理6. 3.1.复合回收法通过四通换向阀的换向将液体回收和气体回收复合在一个回收装置中,同时对气体和液体进行回收。5. 3.2.适用于500kgW制冷剂充装量w3000kg

31、的系统。5.4. 回收设备的要求6. 4.1.应根据制冷剂蒸汽的压力选择合适的回收设备。5. 4.2.回收设备里能够连接的容器的内容积有7L、10L、20L、120L等数种。5. 4.3.回收设备内的压缩机有无油式压缩机及封闭式压缩机两种a)无油式压缩机适用于广泛使用的CFGHCFGHFC制冷剂。b)封闭式压缩机内有润滑油,所以只能适用于指定的制冷剂回收。6. 4.4.回收容器应具有温度自动调节的功能。6.4.5.回收设备内的残留制冷剂蒸汽应尽量排尽。5. 4.6.回收设备应具备简易再生功能。7. ODS物质的再利用技术要求1.1.对于制冷剂充装量w50kg的小型制冷系统,可以将回收的制冷剂再

32、充入系统而不必对制冷剂进行处理或测试。6. 1.2.对于制冷剂充装50kg的大型制冷系统,应在返回机组前,对该制冷剂进行纯度测试,并符合表1ARI-700标准的要求。表1SAE再循环制冷剂和ARI再生制冷剂的纯度标准物理性质SAE1991(R12)AR700不凝性气体(%)a0.331.5水分b-615X10-610X10沸点差值不要求测试0.5F不挥发性残余物c-64000X10-6100X10氯化物含量d不要求测试必须测试,含量为0其他杂质e不要求测试小于300X10-6酸度不要求测试小于1.0X10-6(HCl)注:ab指含量的质量分数6. 1.3.经回收或经再循环的ODS物质,可以不受

33、限制地返回到同一系统内,或同一物主的其他系统内。1.4.如果ODS物质的物主改变,则必须将ODS物质清洁到ARI-700的纯度标准,并用化学分析法证实制冷剂达到了该标准。6. 1.5.只有可以再生的不纯ODS物质才能在被再生处理后加以再利用,而不可能再生的ODS物质,必须要加以破坏处理。7.1. 再生方法再生方法大致分为简易再生和蒸馏再生两大类。简易再生方法又可分为一次通过式和循环式。7.2.1.1. 2.1.简易再生法简易再生方法是一种能在现场回收后,进行再利用的简易方法。7.2.1.2. 使用简易再生法得到的再生ODS物质,由于纯度不高,不能用于其他的设备中,只能在原设备中再利用。7.2.

34、1.3. 适合于1kg左右的少量再生。2.2.蒸馏再生法7.221.蒸馏再生法是一种通过把回收的ODS物质进行蒸馏,去除ODS物质中不纯物的再生方法。7222蒸馏再生法精制的ODS物质纯度高,其品质有分析保证,与同等的新产品ODS物质一样,可以放心的在其他设备中再利用。1223.蒸馏精制装置的运行费用高,不适合处理量小的ODS物质。5. 检验规则3.1.当从系统内移除ODS物质且在返回到同一系统内或同一物主的其他系统中,可以对ODS物质进行再循环处理。3.2.当设备由于机械故障、制冷剂污染或电动机烧毁而被停止运行时,应在ODS物质重新使用之前,对ODS物质的污染物进行分析并进行重新处理。3.3

35、.一般来说,经过再循环处理的ODS物质能直接返回到系统中,然而如果系统中ODS物质量很大,应由回收推进技术中心制定的RRC-1001再生标准进行纯度测试后才能决定是否可以返回系统,不同物质测试标准如表2所示。6. 3.4.用于试漏的ODS物质与惰性气体的混合物,再使用前不需要重新处理。应在充装ODS物质之前,将这些混合物从设备中抽出,并将混合物储存起来,以用作以后的试漏气体。表2-aCFC-12再生制冷剂及新制冷剂的品质标准制冷剂CFC-12标准ARI-700(新品、再生品)日本氟利昂协会RRCa-1001(再生品)IRG外观无色无浑浊气味无异味纯度c(面积)%99.5以上99.98以上不凝性

