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04885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5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毕业论文框架填充墙结构六层宿舍楼计算说明书.doc(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计算说明书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有关资料建筑地点:广州市建筑类型:六层宿舍楼,框架填充墙结构。建筑面积2018.58平方米,楼盖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厚度取120mm,填充墙采用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门窗使用:采用标准塑钢门窗,5mm厚玻璃。地质条件:该地区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设防烈度为6度近震。地基土为粘性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200kPa, 基础的形式为柱下独立基础。风荷载:基本风压w0=0.40kN/m2雪荷载:本工程不考虑雪荷载。活荷载:楼层活荷载标准值2.0KN/ m2;屋面活荷载标准值w0=0.5KN/ m2(按不上人屋面考虑)。高度为:总建筑高度为2

2、0.5m,不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采用底部剪力法。材料:根据施工单位条件和材料供应情况,选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0;钢筋为HRB335级热轧钢筋(d12mm)及HPB235级热轧钢筋(d10mm)。主要建筑做法:1)屋面:40厚C30细石砼(双向4150)10厚纸筋灰1.2厚三元乙丙橡胶卷材20厚12.5水泥砂浆找平层(刷基层处理剂一遍)钢筋砼屋面(3%坡度)2)顶棚: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面刮腻子5厚。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3)楼地面:一般做法:地面为8厚600600防滑耐磨型地板砖。2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洒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砼底板或素土夯实。防水做法:(卫生间、厨房等处

3、适用)5厚防滑地砖300300。20厚13水泥砂浆。聚氨酯防水涂膜1.2厚。13水泥砂浆找平兼找0.5%坡,最薄处不小于20厚。砼底板或素土夯实。4)外墙面:外墙分色陶瓷面砖,规格40405厚,聚合物水泥砂浆色缝。聚合物水泥砂浆5厚粘贴层。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膜1.0厚。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5%防水剂)。5)内墙面:一般做法:116水泥石灰砂浆打底15厚。面刮腻子5厚。喷涂内墙乳胶漆涂料。防水做法:(卫生间、厨房等处适用)12.5水泥砂浆打底15厚(掺5%防水剂)纯水泥膏贴200300瓷砖满贴至天花底6)墙体:本工程框架填充墙为MU5蒸压加气砼砌块,M5混合砂浆,外墙厚度为250mm,

4、内墙厚度为200mm。7)门窗:标准塑钢门窗,5mm厚玻璃。(二)柱网与层高本宿舍楼采用柱距为7.2m的内廊式小柱网,边跨为7.2m,中间跨为2.1m,层高取3.3m,如下图1-1所示。(三)屋面及楼梯的结构选型 屋面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肋形屋盖 楼梯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式楼梯(四)确定框架计算简图(KJ-5) 取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假定框架柱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图1-1 结构平面布置图二、梁柱截面尺寸确定(一)梁柱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 框架梁:mm取梁尺寸 b=300mm h=700mm 次梁:mm,取梁尺寸b=300mm,h=700mm.走廊横梁 : h=450mm b=3

5、00mm建筑总高度按20.5m算,小于30m现浇框架结构,设防烈度6度近震,查抗震设计规范,该框架为四级抗震,最大轴压比1.0。暂定柱子尺寸500mm500mm。 (二)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混凝土C30,;现浇框架结构梁惯性矩为:中框架梁,边框架梁,线刚度左跨梁:i左中跨梁:i中右跨梁:i右AB轴底层柱:i底层柱AB轴其余层柱:i其余层柱令余柱线刚度为1.0,则其余各杆件的相对线刚度为:i左跨梁; i中跨梁i右跨梁; i底柱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2-1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依据。图2-1 计算简图及相对线刚度 图2-2 1-1剖面图三、荷载计算便于内力组合,荷载计算宜按标准

