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

上传人:积*** 文档编号:132895302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1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物教案新陈代谢和酶 教学目标知识方面 1、使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 2、使学生了解酶的发觉过程;初步了解酶的概念、酶的特征、影响酶活性的原因 3、使学生了解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能力方面 在引导学生分析生物新陈代谢概念,探究酶的特征,探究影响酶活性原因的过程中,初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试验现象能力及设计试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经过让学生了解酶的发觉过程,使学生体会试验在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地位;经过讨论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而体会硕士命科学价值的教育。教学提议教材分析 1、

2、酶的发觉 教材简单介绍酶的发觉历史,从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设计的巧妙试验到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觉少数的酶是RNA,使学生对酶的研究历史中的部分重大发觉有了一个大致了解。 2、酶的特征 酶的特征关键是经过安排了相关的学生试验,让学生经过试验,发觉酶的三个特征,这么的编排方法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加教学过程,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个能力。酶的高效性特点,是经过比较试验五、肝脏内的过氧化氢酶比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切入;酶的专一性的特点,是经过比较试验六、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切入; 3、影响酶活性的原因 本节教材关键讲述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条

3、件,经过试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切入。 本节内容的最终,安排了课外读“造福人类的酶工程”,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改变人类生活质量中的作用。教法提议 1、使学生在了解细胞水平上的新陈代谢概念及其本质是本节的关键和难点 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改变的总称,这是在细胞水平上对新陈代谢的描述。其实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新陈代谢的概念,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课绪论中,学习已接触到诸如同化作用、异化作用及其关系等和新陈代谢相关的知识,但那是在生物个体水平对新陈代谢下的定义。本章的新陈代谢内容是对以往知识的深化和展开,教学老师要有意识

4、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引导学生分析出生物体是怎样自我更新的,合成和分解是怎样进行的,及其二者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什么是生命。 比如,为使学生了解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老师可结合前一章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活细胞中发生的多种化学反应,如发生在线粒体内的糖的氧化放能的化学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的化学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的氨基酸缩合成多肽链的化学过程等,使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这句话有一个感性认识。 2、使学生了解酶的概念是本节的关键。在本节教学中怎样组织学生完成酶含有专一性的试验并实施有效的讨论是本节

5、的难点。 生命体随时随刻发生着数量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同时又是一个稳定的,开放的系统。细胞中发生的多种化学反应不可能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等条件下进行,而必需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下能快速、有序地进行的,这就要尽可能地降低化学反应能阈,这是新陈代谢为何离不开生物催化剂,即酶的原因。 酶的概念和酶的发觉可结合一起在让学生讨论,这么可让学生充足体会生产实践和科学试验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酶的特征这部分内容,可先组织学生依次完成试验,然后再由学生来讨论和总结。 在引导学生分析酶的特征时,引导学生和蛋白质的多样性联络起来,可使学生易于了解酶的催化作用的专一注肯定意味着酶的多样性,而且蛋白质分子空间

6、结构的多样性和酶的专一性催化关系亲密。 3、使学生了解酶含有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条件是本节的关键,怎样组织学生完成影响酶活性原因的选做试验并分析、讨论试验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在组织学生操作、分析、讨论试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坐标曲线图,让学生概括酶的催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节新陈代谢和酶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的特征、影响酶活性的原因、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其本质的概念、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作用 1课时 板图、多媒体课件、试验 1、引入新陈代谢的概念及本质 学生在初中生物学书本、高中绪论课的学习或经过多种媒

7、体的介绍,对新陈代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老师应了解学生对新陈代谢是怎样了解的。为此老师可设计部分问题,引导学生以本身为例,剖析生命是怎样维持的,以此引入本节的学习,如: 人体的脑细胞是经过什么路径取得营养?脑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又是经过什么路径排出体外的? 进入脑细胞的营养物质是怎样被利用的? 学生怎样了解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想一想,人体的身体有哪些系统参加了新陈代谢过程,各是怎样参加的等等? 学生通常只能从生物个体、器官或系统水平上,说明生物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此基础上,老师应把讨论引向微观水平,即细胞和分子水平的代谢过程。如

8、能够设问: 你吃下的肉类蛋白质,经过什么路径转化成为你本身的蛋白质? 你吃下的淀粉类食物,经过什么路径为你提供能量?等等 经过分析、讨论,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维持,需要不停地合成和分解,不停地处于自我更新的状态,而这种自我更新的过程完全依靠于细胞内发生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在细胞水平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即“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改变的总称”。 2、酶的概念、特征及其生理功效 在学生了解新陈代谢的本质后,能够利用学生已经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出无机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需的条件通常是很剧烈的,再让学生分析出生物体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能够提问,如: 细胞生存的条件是很温和的,那么

