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304448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学学士学位毕业论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号:20075132024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 对我院大一新生体育健康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学 院 体育学院 专 业 社会体育 年 级 2007 级 姓 名 张龙昌 指导教师 曹海波 2011年3月20日目 录摘 要3 关键词3前言31、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重要性31.1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31.2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4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42.1研究对象42.2研究方法43.调查结果43.1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能力及影响的因素43.2对健康、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 73.3对体育课的态度及体育能力94.讨论与分析 104.1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能力及影响的因素104.2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卫

2、生与保健知识的认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性明确,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存在片面性114.3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及体育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喜欢体育课,对学校的体育课感觉满意,喜欢自主选项教学;但体育能力比较差115结论与建议 115.1结论115.2建议12参考文献 12致谢 13我院大一新生体育健康意识的调查与分析信阳师范学院 2007级社会体育班 张龙昌【摘 要】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何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养成锻炼的习惯己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本校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调查,充分利用高校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强化大学生健康体育意识,从而提升健康体育行

3、为水平,培养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选择正确的保健方法和途径;意识到健康行为和正确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关键词】大学生 体育健康 健康意识 前言 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国家教委也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各高校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锻炼方法,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和将来的健康维护服务。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理想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离开了健康

4、,任何宏图大志都可能成为镜中之花,水中之月。“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在运动中得到延续。中学生正值长身体,增知识的黄金岁月,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对顺利完成中学学业和今后进一步深造及工作都有重要意义。意识支配行为。如何加强对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的教育,培养终身体育的思想,是学校当前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对学生进行体育与健康意识的调查研究,旨在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现阶段的状况,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依据。一、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的重要性1.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越来越关注了。“健康为人人,人人为健康”已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号。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

5、更需要人人树立新的健康观念和拥有健康知识。维护和增进人类的健康,不仅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和教育工作者锲而不舍地宣传,还要靠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和谐环境。 大学对国家的贡献早已超出仅仅输送专业人才的作用,大学生增进自身的健康不仅仅是对个人和家庭负责,也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整体发展负责。大学里有着知识密集的群体,大学生年轻、文化程度高、思维活跃、接受和运用各种信息能力强。他们的思想、言行、生活方式、道德行为对社会起着“承前启后”、“示范表率”的作用,对社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在体育工作特别是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要科学化、规

6、范化、制度化、人性化。加强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对探求人人享有健康、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有着重大的作用。 2.大学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健康教育是提高个人、家庭和社会健康意识的根本措施。学校是青少年汇聚的场所。因此,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应抓住这个有利且短暂的时机。现代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帮助大学生树立现代健康意识,让他们认识到“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要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要让大学生对缺乏健康知识产生危机感;要给大学生创造健康教育的条件,结合社会常见的健康问题,揭示各种疾病病源的本质,让他们认识到拥有健康知识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健

7、康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选择正确的保健方法和途径;要让大学生意识到健康行为和正确生活方式的必要性,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调查在我院10级大一年级273名学生(其中男生148人、女生125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273份问卷,回收273份。其中有效卷268份,(其中男生145人、女生123人)有效回收率为98.1%。2、研究方法文献分析计算机数据处理讨论与分析三、调查结果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能力及影响的因素 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够吗?在自由支配的时间主要做些什么?不够 足够做作业 读书 运动 其它人数男101 4460 36 22 27女94 295

8、3 33 17 20%男696 303414 248 152 186女764 23443 268 14 1631感到每天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够的有195人、占728%,足够的有73人、占27.2%;在自由支配的时间里主要做作业的有113人占42.1%,读书的有69人占25.7%,运动的有39人占14.6%,其它的有47人占17.5%。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或比赛吗?有参加吗?愿意 不愿意 无所谓参加过 没参加过人数男115 15 15 99 46女64 21 38 59 64%男79.3 10.3 10.3 68.2 31.7女59 17 24 47.9 52.1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和比

9、赛的有179人占66.8%,不愿意参加的有36人占13.4%,无所谓的有53人占19.8%;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的有158人占59%,没参加过的有110人占41%。学习繁忙,会坚持体育锻练吗?学习繁忙没时间练 有时间再补锻练 挤时间锻练人数男 73 43 29女 82 24 17%男 50.3 29.7 20女 66.6 19.5 13.8学习繁忙坚持挤时间体育锻炼的有46人占17.2%,有时间再补锻练的有67人占25%,认为学习繁忙学习繁忙有155人占57.8%。每天有多少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半小时 1小时 1小时以上 没时间人数男45 14 12 74女10 6 3 104%男31 9.