6、值计算(一)恒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20=0.30 kN/m2防水层:(刚性)40厚C20细石混凝土防水 1.0 kN/m2防水层:(柔性)1.2厚三元乙丙橡胶卷材 0.4 kN/m2 找平层:15厚水泥砂浆 0.01520=0.30 kN/m2找坡层:40厚水泥石灰焦渣砂浆0.3%找平 0.0414=0.56 kN/m2保温层:80厚矿渣水泥 0.0814.5=1.16 kN/m2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0m25KN/m3=3.0 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17KN/m3=0.17kN/m2合计 =6.89kN/m22、各层走

7、廊楼面、标准层楼面 水磨石地面10mm面层水磨石地面20mm水泥砂浆打底水磨石地面素水泥浆结合层一道 0.65 kN/m2结构层:12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12m25KN/m3=3.0 kN/m2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m17KN/m3=0.17kN/m2合计 3.82 kN/m23、梁自重 横梁自重 bh=300mm400mm 250.3(0.45-0.12)=2.48kN/m抹灰层 10厚混合砂浆 0.01(0.45-0.12)2+0.317=0.16kN/m合计 2.54kN/m纵梁自重 bh=300mm700mm250.3(0.7-0.12)=4.35kN/m抹灰层 10厚

8、混合砂浆 0.01(0.7-0.12) 2+0.35)17=0.26 kN/m合计 4.61kN/m基础梁自重bh=700mm1000mm : 250.71.0=17.5kN/m4、柱自重 bh=500mm500mm 250.50.5=6.25kN/m抹灰层:10厚混合砂浆 0.010.5417=0.34kN/m合计 6.59kN/m5、外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 1.10.2518=4.75kN/m塑钢窗0.351.7=0.595kN/m水刷石外墙面( 3.3-1.7)0.5=0.8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3-1.7)0.36=0.576kN/m合计 6.721kN/m底层:纵墙 (4.25

9、-1.7-0.7-0.45)0.2518=6.3kN/m塑钢窗0.351.7=0.595kN/m水刷石外墙面(3.3-1.7)0.5=0.8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3-1.7)0.36=0.576 kN/m合计8.271 kN/m6、内纵墙自重标准层:纵墙 (3.3-0.7)0.26.5=3.38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3-1.7)0.362=1.152 kN/m合计 4.532kN/m底层:纵墙 (4.25-0.7-0.45)0.26.5=4.03 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3-0.7)0.362=1.872kN/m合计5.902kN/m7、内横墙自重标准层横墙 (3.3-0.7

10、)0.26.5=3.38kN/m水泥粉刷内墙面(3.3-0.7)0.362=1.872kN/m合计 5.252kN/m底层:横墙 (4.25-0.7-0.45)0.2m6.5=4.03kN/m水泥粉刷内墙面 (3.3-0.7)0.362=1.872kN/m合计 5.902kN/m(二)活荷载标准值计算1、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上人屋面2.0 kN/m2 不上人屋面 0.5 kN/m2楼面:走廊 2.5 kN/m2 楼面 2.0 kN/m22、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载总图 图3-1板传荷载示意图经计算所有现浇板板块的长边与短边比均小于3.0,宜按双向板计算,从四角出45o平分线,区格板被分为四个小

11、块,每小块荷载传给与之相邻的的梁,见板传荷示意图。板传至梁上的三角形或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3、A-B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26.891.81-2(1.8/7.2)+(1.8/7.2)=21.316 kN/m活载:0.51.82.41-2(1.8/7.2)+(1.8/7.2)=1.856kN/m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23.821.81-2(1.8/7.2)+(1.8/7.2)=11.818 kN/m活载:2.01.82.41-2(1.8/7.2)+(1.8/7.2)=7.425 kN/m横梁自重标准值:4.61kN/mA-B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