36、气体(体积分数,%)1.5以下1.5以下1.5以下蒸发残余物0.01%以下(体积分数)0.01%以下(质量分数)0.01%以下(质量分数)0.01%以下(体积分数)酸分(Hcl)(质量分数)-61.0X10以下1.0X10-6以下0.0001%以下-61.0X10以下水分(质量分数)1.0X10-6以下1.0X10-6以下0.001%以下1.0X10-6以下沸点/c-29.8(参考值)沸点范围/c-29.80.3(参考值)包含其他制冷剂的纯度d(面积)%0.2以下(HCFC-222.0以下不包含其他制冷剂的纯度e(面积)%2000X10-6以下0.02以下(CFC-11及其他)氯离子(质量分数

37、)3.0X10-6以下表2-bHCFC-12再生制冷剂及新制冷剂的品质标准制冷剂HCFC-12标准JISK-1517(新品)ARI-700(新品、新生品)RRC-1001(再生品)外观无色无浑浊无色无浑浊气味无异味无异味c纯度(面积)%99.5以上99.98以上表2-b(续)HCFC-12再生制冷剂及新制冷剂的品质标准制冷剂HCFC-12标准JISK-1517(新品)ARI-700(新品、新生品)RRC-1001(再生品)不凝性气体(体积分数)%1.5以下1.5以下蒸发残余物0.01%以下(质里分数)0.01%以下(体积分数)0.01%以下(质量分数)酸分(HCl)(质里分数)0.0001%以

38、下1.0X10-6以下0.0001%以下水分(质里分数)0.002%以下1.0X10-6以下0.002%以下沸点/c-40.8(参考值)-40.8(参考值)沸点范围/c-40.80.3(参考值)包含其他制冷剂的纯宀d度(面积)%0.2以下(CFC-12115)不包含其他制冷剂的e纯度(面积)%0.02以下(CFC-11及其他)氯离子(质里分数)%3.0X10-6以下密度(液体,20C)/(g/ml)1.213(参考值)表2-cHFC-134a再生制冷剂及新制冷剂的品质标准制冷剂HFC-134a标准JISK-1560(新品)ARI-700(新品、新生品)RRC-1001(再生品)外观无色、无浑浊

39、无色、无浑浊气味无异味无异味c纯度(面积)%99.6以上99.98以上不凝性气体(体积分数,%)1.5以下1.5以下蒸发残余物0.01%以下(质量分数)0.01%以下(体积分数)0.01%以下(质量分数)酸分(HCI)0.0001%-61.0x100.0001%(质量分数)以下以下以下表2-c(续)HFC-134a再生制冷剂及新制冷剂的品质标准制冷剂HFC-134a标准JISK-1560(新品)ARI-700(新品、新生品)RRC-1001(再生品)水分(质量分数)0.002%以下1.0X10-6以下0.002%以下沸点/C-26.2(参考值)-26.2沸点范围/C-26.20.3(参考值)包

40、含其他制冷剂的纯度d(面积)%0.2以下(CFC-12115)不包含其他制冷剂e的纯度(面积)%0.02以下(CFC-11及其他)氯离子(质量分数)3.0X10-6以下密度(液体,20C)/(g/ml)1.22(参考值)a. RRC为日本制冷剂回收促进与技术中心b. IRG为美国产业再循环利用导则c. 这是日本采用气体色谱分析测试方法给出的结果d. 指制冷剂中,既有其他制冷剂,还含有杂质的纯度7. 指制冷剂中只含有杂质(不含其它制冷剂)的纯度8.ODS物质销毁企业的管理要求运送前1.1.这是指在把消耗臭氧物质运送至销毁设施之前可采取的的妥善措施。1.2.设施经营者应针对消耗臭氧物质的包装,密封

41、标准拟定书面准则,同时附上关于张贴标签和运输方面的相关规定。应在同意接收消耗臭氧物质之前向所有此类物质的供应商/发货者提供这些准则。7. 1.3.设施经营者应设法在第一批货运发送之前前去检查发货者的存货和货运安排。6. 抵达处置设施2.1.这是指消耗臭氧物质运抵设施入口时应采取的措施。2.2.首先立即检查货运单据,然后才能准予进入设施场地;同时应对货物的总体状况进行初步检查。7. 2.3.可视需要采用特殊的或“快捷式”加工包装方法,以减少消耗臭氧物质的泄漏风险。应事先做出相关安排,以便在交货时测定货物的毛重。7. 货车卸货3.1.这是指在有关设施内卸下消耗臭氧物质时应采取的措施。7. 3.2.

