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唱的论文.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04518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7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合唱的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关于合唱的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关于合唱的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关于合唱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合唱的论文.doc(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校代码:11524二级学科代码:0504二级学科名称:艺术本科生毕业论文题 目:浅谈 “点、线、面”规律在合唱艺术处理中的运用以黄水谣为例专业代码:0504专业名称:音乐学音乐教育所在院系:音乐教育学院毕业时间:2012.年学 号:200801189姓 名:黄龙龙指导教师:胡向阳教授武汉音乐学院教务处印制目 录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英文摘要及关键词(1)引言(1)一、“点、线、面”的逻辑关系(2) 1、“点、线、面”的几何定义(2) 2、“点、线、面”的逻辑关系(2)二、“点、线、面”在合唱艺术处理中的特指(3) 1、“点、线、面”与“字词、句、段”(3) 2、“点、线、面”与声音(3)三、

2、“点、线、面”在黄水谣中的具体研究(3) 1、黄水谣创作背景(3) 2、黄水谣的曲式结构(4) 3、“点、线、面”的分析与应用(4)结语(6)注释(6)参考文献(6)武汉音乐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姓名:论文题目浅谈 “点、线、面”规律在合唱艺术处理中的运用以黄水谣为例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点、线、面”本是几何中的基本要素,为研究合唱艺术的需要,可以将这“空间艺术”的要素运用起来,融汇于对合唱的分析与处理之中,便于从合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若是泛泛而谈,未免显得话语空洞,无凭无据,故选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中黄水谣一曲(此曲结构简单而清晰,画面感强,层次分明,普及程度高。)来叙述对此方法的运用。

3、关键词:点、线、面 合唱 黄水谣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Abstract: Point, line and plane are essential elements of geometry, for the needs of choral art, which can be art space elements used, integrated in the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 the chorus, easy to look at issues from the right angle. Generalities, it is discourse and empt

4、y, so the selection of Xinghai Xian to the huang he da he chang in the chorus (song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clear and pictures strong, structured, high penetration. ) To describ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method.引 言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美术则是视觉的艺术,空间的艺术。若是将此二者互为借鉴,则可能产生更加完美效果。虽然我们通过视觉来观察、欣赏声音,却可以根据声音的效果联想到

5、一些画面,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合唱,不妨借助视觉艺术中的某些要素,使之成为一种把控合唱作品的方式或途径,使合唱作品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新颖,让合唱作品既具有可听性,也具有良好的画面感、层次感和逻辑性。 “点、线、面”是美术中最基本的要素,这三个要素的关系复杂多变但却具有层次感与逻辑性,把握好这三者的关系对画面的构造十分重要,于是,便可利用此关系来处理合唱中的一些问题,提高合唱作品的艺术性。一、“点、线、面”的逻辑关系 “点、线、面”本是几何中的基本要素,为研究合唱艺术的需要,可以将这“空间艺术”的要素运用起来,融汇于对合唱的分析与处理之中,便于从合适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这样,有必要对其基本意义做

6、简单的阐述。 1、“点、线、面”的几何定义 “点、线、面”多用于几何和美术等领域,现取其几何意义做简单解释。点:在几何学, 拓扑学以及数学的相关分支中, 一个空间中的点用于描述给定空间中一种特别的对象, 在空间中有类似于体积, 面积, 长度, 或其他高维类似物。一个点是一个零维度对象。点作为最简单的几何概念, 通常作为几何, 物理, 矢量图形和其他领域中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成线,线成面,点是几何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点也可以看作是二维上无限小的面积,三维上无限小的体积等等。在现代数学语言中,任何集合的元素都叫作“点”。线: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是点相对的结果。

7、从造型上讲,线具有位置、长度、宽度、方向等性质。面:在几何的定义中,面是线移动形成的轨迹,具有一定的长度、宽度而无厚度。在造型上,面借助于点的扩大,线的宽度增加以及点、线的密集而形成面的感觉,因此,面可谓是点和线构成的扩展。 2、“点、线、面”的逻辑关系点、线、面的基本逻辑关系为:点动成线,线动成面;线中有点,面中有线。点、线、面的表现力极强,既可以表现抽象,也可以表现具象。“点、线、面”除了单项表现以外,更多的是利用各自的特点以及组合的形式出现,它们都以自身独具个性的存在方式及相互作用,影响着画面的构成。点、线、面每一个单独元素都可以成为构型元素,如果将点线面相互结合,进行综合运用,那么构成