12、载=4.61kN/m1 m +21.316kN/m =25.926kN/m活载:板传荷载=1.856kN/m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4.61kN/m1 m +11.818kN/m =16.428kN/m活载:板传荷载=7.425kN/m3.3.2 B-C轴间框架梁屋面板传给梁的荷载:恒载:6.891.055/82=9.048 kN/m活载:0.51.055/82=0.656kN/m楼面板传传给梁的荷载:恒载:3.821.055/82=5.014 kN/m活载:2.01.055/82=2.625 kN/m横梁自重标准值:2.54kN/mB-C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屋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

13、载=2.54+9.048 =11.588kN/m活载:板传荷载=0.656kN/m楼面梁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2.54+5.014 =7.554kN/m活载:板传荷载=2.625KN/m3.3.3 C-D轴间框架梁:同A-B轴间框架梁3.3.4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柱女儿墙自重(做法墙高700,100mm的混凝土压顶) 0.25m0.718 +250.10.25+(1.22+0.25)0.5 =5.1kN/m现浇天沟自重:25(0.60+0.20) 0.08+(0.60+0.20)(0.5+0.36)=2.13kN/m顶层柱恒载=女儿墙及天沟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5.1+2.13)

14、7.2+4.61(7.2-0.5)+21.3167.2=236.418kN顶层柱活载=板传活载=1.8567.2=13.363KN标准层柱恒载=墙自重+梁自重+板传荷载=6.721(7.2-0.5)+4.61(7.2-0.5)+5.9097.2=119.863kN标准层活载=板传活载=2.05/81.87.22.012(1.8/7.2)+(1.8/7.2)=39.284kN3.3.5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顶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4.61(7.2-0.5)+12.92(1.8+1.8)+24.617.2/4+6.891.81-2(1.8/7.2)+(1.8/7.2) 7.2 + 6.8

15、9 1.05 1- 2(1.8/7.2)+(1.8/7.2)7.2=219.911kN顶层柱活载=板传活载=0.76(1.8+1.8)+0.51.81-2(1.8/7.2)+(1.8/7.2)7.2+0.51.051-2(1.8/7.2)+(1.8/7.2)7.2=11.874kN标准层柱恒载=梁自重+板传荷载墙自重=4.61(7.2-0.5)+ 5.909(1.8+1.8)+24.616/4+3.821.81-2(1.8/7.2)+(1.8/7.2)7.2+3.821.051-2(1.8/6.0)+(1.8/6.0)7.25.902(7.2-0.5)=178.110kN标准层柱活载 = 板传

16、活载 = 0.76(1.8+1.8)+2.01.81-2(1.8/7.2) +(1.8/7.2)7.2+2.01.051-2(1.8/7.2)+(1.8/7.2)7.2+2.05/87.2=57.286kN因结构对称,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与B轴柱相同; D轴柱纵向集中荷载与A轴柱相同。图3-2 竖向受荷总图注:1、图中梁端各值单位为kN;梁跨中各值单位为kN/m;2、图中数值均为标准值 (三)风荷载1、风荷载标准值计算为简化计算,将计算单元范围内外墙面的分布风荷载化为等量的作用于屋面梁和楼面梁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基本风压为0.4 KN/m2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风荷载体形系数

17、, =0.9-(-0.5)=1.4风振系数,因房屋高度小于30m,所以=1.0下层柱高上层柱高,对于顶层为女儿墙高2倍B计算单元迎风面宽度,B=6.6m计算过程见表3.1: 表3.1 各层楼面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离地高度(kN/)(m)(m)(kN)20.751.251.01.30.43.31.410.98817.451.181.01.30.43.33.314.57914.151.091.01.30.43.33.313.46710.851.011.01.30.43.33.312.4797.551.001.01.30.43.33.312.3554.251.001.01.30.43.753.313.

