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09541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4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庄子齐物论的疑惑及其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读 庄 子 齐 物 论 的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陈 怡 (东 南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系 , 南 京 211189) 摘 要 : 文 章 谈 了 读 庄 子 齐 物 论 的 一 些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例 如 :如 何 理 解 齐 物 论 的 主 旨 和 重 点 ;如 何 理 解 “ 三 籁 ” 、“ 两 行 ” 、“ 天 地 一 指 ,万 物 一 马 ” 和 “ 以 明 ” ;如 何 理 解 逍 遥 游 中 的 “ 小 大 之 辩 ” 和 齐 物 论 中 “ 万 物 齐 一 ” 观 之 间 的 矛 盾 等 。 最 后 ,谈 了 读 庄 子 的 一 点 建 议 :先 读 寓 言

2、,再 读 “ 内 篇 ” ;“ 内 篇 ” 中 ,最 值 得 将 逍 遥 游 和 齐 物 论 比 照 而 读 ,以 培 养 锻 炼 自 己 的 形 象 思 维 和 抽 象 思 维 能 力 。 关 键 词 : 齐 物 论 ;疑 惑 ;解 析 中 图 分 类 号 :B2231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025919 (2009) 0120028209 收 稿 日 期 :2008210212 作 者 简 介 :陈 怡 ,男 ,湖 南 省 武 汉 市 人 , 东 南 大 学 电 气 工 程 系 教 授 。 陈 少 明 : 齐 物 论 及 其 影 响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3、 出 版 社 2004 年 版 ,第 17 页 。 谢 祥 皓 : 庄 子 导 读 ,北 京 :中 国 国 际 广 播 出 版 社 ,2008 年 版 ,第 150 页 。 同 上 书 ,第 65 页 。 读 庄 者 ,往 往 对 齐 物 论 怀 有 一 种 敬 畏 之 心 ,因 其 太 深 奥 了 ,从 而 读 后 会 产 生 很 多 疑 惑 。 下 面 谈 一 些 自 己 的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 一 、 对 篇 名 “ 齐 物 论 ” 的 疑 惑 和 解 析 对 篇 名 “ 齐 物 论 ” 的 解 析 是 多 样 的 :齐 的 是 “ 物 ” 还 是 “ 论 ” ,抑 或 既 “

4、齐 物 ” 又 “ 齐 论 ” ? 据 中 山 大 学 陈 少 明 教 授 在 齐 物 论 及 其 影 响 一 书 中 引 杨 柳 桥 先 生 的 举 证 ,早 期 的 庄 子 研 究 者 多 认 为 ,齐 的 是 “ 物 ” ,即 将 “ 齐 物 ” 连 读 。 如 左 思 魏 都 赋 中 刘 逵 注 :“ 庄 子 有 齐 物 之 论 。 ” 刘 勰 文 心 雕 龙 论 说 :“ 庄 周 齐 物 ,以 论 为 名 。 ” 但 宋 以 后 ,有 人 主 张 “ 物 论 ” 连 读 ,认 为 庄 子 齐 的 是 “ 物 论 ” ,即 对 物 的 看 法 。 如 王 应 麟 困 学 记 闻 说 :

5、“ 庄 子 齐 物 论 ,非 欲 齐 物 也 ,盖 谓 物 论 之 难 齐 也 。 ” 后 来 有 学 者 认 为 ,庄 子 的 齐 物 论 齐 的 既 是 “ 物 ” 也 是 “ 物 论 ” 。 如 山 东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院 研 究 员 谢 祥 皓 先 生 在 庄 子 导 读 一 书 中 的 观 点 是 :“ 齐 物 实 为 齐 论 之 根 基 , 齐 论 则 是 齐 物 的 必 然 结 论 ,二 者 无 须 分 离 。 ” 谢 祥 皓 先 生 还 说 :“ 庄 周 在 齐 物 论 中 所 表 现 的 相 对 主 义 的 认 识 论 ,其 特 点 就 在 于 ,它 既 系 统 、

6、全 面 ,又 坚 决 、 彻 底 。 细 言 之 ,可 略 分 以 下 四 个 层 次 :齐 彼 是 ;齐 是 非 ;齐 物 我 ;齐 生 死 。 可 见 , 齐 物 之 论 表 现 了 庄 周 对 现 实 之 物 质 世 界 的 强 烈 而 彻 底 的 怀 疑 , 公 开 、 鲜 明 地 挑 起 了 不 可 知 论 的 旗 帜 。 ” 这 段 话 是 其 对 齐 物 论 内 涵 的 解 析 。 对 这 种 解 析 ,我 既 赞 同 ,又 不 赞 同 。 赞 同 的 是 ,庄 子 在 齐 物 论 中 确 实 表 现 了 他 的 相 对 主 义 认 识 论 ,也 确 实 可 分 为 四 个 层

7、次 :齐 彼 是 ,齐 是 非 ,齐 物 我 ,齐 生 死 。 并 且 还 可 将 其 分 为 齐 “ 物 论 ” 和 “ 齐 物 ” 两 部 分 :齐 彼 是 (即 齐 彼 此 ) 和 齐 是 非 是 “ 齐 论 ” ;齐 物 我 和 齐 生 死 则 是 “ 齐 物 ” 。 顺 便 提 及 ,由 这 段 话 可 见 ,作 者 认 为 ,齐 生 死 是 庄 子 相 对 主 义 认 识 论 的 最 高 层 次 。 我 个 人 则 认 为 ,生 命 哲 学 是 庄 子 哲 学 的 主 要 组 成 部 分 ,而 对 生 死 的 超 越 又 是 庄 子 生 命 哲 学 中 最 精 彩 的 部 分 。

8、但 是 , 齐 物 论 所 表 达 的 是 否 就 仅 仅 只 是 不 可 知 论 ? 我 认 为 , 齐 物 论 所 表 达 的 主 题 ,仍 如 逍 遥 游 一 样 ,是 一 种 超 越 的 精 神 :超 越 彼 此 ,超 越 是 非 ,超 越 物 我 ,超 越 生 死 。 而 且 我 还 进 一 步 认 为 ,超 越 的 思 想 是 全 部 庄 子 一 以 贯 之 的 思 想 ,所 以 我 将 庄 子 哲 学 称 为 “ 超 越 哲 学 ” 。 当 然 ,和 逍 遥 游 有 所 不 同 ,在 齐 物 论 中 ,庄 子 是 从 认 识 论 的 视 角 加 以 阐 释 的 ,具 有 更 为