9、细胞内数量如此巨大的生物化学反应怎样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环境、pH靠近中性的条件下,快速高效的进行呢? 在化学反应中有没有提升化学反应的方法呢? 这么可顺利地引出活细胞产生的生物催化剂,即酶。 3、酶的发觉史 这部分的教学,老师可让学生自己阅读,也可发给学生对应的补充资料,尤其是某种酶的研究过程方面的资料,目标是让学生对酶的研究过程、方法有一个较为全方面的了解,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物学的试验研究对生物学发觉的主要作用。 学生阅读后,可提问:酶全部是蛋白质吗?并做一定的说明。 酶是活细胞所产生的含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酶是细胞中促进化学反应速度的催化剂。现已发觉的酶约有3000种以上。它们

10、分别存在于多种细胞中,催化细胞生长代谢过程中多种不一样的化学反应,使生物化学反应在常温、常压、水溶液等温和的条件下就可顺利进行。 很多年来,大家一直认为全部的酶全部是蛋白质。然而生物学家的试验证实:RNA也能够是高活性的酶。早在1982年,T.Ceeh发觉原生动物四膜虫的26S rRNA前体在没有蛋白质的情况下进行内含子的自我拼接,最终形成L19RNA。当初因为只是了解它有这种自我催化的活性,没有把它和酶等同看待。 1983年Atman和Pace分别报导了在RNA前体加工过程起催化作用的酶是由20%蛋白质和80%RNA组成的。假如除去蛋白质部分,并提升镁离子的浓度,则留下的RNA含有和全酶相同

11、的催化活性,这是说明RNA含有酶活性的第一例证。 “酶不全部是蛋白质”,这一科学事实再一次有力地证实了试验在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看到,科学是发展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而真理是相正确,现在的科学事实可能在以后会被修正,甚至推翻。 另外,酶、激素、维生素之间的区分值得一提,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轻易把这些物质和它们的作用搞混。可就高中生物学水平做一简单比较:酶激素维生素从化学本质上看蛋白质蛋白质、固醇类脂类物质多个多样,通常为小分子有机物。 如维生素D是固醇类物质;维生素A是脂类物质;维生素C是抗坏血酸等等。从生理功效看可提升生物体生物化学反应的速度,是一个生物催化剂。激素又称

12、“化学信使”,是特定细胞合成的,能使生物体发生一定反应的有机分子。它的作用力很强,很低的浓度就能引发很强的反应,但在细胞中不能积累,很快就会被破坏。维生素经常和酶结合,是较复杂酶的组成成份之一。天然食物中含量极少,但这些极微小的量对人体的生长和健康是必须的,人体通常不能合成它们或合成量不足,必需从食物中摄取。 可把酶的发觉史和酶的特征这两部分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这么可使学生用试验方法探索酶的特征顺理成章。 4、酶的特征 在进行酶的特征教课时,老师可提问: 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何特点? 为处理这个问题,老师可演示相关试验,也可安排对应的学生试验,引导学生经过对试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13、得出结论,即酶的高效性、专一性和多样性特征。 酶的高效特征试验,试验前有必须简单介绍两项内容: 一是过氧化氢这种物质,它是动植物在代谢中产生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生物体可经过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快速分解成水和氧气而解毒。无机催化剂三价铁离子也可催化这一反应;二是本试验的试验步骤。 试验后,让学生讨论得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高于铁离子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老师可列举其它实例,概括酶的高效性。老师还应强调正是因为酶的存在及其高效性,因此很多代谢反应在体外极难发生,在体内却可快速进行。 酶的专一性特征 试验前可提问:“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同属糖类,唾液淀粉酶能否消化水解这两种物质?” 本试验所包括的

14、颜色反应要在试验前跟学生说明清楚。淀粉水解成的麦芽糖和蔗糖水解成的葡萄糖、果糖在煮沸的条件下,和斐林试剂反应会有砖红色沉淀物质产生,淀粉和蔗糖和斐林试剂无此反应。所以,斐林试剂能够用来判定淀粉和蔗糖溶液中是否有麦芽糖和葡萄糖及果糖,进而推测淀粉和蔗糖是否被水解。在此基础上,老师经过深入实例说明酶的专一性是酶普遍含有的特征; 酶的多样性原理,可在学生了解酶的专一性原理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的多样性让学生分析得出。 5、影响酶活性的原因 有条件的学校,应尽可能让学生做试验七、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这对于训练学生分析试验能力,了解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等全部是很帮助的。 在学生经过试验分析得出影响酶活性

