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

上传人:yc****d 文档编号:132993414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4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1)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设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适用范围不同保护接地即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3)线路结构不同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

2、果采取了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 三相五线制中五线指的是:根相线加一根地线一根零线。一般用途最广的低压输电方式是三相四线制,采用三根相线加零线供电,零线由变压器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电压为8220V,取任意一根相线加零线构成20V供电线路供一般家庭用,三根相线间电压为380V,一般供电机使用。 三相五线制比三相四线制多一根地线,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 三相五线制的学问就在于这两跟零线”上,在比较精密电子仪器的电网中使用时,如果零线和接地线共用一根线的

3、话,对于电路中的工作零点会有影响的,虽然理论上它们都是0电位点,如果偶尔有一个电涌脉冲冲击到工作零线,而零线和地线却没有分开,比如这种脉冲却是因为相线漏电引起的,再如有些电子电路中如果零点飘移现象严重的话那么电器外壳就可能会带电,可能会损坏电气元件的,甚至损坏电器,造成人身安全的危险零线和地线的根本差别在于一个构成工作回路,一个起保护作用叫做保护接地,一个回电网,一个回大地,在电子电路中这两个概念是要区别开来的,在正规公司里,这两根线规定要分开接。现在实际中还有一种三相六线的接法,除工作零线,保护接地外,还专门另配一路接地线,这根线跟设备地线分开来接,不与其他任何线相接,用做对仪器设备的保护,

4、因为电气件的损坏往往只几微秒的时间,所以要将误动作电流更快的引回大地,需要仪器直接接地.中性点接地是指变压器或发电机的中性点通过导线与地线相连接,目前有用很广泛;中性点接零,没听讲过,你的意思可能是中性点直接相互连接,而不接地。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三相交流电力系统中性点与大地之间的电气连接方式,称为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接地方式涉及电网的安全可靠性、经济性;同时直接影响系统设备绝缘水平的选择、过电压水平及继电保护方式、通讯干扰等。一般来说,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也就是变电所中变压器的各级电压中性点接地方式。因此,在变电所的规划设计时选择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中应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 我国11

5、0k及以上电网一般采用大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在实际运行中,为降低单相接地电流,可使部分变压器采用不接地方式),这样中性点电位固定为地电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升高不会超过1。倍运行相电压;暂态过电压水平也较低;故障电流很大,继电保护能迅速动作于跳闸,切除故障,系统设备承受过电压时间较短。因此,大电流接地系统可使整个系统设备绝缘水平降低,从而大幅降低造价. 635kV配电网一般采用小电流接地方式,即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几年来两网改造,使中、小城市65V配电网电容电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及配电网的安全运行。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不

6、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及经电阻接地。 1 中性点不接地方式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 10A,以架空线路为主,尤其是农村10kV配电网。此类型电网瞬间单相接地故障率占6070,希望瞬间接地故障不动作于跳闸。其特点为: 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IC 10A,故障点电弧可以自熄,熄弧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 单相接地不破坏系统对称性,可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保证供电连续性; 通讯干扰小;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工频电压升高 31/2C,此系统中电气设备绝缘要求按线电压的设计; 当C 0A时,接地点电弧难以自熄,可能产生过电压等级相当高的间歇性弧光接地过电压,且持续时间较长,危及网内绝缘薄弱设备,

7、继而引发两相接地故障,引起停电事故; 系统内谐振过电压引起电压互感器熔断器熔断,烧毁V,甚至烧坏主设备的事故时有发生.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适用于单相接地故障电容电流C 0A,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多的架空线路为 主的配电网。 其特点为: 利用消弧线圈的感性电流补偿接地点流过的电网容性电流,使故障电流10A,电弧自熄,熄弧后故障点绝缘自行恢复; 减少系统弧光接地过电压的概率; 系统可带故障运行一段时间; 降低了接地工频电流(即残流)和地电位升高,减少了跨步电压和接地电位差,减少了对低压设备的反击以及对信息系统的干扰。 目前国内运行的消弧线圈分手动调节和自动跟踪补偿两类:前一种手动调节时,消