9、浓 厚 的 哲 学 意 味 ,更 为 深 刻 ,更 为 彻 底 ,所 以 读 起 来 更 加 困 难 ,但 却 是 解 析 庄 子 的 关 键 。 我 第 46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s) Vol. 46 , No. 1 Jan. 2009 认 为 ,庄 子 正 是 有 了 这 样 的 认 识 论 ,才 能 呈 现 出 真 正 的 “ 逍 遥 游 ” 。 在 这 样 的 认 识 论 中 ,既 有 相

10、对 主 义 ,也 有 辩 证 法 ;既 有 唯 心 ,也 有 唯 物 ;既 有 理 性 思 维 ,也 有 形 象 思 维 ,而 不 仅 仅 是 虚 无 的 、 消 极 的 不 可 知 论 。 二 、 对 齐 物 论 重 点 的 疑 惑 和 解 析 通 观 齐 物 论 全 文 ,我 认 为 ,其 要 表 达 的 最 主 要 观 点 既 不 是 “ 齐 物 ” ,也 不 是 “ 齐 论 ” ,而 是 全 文 最 后 的 一 句 话 :“ 此 之 谓 物 化 ” 。 这 既 是 “ 点 睛 之 笔 ” , 也 是 “ 神 来 之 笔 ” 。 “ 物 化 ” 即 万 物 的 变 化 ,包 括 自 身

11、的 变 化 和 相 互 之 间 的 变 化 。 正 是 因 为 万 物 均 在 不 断 的 变 化 中 ,所 以 彼 可 为 此 ,此 可 为 彼 ;是 可 为 非 ,非 可 为 是 ;物 可 为 我 ,我 可 为 物 ;生 可 为 死 ,死 可 为 生 ;庄 周 可 为 蝴 蝶 ,蝴 蝶 可 为 庄 周 。 也 就 是 说 ,正 是 因 为 “ 物 化 ” ,才 无 需 执 守 固 定 的 彼 此 、 是 非 、 物 我 和 生 死 ,才 需 要 超 越 彼 此 观 、 是 非 观 、 物 我 观 和 生 死 观 ,这 才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表 现 为 “ 齐 物 ” 或 “ 齐 论

12、” 。 而 且 ,我 还 进 一 步 认 为 ,“ 齐 ” 根 本 就 不 是 文 章 的 重 点 ,文 章 的 重 点 是 “ 一 ” 、 是 “ 通 ” :是 “ 道 通 为 一 ” ,是 “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 ,其 可 以 简 洁 地 表 达 为 “ 万 物 为 一 ” 或 “ 万 物 一 体 ” 。 从 而 , 分 析 齐 物 论 时 常 用 的 “ 齐 彼 此 、 齐 是 非 、 齐 物 我 、 齐 生 死 ” ,不 如 改 为 “ 一 彼 此 、 一 是 非 、 一 物 我 、 一 生 死 ” 也 许 更 合 适 ,因 为 “ 齐 ” 和 “ 一

13、 ” 的 含 义 是 不 同 的 :前 者 强 调 的 是 “ 同 ” ,后 者 强 调 的 是 “ 通 ” 。 如 同 解 析 逍 遥 游 时 曾 强 调 了 “ 游 ” 字 在 庄 子 中 的 重 要 性 一 样 ,我 认 为 ,“ 化 ” 字 在 庄 子 中 也 有 着 非 常 重 要 的 意 义 。 稍 加 检 索 ,同 样 会 发 现 , “ 化 ” 在 庄 子 中 频 繁 出 现 ,如 在 “ 内 篇 ” 中 就 有 : 逍 遥 游 中 的 鲲 “ 化 而 为 鸟 ,其 名 为 鹏 ” ; 齐 物 论 中 的 “ 其 形 化 ,其 心 与 之 然 ,可 不 谓 大 哀 乎 ” 、“

14、 化 声 之 相 待 ,若 其 不 相 待 ” 、“ 此 之 谓 物 化 ” ; 人 间 世 中 的 “ 执 而 不 化 ,外 合 而 内 不 訾 ,其 庸 讵 可 乎 ” 、“ 是 万 物 之 化 也 ,禹 、 舜 之 所 纽 也 ” ; 德 充 符 中 的 “ 审 乎 无 假 而 不 与 物 迁 ,命 物 之 化 而 守 其 宗 也 ” ; 大 宗 师 中 的 “ 不 如 两 忘 而 化 其 道 ” 、“ 万 化 而 未 始 有 极 也 ” 、“ 况 万 物 之 所 系 ,而 一 化 之 所 待 乎 ” 、“ 浸 假 而 化 予 之 左 臂 以 为 鸡 ” 、“ 且 方 将 化 ,恶 知

15、不 化 哉 ” 、 “ 同 则 无 好 也 ,化 则 无 常 也 ” 、“ 以 天 地 为 大 炉 ,以 造 化 为 大 冶 ” ; 应 帝 王 中 的 “ 人 孰 敢 不 听 而 化 诸 ” 、 “ 明 王 之 治 ,功 盖 天 下 而 似 不 自 己 ,化 贷 万 物 而 民 弗 恃 ” 。 再 如 “ 外 篇 ” 天 地 中 的 “ 明 王 之 治 ,功 盖 天 下 而 似 不 自 己 ,化 贷 万 物 而 民 弗 恃 ” ; 天 道 中 的 “ 知 天 乐 者 ,其 生 也 天 行 ,其 死 也 物 化 ” 、“ 白 之 相 视 ,眸 子 不 运 而 风 化 ” ; 知 北 游 中 的

16、 “ 古 之 人 , 外 化 而 内 不 化 ;今 之 人 ,内 化 而 外 不 化 ” ;还 有 “ 杂 篇 ” 寓 言 中 的 “ 孔 子 行 年 六 十 而 六 十 化 ” ; 天 下 中 的 “ 应 于 化 而 解 于 物 ” 等 。 我 认 为 ,注 意 到 这 一 点 ,仔 细 体 会 其 内 涵 ,对 理 解 “ 齐 物 论 ” 以 及 整 个 庄 子 都 是 有 益 的 。 因 为 “ 化 ” 就 是 “ 逍 遥 ” 的 另 一 种 表 达 方 式 :只 有 进 入 了 “ 化 境 ” ,才 是 真 正 的 “ 逍 遥 ” 。 无 怪 王 蒙 先 生 在 他 的 我 的 人 生