10、6 8.2 51女8.1 4.8 2.4 84.5每天有半小时进行体育锻炼的有55人占205%,有一小时的有20人占7.4%,有一小时以上的有15人占5.6%,没时间的有178人占66.4%。没参加或少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原因是?不喜欢运动 没有时间 不会运动 运动条件限制人数男 11 53 40 41女 18 47 49 9%男 7.6 36.6 27.6 28.2女 14.6 38.2 39.8 7.3不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有29人占10.7%,因作业太多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的有100人占37.3%,不会运动的有89人占33.3%,认为受运动条件限制没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有50人占18.7%。愿

11、意参加哪些体育活动,请选三项。游泳 乒乒球 田径 篮球 羽毛球 足球 其它人数男 14 20 3 44 28 17 19女 16 27 2 31 28 4 15%男 9.7 13.7 2 30.3 19.3 11.7 13.1女 13 22 1.6 25.2 22.7 3.2 12.2被调查学生中有30人喜欢游泳占11.2%,有47人喜欢乒乓球占17.5%,有5人喜欢田径运动.占1.9%,有75人喜欢篮球占28%,有56人喜欢羽毛球占209%,有21人喜欢足球运动占7.8%,爱好其它运动的有34人占12.7%。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能坚持体育锻炼吗?坚持 不坚持 偶尔参加人数男 12 120 13女

12、 6 105 12%男 8.3 82.8 9.5女 4.9 85.4 9.8在双休日和节假日能坚持体育锻炼的有18人占6.7%,不能坚持的有225人占4%,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有25人占9.3%。对健康、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的认识如何属身体健康没生病 精神好 身强力健 心情愉快 多方面人数男 6 6 9 9 115女 3 7 8 10 95%男 4.1 4.1 6.2 6.2 79.3女 2.4 5.7 6.5 8.1 84认为没生病就属身体健康的有9人占.4%,认为精神好就属身体健康的有13人占4.9%,认为身强力健就属身体健康的有17人占6.3%,认为心情愉快就属身体健康的有19人占7.1%,

13、认为包括多方面才属身体健康的有210人占78.4%懂得做热身运动吗?在体育运动前有做热身运动?懂 不懂没做 有时做 经常做人数男 105 40 110 15 20女 86 37 102 13 8%男 72.4 27.6 75.9 10.3 13.8女 69.9 30.1 82.9 10.6 6.5懂得做热身运动的有191人占71.3%,不懂得做热身运动的有77人占28.7%;在体育运动前没有做热身运动的有212人占79.1%,有时做的有28人占10.4%,经常做的有28人占10.4%。你懂做整理运动吗?你在体育运动后有否做整理放松运动?懂 不懂没做 有时做 经常做人数男 102 43130 6

14、 9女 81 42111 10 2%男 70.3 29.789.7 4.1 6.2女 65.9 34.1 90.2 8.1 1.6懂得做整理运动的有183人占68.3%,不懂得做整理运动的有85人占3.7%;在体育运动后没有做整理运动的有241人占89.9%,有时做的有16人占6%,经常做的有11人占4.1%。为何原因参与体育运动?能为自己制定出一套锻炼计划吗?健身 娱乐 调节 没有动机 能 不能人数男101 18 23 370 75女73 22 24 445 78%男69.7 15.9 12.4 248.3 51.7女59.3 19.5 17.9 3.340 60为了健身而锻炼的有174人,

15、占64.9%,为了娱乐而锻炼的有40人,占14.9%,为了转换心情、调节而锻炼的有47人占17.5%,没有特殊动机而锻炼的有7人,占2.7%。能为自己制定出一套锻炼计划有115人,占42.9%,不能为自己制定出一套锻炼计划有153人,占57.1%会几项体育项目锻炼身体?一项 二项 三项以上 没有人数男43 35 14 53女62 8 6 47%男29.7 24.1 9.7 36.6女50.4 6.5 4.9 38.2会1项体育项目锻炼身体的有105人,占39.2%;会2项的有43人,占16.2%;会3项的有20人,占7.5%;1项都不会的有100人,占37.3%。对体育课的态度及体育能力喜欢上

16、体育课吗?喜欢哪种上课组织形式?喜欢 不喜欢 一般统一内容 自主选项 无所谓人数男116 12 17 15 120 10女86 11 26 20 98 5%男80 8.3 11.7 10.3 82.8 6.9女69.9 8.9 45.5 16.3 79.7 4有204人喜欢上体育课占76.1%,不喜欢上体育课的有23人占8.6%,抱一般态度的有43人占16%。上体育课喜欢由教师统一内容的有35人占13%喜欢自主选项上课的有218人占81.3%,无所谓的有15人占5.6%。能否带同学做操或创编体育游戏吗?能 不能能自己编 与同学一起编 未会编人数男98 47 40 45 60女74 49 30