8、语言将会表现得更加丰富。二、“点、线、面”在合唱艺术处理中的特指 1、“点、线、面”与“字词、句、段”既然是合唱,必然有发音点,现有的大多数合唱曲目都是有歌词的,而歌词的构成便是字词、句、段,所以,将“点、线、面”与歌词中的“字词、句、段”联系起来分析合唱曲目。即每一个字是一个发音点,每一句话是一条旋律线,每一段是一个层面。此时,曲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正确的曲式分析上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想表现的内容。这样,就可以清晰的从辩证的角度来分析全曲,再结合曲目的写作背景及风格特征,更便于理解合唱,诠释合唱。这些是“点、线、面”原理在合唱艺术中所表现出的对应性。 2、“点、线、面”与声音从合唱团的角度

9、来看,每个参与合唱的成员就是一个发音点,若干个成员组成的一个声部就会形成一个声音的线条,而几个声部通过适当的融合就形成一个面。从视觉上看,点可以有大的,也可以有小的,可以很尖锐,也可以很模糊。这些特点正好与声音对音,声音可大可小,可以很刺耳,也可以很柔和。点的运用取决于线和面,也可直接影响线和面的形成。所以,合唱团中的每个成员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声部自身的线条需要融合,每个声部的之间的协调性也要随作品需要而调整。这是“点、线、面”原理在合唱艺术中所表现出的抽象思维。 三、“点、线、面”在黄水谣中的具体研究 以上是对“点、线、面”的运用进行的简单阐述,具体如何运用,还得在实际作品中来研究。下面,

10、以黄水谣为例,具体研究其用法。 1、黄水谣创作背景黄水谣,我国著名作曲家冼星海所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中的第四乐章。是一首民谣式叙事风格的三段体歌曲,它既是一首可以独立存在的混声合唱歌曲,也是一首女中音独唱歌曲,它的音调朴素,平易近人。冼星海回国痛感民族危亡的深重,深知民众的痛苦,在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他站在民族斗争的前面。他确信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他加入了中国专升本,1939年她去看望病床上的青年诗人光未然,听其朗诵黄河吟听其讲述黄河呼啸奔腾的壮丽景象遂荡起共鸣,乐思如潮。创作一星期,半月之内又完成了该作品八个乐章及伴奏音乐的全部乐谱。写就了这一时代中华民族的历史史诗。根据歌词我们知

11、道,它以今昔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抗日战争前后黄河两岸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入侵中国,在华北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映了黄河两岸人民在日军侵华时期遭受的深重灾难;赞扬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2、黄水谣的曲式结构此曲为一首带有前奏和尾声的对比三段曲式(A+B+A),第一段的情绪相对比较欢快,表现出“鬼子”来之前的和谐景象,用歌词来形容就是“喜洋洋”。第二段速度放慢,用粗狂的男声来表现“鬼子”的到来,并运用紧张的和弦来表现“百姓遭了殃”和“一片凄凉”的情景。第三段为动力再现,用缓慢的速度和哀怨的歌词来表现被“鬼子”侵略后“妻离子散”的凄凉之情。 3、“点、线、面”的分析与应用从曲式分析

12、中我们不难看出,此曲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层面。每个部分的情绪都不相同,决定了三个面要有对比性,层次感。具体来说,第一个层面光滑而细腻,没有杂质,要求声音整体谐和统一,平滑而干净。第二个层面粗糙而厚实,要求声音的密度大,厚实而集中,粗狂而有力。第三个层面崎岖而柔软,要求声音涣散一些,沧桑而缺乏力度。(1)第一部分: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此为第一个层面,光滑而细腻,没有杂质,要求声音整体谐和统一,平滑而干净。此段由四句话组成,可看做有四条线条,需把握好线条之间的连接和整体的统一性。第一条线纵