42、所有卸货活动均应在专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并限制可以进入此区域的人员。7. 3.3.不应在卸货区内进行任何与卸货活动无关的、且可能会导致或增大碰撞、意外跌落、溢漏等风险的活动。7. 3.4.材料应放置在专门指定的检疫区,以便于其后对之进行详细检查和评定。8. 检查与核查4.1.这是指应在着手销毁消耗臭氧物质之前对货物进行详细检查的相关安排。8.4.2.应详细检查货运单据,同时应备有一份完整的清单,以便确定所收到的货物与其单据相符和看起来符合要求。8.4.3.应对容器进行细致检查,既应检查货物标签是否准确,又应检查货物的实际状况和完整性。必须事先做出相应安排,以便对任何被确定为有问题的货物进行重新

43、包装或“快捷”处理。8.4.4.应对具有代表性数量的消耗臭氧物质货物进行取样和分析,以核证所涉物质的类别和特性。所有取样和分析均应以经过核准的程序和技术进行。储存和库存控制8.5.1.这是指与消耗臭氧物质的储存和库存控制有关的事项。8.5.2.应按照有关地方当局的规定,把消耗臭氧物质材料储存在专门指定的区域。应尽快做出相应安排,以便尽可能在予以销毁之前尽最大限度减少库存物的排放。8.5.3.应通过一套控制系统来确定库存物体的位置;此种系统还应可根据库存品被销毁和新进库存品的情况随时对库存品的数量和具体位置进行增订和补充。8.5.4.就消耗臭氧物质的浓缩来源的储存器具而言,此种安排应包括建立一套

44、对库存品进行定期监测和定期检查泄漏情况的系统,并应做出相应的安排,尽快对已发生溢泄的库存品重新进行包装。确定所销毁的数量8.6.1.应在每一容器上使用流量计或不断测定其重量的仪器。至少应称出容器在“满载”和“空载”时的重量,以便根据二者的差异来确定数量。8.6.2.可允许在拟予退还作重新使用的可加以密封的容器中留有残余数量的消耗臭氧物质。否则,应作为处理过程的一部分,把容器中的残余物完全清除掉和/或予以销毁。处置设施的设计8.7.1.这是指设施中使用的工厂、设备和服务的基本特点和要求。8.7.2.一般而言,销毁设施应按照最好的工程技术标准来设计和建造,并应特别注意尽量减少、乃至完全消除挥发性溢

45、失。8.7.3.在设计用于处理诸如泡沫等稀释来源的工厂时应特别审慎小心。此类液体物质可能会盛放于冷藏柜中或可能是更具总体破坏性的废物的一部分。应尽可能努力封闭把泡沫首先从其他基质中分离出来的工作地点,并在这一环节上堵住任何可能出现的大量排放。8.7.4.泵:应安装磁性驱动泵、无密封装置泵或双重机械密封泵,以防止消耗臭氧物质因密封装置溢漏而排入环境。8.7.5.阀门:应使用溢漏可能性较小的阀门,包括旋转四分之一圈的阀门或有外延密封压盖的阀门。8.7.6.罐通口(包括装填通口):罐或器皿在装填或通风时排放出来的气体应予回收或接通到销毁设备。8.7.7.管道接口:不应使用螺丝接口,而是应以安全和便于

46、拆除维修为准,将凸缘接口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8.7.8.排水系统:存放或处理消耗臭氧物质的区域应配有水泥铺设斜坡和设计得当的集水系统。所收集到的水如已被污染即应先加以处理后才能准许排放。保养和维修8.8.1.一般而言,所有维修工作均应根据规划得当的方案进行,并应有一套核准制度来确保有关工作的所有层面都能得到适当考虑。8.8.2.把所有器皿、机械部件和管道打开以使其接触空气之前,应清除其中的消耗臭氧物质。已受到污染的清出物应接通到销毁设备或予以处理,以便回收其中的消耗臭氧物质。8.8.3.应定期检查所有的法兰、密封装置、垫圈和其他少量溢漏部位,以便在污染物溢失之前就查明潜发的问题。溢漏处应尽快予

47、以修复。8.8.4.应密切观察损耗性部件或寿命短的部件,如软管和管子接头,并经常更换以便将破裂可能性减少到极小程度。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8.9.1.与消耗臭氧物质、销毁过程及操作全过程的监测有关的取样和分析工作都应根据目前公认的惯例进行质量评估和采用质量控制措施。这至少应包括时而对设施经营者提出的数据进行独立核查和证实。8.9.2.还应考虑对整个设施采用质量管理制度和环境质量做法。培训8.10.1.凡与设施的营运(“营运”应按其最广泛的含义理解)有关的所有人都应经过与其工作相应的培训。8.10.2.与销毁消耗臭氧物质目标特别有关的是进行有关不必要损失的后果的培训和进行设施所有设备的使用、处理和维