17、 哲 学 一 书 中 说 ,人 生 的 最 高 境 界 就 是 达 到 一 种 化 境 。 我 赞 同 这 种 说 法 。 三 、 对 齐 物 论 篇 名 的 进 一 步 解 析 既 然 “ 齐 ” 并 非 文 章 的 重 点 ,由 此 ,我 又 产 生 了 一 个 疑 惑 : 齐 物 论 的 名 字 符 合 文 章 的 含 义 吗 ? 它 是 庄 子 自 己 所 取 的 名 字 吗 ? 如 果 我 们 仔 细 查 一 查 原 文 就 会 发 现 , 齐 物 论 通 篇 是 找 不 到 一 个 “ 齐 ” 字 的 。 既 然 如 此 ,给 这 篇 文 字 取 名 为 齐 物 论 ,其 适 切

18、性 就 十 分 值 得 怀 疑 了 。 由 此 ,我 认 为 , 庄 子 内 篇 的 名 字 ,当 为 后 人 所 取 ,从 而 才 会 出 现 如 此 现 象 。 如 果 由 庄 子 自 己 取 名 ,以 其 超 凡 的 智 慧 ,是 不 会 出 现 这 种 问 题 的 。 我 突 发 奇 想 ,如 果 能 让 我 选 择 的 话 ,更 合 适 的 名 字 应 该 是 道 通 为 一 论 或 万 物 为 一 论 ,如 果 为 了 内 篇 名 字 的 一 致 性 ,都 用 三 个 字 ,也 可 用 物 化 论 或 物 通 论 ,这 些 名 字 都 比 齐 物 论 更 合 适 。 无 怪 乎 古

19、 代 有 学 者 认 为 :世 上 之 物 ,原 本 不 齐 ,故 不 可 齐 ,也 不 必 齐 。 如 果 用 “ 通 ” 的 观 点 来 看 ,则 不 齐 之 物 是 可 通 也 应 通 的 。 当 然 ,这 也 只 是 本 人 的 一 种 解 析 和 猜 测 而 已 。 事 实 上 , 齐 物 论 的 名 字 是 无 法 更 改 ,也 是 无 需 更 改 的 ,但 无 可 置 疑 的 是 ,人 们 的 解 析 却 是 可 以 深 化 、 可 以 更 改 的 。 顺 便 指 出 ,“ 万 物 为 一 ” 或 “ 万 物 一 体 ” 的 思 想 是 十 分 值 得 珍 惜 的 思 想 。 它

20、 不 仅 为 道 家 推 崇 ,也 为 儒 家 推 崇 ,并 称 之 为 “ 一 体 之 仁 ” 。 宋 代 学 者 程 颐 说 :“ 医 学 言 手 足 痿 痹 为 不 仁 ,此 言 最 善 名 状 。 仁 者 以 天 地 万 物 为 一 体 ,莫 非 己 也 如 手 足 不 仁 ,气 己 不 贯 ,皆 不 属 己 。 故 博 施 济 众 ,乃 圣 人 之 功 用 。 ” ( 二 程 遗 书 卷 二 上 ) 明 代 学 者 王 阳 明 也 说 :“ 大 人 者 ,以 天 地 万 物 为 一 体 者 也 。 ” ( 大 学 问 )中 国 哲 学 中 “ 万 物 一 体 ” 思 想 的 源 头

21、至 少 可 追 溯 到 庄 子 的 这 篇 齐 物 论 :“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而 万 第 1 期 陈 怡 :读 庄 子 齐 物 论 的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29 物 与 我 为 一 。 ” 著 名 哲 学 家 、 北 京 大 学 张 世 英 先 生 认 为 ,“ 万 物 一 体 ” 是 中 国 古 代 “ 天 人 合 一 ” 思 想 的 核 心 ,是 和 谐 论 的 本 体 论 根 据 。 中 国 哲 学 的 发 展 方 向 就 是 要 从 古 代 原 始 的 “ 天 人 合 一 ” ,经 过 学 习 西 方 的 主 客 思 维 方 式 和 主 体 性 哲 学 (“ 天 人 相

22、分 ” ) ,再 进 一 步 上 升 为 高 级 的 “ 天 人 合 一 ” ,其 核 心 仍 然 是 “ 万 物 一 体 ” 。 不 仅 中 国 哲 学 的 发 展 是 如 此 ,个 人 精 神 的 发 展 也 是 如 此 。 我 非 常 赞 同 这 一 观 点 ,故 在 此 予 以 介 绍 和 强 调 。 此 外 ,张 先 生 还 写 了 一 篇 相 同 相 似 相 通 的 文 章 专 门 论 述 “ 通 ” 的 重 要 性 ,有 兴 趣 者 可 参 阅 。 四 、 对 “ 三 籁 ” 的 疑 惑 和 解 析 在 齐 物 论 的 开 篇 ,南 郭 子 綦 给 其 弟 子 颜 成 子 游 讲

23、 的 “ 女 闻 人 籁 而 未 闻 地 籁 ,女 闻 地 籁 而 未 闻 天 籁 ” 给 人 留 下 了 深 刻 的 印 象 ,但 接 下 来 文 中 只 详 细 描 写 了 地 籁 ,对 人 籁 和 天 籁 只 简 单 提 及 ,让 人 得 到 的 是 不 甚 了 了 之 感 ,以 致 产 生 疑 惑 ,难 道 这 就 是 庄 子 所 要 表 达 的 意 象 吗 ? 为 此 读 了 不 少 人 的 注 疏 ,还 是 感 到 茫 然 。 经 过 思 考 ,得 到 下 述 体 会 。 先 谈 对 “ 籁 ” 的 解 析 。 大 多 数 注 疏 都 作 “ 籁 者 , 箫 也 ” 的 解 析 ,

24、如 郭 象 。 成 玄 英 的 疏 则 是 :“ 人 籁 , 箫 也 。 长 一 尺 二 寸 ,十 六 管 ,象 凤 翅 ,舜 作 也 。 ” 我 觉 得 ,“ 籁 ” 在 此 文 中 应 指 声 音 。 由 此 ,“ 地 籁 ” 即 大 地 发 出 的 声 音 ,也 就 是 文 中 所 说 的 “ 大 块 噫 气 ” 。 顺 便 指 出 ,此 处 的 “ 噫 ” 不 应 读 为 y ,而 应 读 为 a , 指 人 体 内 腔 发 出 的 气 体 和 声 音 。 同 样 ,“ 人 籁 ” 指 人 为 方 式 发 出 的 声 音 ,如 文 中 所 说 的 “ 比 竹 是 也 ” , 即 排 箫

25、 发 出 的 声 音 。 “ 天 籁 ” 就 应 是 天 然 的 声 音 。 其 次 的 疑 惑 是 ,这 三 种 籁 有 无 区 分 ? 陈 鼓 应 先 生 的 意 见 是 “ 三 籁 并 无 不 同 ,它 们 都 是 天 地 间 自 然 的 音 响 。 ” 郭 象 也 认 为 “ 优 劣 无 所 错 其 间 矣 ” 。 我 则 认 为 是 有 区 分 的 :天 籁 最 为 深 玄 ,最 为 难 得 ; 地 籁 较 为 常 见 ,但 它 是 天 籁 的 一 种 体 现 ;人 籁 容 易 理 解 ,但 有 是 否 合 于 “ 道 ” 之 分 。 只 有 合 于 “ 道 ” 的 人 籁 ,才 能