13、向的跨度很大,包含了全曲的最高音和最低音,使线条富有张力,而此线条中,有三个重要的点:“黄”“奔”“长”。“黄”字为线条的起点,“奔”字为最高点,“长”字为最低点和落点,将此三个点把握好,对第一条线的塑造尤为重要。第二条线为“短、短、长”的形式,所以重在线条长短上的对比,此线条中,“水”“浪”“奔”三个点要有一种递进的感觉,一个比一个大、粗,声音表现出来的就是渐强的感觉。第三条线和第二条的结构形式是一样的,但为了艺术表现的丰富性,不宜把两者的线条做成一样的感觉,可以采用另外一种表现方式“顿、顿、连”,即在“开”和“筑”两个点后面稍作停顿,再将后面的“河东千里成平壤”一气呵成。这里的“顿”并非完

14、全断开,而是一种要断非断的感觉,这样既能够使线条保持完整性,有使线条富有趣味性和艺术性。第四条线是第一个层面的结束,从词义上看更富有情感一些,而谱面上起伏的旋律和力度的变化要求此线条悠长而富有张力。此线条重点在于“香”和“喜”这两个点,“香”字在谱面上作了渐强后减弱的记号,将此点拉长,故此点也应该具有“线” 的效果,并不是独立的断点,鉴于此,只需在“喜”这个点上稍作停顿,就会使线条张弛有度,收放自如。(2)第二部分: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第二个面粗糙而厚实,要求声音的密度大,厚实而集中,粗狂而有力。这个层面的

15、线条以“粗糙、有力”为主,使其与第一个层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此部分有四句话,这四个线条整体感觉是统一的,但为了使其更加艺术化,需在各线条的“点”上作文章:第一条线是第二个层面的开始,它决定了后面两条线以致整个面的性格,意义十分重要。因此,第一个点“自”的把握,对此线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个点需要粗大、果断、结实而集中。为了使此线条与前面形成良好的对比,可将“鬼子来”和“遭了殃”这几个点做成一条“锯齿形”的线,并放大这些“点”。第二条线是这个面的中间部分,要突出其中间位置的特点,即音乐的高潮。“奸淫烧杀”这四个点个个都要清晰而沉重,更要重点突出“烧杀”这两个点,来表达词义,强调情感,并将“一”这个点

16、弱化、拉长,在线的内部形成对比,使其艺术表现力更加丰富,音乐表现力更强,也正好符合谱面的要求。需要注意的是括号里面的词,可认为是整个线条后的稍稍延续,像回声一样,其粗细不可超越主线条。第三条线是二条线的延续,也是高潮的结束,需要拉长这个线条以缓冲第二条线的强烈对比。结合谱面分析,“扶”和“四”两点需拉长,变成细一点的线。第四条线是整个面的结束,可以将尾部拉长、拉细,于是,最后一个点就非常重要了,“乡”要被拉成慢慢变细的线,即音乐表情中的渐弱。(3)第三部分: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从曲式的角度看,这个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动力再现,所以,要在这个层面注入一些第一个层面

17、里的元素,但又不同与第一个面。从音乐的速度来看,这个部分的线条显然缺乏流动性。第一句话的歌词虽然和第一段的第一句完全一样,不过其情绪却完全不同。在处理此线条时,要将大部分点都弱化、模糊,稍稍加长。注意此线的中心点“妻”,是整个线中最重要的一点,相反需要强化、清晰。并且将这些点做的“断断续续”,以表现出“妻离子散”的伤心情感。第二条线是第三部分的结束,也是全曲的结束。可将“妻离子散”和“天各一方”做个内部对比,达到总结全曲并结束全曲的作用。“妻离子散”粗而强,“天各一方”细而弱。最后一个点“方”之前稍作停顿后拉长变细,会达到一种画龙点睛的结束效果。结 语 “点、线、面”中蕴藏的奥妙无穷,在处理合唱作品的运用中,不仅可以从“字词、句、段”的角度出发,也可以从合唱团员的角度来看,还可以从音乐的发音点,长度,厚度等方面来看待,亦或综合使用上述方法。总之,艺术的追求是无极限的,需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来将其不断发展完善。_参考文献: 1、美瓦西里康定斯基著,点、线、面,192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版。2、中易忠编著,平面构成,2007年3、http:/ 释: http:/ 点、线、面瓦西里康定斯基著平面构成易忠编著 htt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