17、40 53%男67.6 32.4 27.6 31 41.4女60.2 39.6 24.4 37.4 43在课堂上能组织带领一个小组做操的有172人,占64.2%,不能组织的有96人,占35.8%。能创编体育游戏的有70人,占26.1%,能和同学一起编的有85人,占31.7%,未会编的有113人,占42.2%。上体育课后,感觉如何?没意思 挺累 愉快 高兴 还想上人数男 9 29 28 29 50女 19 20 30 20 34%男 6.2 20 19.3 20 34.5女 15.4 16.3 24.3 16.3 27.6上体育课后感觉没意思的有28人占104%,感觉挺累的有49人占18.3%,

18、感觉很愉快的有58人占21.6%,感觉非常高兴的有49人占18.3%,还想继续上的有84人占31.7%。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参与课外体育锻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参与体育锻练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仍缺乏认识。在学习繁忙时,能够坚持体育锻练的只有46人,占17.2%,能够坚持体育锻练的,男生比女生要好;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竟赛活动。但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竟赛活动的人数只占59%;从调查中发现,学生缺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坚持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只是35人,占13%;在学生的课余自由支配时间中,进行体育运动排第4位;未能坚持每天体育锻炼其中主要原因是有没有时间和不会运动以及

19、受运动条件限制,没时间和不懂运动,各占37%和33%。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四、讨论与分析4.1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能力及影响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自主参与课外体育锻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较差,对参与体育锻练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仍缺乏认识。在学习繁忙时,能够坚持体育锻练的只有46人,占17.2%,能够坚持体育锻练的,男生比女生要好;绝大多数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竟赛活动。但参加过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竟赛活动的人数只占59%;从调查中发现,学生缺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能坚持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只是35人,占13%;在学生的课余自由支配时间中,进行体育

20、运动排第4位;未能坚持每天体育锻炼其中主要原因是有没有时间和不会运动以及受运动条件限制,没时间和不懂运动,各占37%和33%。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应引起足够的重视。4.2学生对体育与健康、卫生与保健知识的认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性明确,对健康概念的理解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存在片面性。能够在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整理放松的分别只有212241人,各占7900%90%;能够为自己制定出一套锻炼计划只有115人,占429%。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证明,仍要加强体育与健康、卫生与保健知识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如何让科学地锻炼身体。4.3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及体育能力得到提升,学生

21、喜欢体育课,对学校的体育课感觉满意,喜欢自主选项教学;但体育能力比较差。虽然会1至3项体育项目锻炼身体的有168人,占62、7%;能够带同学做操有172人,占643%;会创编体育游戏的学生有155人,占578%。基本达到要求,但体育课教学还存在着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了每位学生的健康和发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加强体育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五、结论与建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界定的健康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生理方面、心理方面和社会方面都处于一种安宁完全的状态。”具体地说: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

22、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理念给高校体育教育带来一场革命性变化,破除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倾向,树立了全新的健康教育观。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是以科学为指导,遵循生物学规律,指导、传授相应的运动方法、自我健康诊断,检查、监督、评价和疾病防治等多种知识和经验,从而达到提高个体的基本运动能力以及全身心健康状态为目的的体育教学模式。它建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之上,结合运动实践,同时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突出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的特点。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明确了五方面内容:一是发展身体的目标,二是认知和发展能力的目标,三是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的目标,四是思想品德教育

23、的目标,五是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能力的目标。新大纲反映了新的教育理念,贯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提出了要重视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体育教育不仅要使学生体格健壮、精力充沛,使他们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对那些心理承受力较弱和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学生更要密切跟踪。同时体育教师也要注意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近期表现和异常思想行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培养学生终生健康意识。高校体育既是学校体育的终点,又是终身体育的起点。现代人存在健康危机,现代人需要体育。卢元镇教授在世纪之交体育运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指出:机械化、电

24、气化文明造成的生物结构和机能的退化;高营养、低消耗代谢造成体内物质积累;快节奏、大压力生活会造成的心理障碍与疾患;高危险生活、高密度拥挤造成意外事故;大面积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人类生存条件恶化等,将造成“文明疾病” 、“都市疾病”广泛蔓延和爆发。今天,提高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的现实任务和责任已经严酷地摆在我们面前,摆在众多与健康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学科面前。健康教育是面向受教育者终生的教育活动,锻炼正是这种活动的具体体现。健康既不是一时的事,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经常锻炼才能有健康的身体。因此,要使健康延续到每个人终生,必须培养终生体育的习惯。参考资料:1 周君华,于德东,王纳新,张传宝

25、. 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 2 黎明星. 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调查分析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6) . 3 王革,吴燕波,卓莉. 广东省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2) . 4 李世荣,宗延伟. 关于大学生体育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调查研究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 5 林少娜. 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2) . 6 阎杰. 对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分析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致 谢在这半年来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的导师曹海波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您开阔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以及详细的修改意见一直给我很大的启发。唯一的遗憾是我自己不够主动,错过了许多与您交流的机会。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