26、 与 天 籁 、 地 籁 一 起 构 成 一 个 和 谐 的 整 体 。 最 终 要 理 解 的 是 ,“ 三 籁 ” 的 这 种 区 分 在 齐 物 论 中 是 如 何 体 现 的 ? 其 根 本 的 思 想 是 什 么 ? 我 认 为 ,庄 子 所 表 达 的 是 :人 籁 在 很 多 情 况 下 是 不 和 谐 的 ,因 此 出 现 了 彼 此 、 是 非 之 争 ,其 原 因 在 于 人 的 “ 成 心 ” ,因 此 ,人 要 超 越 彼 此 ,超 越 是 非 ,超 越 物 我 ,超 越 生 死 ,达 到 “ 丧 我 ” 即 “ 无 己 ” 的 “ 化 境 ” ,也 就 是 “ 天 籁

27、 ” 的 境 界 。 这 种 思 想 ,其 实 也 就 是 老 子 所 主 张 的 “ 人 法 地 ,地 法 天 ,天 法 道 ,道 法 自 然 ” 思 想 的 具 体 化 和 形 象 化 体 现 。 五 、 关 于 “ 天 地 一 指 、 万 物 一 马 ” 的 解 析 齐 物 论 中 关 于 “ 天 地 一 指 、 万 物 一 马 ” 的 一 段 话 历 来 被 认 为 是 难 以 理 解 的 话 语 之 一 ,历 来 的 解 释 也 各 有 不 同 。 原 文 如 下 :“ 以 指 喻 指 之 非 指 ,不 若 以 非 指 喻 指 之 非 指 也 ;以 马 喻 马 之 非 马 ,不 若

28、以 非 马 喻 马 之 非 马 也 。 天 地 一 指 也 ,万 物 一 马 也 。 ” 据 陈 鼓 应 先 生 在 庄 子 今 注 今 译 一 书 的 理 解 :“ 指 、 马 是 当 时 辩 者 辩 论 的 一 个 重 要 主 题 ,尤 以 公 孙 龙 的 指 物 论 和 白 马 论 最 著 名 。 庄 子 只 不 过 用 指 、 马 的 概 念 作 喻 说 ,原 义 乃 在 于 提 醒 大 家 不 必 斤 斤 计 较 于 彼 此 、 人 我 的 是 非 争 论 ,更 不 必 执 著 于 一 己 的 观 点 去 判 断 他 人 。 ” 接 下 来 他 说 “ 历 来 各 家 的 解 说 含

29、 混 而 分 歧 ” ,并 介 绍 了 数 家 的 注 解 ,如 郭 象 注 为 :“ 夫 自 是 而 非 彼 ,彼 我 之 常 情 也 。 故 以 我 指 喻 彼 指 ,则 彼 指 于 我 指 独 为 非 指 矣 。 此 以 指 喻 指 之 非 指 也 。 若 复 以 彼 指 还 喻 我 指 ,则 我 指 于 彼 指 复 为 非 指 矣 。 此 以 非 指 喻 指 之 非 指 也 。 将 明 无 是 无 非 ,莫 如 反 复 相 喻 。 ” 林 希 逸 的 解 说 是 :“ 以 我 而 非 彼 ,不 若 就 他 人 身 上 思 量 ,他 又 非 我 ,物 我 对 立 ,则 是 非 不 可 定

30、 也 。 ” 其 他 人 ,如 赵 以 夫 、 释 德 清 、 王 先 谦 、 钱 穆 、 陈 启 天 的 分 析 请 参 考 该 书 。 我 认 为 ,上 述 各 家 的 解 说 确 实 是 含 混 而 分 歧 , 关 键 在 未 抓 住 要 点 。 在 我 看 来 ,这 要 点 就 是 齐 物 论 乃 至 整 个 庄 子 的 要 点 :“ 道 通 为 一 ” 。 我 用 这 个 要 点 ,将 其 解 析 如 下 :“ 用 具 体 的 手 指 (指 ) 说 明 具 体 的 手 指 (指 ) 不 是 指 的 概 念 (非 指 ) ,不 如 用 指 的 概 念 (非 指 )说 明 具 体 的 手

31、 指 (指 )不 是 指 的 概 念 (非 指 ) ;用 具 体 的 白 马 (马 ) 说 明 具 体 的 白 马 (马 ) 同 上 ,第 60 页 。 陈 鼓 应 : 庄 子 今 注 今 译 上 ,北 京 :中 华 书 局 1983 年 版 ,第 36 页 。 张 世 英 : 相 同 相 似 相 通 ,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2004 年 第 3 期 。 张 世 英 : 哲 学 导 论 ,北 京 :北 京 大 学 出 版 社 2004 年 版 ,第 21、 275、 403 页 。 30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9 年 不 是 马 的 概 念 (非

32、马 ) ,不 如 用 马 的 概 念 (非 马 ) 说 明 具 体 的 白 马 (马 )不 是 马 的 概 念 (非 马 ) 。 (即 :用 具 体 的 事 物 说 明 具 体 的 事 物 不 是 概 念 ,不 如 用 概 念 说 明 具 体 的 事 物 不 是 概 念 。 ) (如 果 从 抽 象 、 普 遍 和 相 通 的 角 度 看 ,也 就 是 如 “ 以 道 观 之 ” ,) 天 地 都 是 一 指 呵 ,万 物 都 是 一 马 呵 , (即 道 通 为 一 呵 ) 。 ” 为 了 真 正 理 解 上 述 解 析 ,我 再 作 进 一 步 的 说 明 。 以 “ 马 ” 为 例 。

33、在 一 般 人 看 来 ,“ 马 ” 就 是 具 体 的 马 :这 是 白 马 ,那 是 黑 马 ;这 是 大 马 ,那 是 小 马 。 并 且 是 各 不 相 同 的 :白 马 不 是 黑 马 ,黑 马 不 是 白 马 ;大 马 不 是 小 马 ,小 马 不 是 大 马 。 如 此 等 等 ,不 一 而 足 ,如 同 儒 墨 之 是 非 ,是 其 所 非 ,非 其 所 是 。 但 当 我 们 建 立 了 “ 马 ” 的 概 念 后 ,天 下 所 有 的 马 ,不 管 白 马 、 黑 马 、 大 马 、 小 马 ,就 都 是 相 通 的 马 了 。 这 就 是 从 人 认 识 事 物 的 抽