15、的原因后,可合适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部分和之相关的生活常识。如可提问:“连续高烧不退或严重腹泻有时甚至会危及人的生命,学生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人的正常体温是37,体温升高到38,即使体温只是升高了1,但人已感觉很没有精神,假如升高到39甚至40以上,而且连续高烧,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反应,如昏睡、昏迷、惊厥、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为何呢?原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其催化活性受到很多原因的影响,如温度、pH值、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酶浓度、酶的激活剂、抑制剂等等,而酶的活性受上述原因的影响是很敏感的,影响原因发生很小的改变的,酶活性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人体中酶的最适温度通常为37,

16、当人体体温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时,机体中酶活性就会大大降低,细胞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了。 霍乱是一个烈性传染病,为霍乱弧菌所致,曾在世界上引发数次大流行,死亡率甚高。霍乱弧菌经过人的肠粘膜并大量繁殖,同时产生肠毒素引发猛烈腹泻造成快速而严重的脱水,血容量显著降低,因此出现微循环衰竭,使细胞得不到钾、钠、钙、氯离子,造成肌肉痉挛;细胞得不到碳酸氢根离子而造成细胞内pH值发生较大的改变,酶活性即对应大大降低,严重的会出当代谢性酸中毒,最终病人肾功效衰竭,休克、死亡。人体大量出汗、腹泻全部要对应地补充水就是这个道理;婴幼儿本身调整能力差,婴幼儿腹泻经常引发严重后果,就是这个道理。 或问:“

17、当人误食了含有重金属的食物或农药后,有一个应急方法,就是赶快给病人大量喝牛奶或豆浆,学生知道这是为何吗?” 酶活性除了和温度、pH相关外,还受有机溶剂、重金属离子等的影响。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影响酶活性的关键原因是有机溶剂和重金属离子和酶蛋白上的一些化学基团结合,使酶的活性完全丧失,这也是人误食了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或含重金属离子的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原因。 牛奶和豆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够和重金属或有机物结合,而使这些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发生沉淀。当人误食了含重金属的食品或农药后,大量饮用牛奶或豆浆可使这些有毒物质沉淀下来不被消化道吸收,从而也就避免了这些有毒物质和人体中正常的酶接触

18、的机会,而保护了这些酶的活性。当然,这只是应急方法,还要去医院探究活动探究pH值对酶活性影响 了解pH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测定酶的最适pH的方法 酶的活性受环境pH的影响极为显著。通常多种酶只有在一定的pH范围内才表现它的活性。一个酶表现其催化活性最高时的pH值称为该酶的最适pH。低于或高于最适pH时,酶的活性逐步降低。不一样酶的最适pH值不一样,比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一2.5,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等。 应该指出酶的最适pH受反应物性质和缓冲液性质的影响。比如,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约为6.8,但在磷酸缓冲液中,其最适pH为6.4一6.6,在醋酸缓冲液中则为5.6。 1、0.3%氯化

19、钠的0.5%淀粉溶液 2、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 3、0.1M柠檬酸溶液。 4、0.2M磷酸氢二钠溶液 5、碘化钾-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和碘10克溶解在100ml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取8个50毫升锥形瓶,编号。按下表中的百分比,用吸量管添加0.2M磷酸氢二钠溶液和0.lM柠檬酸溶液,制备pH5.0一8.0的8种缓冲溶液。 锥形瓶号0.2M磷酸氢二钠溶液0.lM柠檬酸溶液缓冲溶液pH值15.154.855.025.804.205.636.313.696.046.923.086.457.722.286.868.691.337.279.360.647.689.720.288.0 取9支干燥

20、的试管,编号。将8个锥形瓶中不一样pH的缓冲液各取3毫升,分别加入对应的试管中。然后,再向每个试管中添加0.5%淀扮溶液2毫升。第9号试管和第5试管的内容物相同。 向第9号试管中加入稀释200倍的唾液2毫升,摇匀后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每隔1分钟由第9号试管中取出一滴混合液,置于白瓷板上,加一滴碘化钾-碘溶液,检验淀粉的水解度,待结果呈橙黄色时,取出试管,统计保温时间。注意,掌握第9号试管的水解程度是本试验成败的关键之一。 以l分钟的间隔,依次向第l至第8号试管中加入稀释200倍的唾液2毫升,摇匀,并以1分钟的间隔依次将8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然后,根据第9号试管的保温时间,依次将各

21、管快速取出,并立刻加入碘化钾-碘溶液2滴,充足摇匀。观察各管展现的颜色,判定在不一样pH值下淀粉被水解的程度,能够看出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并确定其最适pH。 探究酶的激活剂及抑制剂 学习检定激活剂和抑制剂影晌酶反应的方法和原理 酶的活性常受一些物质的影响,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增加,称为酶的激活剂;有些物质能使酶的活性降低,称为酶的抑制剂。比如,氯化钠为唾液淀粉酶的激活剂,硫酸铜为其抑制剂。 极少量的激活剂或抑制剂就会影响酶的活性,而且常有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激活剂和抑制剂不是绝正确,有些物质在低浓度度时为某种酶的激活剂,而在高浓度时则为该酶的抑制剂。比如,氯化钠达成1/3饱和度时就可抑

