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3297213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难事件后常见的心理问题行业材料(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灾难事件后常见心理问题灾难事件后常见心理问题1研究特制人在突然遇到巨大地震等灾害事件时,通常会出现怎样的身心应激(PTSD,包括情绪、行为等)反应?这种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2研究特制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正常的应激反应区别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正常的应激反应区别正常的应激反应认为是PTSD、“精神疾病”、或者“心理障碍”的前兆,对此高度紧张,实际这是不正确的认知。3研究特制灾害事件结束之后,正常的应激反应有哪些呢?4研究特制情绪 恐惧担心 迷茫无助 悲伤 内疚 愤怒 失望和思念 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害怕地震再次来临,或者有其它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上不幸的事降临在自己或家人身

2、上 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不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觉得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界末日即将到来 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为亲人或其他人的死伤感到悲痛难过 在严重的灾难之后,人们比较容易出现内疚在严重的灾难之后,人们比较容易出现内疚或负罪感。人们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或负罪感。人们会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希望死的那个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希望死的那个人是自己而不是亲人;因为比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别人幸运而感觉罪恶;感到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或者没有做应该做的事情来避免亲人的死亡。亲人死亡对幸存者而言是一种严重的丧失,亲人死亡对幸存者而

3、言是一种严重的丧失,因此有上述提到的负罪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因此有上述提到的负罪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通常这些反应都会在一个月之内缓解,若一通常这些反应都会在一个月之内缓解,若一个月后,这种负罪感仍强烈存在,则需要寻个月后,这种负罪感仍强烈存在,则需要寻找心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找心理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觉得上天对我不公平,觉得自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己不被理解,不被照顾 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次地失望 5研究特制行为行为 脑海里重复地闪现灾难发生时的画面、声音、气味;反复想到逝去的亲人,心里觉得很空虚,无法想别的事;失眠,噩梦,易惊

4、醒;没有安全感,对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神经过敏”。6研究特制大部分反应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减弱一般在一个月一个月以后,我们就可以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哀伤、思念情绪可能会持续更久,几个月甚至几年,但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多影响。7研究特制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去找心理咨如何判断是否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询师或治疗师?8研究特制人们在严重灾难之后,通常都会出现一系列正常的心理应激反应。但若体验到强烈的害怕、失助、或恐惧,或者同时具有如下表现,则可能需要寻求可能需要寻求心理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心理卫生专业工作人员的帮助。9研究特制n彻底麻木、没有情感反应、经常发呆,对现实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对创伤事件部

5、分或全部失去记忆;n脑海中或者梦中持续出现灾难现场的画面,并且感到非常痛苦;n回避跟灾难有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对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n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10研究特制此外,若上述反应并不强烈,但持续时间长,也应当注意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有些人可能还会表现出其他心理问题,包括酗酒、性格改变等,这些情况均应寻求心理卫生专业人员的帮助。11研究特制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对于灾难中的幸存者、死难者家属以及救援人员,当面对和处理这些心理反应时,援人员,当面对和处理这些心理反应时,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如何处理是不合适的?12研究特制错误处理之一错误处

6、理之一(1)刻意压抑:由于某些心理反应(比如失眠、噩梦、强烈的惊恐和悲伤)而误将其当作“病态”。许多当事人会告诫自己“我得想办法,让自己别再这样去。”表现为过于担心。从而刻意地去试图压抑,反而对调节好情绪没有好处;13研究特制错误处理之二错误处理之二(2)隐藏感觉:不要强迫自己对自己说“我没事,我挺好的。”更好的做法更好的做法是试着把情绪讲出来,让周围的人一同分担;14研究特制错误处理之三错误处理之三(3)中断情感宣泄:比如奉劝丧失亲人的当事者说:“别哭了,我们不要难过了。”最好能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这是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15研究特制错误处理之四错误处理之四(4)试图遗忘:经常强迫自

7、己思考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忘掉?”其实伤痛的停留是正常的,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同去分担痛苦。鼓励倾诉、适当宣泄、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共同面对,共度难关。16研究特制面对灾难,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自救呢?面对灾难,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自救呢?在大型灾难来临时,如果没有条件获得心在大型灾难来临时,如果没有条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救助,在此情况下,学习一些心理自助方法非常必要。学习一些心理自助方法非常必要。17研究特制心理自救方法心理自救方法(1)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2)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

8、的保证。(3)强化和发掘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4)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18研究特制心理自救方法心理自救方法(5)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6)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7)不要勉强自己和他人去遗忘痛苦,伤痛会停留一段时间,是正常的现象,更好的方式是与我们的朋友和家人一起去分担痛苦。19研究特制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灾难时,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灾难时,如果不能及时获得心理咨询师或治

9、疗师的救助,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治疗师的救助,作为陪伴者,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习哪些与灾难幸存者交谈的技巧?20研究特制交谈技巧交谈技巧“要说要说”在努力去理解和感受灾难幸存者的基础上。对于你所经历的痛苦和危险,我感到很难过。你现在安全了(如果这个人确实是安全的)。这不是你的错。你的反应是遇到不寻常的事件时的正常反应。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很正常的,每个有类似经历的 人都可能会有类似的反应。21研究特制交谈技巧交谈技巧“要说要说”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这些一定很令人难过、痛苦。你现在的反应是正常的,你不是发疯了。事情可能不会总是这样的,它会好起来的,而你也会好起来的。你现在不