34、象 层 次 看 ,概 念 高 于 实 物 。 而 且 ,抽 象 的 层 次 越 高 ,其 所 能 包 含 的 事 物 就 越 多 ,即 相 通 性 就 越 强 。 如 果 达 到 了 “ 道 ” 的 抽 象 层 次 ,“ 以 道 观 之 ” ,则 天 下 的 事 物 就 莫 不 相 通 了 。 这 就 是 庄 子 的 “ 道 通 为 一 ” 。 用 形 象 的 比 喻 ,就 是 “ 天 地 一 指 也 ,万 物 一 马 也 ” 。 所 以 我 认 为 ,这 一 段 话 就 是 对 “ 道 通 为 一 ” 所 作 的 形 象 化 说 明 。 六 、 对 “ 以 明 ” 的 疑 惑 和 解 析 读

35、 庄 子 者 都 知 道 ,在 齐 物 论 中 有 一 个 难 以 理 解 却 又 极 其 关 键 的 概 念 :“ 以 明 ” 。 文 中 是 这 样 引 出 这 一 概 念 的 :“ 夫 言 非 吹 也 。 言 者 有 言 ,其 所 言 者 特 未 定 也 。 果 有 言 邪 ? 其 未 尝 有 言 邪 ? 其 以 为 异 于 音 ,亦 有 辩 乎 ? 其 无 辩 乎 ? 道 恶 乎 隐 而 有 真 伪 ? 言 恶 乎 隐 而 有 是 非 ? 道 恶 乎 往 而 不 存 ? 言 恶 乎 存 而 不 可 ? 道 隐 于 小 成 ,言 隐 于 荣 华 。 故 有 儒 墨 之 是 非 ,以 是

36、其 所 非 而 非 其 所 是 。 欲 是 其 所 非 而 非 其 所 是 ,则 莫 若 以 明 。 物 无 非 彼 ,物 无 非 是 。 自 彼 则 不 见 ,自 是 则 知 之 。 故 曰 :彼 出 于 是 ,是 亦 因 彼 。 彼 是 ,方 生 之 说 也 。 虽 然 ,方 生 方 死 ,方 死 方 生 ;方 可 方 不 可 ,方 不 可 方 可 ;因 是 因 非 ,因 非 因 是 。 是 以 圣 人 不 由 而 照 之 于 天 ,亦 因 是 也 。 是 亦 彼 也 ,彼 亦 是 也 。 彼 亦 一 是 非 ,此 亦 一 是 非 。 果 且 有 彼 是 乎 哉 ? 果 且 无 彼 是 乎

37、 哉 ? 彼 是 莫 得 其 偶 ,谓 之 道 枢 。 枢 始 得 其 环 中 ,以 应 无 穷 。 是 亦 一 无 穷 ,非 亦 一 无 穷 也 。 故 曰 莫 若 以 明 。 ”“ 古 之 人 ,其 知 有 所 至 矣 。 恶 乎 至 ? 有 以 为 未 始 有 物 者 , 至 矣 ,尽 矣 ,不 可 以 加 矣 。 其 次 以 为 有 物 矣 ,而 未 始 有 封 也 。 其 次 以 为 有 封 焉 ,而 未 始 有 是 非 也 。 是 非 之 彰 也 ,道 之 所 以 亏 也 。 道 之 所 以 亏 ,爱 之 所 之 成 。 果 且 有 成 与 亏 乎 哉 ? 果 且 无 成 与 亏

38、乎 哉 ? 有 成 与 亏 ,故 昭 氏 之 鼓 琴 也 ;无 成 与 亏 ,故 昭 氏 之 不 鼓 琴 也 。 昭 文 之 鼓 琴 也 ,师 旷 之 枝 策 也 ,惠 子 之 据 梧 也 ,三 子 之 知 几 乎 ,皆 其 盛 者 也 ,故 载 之 末 年 。 唯 其 好 之 也 ,以 异 于 彼 ,其 好 之 也 ,欲 以 明 之 。 彼 非 所 明 而 明 之 ,故 以 坚 白 之 昧 终 。 而 其 子 又 以 文 之 纶 终 ,终 身 无 成 。 若 是 而 可 谓 成 乎 ? 虽 我 亦 成 也 。 若 是 而 不 可 谓 成 乎 ? 物 与 我 无 成 也 。 是 故 滑 疑 之

39、 耀 ,圣 人 之 所 图 也 。 为 是 不 用 而 寓 诸 庸 ,此 之 谓 以 明 。 ” 历 代 学 者 对 “ 以 明 ” 有 不 同 的 解 析 。 著 名 学 者 、 北 京 大 学 的 楼 宇 烈 先 生 曾 在 “ 莫 若 以 明 ” 释 读 齐 物 论 杂 记 一 则 的 文 章 里 对 历 代 的 解 析 进 行 了 归 纳 ,将 所 有 解 析 分 为 四 类 :一 、 把 “ 以 明 ” 解 释 为 一 种 “ 反 覆 相 明 ” 或 “ 反 覆 相 喻 ” 的 思 想 方 法 。 西 晋 郭 象 庄 子 注 首 主 此 说 ,以 后 唐 成 玄 英 在 庄 子 疏

40、中 继 续 发 挥 了 这 一 意 思 。 二 、 把 “ 明 ” 解 释 为 老 子 所 谓 “ 知 常 曰 明 ” (五 十 五 章 )或 “ 照 之 以 天 ” 、“ 照 之 以 本 然 之 明 ” 。 这 是 说 ,“ 莫 若 以 明 ” 的 意 思 是 要 人 们 抛 弃 一 般 世 俗 人 运 用 智 力 去 分 别 是 非 、 彼 此 的 那 种 认 识 活 动 ,而 要 从 物 本 来 就 没 有 确 定 不 移 的 是 非 、 彼 此 之 分 的 所 谓 “ 常 ” 去 加 以 认 识 。 这 种 认 识 活 动 (“ 明 ” )与 一 般 世 俗 的 认 识 活 动 (“

41、智 ” )不 同 ,是 一 种 非 “ 智 力 ” 的 认 识 活 动 , 所 以 叫 做 “ 照 之 以 天 ” 的 “ 本 然 之 明 ” 。 持 这 一 见 解 的 学 者 较 多 。 三 、 把 “ 明 ” 解 释 为 儒 墨 各 自 的 一 偏 之 见 ,自 以 为 “ 明 ” 的 “ 明 ” 。 四 、 把 “ 莫 若 以 明 ” 解 释 为 “ 搞 不 清 楚 ” 。 任 继 愈 先 生 认 为 ,庄 子 内 篇 思 想 以 “ 取 消 认 识 作 为 认 识 ” ,“ 取 消 回 答 作 为 回 答 ” 。 所 以 ,他 训 “ 莫 若 以 明 ” 之 “ 若 ” 为 “ 乃

