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

上传人:hy****d 文档编号:132977150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平乐村居课题研究教学设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词的相关知识.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诗歌的意境。4。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难点: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教师谈话: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教是朝廷的一位官员。9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然而,他屡遭奸人陷害,被贬官十八年,壮志

2、难酬.指名读词,了解词的基本特征3师生释题(1)清平乐:古人作词是可以配乐吟唱的,清平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它表示所配音乐的一种节奏,一种情境.()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就是“农村人家的意思。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诗”这个话题入手,导入课题,了解词的基本特征,并以“村居”一词激起学生再现画面的热情,从而进入全词的学习。)二、指导预习(一)、初读全词,整体感知。指名读词,相机正音.指导朗读.()教师范读.(2)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翁、媪、莲、蓬、卧、剥。读词跟读诗一样要

3、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3.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设计意图:主要通过集中朗读全词,大体了解课文所描写的主要内容.诗词具有音律美,读来抑扬顿挫。通过指名读、齐读,以及教师的范读,使学生读出词的韵味。)三、问题教学(以学定教,提出问题、探讨目标)1.教师提问古诗词因为它的年代久远,所以有些字词的意思跟咱们现在所说的不完全相同,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有哪些词语不好理解?(问题预设:“吴音、“相媚好、“翁媪”、“锄豆”等词语)2。学生提疑,相互回答解疑。3.碰到较难理解的字词同桌之间、小组之间讨

4、论解决,老师相机点拨,明确。(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疏通文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充分体现了阳光教育的理念。)四、精讲巧拨,合作探究.(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句子你自己能读懂?2。交流:感悟:景美(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感悟:大儿勤劳、中儿孝顺、小儿子的可爱(在三个儿子中,你最喜欢哪一个?)(1) 感悟小儿调皮可爱。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

5、人呢? 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谁能模仿一下.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谁能模仿一下(2) 从“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练习朗读。感悟: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1)理解“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2)理解“相媚好”边看图边想象,他们会聊些什么呢?听着他们聊天的内容,看着他们聊天的样子,你能体会出这里的“相媚好”是什么意思吗?你能说说这老两口为何而“醉吗

6、?提示:儿子勤劳可爱,居住环境舒适优雅-因美景而醉,因生活美而醉。小结:农村真是别有一番乐趣呀.让我们走近他们,与他们聊聊天吧!3背景切入,揭示主题()多媒体再次展示:90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看到这样的情景,对比词人笔下的农村生活,你有什么感想?(2)学生同桌或前后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老师巡堂,相机引导。(3)与北方受到金国侵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相比,南方的老百姓是幸运的。词中那种闲暇、宁静的乡村生活,深受词人的喜爱。词人忧国忧民的心态显露无遗。(设计意图:学生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的感悟可能存在困难。所

7、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机点拨,特别是引导学生想象老两口的对话,体验相亲相爱之情和农村生活的美好;“醉”,为什么“醉”?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进一步说明农村生活的恬静优雅,令人陶醉。)五、精练巩固1.课堂小练笔。师:现在,请大家结合刚才的交流,根据这首词和插图,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想象画面中描绘的情景,改写成一个片段,内容多少不限。注意:展开想象,使画面有动有静,动静结合。2.点评反馈。3。布置连接成文.(设计意图: 这是“活动导学”模式必不可少的一个板块,突出教学重点,联系课后的练习,安排了一个68分钟的小练笔,要求学生从个画面中选择其中的一幅,根据课堂互动交流,结合

8、课文内容,想象画面中的情景,将其改写成一个片段,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改写内容的交流.)六、总结拓展师:同学们,辛弃疾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0多首词作品,内容丰富,既有金戈铁马的豪放,也有田园风光的委婉.课后,希望大家再去读一读他更多的词作,去了解他的作品风格,了解他的一生!(设计意图:以一课引一串,以清平乐 村居为突破口,激发学生阅读辛弃疾词作的兴趣,打开学生诗词的认识之门,树立大语文观.这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七、吟唱背诵,加深理解1。我们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词,能背的同学就尽量背,实在记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书。师引导背诵. 2.这首词韵律很美,请大家欣赏这首欢快的歌,可以一起打节奏、一起唱。

9、 (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一边唱一边想象画面。八、板书设计清平乐村居辛弃疾景色宁静醉 夫妻和美 一幅画两儿勤劳 一份情小儿自在教学反思: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几千年来积淀起来的瑰宝,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素养的民族之魂。古典诗词语虽短,但意境却大,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和美育的好题材。但是语言精练优美,表现了深刻的意蕴和动人的境界.然而,古诗词毕竟与现在中小学生的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在揭示写作主旨的时候,如果单靠从字面意思要学生去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那无异于天方夜谭。因此,恰当的引入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如在清平乐 村居一文的学习中,词人为什么要描绘的这

10、幅和和美美的村居图呢?在课堂的教学中,通过写作背景的再展示,词人的写作目的便表露无遗。90多年前,金国灭掉北宋,对南宋朝廷紧追不舍,企图彻底灭宋。金兵攻占都城,大肆抢劫和屠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然而,他屡遭奸人陷害,被贬官十八年,壮志难酬。看到南方农家温馨的情景,词人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如果北方的农民也能过上这样的生活该多好哦!中国古代诗人由于受特定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同样的意象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借助写作背景的切入,学生很快就能领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陆游笔下的卜算子咏梅显得忧郁而悲怆.陆游因何借梅花喻自已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

11、合污的情操?原来陆游一生的政治生涯充满坎坷:早年参加考试被荐送第一,为秦桧所嫉;孝宗时又为龙大渊、曾觌一群小人所排挤;在四川王炎幕府时要经略中原,又见扼于统治集团,不得遂其志;晚年赞成韩侂胄北伐,韩侂胄失败后被诬陷。我们读他的诗词,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它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而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的化身。为何毛泽东笔下的梅却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写于96年12月。在当时,正值反华高潮、三年自然灾害,这时国内有些人对社会主义前途丧失信心,年轻的共和国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这首词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通过写作背景的切入,陆游的惆怅无奈和毛泽东的乐观豁达跃然纸上,教学中的难点迎刃而解.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