10、应该去克制自己的情感,哭泣、愤怒、憎恨、想报复等都可以,你要表达出来。22研究特制交谈技巧交谈技巧“不要说不要说”我知道你的感觉是什么。你能活下来就是幸运的了。你能抢出些东西算是幸运的了。你是幸运的,你还有别的孩子亲属等。你还年轻,能够继续你的生活能够再找到另一个人。你爱的人在死的时候并没有受太多痛苦。23研究特制交谈技巧交谈技巧“不要说不要说”她他现在去了一个更好的地方更快乐了。在悲剧之外会有好事发生的。你会走出来的。不会有事的,所有的事都不会有问题的。你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时间会治疗一切的创伤。你应该要将你的生活继续过下去。24研究特制亲人丧失后,该如何帮助幸存则承亲人丧失后,该如何帮助幸存

11、则承受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呢?受突如其来的丧亲之痛呢?25研究特制 丧失亲人之后经历的心理反应过程(1)休克否认期:可能会出现情感麻木,否认丧失亲人;(2)埋怨:有些人会自责,后悔自己没有救出亲人,有些人会愤怒,对灾难造成的亲人丧失感到非常生气;26研究特制(3)抑郁期:有些人会出现情绪低落,不愿意见人,特别是丧失了孩子的家长特别不愿意看到与自己孩子同龄的儿童;有些人什么都不想干,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夜间噩梦,失眠等;(4)恢复期:不再做噩梦,开始适应新生活。27研究特制居丧期心理自救方法(1)对于丧亲者而言,出现以上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若如上反应持续时间超过半年或者过于强烈,则应寻求专业人员的帮

12、助;(2)应当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方式都有利于情感的表达;(3)可以寻求家人和朋友的帮助和支持,向他们表达自己的需要,让大家一同分担悲痛。28研究特制如何处理一直无法安睡,处于如何处理一直无法安睡,处于惊恐中的心理问题惊恐中的心理问题29研究特制惊恐表现惊恐表现个别人由于逃生过程和救助别人的过程消耗了大量的体力,造成精神的崩溃:会凭空听见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与自己说话或者命令自己做事,比如把衣服脱掉,把东西给人等;30研究特制凭空怀疑周围的人是坏人,要抢劫或谋害自己,因此感到十分害怕恐惧;感觉周围变得不清晰,不真实,如在梦中,走到危险的地方也没有察觉。可出现

13、幻觉,“看到”去世的亲人、“听到”不在身边的亲人的呼唤。31研究特制表现为经常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噩梦频频,灾难场景不断在脑海萦绕而挥之不去,听到灾难相关的消息即悲痛不已或恐惧不安。32研究特制应对方式首先应当尽可能保证睡眠与休息,如果睡不好可以做一些放松和锻炼的活动;其次应当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创伤,康复的保证;与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有任何的需要,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33研究特制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灾难后,如何帮助我们的孩子们?34研究特制除了需要应对外伤、饥饿、寒冷等他们不熟悉的情况外,儿童同样会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由于儿童比成人更为脆弱,因此此时更需要关

14、注儿童的反应,及时地保护儿童。35研究特制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反应注意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反应(1)情绪反应:感到恐惧、害怕,有的会哭泣,有紧张、担忧、迷茫、无助的表情;有的逃生出来的孩子会因为同学老师的伤亡产生自责;警觉性增高,如难以入睡、浅睡多梦易惊醒;心身症状: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哮喘、荨麻疹等。36研究特制(2 2)行为反应:)行为反应:发脾气、攻击行为;过于害怕离开父母或亲人,怕独处;有些长大的孩子好像又变小了,出现遗尿、吮手指、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等幼稚行为;有些儿童会情绪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与其他人发生矛盾等。37研究特制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安全、预防潜在的危险保证儿童身体和环境

15、安全、预防潜在的危险(1)优先医疗救护保证,确保儿童身体安全;(2)优先给儿童提供饮用水、安全食品以及夜间保暖;(3)尽量把儿童安置在远离灾难现场和嘈杂混乱的场所,避免孩子走失或因环境拥挤不能入睡;(4)要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38研究特制灾难后儿童心理防护灾难后儿童心理防护(1)促进表达:鼓励并倾听儿童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尽量不唠叨孩子,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儿童表现勇敢或镇静;39研究特制(2)多做解释:不要批评儿童那些出现幼稚行为的孩子,这些暂时出现的“长大又变小了的行为”,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对常见的心理反应。对

16、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情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解释。同时要给予希望,向儿童承诺,灾难会过去,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帮我们重建家园。40研究特制(3)积极请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必要时进行治疗,避免问题延续。(4)成年人应尽量不要在儿童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及时处理自己的压力和调整情绪。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使儿童产生安全感。(5)如果儿童因为受灾引起的心理问题持续存在,应该及时到医院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41研究特制先医疗,救生命;保温暖,供饮食;睡好觉、防丢失;防疫病,手勤洗;找玩具,讲故事;莫惊恐,多解释;鼓信心,要重视;指导下,看电视。心烦躁,情绪低;找医生,健心理。42研究特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