42、” ,通 “ 能 ” 。 他 说 :“ 莫 若 以 明 ” ,亦 即 “ 莫 能 以 明 ” ,亦 即 “ 搞 不 清 楚 ” 。 在 介 绍 了 上 述 解 析 后 ,楼 宇 烈 先 生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见 解 :将 “ 以 ” 解 为 “ 已 ” ,即 “ 停 止 ” ,从 而 “ 以 明 ” 即 “ 已 明 ” ,亦 即 “ 止 明 ” 、“ 去 明 ” 、“ 弃 明 ” 、“ 不 用 明 ” 的 意 思 。 “ 莫 若 以 明 ” 就 如 同 说 “ 不 如 不 用 智 慧 (认 识 活 动 )” 。 我 认 为 ,上 述 解 析 似 乎 都 过 于 复 杂 化 了 ,有 曲

43、意 为 之 之 嫌 。 其 实 ,从 上 段 文 字 本 身 是 可 以 直 接 找 出 它 的 含 义 来 的 ,这 就 是 :“ 以 道 明 任 继 愈 : 释 庄 子 齐 物 论 篇 的 “ 以 明 ” , 文 汇 报 1962 年 9 月 6 日 。 楼 宇 烈 : 温 故 知 新 中 国 哲 学 研 究 论 文 集 ,北 京 :商 务 印 书 馆 2004 年 版 ,第 67 页 。 第 1 期 陈 怡 :读 庄 子 齐 物 论 的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31 之 ” 。 因 文 中 先 已 讲 了 是 因 为 “ 道 隐 于 小 成 ,言 隐 于 荣 华 。 故 有 儒 墨 之

44、是 非 ,以 是 其 所 非 而 非 其 所 是 ” ,所 以 才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观 点 “ 则 莫 若 以 明 ” 。 由 此 可 见 ,产 生 “ 儒 墨 之 是 非 ” 的 关 键 ,就 是 因 为 “ 道 隐 于 小 成 ,言 隐 于 荣 华 ” ,所 以 ,要 想 消 除 这 种 现 象 、 这 种 偏 见 ,唯 一 的 办 法 就 是 用 “ 道 ” 和 “ 言 ” 去 明 察 ,也 就 是 “ 以 (大 ) 道 明 之 ” 、“ 以 (大 ) 言 明 之 ” ,因 为 “ 大 道 如 天 ” ,“ 大 言 炎 炎 ” ,所 以 “ 圣 人 不 由 而 照 之 于 天 ”

45、 ,故 能 明 察 。 简 言 之 就 是 “ 以 明 ” 。 七 、 关 于 “ 圣 人 和 之 以 是 非 而 休 乎 天 钧 ,是 之 谓 两 行 ” 的 解 析 在 齐 物 论 中 ,还 有 一 些 较 费 解 的 概 念 ,“ 两 行 ” 就 是 其 中 之 一 。 其 出 现 在 下 面 一 段 文 字 中 : “ 可 乎 可 ,不 可 乎 不 可 。 道 行 之 而 成 ,物 谓 之 而 然 。 恶 乎 然 ? 然 于 然 。 恶 乎 不 然 ? 不 然 于 不 然 。 物 固 有 所 然 ,物 固 有 所 可 。 无 物 不 然 ,无 物 不 可 。 故 为 是 举 莛 与 楹

46、 ,厉 与 西 施 ,恢 怪 ,道 通 为 一 其 分 也 ,成 也 ;其 成 也 ,毁 也 。 凡 物 无 成 与 毁 ,复 通 为 一 。 唯 达 者 知 通 为 一 ,为 是 不 用 而 寓 诸 庸 。 庸 也 者 ,用 也 ;用 也 者 ,通 也 ;通 也 者 ,得 也 ;适 得 而 几 矣 。 因 是 已 。 已 而 不 知 其 然 ,谓 之 道 。 劳 神 明 为 一 而 不 知 其 同 也 ,谓 之 朝 三 。 何 谓 朝 三 ? 狙 公 赋 ,曰 : 朝 三 而 暮 四 。 众 狙 皆 怒 。 曰 : 然 则 朝 四 而 暮 三 。 众 狙 皆 说 。 名 实 未 亏 而 喜

47、怒 为 用 ,亦 因 是 也 。 是 以 圣 人 和 之 以 是 非 而 休 乎 天 钧 ,是 之 谓 两 行 。 ” 对 最 后 的 一 句 话 ,有 的 将 “ 两 行 ” 解 析 为 “ 是 非 两 行 ” ,有 的 解 析 为 “ 物 我 两 行 ” ,有 的 解 析 为 “ 天 人 两 行 ” ,还 有 的 不 作 解 释 ,仍 注 为 “ 两 行 ” ,不 一 而 足 。 对 “ 和 之 以 是 非 ” 的 理 解 也 是 五 花 八 门 ,如 “ 利 用 是 非 调 和 事 理 ” 、“ 混 同 是 非 ” 。 我 认 为 ,上 述 解 析 尚 未 把 握 住 上 段 文 字 的

48、 实 质 。 在 仔 细 体 会 该 段 文 字 后 ,我 觉 得 ,应 解 析 为 “ 所 以 圣 人 用 道 和 解 是 非 ,任 其 自 然 ,这 就 叫 两 者 (可 和 不 可 ,然 和 不 然 ,是 和 非 等 ) 均 能 各 得 其 所 、 各 行 其 道 。 ” 其 实 质 是 要 超 越 各 执 一 端 的 偏 见 。 特 别 要 指 出 的 是 , 此 处 的 “ 行 ” 不 可 解 为 “ 可 ” ,因 为 在 那 时 “ 行 ” 还 不 具 有 “ 可 ” 的 含 义 ,而 只 具 有 动 词 的 含 义 ,如 此 段 文 字 中 的 “ 道 行 之 而 成 ,物 谓

49、之 而 然 ” 。 上 段 文 字 中 还 有 一 句 :“ 劳 神 明 为 一 而 不 知 其 同 ” ,解 说 得 也 是 歧 义 纷 出 。 此 处 的 “ 一 ” 不 是 “ 一 致 ” ,也 不 是 “ 道 通 为 一 ” 的 “ 一 ” ,而 是 指 “ (有 的 人 ) 费 尽 心 机 固 执 一 端 (喜 或 怒 )而 不 知 它 们 本 质 上 是 一 样 的 (明 实 未 亏 )” 。 八 、 关 于 “ 一 与 言 为 二 , 二 与 一 为 三 ” 的 解 析 在 齐 物 论 中 ,有 一 段 著 名 的 文 字 :“ 天 下 莫 大 于 秋 豪 之 末 ,而 大 山