8、弧线圈需退出运行,且人为估算电容电流值,误差较大,现已较少使用;后一种能自动进行电容电流测量并自动调整消弧线圈,使补偿电流适应系统的变化,现一般都选择该种消弧线圈。 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分调匝式、调气隙式、直流助磁式和调容式等。根据我局变电所运行情况显示,调匝式价格较底,但调整级数较少,不能完全适应系统变化。调气隙式补偿线性度较好,但震动噪音极大,运行人员反映强烈,有待改进.调容式反应迅速可靠,运行安静平稳,运行人员反映较好.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适于瞬间性单相接地故障较少的电力电缆线路.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特点: 降低操作过电压。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配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9、,零序保护动作,可准确判断并快速切断故障线路; 可有效降低工频过电压,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电压为312UC,且持续时间短; 中性点电阻为耗能元件,也是阻尼元件(消弧线圈是谐振元件); 有效地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当电弧熄灭后,系统对地电容中的残余电荷将通过接地电阻泄放掉,下次电弧重燃时,不会叠加形成过电压; 可有效消除系统内谐振过电压,中性点电阻接地相当于在谐振回路中并接阻尼电阻,试验表明,只要中性点电阻,就可以消除各种谐振过电压,电阻越小,消除谐振的效果越好; 对电容电流变化的适用范围较大,简单、可靠、经济。 中性点接地电阻的选择: 从减少短路电流对设备的冲击角度和从安全角度考虑,减少故障点

10、入地电流,降低跨步电压和接触电压,I值越小越好,即中性点接地电阻应越大越好; 为将弧光接地过电压限制在倍以内,一般按 IR = (14) IC 要求选择接地电阻; 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系统是通过各线路的零序保护判断和切除故障线路的,在选择Rn时,要保证每条线路零序保护灵敏度要求。 选择中性点接地电阻必须根据电网的具体条件,考虑限制弧光接地过电压、继电保护灵敏度、对通讯干扰、安全等因素. 目前,深圳各区变电所中性点均采用15,北京、广州等地的变电所则采用99W的小电阻接地方式。635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选择 以架空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架空线路发生接地故障70%为瞬间故障;只需按照规程要求,以系统电容

11、电流是否大于10A来确定,选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以电缆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变电所覆盖面较大, 出线较多且一般为电缆线路,系统电容电流也较大,据有关文献和运行实践,电缆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大约0%为瞬间故障。但由于电缆线路的特殊性,一般可选用小电阻接地方式,牺牲一些供电可靠性,来防止扩大事故. 以架空和电缆混合线路为主的城乡配网,兼顾架空和电缆线路的特点,使配网的接地方式选择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和小电阻两种方式上左右为难。 单相接地故障时,非故障相对地工频电压升高312 C、持续时间长,可能引起多点绝缘击穿,事故扩大。 消弧线圈无法补偿谐波电流,而有些城市或工厂中谐波电流所占比

12、例为%15%,仅谐波电流就足以支持电弧稳定燃烧. 寻找单相接地故障线路困难,目前许多小电流接地选线的动作率还不理想,往往仍采用试拉法。 电缆沟或电缆排管内的电缆发生单相接地时,寻找故障线路时间长,在带接地故障运行期间,容易引起人身触电.另一方面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可能错误切除瞬间故障线路,造成对用户的供电中断,降低了供电可靠性,减少了供电量。 5意见对此类混合系统,电缆应用额定电压为8。/10或125k等级,以加强绝缘,在此基础上选用自动跟踪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并加装小电流选线装置,在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应尽快找出并切除接地线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并联小电阻,利用微处理器控制并联

13、小电阻投切的接地设备即将问世,其原理为瞬间接地故障时,自动跟踪消弧线圈工作,经过一定的延时,接地故障未消失,微处理器可自动判断为永久接地故障,投入并联小电阻,使保护动作,切除接地线路,较好地解决了混合线路的接地问题。 综上所述,几种中性点接地方式各有优缺点,选择应从本网实际出发,权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选用,而不应按电压等级“一刀切”。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把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叫做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一、保 护 接 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当接到这个系统上的某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如果人站在地上用手触及外壳,由于输电线与地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将有电流通过人体

14、及分布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如图-7-1所示。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电流是不大的。但是,如果电网分布很广,或者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程度,这就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图6-73 没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情况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足够粗的金属导线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后,设备外壳已通过导线与大地有良好的接触,则当人体触及带电的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如图6-1所示。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避免了触电事故.图6 装有保护接地的电动机一相碰壳情况保护接地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二、保 护接 零(

15、一)保护接零的概念所谓保护接零(又称接零保护)就是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图6715是采用保护接零情况下故障电流的 示意图。当某一相绝缘损坏使相线碰壳,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迅速熔断,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图6-75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用于380/220、三相四线制、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 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如图67-6所示

16、,若采用保护接地,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与电气设 备的接地电阻均按考虑,而电源电压为20V,那么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则两接地电阻间的电流将为:图6-7-6 中性点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地的后果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是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要求选定的,如果设备的容易较大,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所选用熔体的额定电流也会较大,在27.A接地短路电流的作用下,将不断熔断,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立 即脱离电源,所以在设备的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Ud,其值为:d7。54=110V显然,这是很危险的。如果保护接地电阻大于电源中性 点接地电阻,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还要高,这时危险更大。 (二)系统

