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

上传人:wuy****ng 文档编号:133375740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一、试题概述1原则:2013年中考试题由抚顺市牵头,本溪、铁岭、抚顺三市联合统一命制。此套试题以体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基础性、开放性、导向性等命题原则为宗旨,根据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内容要求,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进行命题。2试题结构:两类四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及非选择性试题包括识图释图题、材料解析题及读史有感题。3考试范围:2013年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考试说明中的内容要求。4试题难易度:7:2:1的难易度要求。二、成绩统计全市总人数平均分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 108304185.9%500分数段01-2930-3940-4445-49

2、50人 数16213661385161250721233比例%1.512712814.946.811.4三、逐题分析第一大题单项选择题(略)第二大题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三类小题,即识图释图题、材料解析题及读史有感题。(一)识图释图题1目的及要求:此类题型主要是考查学生根据图片信息归纳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再认的能力。要求学生会识图、释图,并能从图例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题意要求,通过语言文字的表述,准确回答问题;能够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史学观点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2.数据统计试题人数平均值 及格率 最高分最低分识图释图题108306.382.6%804971占45.

3、9%498占4.6%3.试题分析:此题给出三幅人物图并带有提示,使学生不至于因为图的原因而答错题(因为三市使用的历史教材属于三个不同版本,同一人物三个版本选用的是不同时期的人物图片,没见过的的学生很容易识别错),但这样一来识图题的效用就不明显了,而更倾向于考查学生图片资料的分析题。此题设4小问,针对每一位人物的主要贡献而提出,从统计数据来看,此题的得分率比较高,但满分率一般。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华盛顿与林肯的贡献混淆,问华盛顿的贡献写成林肯的领导美国南北战争,实现国家统一;(2)历史概念不清;法兰西帝国与法兰西共和国或写法西斯帝国,经济危机写成金融危机或定成第一次世界经济大危机;(3)知识

4、不准确,把拿破仑颁布的法典写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4)书名号运用不正确;法律文件该写的不写,罗斯福新政不该写的写;(5)不能准确归纳概括出三位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作用,第4小问没得分的占24.5%。(二)材料解析题1考查目的及要求:此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并从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经过分析、归纳、概括解决历史问题,达到知识的迁移。2数据统计试题人数平均值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材料解析题108305.877.5%80339831.4%8047.4%3试题分析:此题选取三段材料,分别从

5、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理论为先导、日本的改革说明了社会发展进步的三方面因素。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三段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够概括出科学技术革命、先进的科学理论、社会改革方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三方面因素。从答题情况看,此题满分率为31.4%,说明学生初步具有了一定的文字阅读及信息处理能力,能根据题意要求比较完整的回答问题。存在的问题有:(1)对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理解不正确,许多学生写成瓦特改良蒸汽机;(2)语言表述不规范、不完整。如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什么)、“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什么);(3)历史概念模糊不清,如“使日本摆脱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与 “日本从半殖民地社会走出来”;(4)错别字

6、,启蒙的“蒙”少一横、复兴的“复”多一横;(5)审题不细致,回答不准确,问“弃旧图新,迎关赶上”的改革是什么?只要求答改革名称就行,而有部分学生却答了改革内容,关键的名称却没写。(三)读史有感题1考查目的及要求此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历史的感知和感悟能力。要求学生在准确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充分认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通过对历史的感知和感悟增强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数据统计试题人数平均值及格率最高分最低分读史有感题108306.471.4%903776占34.9%862占8%3试题分析:此题通过一段文字,叙述了两

7、次大战及当今局势的发展变化,使学生认识战争是威胁世界安全的重要因素,和平与安全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而增强历史的认同感。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满分率占34.9%,说明部分学生对世界格局这一知识的整体框架了解清楚,掌握了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存在的问题有(1)历史概念不清,“发展趋势”与形成两个不同阶段的词意不理解;(2)历史用词不准确,如“杜鲁门主义出台”写成“杜鲁门出台”“科索沃战争”与成“科索沃战役”;(3)不按问题顺序回答问题,有的丢题落题;(4)画蛇添足的现象;(5)错别字。四、综合分析 (一)取得的成绩与原因1取得的成绩(1)大部分学生能够比较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具有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

8、技能。如试题中基础性比较强的内容得分率高。(2)从客观试题的答题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能够从文字材料、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以分析、归纳、总结,根据题意要求准确回答问题的能力。(3)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历史问题,能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初步具有了对历史的感知能力和历史的感悟力。 2取得成绩的原因(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推进,各学校采取多种课改模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在课堂参与探讨历史问题、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提高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

9、)广大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广大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复习,采用多种识记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甚至在课时不足的情况下,教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帮助学困生复习、记忆相关知识。(3)大部分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能够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文字材料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等。(4)本套中考试题以考试说明为依据,较好地体现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能力的多种要求,较好地把握了命题原则,试题中没有出现偏题、难题、怪题,题量、难易度比较合适,学生答题比较顺手。(二)存在的问题及原

10、因1存在的主要问题(1)历史知识掌握不准确,概念模糊不清;(2)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足;(3)学生对部分历史知识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4)历史专有名词书写不规范,出现错别字、文献名称不加书名号现象;(5)答题不规范、不严谨,不按问题顺序回答问题;(6)审题马虎,丢题落题。2问题存在的原因(1)部分教师由于课时紧,教学内容多,为备考而上课,教学方法陈旧,学生为记忆而记忆,缺乏理解和思考,使历史失去了人文学科的魅力与功能。有的教师照本宣科,枯燥乏味,课堂死板,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2)学校、家长、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一方面是分值相对较少,只有50分,另一方面

11、是错误的认识,认为历史就是靠死记硬背,考前背背就可以了,所以考查学生能力方面的问题学生回答的就不理想。历史知识的学习是一个理解记忆的过程,通过必要的思维活动,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3)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够好。错别字现象、语言表述能力不足,归纳概括能力不够等等问题都显现出来一个人的语言素养的不足。(4)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缺乏技巧和方法,死记硬背,造成张冠李戴、基础知识不牢固等现象。(5)学生缺乏必要的答题技巧和方法。五、改进教学意见考试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检验,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验证。结合2013年中考阅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1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

12、,夯实基础知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熟读教材,准确把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将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基础知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认识并理解这些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2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学习为主体”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改变教学方式,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积极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主动地、富有

13、个性地学习。3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思辨能力、交流能力在学习实践中等得到锻炼和提高。4.建构知识框架,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相关的知识归纳、总结,建立起知识间的框架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或某种共性的,准确把握历史知识,将简单识记,上升到理解的层面,增强对历史的感知和感悟力。5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与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将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引入课堂,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以古论今,史论结合的历史观,科学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6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因材施教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尤其关注那些学困生,鼓励他们的学习积极性。7加强对学生网上阅卷答题规范性的指导。8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和技巧的培养。2013年抚顺市初中历史学科中考试卷分析初中研训部王慧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