50、为 小 ;莫 寿 于 殇 子 ,而 彭 祖 为 夭 。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 既 已 为 一 矣 ,且 得 有 言 乎 ? 既 已 谓 之 一 矣 ,且 得 无 言 乎 ? 一 与 言 为 二 ,二 与 一 为 三 。 自 此 以 往 ,巧 历 不 能 得 ,而 况 其 凡 乎 ! 故 自 无 适 有 以 至 于 三 ,而 况 自 有 适 有 乎 ! 无 适 焉 ,因 是 已 。 ” 其 中 有 一 句 “ 一 与 言 为 二 ,二 与 一 为 三 ” ,我 查 过 许 多 注 疏 ,均 语 焉 不 详 , 未 得 到 满 意 的 解 说 。 经 过 思 考

51、 ,我 尝 试 作 一 番 自 己 的 解 析 。 先 解 说 前 一 句 “ 一 与 言 为 二 ” 。 这 里 的 “ 一 ” 就 是 “ 天 地 与 我 并 生 ,而 万 物 与 我 为 一 ” 的 “ 万 物 一 体 ” 的 “ 一 ” 。 “ 言 ” 即 “ 人 所 说 的 话 ” ,二 者 相 加 就 成 为 “ 二 ” 。 而 接 下 来 讲 “ 二 与 一 为 三 ” ,这 其 中 的 “ 一 ” 该 作 何 解 释 呢 ? 大 多 数 注 释 者 未 作 任 何 解 说 ,有 个 别 作 者 将 其 解 为 “ 言 说 者 ” 。 我 认 为 ,这 里 的 “ 一 ” 应 理

52、 解 为 “ 经 过 人 言 说 后 的 万 物 ” ,即 “ 对 象 化 了 的 万 物 ” 。 由 于 是 “ 经 过 人 言 说 后 的 万 物 ” 或 “ 对 象 化 了 的 万 物 ” ,其 必 然 与 真 正 的 “ 万 物 ” 有 所 不 同 ,也 与 泛 指 的 “ 人 所 说 的 话 ” 有 所 不 同 ,于 是 就 成 为 第 三 者 ,于 是 就 有 了 “ 二 与 一 为 三 ” 。 这 其 中 的 奥 义 ,主 要 是 强 调 “ 言 ” 的 有 限 性 和 局 限 性 ,以 及 对 “ 道 通 为 一 ” 所 产 生 的 “ 亏 ” 。 为 了 进 一 步 理 解

53、其 中 的 奥 义 ,可 与 禅 宗 一 段 著 名 的 话 语 相 互 参 悟 。 唐 代 青 原 惟 信 大 师 说 :“ 老 僧 三 十 年 前 未 参 禅 时 , 见 山 是 山 ,见 水 是 水 。 及 至 后 来 ,亲 见 知 识 ,有 个 入 处 ,见 山 不 是 山 ,见 水 不 是 水 。 而 今 得 个 休 歇 处 ,依 前 见 山 只 是 山 ,见 水 只 是 水 。 ” ( 五 灯 会 元 第 十 七 卷 )同 样 是 山 水 ,未 参 禅 时 和 参 禅 后 是 不 一 样 的 。 后 者 是 有 了 人 在 内 的 山 水 。 杨 义 主 编 : 庄 子 选 评 ,

54、长 沙 :岳 麓 书 社 2006 年 版 ,第 55 页 。 姚 汉 荣 等 : 庄 子 直 解 ,上 海 :复 旦 大 学 出 版 社 2000 年 版 ,第 45 页 。 32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2009 年 九 、 对 寓 言 “ 尧 问 舜 ” 的 疑 惑 和 解 析 齐 物 论 在 进 行 了 大 段 的 哲 理 性 论 述 后 ,为 了 放 松 读 者 的 情 绪 ,接 下 来 便 采 用 了 他 最 擅 长 的 文 学 手 法 寓 言 ,进 一 步 将 他 的 哲 理 予 以 形 象 化 、 具 体 化 的 说 明 。 其 中 的 第 一

55、 个 寓 言 就 是 “ 尧 问 舜 ” 。 其 原 文 为 :“ 故 昔 者 尧 问 于 舜 曰 : 我 欲 伐 宗 、 脍 、 胥 敖 ,南 面 而 不 释 然 ,其 故 何 也 ? 舜 曰 : 夫 三 子 者 ,犹 存 乎 蓬 艾 之 间 。 若 不 释 然 ,何 哉 ? 昔 者 十 日 并 出 ,万 物 皆 照 ,而 况 德 之 进 乎 日 者 乎 ! ” 看 完 这 段 文 字 ,读 者 会 提 出 问 题 :庄 子 通 过 这 个 寓 言 到 底 要 说 明 什 么 ? 舜 到 底 是 赞 同 还 是 不 赞 同 尧 攻 打 这 三 个 小 国 ? 陈 鼓 应 先 生 在 他 的

56、庄 子 今 注 今 译 中 是 这 样 解 答 第 一 个 问 题 的 :“ 尧 问 舜 ” 一 段 ,写 自 我 中 心 之 排 他 性 与 开 发 心 灵 之 涵 容 性 的 不 同 。 对 第 二 个 问 题 未 作 解 答 ,这 也 许 是 因 为 他 觉 得 该 问 题 不 是 问 题 。 但 我 读 了 后 ,却 觉 得 疑 惑 犹 存 。 仔 细 体 会 ,我 认 为 ,这 个 寓 言 想 表 达 的 是 :尧 想 去 攻 打 这 三 个 小 国 ,但 心 中 感 到 有 点 不 释 然 ,便 去 问 舜 。 舜 的 回 答 是 婉 转 地 批 评 了 尧 的 想 法 ,实 际

57、上 是 不 同 意 攻 打 的 。 舜 认 为 尧 未 以 万 物 为 一 体 ,而 实 质 上 是 为 名 利 所 驱 使 。 这 三 个 国 家 虽 小 , 可 能 也 很 穷 、 很 落 后 ,“ 犹 存 乎 蓬 艾 之 间 ” ,但 还 是 万 物 之 属 ,有 其 自 身 存 在 的 理 由 。 当 年 十 日 并 出 之 时 (喻 “ 至 德 之 世 ” ) ,万 物 是 得 到 了 普 照 的 ,今 天 如 果 尧 的 德 进 乎 日 ,还 会 去 攻 打 他 们 吗 ? 我 相 信 , 通 过 舜 的 这 番 开 导 后 ,尧 作 为 一 个 明 君 、 一 位 圣 人 ,是

