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

上传人:xian****hua 文档编号:13312472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洋葱常见病害及防治(含缺素症状)(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洋葱的常见病几缺素症状马双江-20115478-药学(农药)-201102-园艺学概论一、洋葱的常见病1.霜霉病 1.1症状洋葱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及花梗。花梗上初生黄白色或乳黄色较大侵染斑,纺锤形或椭圆形,其上产生白霉,后期变为淡黄色或暗紫色。中下部叶片染病,病部以上渐干枯下垂。假茎染病多破裂,弯曲。鳞茎染病,可引致系统性侵染,这类病株矮缩,叶片畸形或扭曲,湿度大时,表面长出大量白霉。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发病轻的病斑呈苍白绿色长椭圆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呈倒“V”字形。花梗染病同叶部症状,易由病部折断枯死。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至紫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孢囊梗及孢子囊。鳞茎

2、染病后变软,外部的鳞片表面粗糙或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1.2病害循环及发病因素以卵孢子在寄主或种子上或土壤中越冬,翌年春天萌发,从植株的气孔侵入。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孢子囊,借风、雨、昆虫等传播,进行再侵染。一般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重茬地发病重,阴凉多雨或常有大雾的天气易流行。1.3防治(1)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地块种植,并与葱类以外的作物实行23年轮作。(2)选用抗病品种。一般红皮、黄皮品种较抗病,如掖辐1号等。(3)用种子重量0.3%的35%雷多米尔拌种,或用50温水浸种25分钟,再浸入冷水中,捞出晾干后播种。(4)收获时清理病残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5)发病初期喷洒90%三乙

3、膦酸铝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70%乙?锰可湿性粉剂500倍液、S0%琥?乙膦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2.立枯病2.1主要危害洋葱立枯病为洋葱育苗期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幼苗成片死亡。立枯病发生后,病苗的茎基部变褐,若干天后病部收缩细缴,茎叶萎垂枯死;如果是稍大的苗发病后,起初在白天出现萎蔫,夜间恢复,但当病斑绕茎一周时,秧苗即逐渐枯死,开始呈现椭圆形暗褐色斑,并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2.2立枯病的病菌可在土

4、壤中越冬,病菌能直接侵人秧苗,并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最低为13一15,最高为40一42。一般播种过密、不及时删苗和移苗、苗床温湿度过高等均容易诱发病害。2.3防治方法:(1)选择无病土育苗:洋葱育苗床土要选择禾本科作物或水田土,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种子携带病菌。(2)土壤消毒:播种前对地面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同时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治病菌侵入,抑制土壤病虫害的繁衍。(3)药剂防治:在苗床得病初期,喷洒药剂加新高脂膜形成保护膜,增强药效,每平方米苗床喷淋2-3升,使药液渗入幼苗茎基和根部,杀死病菌。使用工具细孔喷壶3.菌核病3.1主要危害这种病菌主

5、要危害洋葱,也危害大葱。主产区连作地病情严重,常造成减产,感病后的洋葱不耐贮藏。叶片发病时。初期为水浸状,而后变为淡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形状不定。最后变白破裂,叶片枯死下垂。剖开病叶里面有白棉絮状菌丝体在潮湿条件下,病部散生先为乳白色至黄褐色,最后变为黑色的小菌核。种株的花梗上也产生同样病症,从病部折断下垂。本病以病部产生黑色小菌核与其他病害相区别。3.2病原属于囊菌亚门、核盘菌属、大蒜核盘菌。3.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茵的菌核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春季在多湿条件下形成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菌核也可产生菌丝进行初次侵染,以后以菌丝扩大传染。一般45月和1011月间易发病,在

6、重茬、排水不良和生长较弱的情况下发病较重。 3.4防治方法(1)用非葱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2)对病残体和发病初期拔除的病株要集中烧毁或深埋。(3)雨季加强排水,减少土壤水分。(4)药剂防治应在育苗后期或定植缓苗后进行。农药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50乙烯菌核利(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20甲基利枯磷乳油对水1000倍,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40多硫悬溶剂对水5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300倍,在发病初期连治23次。4.洋葱黑斑病4.1病症初发病时,在叶片和花茎上形成黄白色长圆斑,而后扩展较快,边缘处为黄色晕圈,内部为黑褐色,即或病斑相连仍保持椭圆形。发病后期