18、198因此,风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受荷图如图3-1所示。 图3-1 风荷载受荷图(单位:kN)2、风荷载作用下的位移验算位移计算时,各荷载均采用标准值。(1)侧移刚度D值计算各层柱的D值及总D值见表4.1.1表4.1.2。表4.1.1 横向26层框架D值计算构件名称A轴柱0.43222331B轴柱0.49225432C轴柱0.49225432D轴柱0.43222331表4.1.2 横向底层框架D值计算构件名称A轴柱0.60620375B轴柱0.72624409C轴柱0.72624409D轴柱0.60620375(2)风荷载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 第j层

19、的总剪力标准值 第 j层所有柱的抗侧刚度之和 第j层的层间侧移 第一层的层间侧移值求出以后,就可以计算各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顶点侧移是所有各层层间侧移之和。 j层侧移 顶点侧移 框架在风载作用下的侧移计算见表4-4。 表4-4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楼层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层次/kN/kND/(kN/m)/m/h610.99810.998955260.00011/33000514.57925.577955260.00031/11000413.46739.044955260.00041/8250312.47951.523955260.00051/6600

20、212.35563.878955260.00071/4714113.19877.076895680.00091/4167 侧移验算:对于框架结构,楼层间最大位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1/550.本框架的层间位移与层高之比的最大值满足1/416775,柱的计算长度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 、_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_比值、中的较小值;H_柱的高度,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取;,按构造配筋。最小总配筋率查得,故每侧实配318,满足构造要求(2) 1层B轴柱:从内力组合表可见,为小偏压,选用

21、大大的组合,最不利组合为在弯矩中由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设计值75,柱的计算长度取下列二式中的较小值: 式中 、_柱的上端、下端节点处交汇的各柱线刚度之和与交汇的各梁线刚度之和的比值; _比值、中的较小值;H_柱的高度,对底层柱为从基础顶面到一层楼盖顶面的高度;对其余各层柱为上下两层楼盖顶面之间的高度。取按构造配筋,总最小配筋率, 每侧实配318(As=As=764mm2),满足构造要求4、裂缝宽度验算 可不验算裂缝宽度。(二)框架梁截面配筋设计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梁AB(300mm700mm); 梁BC(300mm450mm);混凝土C30; .梁AB和梁BC各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配筋

22、计算见下列表: 一、二层框架粱正截面配筋计算 表7-1 三、四层框架梁正截面配筋计算 表7-2 五、六层框架粱正截面配筋计算 表7-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梁AB和梁BC各截面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配筋计算见下列表:框架梁斜截面配筋计算 表7-43、裂缝宽度验算 表7-3 框架梁裂缝宽度验算 层计算公式梁AB梁BC支座左截面跨中截面支座右截面支座左截面跨中截面支座右截面六115.4799.76765.4417.8813.6818.45196.07225.99254.58146.09111.79150.710.010.010.010.010.010.010.4340.5220.5870.206-0

23、.0690.2331818181212122.12.12.12.12.12.10.1630.2550.2860.04200.049一131.50174.21295.44341.1906.93435.474297.90252.01324.11339.5456.65289.830.010.010.010.010.010.010.6610.5820.6970.715-1.2060.6491818181212122.12.12.12.12.12.10.3760.2800.4320.34200.2654、次梁的配筋计算(1)顶层次梁的配筋计算板传荷载:25.926kN/m板传活载:1.8562kN/m梁

24、自重:4.61 kN/m跨中最大弯矩: 下部实配420,上部按构造要求配筋。梁端剪力: ; 按构造要求配筋28200. (2)其他层次梁的配筋计算板传荷载:16.428kN/m板传活载:7.425kN/m梁自重:4.61 kN/m墙自重:6.124 kN/m跨中最大弯矩: 下部实配420,上部按构造要求配筋。梁端剪力: ; 按构造要求配筋28200. 七、屋面、楼面板设计(一)屋面板设计1、屋面板荷载计算根据前面的计算,恒荷载 kN /, 活荷载 kN / kN /B、C轴间板: mm mm 按单向板计算边区格板 mm mm 按单向板计算 2、 B、C轴间板配筋 跨中 kNm 支座 kNm 跨

