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3255591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课后思考题(无参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本章思考题可在期末最后完成): 1.1. 用一个具体事例说明人类与微生物的关系,为什么说微生物是人类的敌人,更是我们的朋友? (建议将一些具体事例延伸成为展板制作的题目) 2. 为什么微生物能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明星”? 3. 为什么说巴斯德和柯赫是微生物学的奠基人? (请不要简单罗列二个人的工作,而应该对他们的工作及意义进行评论) 第二章1、为什么说Koch等建立的微生物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建立与发展的基石?一般可用哪些方法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2、微生物的最显著特征就是个体微小,通常只能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试列举在显微观察中(光镜和电镜)通过改变 样品的反差以改善观察效果的技术及方法

2、。 3、试利用表格形式对各类显微镜在原理、样品制备和观察方 面的异、同进行概括、比较。 4、 试找到一篇使用微生物照片的文献,分析该文为什么要使 用微生物照片,采用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依你之见,该文作者的这张照片还可以用哪些技术获得? 第三章1、试根据细菌细胞结构的特点,分析并举例说明为什么它们能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2、细菌、粘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在繁殖方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第四章1. 微生物由于个体微小一般都是以其群体形式进行研究或利用,这必然就要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培养。能否找到一种培养基,使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良好地生长?为什么? 2. 试结合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内容,谈谈在选择、配制和使

3、用培养基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你们在实验中是如何做的?有何体会? 3. 试比较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几种方式的基本特点。第五章1、不同营养类型的微生物在不同条件下 产生ATP和还原力的方式与特点。 2、何为初级代谢、次级代谢?试论二者间的关系。 第六章1、细菌的生长繁殖与高等动植物的有哪些异同? 2、其典型生长曲线可分几期,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3、结合本章的知识,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措施是被用来抑制或杀灭微生物的。 第七章 试结合一步生长曲线分析病毒的特点,并与细菌进行比较。第八章 1、 如果二个不同营养缺陷标记(a - b - c + d + 和 a + b + c - d - )的菌

4、株经混合后能产生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生长的原养型重组菌株,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决定该遗传转移过程是转化、转导还是接合? 2、 自然遗传转化与人工转化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在一般情况下它们转化质粒的成功率有如此大的差别? 第九章1、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是怎样的?其中哪些需涉及到微生物的参与? 2、为什么说微生物学不仅为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提供了操作技术?3、一个质粒载体需要哪些基本的遗传学元件?请通过 查阅文献举例(除了书上列的pBR322外)怎样的质 粒载体才有利于基因的克隆和重组子的筛选?第十章 1. 从Woese发现古生菌的事件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2.2. 为什么能用生物大分子作为衡

5、量生物进化的标尺?有哪些选用原则?建立16 S r RNA系统发育树的意义何在? 3. 试总结有哪些技术可被用于对细菌进行分类、鉴定?第十一章1. 试论微生物与水体富营养化作用,你认为对此类污染该如何进 行防治? 2. 试用三个典型例子说明微生物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试论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 第十二章1. 病原微生物是怎样侵害机体的?为什么说感染不是疾病的同义词? 2. 对细菌内毒素和细菌外毒素的免疫应答有何不同?若遇到刚产生外伤的病人你认为应如何进行处理? 3. 补体、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4. 什么是天然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试举例说明二者之间并无截然界限。 5. 机体可通过哪些方式获得免疫力?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