7、,病斑上密生黑色短绒状霉层并具有同心轮纹。鳞茎多在临收前发病,初发时呈水浸状,而后病斑上生出霉层而变黑。4.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匐柄霉菌;有性阶段则属子囊菌亚门枯叶格孢腔菌。 4.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寒冷地区,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后以子囊孢子进行初侵染,而后则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时是借风传播。在温暖地区,主要是靠分生孢子反复侵染蔓延。在长势不良、管理不善的田块易发病,因受冻害造成长势不良时,也会感病。4.4防治方法(1)此病多在梅雨季节发癍,尤其长势弱的植株更易染病,故须加强间管理和注意做好排水工作。(2)在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2001500倍

8、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隔710天再喷药,最好按期喷药34次。5.灰霉病虽在田间危害叶鞘、花薹和小花梗,但也是贮藏和运输中的主要病害。5.1病症 在田间发病主要危害叶鞘、花梗及鳞茎颈部形成淡褐色的病斑,内部腐烂,潮湿时病部长满灰色粉状霉。若在叶尖发病,先为白色椭圆或近圆形斑,直径13毫米,病斑不断扩大,能连成片而使叶卷曲枯死,湿度大时可发生灰霉。在花薹和小花上的病症,与叶尖发病相同。贮藏期发病,先在颈部或肩部出现稍凹陷的病斑,而后变软,呈淡褐色,鳞片间有硬色霉层,后期产生黑褐色小菌核。鳞茎感病后常被软腐病茁再次侵入,招致腐烂、发臭。此病以高湿条件下发生灰色霉层、后期病部产生黑

9、褐色小菌核为特征,可与炭疽病和软腐病相区别。5.2病原此病以属于半知菌亚门的葱腐葡萄孢菌,致病力最强。此外,还可从病株上分离葱鳞葡萄孢菌和葱细丝葡萄孢菌。5.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遗落于田间的病残体和土壤中的菌核,可较长期地存活;初次侵染后在病斑上再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或灌溉水传播。从伤口侵入后,再蔓延到鳞茎的颈部和肩部。低温、高湿是流行、发病的条件。收获前遇雨,收获前不能充分琼晒,也会招致发病。5.4防治方法(1)在栽培管理方面,要注意清除病残体和适时收获。(2)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速克灵、50扑海

10、因、50农利灵可湿性糖剂10001500倍液,连治24次。因病原菌极易产生抗药性,故应轮换用药。6.黑粉病在较寒冷地区发生,一旦发生会年年发病,还会使韭葱等作物感病。因此,对本病不容忽视。6.1病症主要在23叶期的幼苗上发生。当病苗长至约15厘米时,叶微黄,第一二叶稍有扭曲、萎蔫。仔细观察叶及未膨大生长的鳞茎上,生有银灰色、稍隆起的条纹,严重时条斑变成肿瘤状,表皮破裂后散发出黑褐色粉末。本病的特征是感病后期为银灰色泡状肿瘤,内部充满黑褐色粉末。容易与其他病害相区别。6.2病原属担子菌亚门、条黑粉菌属,称为洋葱条黑粉菌。6.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的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是初次侵染的来源。

11、种子发芽后20天内,病菌从子叶基部等处侵入,以后再产生厚垣孢子,借风雨及流水传播。播种后气温在1025时发病,20为发病适宜温度,超过29不发病。6.4防治方法(1)用生茬地育苗,杜绝苗期感病。选无病大苗定植。(2)药剂防治:播种前先用商品甲醛稀释50倍喷洒床面,每平方米稀释药液75毫升。或在捞种前按每平方米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1克处理床土。7.白腐病主要危害大蒜,但也危害洋葱和大葱。7.1病症洋葱的幼苗及成株的叶片、鳞茎和花薹均可发病。最初叶片先端变黄,继而向下蔓延,在鳞茎和不定根上上生出绒毛状白色菌丝,随呈水浸状而腐烂,后期在菌丝层中产生芝麻粒大小的黑色菌核。本病的特征是:地上部的外观似生

12、理病害,拔出后在不同发病时期会看到水浸状病斑、白色菌丝层或已产生菌核。7.2病原 属子囊菌亚门、小菌核属,名称为白腐小菌核菌。 7.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菌核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可借灌溉和雨水传播,长出菌丝侵染寄主。在20发病较重,故多在春末夏初多雨时发病。不同品种之间抗性差异不明显。7.4防治方法(1)发病严重的田块必须实行34年与非葱蒜类作物轮作。(2)加强田间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3)在药剂防治方面:播种前用相当种子重量03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田间在拔除中心病株后再用5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灌根。此外,也可用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