25、中配筋计算 取 mm mm 配筋8200(实配251 mm2) 支座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配筋 8200(实配251 mm2) 3、边区格板配筋 跨中 kNm 支座 kNm 跨中配筋计算 取 mm; mm 配筋10140(实配561 mm2) 支座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配筋 10160(实配491mm2) (二)楼面板设计1、荷载计算根据前面的计算,恒荷载 kN /, 宿舍活荷载 kN /走廊活荷载kN / 由前面计算可知,B、C轴间板和边区格板均可按单向板计算配筋。2、 B、C轴间板配筋 kN / 跨中 kNm 支座 kNm 跨中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选配

26、钢筋 8200(实配251 mm2) 支座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配筋 8200(实配251 mm2) 3、边区格板配筋 kN / 跨中 kNm 支座 kNm 跨中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选配钢筋 10180(实配436 mm2) 支座配筋计算 取 mm mm mm2 配筋 10200(实配393mm2) 八、楼梯设计材料: 楼梯间的梁板混凝土均为C30, ,.平台梁与斜梁中用钢筋 HRB335, ,板与踏步受力筋及所有箍筋HPB235,.粗估斜板厚40mm,斜梁150mm300mm,平台梁200mm400mm,靠柱平台梁250mm450mm.梯间活荷载2.5KN/m2.(

27、一)踏步板(TB-1)设计 1、尺寸 图11-1 踏步板计算简图 取一个踏步为计算单元 平均高度.2、荷载统计 恒荷载 踏步自重标准值 踏步面层重 1.2(0.3+0.15)0.65=0.35kN/m 踏步板抹灰重 合计 活载设计值 荷载设计值总和 3、内力计算 斜梁截面尺寸:高300、宽150mm,则踏步板计算跨度为: 踏步板跨中弯矩: 4、截面承载力计算 踏步板计算截面尺寸bh=300mm120mm 沿板方向配筋量 查配筋表.可选用8150(实配335 mm2) 垂直于受力方向的分布筋不小于: 受力筋的15% 该方向板截面的0.15% 间距小于等于250mm,直径不小于6mm.分布筋选取8

28、250(实配201mm2)(二)楼梯斜梁(TL-1)设计1、荷载计算 踏步传荷 斜梁自重 抹灰自重 合计 2、内力计算 取平台梁截面bh=200mm400mm,斜梁沿水平方向的计算跨度为: 按简支梁计算 图11-2 楼梯斜梁计算简图3、承载力计算按T 形截面计算,取 翼缘有效宽度按倒L形截面计算按计算跨度计算 按翼缘宽度计算 按翼缘高度计算 取 试按计第T 形截面算 因此确为第类T 形截面,故故可选用212(),架立筋取210.故,可按构造配箍筋,选用双支箍8200 ,加密区分布钢筋采用8150(三)平台板计算1、荷载计算取板厚120mm,底面抹灰20mm.板跨度:取1.0m宽板带为计算单元。

29、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kN/m平台板自重 0.0725=1.75kN/m板底抹灰 0.0217=0.34kN/m恒载标准值 0.4+0.34+1.75=2.49kN/m恒载设计值 1.22.49=2.988kN/m活载标准值 2.5kN/m活载设计值 2.5 1.4=3.5kN/m设计值合计 kN/m2、内力计算 按简支板计算 跨中弯矩 3、承载力计算 保护层厚度:20mm;有效高度:; ,取平台板按构造配筋选用双支箍10200()(四)平台梁计算 1、确定梁的尺寸梁宽取b=200mm;高 取高h=450mm;梁跨度取 。2、荷载计算 梯段梁传来 平台板传来 平台梁自重