48、修的培训。8.10.3.所有培训都应由有适当资格和经验的人员来进行,这类培训的细节应有书面记录。应在适当间隔时间后进行“复习”培训。6. 运输守则11.1.采用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之下有关危险废物运输的各项限制。8. 11.2.必须根据国家和国际上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规定来监督和控制所有用过的消耗臭氧物质和含有这类物质的产品的运输。8. 11.3.为确保消耗臭氧物质和含有这类物质的产品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包装和贴上适当的标签。每次运输都必须有在出现危险或事故时应如何行事的指示,以保护人类和环境不受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的危害。8.11.4.必须将以下资料通

49、知给运输发货地至目的地之间的任何中途点。在发出通知时,发通知者应在发货通知书上提供必要资料,特别是:a) 消耗臭氧物质和含有消耗臭氧物质产品的来源和成份,包括顾客的身份;路线安排和第三方保险;b) 必须做好运输路线和保险方面的安排,以防止第三方遭受损害;c) 采取措施以确保安全运输,特别是运输者遵守有关成员国规定的运输条件;收货人的身份:收货人必须拥有一个业经批准的、具有足够技术能力进行销毁的中心;d) 订有与收货人签订的关于销毁耗氧物质和含有此类物质的产品的合同约定。8.11.5.本运输守则不适用于对含有消耗臭氧物质的硬质绝缘泡沫的处置。销毁此类产品的最适当途径是直接使用市政垃圾焚烧炉或旋转

50、窑来予以焚烧。消耗臭氧物质的量测8.12.1.销毁设施的经营者应就收到的用于销毁的消耗臭氧物质的储存和库存管理采取一切必要的防范措施。在有关消耗臭氧物质进入核准的销毁工艺前,建议采用以下程序:a) 在可行的情况之下,必须确定含有消耗臭氧物质材料的质量。b) 酌情进行有代表性的取样,用以核实消耗臭氧物质的含量和交货文件表明的含量相符。c) 用经过核准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如果没有任何核准方法,则建议采用美利坚合众国环境保护局订立的方法5030和8240。d) 所有这些质量记录和消耗臭氧物质含量量测结果均须记录在案,并根据国际标准组织9000或相应的标准予以保存。8.12.2.操作者应确保以有效的

51、方式进行销毁工作以保证以核准的工艺在技术上可以做到的程度彻底销毁消耗臭氧物质。这应包括使用适当的量测仪器和取样方法来监测业务参数、焚烧状况和有关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的质量浓度。8.12.3.必须使用适当的仪器来监测和分析有关过程排放出的气体。此外还应用人工检查烟囱的方法进行定期抽查。必须定期对其他环境排放、如液体排流物和固体残余物进行实验室分析。8. 控制系统的监测13.1.建议对正在采用之中的工艺、包括废气净化系统进行以下连续监测:a) 对有关反应和工艺温度进行量测。b) 量测烟道气在进入气体净化系统前和排出该系统后的温度。c) 量测烟道气中氧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8. 13.2.必须定期检查和测

52、定联机监测仪和仪表系统的工作情况。在量测探测极限时,可信度为95%时的误差值不得超过20%。8. 13.3.凡已核准的工艺必须配备消耗臭氧物质进料系统自动停车控制系统或能够在出现以下情况时进入等待状态。a) 反应炉中的温度低于达到销毁目的所需的最低温度;b) 不能维持性能说明书中规定的最低销毁程度。8. 性能量测14.1.至少应每隔三年对采用核准技术运作的设施的臭氧消耗物质销毁和去除效能值进行核查。核查过程还应包括其他相关的烟道气体浓度,并将之与相关的国家标准或国际议定书/条约中所规定的最高浓度值进行比较。8. 14.2.测式运行应采用某一消耗臭氧物质化合物的已知进料速度或使用众所周知的消耗臭

53、氧物质的混合体。如果某一销毁工艺焚烧的是废物和消耗臭氧物质混合的卤素,则应计算和控制卤素的总含量。因此应仔细选择试运的数量和时间,以便反映该技术的各种特性。8. 14.3.应提供对烟囱进行检验的详细分析结果以核实氢卤酸和(PCDD/PCDF的排放量。此外,还应制定并向有关管理部门提供对某一具体设施的测试结果。a) 消耗臭氧物质进料速率;b) 废物流中的卤素总含量;c) 反应区内消耗臭氧物质的滞留时间;d) 烟道气体中的氧气含量;e) 反应区内气体的温度;f) 烟道气体及流通速度;g) 烟道气体中一氧化碳含量;h) 烟道气体中消耗臭氧物质含量;i) 排放出的废液容量和固体残余物数量;j) 废液和