17、采用保护接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保护接零系统中,零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出现零线断线,接在断线处后面一段线路上的电气设备,相当于没作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如果在零线断线处后面有的电气设备外壳漏电,则不能构成短路回路,使熔断器熔断,不但这台设备外壳长期带电,而且使接在断线处后面的所有作保护接零设备的外壳都存在接近于电源相电压的对地电压,触电的危险性将被扩大,如图677(a)所示。对于单相用电设备,即使外壳没漏电,在零线断开的情况下,相电压也会通过负载和断线处后面的一段零线,出现在用电设备的外壳上,如图6-7()所示。图67-17 采用保护接零时零线断开的后果零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接触良好。零线

18、的连接线与设备的连接应用螺栓压接.所有电 气设备的接零线,均应以并联方式接在零线上,不允许串联。在零线上禁止安装保险丝或单独的断流开关.在有腐蚀性物质的环境中,为了防止零线的腐蚀,应在其表面涂以必要的防腐涂料.电源电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不允许用保护接零,而只能用保护接地。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当一根相线和大地接触时,通过接地的相线与电源中性点接地装置的短路电流,可以使熔断器熔断,立即切断发生故障的线路。但在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任一相发生接地,系统虽仍可照常运行,但这时大地与接地的相线针等电位,则接在零线上的用电设备外壳对地的电压将等于接地的相线从接地点到电源中性点的

19、电压值,是十分危险的,如图6-1所示。图67-18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采用保护接零的后果3.在采用保护措施时,必须注意不允许在同一系统上把一部分设备接零,另一部分用电设备接地。在图67-1中,当外壳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漏电,而引起的事故电流烧不断熔丝时,设备外壳就带电10V,并使整个零线对地电位升高到10V,于是其他接零设备的外壳对地都有110V电位,这是很危险的。由此可见,在同一个系统上不准采用部分设备接零、部分设备接地的混合做法。即使熔丝符合能烧断的要求,也不允许混合接法。因为熔丝在使用中经常调换,很难保证不出差错。图6-79 不正确的接零保护4在采用保护接零的系统中,还要在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

20、接地和在零线的一定间隔距离及终端进行重复接地.在三相四线制的配电系统中,将配电变压器副边中性点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直接连接叫工作接地.将电源中性点接地,可以降低每相电源的对地电压,当人触及一相电源时,人体受到的是相电压。而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当一根相线接地,人体触及另一根相线时,作用于人体的是电源的线电压,其危险性很大。同时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为采用保护接零方式提供必备条件.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如图6720所示.图-72 工作接地示意图(a)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b)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除将配电变压器中性点作工作接地外,沿零线走向的一处或多 处还要再次将零线

21、接地,叫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是当电气设备外壳漏电时可以降低零线的对地电压;当零线断线时,也可减轻触电的危险。当设备外壳漏电时,如前所述,经过相线、零线构成了短路回路,短路电流能迅速将熔断器熔断,切断电路,金属外壳亦随之无电,避免发生触电的危险性.但是从设备外壳漏电到熔断器熔断要经过一个很短的时间,在这短时间内,设备外壳存在对地电压,其值为短路电流在零线上的电压降。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如果有人触及设备外壳,还是很危险的.若在接近该设备处,再加一接地装置,即实行重复接地,如图6721所示,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则可降低.图7- 重复接地此外,如果没有重复接地,当零线某处发生断线时,在断线处后面的所有

22、电气设备就处在既没有保护接零,又没有保护接地的状态.一旦有一相电源碰壳,断线处后面的零线和与其相连的电器设备的外壳都将带上等于相电压的对地电压,是十分危险的,如图6722所示。图22 无重复接地时零线断线情况在有重复接地的情况下,当零线偶尔断线,发生电器设备外壳带电时,相电压经过漏电的设备外壳,与重复接地电阻、工作接地电阻构成回路,流过电流,如图6723所示.漏 电设备外壳的对地电压为相电压在重复接地电阻上的电压降,使事故的危险程度有所减轻,但对人还是危险的,因此,零线断线事故应尽量避免.图72 有重复接地时零线断线情况在作接零保护的线路中,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及沿线每一公里处,零线应

23、重 复接地。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在引入建筑物处,零线亦应重复接地,但是如无特殊要求时,距接地点不超过5m的建筑物可以不作重复接地。 三、保护接零和保护接地的适用范围 对于以下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均应采取保护接零或保护接地措施。(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等的底座和外壳;(2)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3)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阻;(4)配电屏与控制屏的框架;(5)室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架、钢筋混凝土的主筋和金属围栏;()穿线的钢管、金属接线盒和电缆头、盒的外壳;()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的杆塔和装在配电线路电杆上的开关设备及电容器的外壳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不足之处,请您指出来,谢谢!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