13、喷布植株及畦面。8.软腐病在田间和贮藏期均可发病,我国南方地区发病较重。8.1病症田间多在鳞茎膨大期发病。在外叶下部产生灰白色、半透明的病斑,使叶鞘基部软化而倒伏,鳞茎颈部出现水漫状凹陷,不久鳞茎内部腐烂,有汁液溢出并有恶臭。贮藏期多从鳞茎颈部开始发病,手压病部有软化感,鳞片呈水浸状并流出白色带有臭味的汁液。本病的特点是鳞茎颈部呈水浸状凹陷,并引起腐烂发臭。8.2病原 病原菌为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8.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在病残体和土壤中长期腐生。借水流传播,从伤口侵入。葱蓟马和种蝇等昆虫也可传病。低洼地、基肥腐熟不充分造成烧根瓤收获期遇雨等均为诱发条件。8.4防治方法 (1)注意肥、水管理

14、,防止氮肥过量,除治害虫以减少侵染条件。(2)在田间发病初期,喷洒50琥胶肥酸铜、77可杀得微粒可湿性粉或30oDT硒剂500倍液。或喷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稀释4000倍液。视病情连续进行23次防治。9.炭疽病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除田间发病外,在贮藏过程中仍可继续发病,若防治失时,会造成较大的损失。9.1病症叶部初生近梭形淡褐色至褐色斑,后轮生许多小黑点,由于病斑的发展,可使病斑以上部分枯聂。鳞茎感病时,开始先在外侧鳞片或颈部下方发生淡灰色褐色斑纹,扩大后连结成大病斑,上面轮生黑色小粒点。侵害嫩鳞片时,则先出现黄色凹陷小斑,而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部可探入内部,引起腐烂。此病的特征是轮生的黑色小粒

15、点会突破表皮,用扩大镜可看黑色刚毛,湿度高时,可产生乳白色孢子堆。9.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称为葱炭疽菌。 9.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也可附着在被害鳞茎上越冬。翌年春暖高温时产生分生孢子,可借雨水或地面流水传播。在多雨年份,尤其在鳞茎生长期阴雨连绵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发病较重。9.4防治方法 (1)洋葱白皮品种感染炭疽病较重,有包品种鳞茎的外皮含有邻苯二酚;可以抵制病菌侵染,故栽培时可选用抗病品种。(2)与非葱蒜类作物实行23年轮作。(3)进入雨季前喷洒50炭疽福美、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75%百菌清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

16、液,或1:1:160240等量式波尔多液进行预防,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可连治23次。10.锈病危害多种葱蒜类作物。10.1病症主要发病部位是叶和花薹,很少在花器上发病。发病初期病部表面稍凸出,中心带有橙黄色的病斑,以后表皮破裂散出橙黄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10.2病原病原菌葱柄锈菌和香葱柄锈菌,前者多在寒冷地带致病。两者均属于担子菌亚们、柄锈菌属。10.3传播途径主要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而后冬孢子萌发可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借气流传播。南方地区以夏孢子或菌丝体在田间病株上越冬,第二年春季以夏孢子飞散传播。在春、秋两季低温多雨时期容易发病,肥力不足、生长不良的植株发病较重。10.4防治方法(1

17、)增施农家肥,附加磷、钾肥,提高作物健康水平。(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50%萎锈宁乳油7008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1:200的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洒,连续防治23次11.洋葱颈腐病11.1症状 特点多发生在洋葱鳞茎的成熟期或贮藏期。除洋葱以外,也可侵染其他葱蒜类蔬菜。生长期间染病,主要在叶鞘和鳞茎的颈部出现淡褐色病斑,内部组织腐烂,潮湿时有灰色霉层。贮藏期间感病,在鳞茎顶及肩部出现干枯稍凹陷病斑,变软,淡褐色,鳞片间有灰色霉层。后期有黑褐色小菌核。11.2发病规律此病病原菌属于葱腐葡萄孢菌。病原菌以菌丝体和菌核随

18、植株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或随洋葱鳞茎在贮藏场所越冬。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从植株伤口侵入。低温高湿条件均利于发病。收获期遇雨、鳞茎表皮未干、贮藏地湿度大都容易发病。11.3防治方法(1) 选择抗病品种,与其他蔬菜种类实行轮作;(2) 适时追肥,避免施肥过多过迟,且放入的有机肥必须经过腐熟,也不可多施用氮肥;(3) 科学浇水。浇水时不可大水漫灌,雨后注意排水;(4) 待洋葱充分成熟后收获,对刚收获的鳞茎要小心切截顶部,晾晒充分干燥后再贮藏;(5) 鳞茎刚收获时,用红外线照射6分钟(灯离洋葱约15厘米),可减少贮藏期腐烂;(6) 药剂防治可在生长期间喷施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40%多菌灵