54、固体残余物中的消耗臭氧物质含量;k) 烟道气体中的PCDD/PCDF颗粒、HCI、HF和HBr的含量;l) PCDD/PCDF的流体浓度和固体含量。9.ODS物质销毁技术的要求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要淘汰的ODS物质中,在我国生产和消费的ODS包括六类94种,这六类物质是:CFCs哈龙、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和甲基溴。在94种ODS中,我国目前主要生产和使用的有10种,它们是:CFC-11、CFC-12CFC-113哈龙-1211、哈龙-1301、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HCFC-22HCFC-141bHFCC-142b和甲基溴。其余的ODS在我国的生

55、产量和消费量很小。ODS物质的各类销毁技术适用范围如表3所示。表3ODS物质的各类销毁技术技术适用性浓缩来源稀释来源主要氟氯化碳哈龙其他氟氯化碳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氯氟烃甲基溴销毁与除效率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5%氩等离子电孤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水泥窑已获批准未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与氢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气相催化脱卤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气体/蒸气氧化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

56、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射频等离子电孤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液体喷射焚化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微波等离子体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市政固体废物焚化已获批准氮等离子体电孤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多孔热反应器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移动式等离子体电孤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表3(续)ODS物质的各类销毁技术技术适用性浓缩来源稀释来源主要氟氯化碳哈龙其他氟氯化碳四氯化碳甲基氯仿氯氟烃甲基溴反应器裂化已获批准尚

57、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旋转式焚烧窑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过热蒸汽感应器已获批准尚未决疋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与甲烷的热反应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已获批准尚未决疋9. 等离子体法的要求1.1.等离子体法就是将气体进行电离而使电子和离子处于共存状态的销毁方法。9.1.2.反应炉内等离子体火焰的温度要求达到10000C以上。图7高频等离子体法销毁系统流程图市政固体废物焚化的要求9.2.1.根据我国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标准的规定,为确保焚烧危险废物,在焚烧中必须至少具备以下技术条件:a)焚烧炉内温度达到8

58、50-1150C。b)烟气在炉内停留时间大于2s。c)燃烧效率大于99.99%。d)焚烧去除率大于99.99%。e)灰渣的热灼减率小于5%。f)配备净化系统。g)配备应急和警报系统。h)配备安全保护系统或装置。9. 2.2.焚烧过程产生的废灰、废渣、废水以及净化处理废物必须按危险废物的规定条例进行处理,排放标准如表4所示:表4各类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污染物不同焚烧容量时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mg/m3)300kg/h3002500kg/h2500kg/h烟气黑度林格曼I级烟尘1008065一氧化碳(CO1008080二氧化硫(SO)100300200氟化氢(HF)9.07.05.0氯化氢(HC

59、I)1007060氮氧化物(以NQ计)500二噁英类30.5ngTEQ/m9. 2.3.每台垃圾焚烧炉必须单独设置烟气净化系统并安装烟气在线监测装置,处理后的烟气应采用独立的排气筒排放;多台生活垃圾焚烧炉的排气筒可采用多筒集束式排放。9. 2.4.焚烧炉烟囱高度不得低于表5规定的高度,具体高度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如果在烟囱周围200米半径距离内存在建筑物时,烟囱高度应至少高出这一区域内最高建筑物3m以上。表5烟囱高度焚烧处理能力烟囱最低允许高度(吨/日)(米)30045609. 2.5.应按照GB/T16157的要求设置永久采样孔,并在采样孔的正下万约1米处设置不小于3m2的带护栏的安全监测平台,并设置永久电源(220V)以便放置采样设备,进行采样操作。9.3. 水泥窑法9. 3.1.水泥窑法是指在水泥窑高温和石灰石的作用下将氟利昂制冷剂进行分解的方法。9. 3.2.烧结炉内温度要求达到1400C,停留为8s。9.3.3.悬挂式预热器温度要求为400Co9.3.4.经处理后的气体通过废热锅炉回收热量冷却到250C,再分别经过干燥器、电除尘器,最后通过烟囱排出。9.3.5.把即使吸收了排放气体也不至于降低水泥的质量作为目标,要求lmin的注入量为20mL时的破坏率能达到99.99%o烟囱悬挂式预热器原料碾磨机氟利昂贮存设备熔烧炉130C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