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319432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冯利华-《再别康桥》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再别康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再别康桥是高中语文第一册诗歌单元的第二课,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引起强烈的共鸣。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刚刚了解现代诗的特点、形成等,理解诗歌的形式、内涵有一定难度; 他们思维活跃,具有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和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诗歌的三美,把握作者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感受诗歌的美;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欣赏诗歌的美,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深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

2、,理解诗歌的三美。教学难点:诗歌的绘画美;独具特色的意象。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45)一、导入新课 (2)展示剑桥大学的优美图片,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在“漫步康桥”中初步感知康桥风景如画的景色。要求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剑桥大学”的景色。二、背景介绍(1)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至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

3、深情地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在屏幕上展示这段文字,请学生找出印象最深刻的句子,学生很容易找出来,可继续让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看法。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康桥对徐志摩的重要性)康桥对于徐志摩是如此的重要,因此他写了多篇与康桥有关的作品:康桥再会吧我所知道的康桥再别康桥,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三、朗读诗歌 (4)1.先推选一位同学朗读,请其他同学简单评价。2.再欣赏朗诵录音。3、请同学们细心初读两遍,说说读了本诗你最初的感受是怎样的? 四、诗歌赏析(这一

4、步是教学重点,合作探究) 1、诗人在离别时,写下了康桥的哪些风光?(1)2、讨论(主问题):诵读第2至第6节,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找出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有哪些?这些意象构建出了怎样的画面?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24)在讨论时,穿插辅助问题:“金柳”“新娘”等意象的独特效果?为什么要选择柳树而不是其他的树?(明确:柳这种植物是特别的,读一读它的名字:柳留。柳在中国的传统中的意思等于留。中国古代就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在送别诗中柳是常见的意象。比如“客舍轻轻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而且柳树下垂的枝条,风一吹就像在挥手告别。原来不仅是徐志摩不想离开,河畔的金柳也不愿他离开。)“甘心做一条水草

5、”说明了什么?(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正因为康河中的水草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所以诗人才甘心做康河中的一条水草。)为何又不能放歌,而沉默地离去?(明确:作者突然意识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而且是悄悄的离去,他的那种无奈,依恋,使他不能放歌。不是谁阻止,而是他觉得不应该放歌,唯有叹息,唯有悄悄地走。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因此这一节要读得稍微缓慢深沉。) 3、你觉得哪一句哪一段哪一节打动了你?假

6、如你就是诗人徐志摩,请放飞想像的翅膀,选择你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10)4、再次齐读,读出美感。教学到至此步,引导学生感知到诗歌的绘画美,再美读。(3)第二课时 (45)继续合作探究:5、讨论:试与第一节诗相比,谈谈对最后一节诗的理解。康桥如此美丽,诗人抒发的是怎样的情感,为什么? (10)明确: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告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

7、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不带走一片云彩”不是因为作者的豁达,而是源于对康桥的挚爱,源于对康桥的依恋。“不带走”是因为无须带走,康桥已经深深烙进作者的心底,何须带走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片云彩?本诗抒发的感情: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五、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音乐美与建筑美。音乐美。 (10)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这两节有什么特点?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在诗经中就叫做“复沓”。

8、这样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也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板书:回环往复) 2、韵律和谐。 启发:这首诗压韵了没有?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明确: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板书:韵律和谐)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4、带着感情来朗读,读出音乐美。建筑美。 (10)1、 同学们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72、每一节有几行?4。显得很匀称 (板书:节的匀称) 3、每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一行的字数基本为六、七个字,间或有八个字,单行和双行错

9、开一格排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每一节都两两错落有致,更加突显节的匀称。(板书:句的整齐) 4、齐声诵读。、有感情地朗读 (5)1、学生自由颂读,读出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诗歌中的依依惜别的感情。2、请朗诵水平高的同学读(自愿举手)六、至此,介绍“新月派”的诗歌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1)七、小结 (5)1、徐志摩先生没有来得及为我们留下更多更好的作品,1931年11月19日,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徐志摩不幸遇难,坠落于泰山脚下,年仅35岁。正如他写的另一首诗所言:“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

10、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常伴人生。徐志摩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诗歌将永存于人们的心中。让我们带着深情,再次齐读再别康桥。2、试着背诵全诗。请学生自愿背,再齐背。八、延伸拓展:教师精选2首新月派的诗歌,用PPT展示、略读 (3)九、作业布置。(1)附:板书设计再别康桥 徐志摩第一课时离别的对象特别:康桥 绘画美:意象新颖,流动的画面美第二课时音乐美:回环往复、韵律和谐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整齐 离别的气氛轻轻、悄悄、沉默感情:殷殷的挚爱,深深的依恋艺术:三美(新月派: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