58、不 应 该 去 攻 打 的 。 但 到 底 有 没 有 打 呢 ? 文 中 未 作 交 代 。 有 趣 的 是 ,也 许 是 因 为 这 件 事 太 出 名 ,所 以 庄 子 在 人 间 世 中 又 作 了 阐 述 :“ 昔 者 尧 攻 丛 枝 、 胥 、 敖 ,禹 攻 有 扈 ,国 为 虚 厉 ,身 为 刑 戳 ;其 用 兵 不 止 , 其 求 实 无 已 。 是 皆 求 名 实 者 也 ,而 独 不 闻 之 乎 ? 名 实 者 ,圣 人 之 所 不 能 胜 也 ,而 况 若 乎 !” 要 指 出 的 是 ,此 处 的 “ 丛 枝 、 胥 、 敖 ” 即 是 齐 物 论 中 的 “ 宗 、

59、脍 、 胥 敖 ” ,所 以 应 该 断 为 “ 丛 、 枝 、 胥 敖 ” 。 另 此 处 的 “ 实 ” 即 “ 利 ” ,所 以 庄 子 认 为 ,尧 要 攻 打 这 三 个 小 国 ,就 是 出 于 “ 求 名 实 (利 )” ,而 且 尖 锐 地 指 出 :“ 名 实 者 ,圣 人 之 不 所 胜 也 ,何 况 若 (你 ,一 般 人 )乎 !” 读 了 这 个 寓 言 ,我 不 由 产 生 了 一 个 现 实 的 联 想 :美 国 攻 打 伊 拉 克 。 在 布 什 的 眼 中 ,伊 拉 克 太 危 险 、 太 不 民 主 ,于 是 他 有 道 义 去 打 。 这 样 做 ,是 解

60、 放 ,是 拯 救 。 事 实 果 真 如 此 吗 ? 如 果 布 什 看 看 这 则 寓 言 ,对 比 一 下 舜 的 观 点 (其 实 是 庄 子 的 观 点 ) , 是 不 是 会 感 到 汗 颜 ? 十 、 对 “ 化 声 之 相 待 ” 的 解 析 在 文 章 倒 数 第 二 段 寓 言 “ 罔 两 问 景 ” 的 前 面 有 如 下 一 段 文 字 :“ 化 声 之 相 待 若 其 不 相 待 ,和 之 以 天 倪 ,因 之 以 曼 衍 ,所 以 穷 年 也 。 何 谓 和 之 以 天 倪 ? 曰 : 是 不 是 ,然 不 然 。 是 若 果 是 也 ,则 是 之 异 乎 不 是

61、也 亦 无 辩 ;然 若 果 然 也 ,则 然 之 异 乎 不 然 也 亦 无 辩 。 忘 年 忘 义 ,振 于 无 竟 ,故 寓 诸 无 竟 。 ” 其 中 的 “ 化 声 ” 如 何 解 释 ,是 准 确 理 解 本 段 文 字 的 关 键 。 查 了 几 个 注 本 ,其 解 释 多 种 多 样 ,如 陈 鼓 应 解 为 “ 变 化 的 声 音 ” ,张 默 生 解 为 “ 自 然 之 声 ” ,旧 注 多 解 为 “ 是 非 之 辩 ” 。 我 觉 得 ,上 述 解 释 都 是 将 其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以 “ 化 ” 为 形 容 词 加 以 解 释 ,似 乎 都 不 太 合

62、适 ,于 是 提 出 :是 否 可 以 将 其 拆 开 ,以 “ 化 ” 为 动 词 ,以 “ 声 之 相 待 ” 作 为 宾 语 。 于 是 ,“ 化 声 之 相 待 若 其 不 相 待 ” 就 可 解 释 为 “ 将 相 待 之 声 化 为 不 相 待 之 声 ” ,这 恰 恰 就 是 文 中 主 张 的 超 越 是 非 之 辩 的 观 点 。 再 与 下 面 的 “ 和 之 以 天 倪 ,因 之 以 曼 衍 ,所 以 穷 年 也 ” 相 连 ,就 组 成 了 顺 畅 的 语 义 ,不 再 需 要 对 之 作 多 余 的 解 释 。 十 一 、 对 寓 言 “ 罔 两 问 影 ” 的 解

63、析 在 齐 物 论 的 结 尾 处 ,有 两 则 著 名 的 寓 言 :一 则 是 “ 庄 周 梦 蝶 ” ,一 则 是 “ 罔 两 问 影 ” 。 前 者 知 名 度 更 高 ,解 析 的 人 较 多 ,分 歧 虽 有 ,但 不 大 ;而 对 后 者 ,其 知 名 度 虽 不 大 ,但 解 析 起 来 却 是 较 难 的 ,也 有 分 歧 。 其 原 文 为 :“ 罔 两 问 景 (同 影 ) 曰 : 曩 子 行 , 今 子 止 ;曩 子 坐 ,今 子 起 。 何 其 无 特 操 与 ? 景 曰 : 吾 有 待 而 然 者 邪 ? 吾 所 待 又 有 待 而 然 者 邪 ? 吾 待 蛇 蜩

64、翼 邪 ? 恶 识 所 以 然 ? 恶 识 所 以 不 然 ? ” 陈 少 明 教 授 的 解 释 是 :“ 在 罔 两 问 影 中 ,影 子 的 影 子 (罔 两 )追 逐 影 子 ,既 够 不 着 影 子 ,又 被 影 子 牵 着 鼻 子 走 ,因 而 变 得 焦 虑 而 不 耐 烦 起 来 。 这 是 对 有 耦 者 的 讽 刺 。 ” 唐 代 陆 德 明 经 典 释 文 之 庄 子 音 义 对 这 则 寓 言 的 释 文 只 有 一 个 字 : 陈 少 明 : 齐 物 论 及 其 影 响 ,第 30 页 。 第 1 期 陈 怡 :读 庄 子 齐 物 论 的 疑 惑 及 其 解 析 33 “ 丧 ” 。 同 处 还 有 唐 代 成 玄 英 的 疏 :“ 夫 待 与 不 待 ,然 与 不 然 ,天 机 自 张 ,莫 知 其 宰 。 岂 措 清 于 寻 责 ,而 思 虑 于 心 识 者 乎 !” 清 代 学 者 刘 凤 苞 的 南 华 雪 心 编 说 :“ 末 幅 撰 出 罔 两 问 景 一 层 ,骤 读 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