19、胶悬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一般每710天喷1次,连喷24次。12.洋葱紫斑病12.1症状紫斑病主要危害洋葱、大葱、也侵染危害大蒜、韭菜。在洋葱上主要危害叶片、花梗、鳞茎。病斑首先从叶尖开始发生,或在蓟马危害的伤口处形成,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有黑灰色的霉状物。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呈暗紫色,形成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扩大到全叶,常使葱叶由下向上变黄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鲜葱的产量、品质。 12.2病原菌与发病条件:紫斑病的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以菌丝附着在病残体上在土中越冬。或在葱类植物上辗转为害,借气流、雨水传

20、播,从气孔、伤口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温暖多湿的条件下容易发病,鳞茎膨大期易感病,沙质土、旱地、早苗、老苗、缺肥、洋葱生长衰弱、蓟马为害严重的田块发病重。本地红皮葱发病轻,黄皮洋葱感病重,移栽早的发病重,深沟高墒排水快,土壤透气性好,感病较轻,近期内灌过水的发变重。 12.3防治方法:(1)清洁田园、清除病残体等传染源。(2)加强管理,多施基肥、追肥,使洋葱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发病后要控制灌水,以降低土壤湿度,及早防治蓟马,以免造成伤口。(3)药剂防治:种子用40甲醛300倍液浸种3小时,浸后及时洗净。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50

21、0倍液、40大富丹5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铜铵合剂500倍液、2多抗霉素30ppm、50速克灵3050克、葱蒜病菌净等药剂喷雾,以上药剂任选一种即可,各种药剂应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防治34次,在每10kg药液中加510克中性洗衣粉,可增加药液的粘着性。二缺素症状1.氮氮素不足,生长受抑制,先从外叶开始黄化,严重时会枯死;但根系仍保持生活。在植株的营养体(叶和鳞茎)形成的初期,对氮素的要求较高,这时也是需要氮素的关键时期。进入鳞茎形成期后,如氮素供给不足,会使鳞茎肥大生长不良,外形瘦长,甚至肥大生长期受到遏制,不能充分发挥固有的丰产能力。反之,如果氮素吸收过剩,则叶色深绿

22、,发育进程迟缓,叶部贪青使之延迟成熟,面且容易感染病害。一般土壤中氮素在3060毫克当量就容易发生生理障碍。因为当氮素供给过多时,由于鳞片内水溶性氮积累过多,就表现出缺钙,也就容易发生心腐(内部鳞片缺钙而腐烂)和肌腐(外部鳞片腐烂)。2.钾苗期缺钾,当时不表现出明垦筋瘟歇,但对龋卿鳞茎的肥大生长会有影响。在鳞茎肥大生长期缺钾,不仅容易感染霜霉病,还会降低耐贮性。一般在洋葱植株达到最大高度后应适当控制氮肥而增施钾肥,以满足洋葱生长发育的需要。3.磷磷对洋葱幼苗期的发育十分重要,可以直接影响株高和叶数的增加,甚至根系也会因缺磷而发育不良。在鳞茎肥大期缺磷,也会减产。如果磷素吸收过剩,则鳞茎外部的鳞

23、片会发生缺钙;内部鳞片会发生缺钾;鳞茎盘(底盘)会表现缺镁,于是肌腐、心腐和根腐等生理病害则由之发生。必须指出的是,一旦出现缺磷的症状后再向土壤追施磷肥已无济于事。因此,必须事先在基肥中配加磷肥;或用磷酸二氢钾液喷洒叶面补肥,作为应急措施。4.镁缺镁的症状是嫩叶先端变黄,继而向基部扩展,以至枯死如发现缺镁,可在叶面喷洒1的硫酸镁溶液,经23次后即可收到显著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是应急措施。洋葱缺硫叶片变黄,生育不良。另外,硫是维生素B和丙烯基硫化物的成分之一,这足以说明洋葱需要一定的硫。施用硫酸根化肥,可以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5.硼洋葱缺硼叶片弯曲、生长不良,嫩叶发生黄色和绿色镶嵌,质地变脆;叶鞘部分发生梯形裂纹。鳞茎则表现疏松,严重时发生心腐病。叶面补硼可喷洒0.10.3的硼酸溶液。在土壤中补硼,每6667平方米可施用硼砂1千克。施用过量或施用不匀会发生烧根,应予注意。6.铜洋葱缺铜鳞茎外皮薄、颜色淡。在泥炭土地带曾发生过缺铜的报道。采取每6667平方米施用822千克硫酸铜的措施后,鳞茎外皮增厚,颜色转浓,鳞茎紧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