30、抹灰自重 均布荷载合计 3、内力计算弯矩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 平台梁计算简图如图11-3所示。 图11-3 平台梁计算简图4、配筋计算平台梁按倒L 形简支梁计算 梁有效高度 经判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结构为第一类T形截面, 选配钢筋316(实配) 架立筋 210. 所以,可按构造配筋,选双支箍筋 8250.附加箍筋计算梯段斜梁在平台梁上引起的集中荷载所需附加箍筋截面面积附加箍筋范围 计算所需的面积很小,故只需在斜梁两侧各加一8双支箍,其他范围仍取双支箍筋 8250. 九、基础设计设计基础混凝土采用。根据构造要求,在基础下设置C10厚100mm的混凝土垫层,室内外高差0.45m,基础顶面标高-

31、0.95m,假定基础埋深1.0m,采用HRB335钢筋。该工程框架层数不多,地基土较为均匀,所以外柱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内柱选用联合基础。(一)基顶内力组合值计算1、A柱基础(1) 标准组合:框架柱传来: (2)基本组合: 2、 B、C柱联合基础(1)标准组合框架柱传来: (2)基本组合: (二)外柱(A柱)独立基础计算:1、初步确定基底尺寸:(1)选择基础埋深:,(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修正:粘土:; (3)基础底面尺寸:先按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面积:但考虑到偏心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将计算出的底面面积增大1.3倍。所以:;选用矩形基础宽长=4.04.0=16m(满足要求)。因为,

32、地基承载力需要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但,故调整够地基承载力不变。(4)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作用于基底中心的弯矩和轴力分别为:,;故承载力满足求。(5)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基础剖面采用锥形基础,初步确定基础高h=1000mm。所选剖面尺寸如下:图13-1 外柱基础剖面、平面尺寸(6)冲切验算(采用基本组合):基底净反力计算(不包括基础及回填土自重)。柱与基础交接处:; ; ; 即冲切验算满足要求。2、基础底面配筋计算(按基本组合确定): ,选用钢筋:。正方形基础,两个方向受力配筋均一样。(三)B、C柱联合基础计算:1、初步确定基底尺寸:(1)选择基础埋深:, (2)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深度

33、修正:粘土:;,(3)基础底面尺寸:先按中心荷载作用计算基础面积:但考虑到偏心荷载作用下应力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将计算出的底面面积增大1.3倍。所以:选用矩形基础宽长=因为,地基承载力需要对基础宽度进行修正。但,故调整够地基承载力不变。(4)地基承载力验算(采用标准组合):作用于基底中心的弯矩和轴力分别为:;故承载力满足求。(5)基础剖面尺寸的确定:基础剖面采用锥形基础,初步确定基础高h=1000mm。所选剖面尺寸如下:所选剖面尺寸如下:图10-2 内柱联合基础剖面、平面尺寸(6)冲切验算(采用基本组合):基底净反力计算(不包括基础及回填土自重)柱与基础交接处:; ; ; 即冲切验算满足要求。2

34、、基础底面配筋计算(按基本组合确定): 选用钢筋:。短方向受力小于长边方向,受力钢筋采用同样布置。十、参考文献: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工出版社,200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中国建工出版社,2002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中国建工出版社,19957、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中国建工出版社,19

35、97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中国建工出版社9、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 5088),中国建工出版社十一、致 谢此次设计是在李向真等老师的细心指导和本班同学的大力帮助下完成的。在此我向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诚挚的谢意。三年以来各位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培养我都将铭记在心。我在学业上获得的点滴进步无不凝聚着他们的汗水和心血。老师们的丰富经验和教学时的精益求精的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和本学科的敏锐观察力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获益非浅。在此我向李向真等老师三个多月来给予我学业上的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衷心感谢广州大学及继续教育学院的老师们!三年来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在校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难于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师生之情我将永记在心。同时我也要感谢同学对我在设计时各方面的帮助和支持。最后,我要用最真挚的感情对三年以来培养和教诲我的所有广州大学深圳教学点的老师说声:谢谢您们!您们辛苦了!衷心感谢广州大学及继续教育学院三年来为我提供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在校期间给予的关心和帮助! 陈康生2009年11月 于广州大学第56页 共56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