22、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1、l%淀粉溶液。 2、1%氯化钠溶液。 3、碘化钾-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和碘10克溶解在100ml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4、稀释100一200倍的新鲜唾液。 5、0.1%硫酸铜溶液。 取3支试管,编号。向第l支试管中加入l%氯化钠溶液l毫升,向第2支试管中加入0.1%的硫酸铜溶液l毫升,向第3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l毫升作对照。再向每支试管各加入0.l%淀粉溶液3毫升和稀释的唾液l毫升。摇匀各管内容物,一齐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一15分钟后取出。冷后,各滴入2一3滴碘化钾-碘溶液,混匀。观察比较3支试管颜色的深浅。 假如激活剂或抑制剂的作用不显著,关键原因可能是

23、唾液淀粉酶活性不够高,能够合适延长反应时间或降低唾液稀释倍数,然后再继续试验。 探究酶的专一性 本试验以唾液淀粉酶和蔗糖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为例,说明酶的特异性。 1、2%蔗糖溶液:蔗糖是经典的非还原糖,若商品蔗糖中还原糖含量超出一定标准,则展现还原性,这种蔗糖不能使用。因此,试验前必需进行检验。本试验用的蔗糖最少应是分析纯的试剂。 2、0.3%氯化钠的l%淀粉溶液 3、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 4、蔗糖酶溶液:取干酵母100克,置于乳钵内,添加适量蒸馏水及少许石英砂。用力研磨提取约l小时,再加蒸馏水,使总体积约为500毫升,过滤。将滤液保留于冰箱内备用。 5、本尼迪克特试剂: 将硫酸铜17.

24、3克溶解于100毫升热蒸馏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50毫升。取柠檬酸钠173克及碳酸钠100克,加水600毫升,加热使之溶解,冷后,稀释至850毫升。最终,把硫酸铜溶液缓缓倾入柠檬酸钠-碳酸钠溶液中。混匀后,用细口瓶贮存。此试剂可长时间保留。 1、淀粉酶的特异性试验 取2支试管,各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2毫升,再分别加入l%淀粉溶液或2%蔗糖溶液各4滴。混合均匀后,放在沸水浴中煮2一3分钟。观察有没有红黄色沉淀产生,纯净的淀粉和蔗糖不呈阳性反应。 再取3支试管,每管各加入稀释200倍的新鲜唾液l毫升。再分别加入l%淀粉溶液或2%蔗糖溶液各3毫升。混匀,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15分钟后取出。各加本尼

25、迪克特试剂2毫升,摇匀,放在沸水浴中煮2一3分钟。观察有没有红黄色沉淀产生。 新鲜唾液的稀释倍数,通常为200倍。不过,因为不一样人或同一人不一样时间采收的唾液内淀粉酶的活性并不相同,有时差异很大,稀释倍数能够是50一300倍,甚至超出此范围。所以,应事先确定稀释倍数。另外,要注意除去唾液里的气泡,避免稀释倍数不正确面影响试验结果。稀释好的新鲜唾液用滤纸过滤后待用。 2、蔗糖酶的特异性试验 取2支试管,各加入蔗糖酶溶液l毫升,再分别加入l%淀粉溶液3毫升或2%蔗糖溶液3毫升。摇匀,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10分钟后取出,各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2毫升,混匀后放入沸水浴中煮2一3分钟。观察有没有红黄

26、色沉淀产生。 再取l支试管,加入蔗糖酶l毫升和蒸馏水3毫升,混匀,加入本尼迪克特试剂2毫升,摇匀,在沸水浴中煮2一3分钟。能够观察到试管内溶液展现轻度阳性反应,这是因为蔗糖酶溶液本身含有少许还原性杂质的缘故。所以,用此管作为对照,即可解释上述用淀粉作底物的试管内展现轻度阳性反应的原因。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经过检验不一样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和脲酶的活性,了解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很大,首先和通常化学反应一样,提升温度能够增加酶促反应的速度。通常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度加紧一倍左右,最终反应速度达成最大值。其次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温度过高可引发蛋白质变性,造成酶的失活。所

27、以,反应速度达成最大值以后,伴随温度的升高,反应速度反而逐步下降,以至完全停止反应。反应速度达成最大值时的温度称为某种酶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时,反应速度逐步降低。大多数动物酶的最通温度为37一40,植物酶的最适温度为50一60。不过,一个酶的最适温度不是完全固定的,它和作用的时间长短相关,反应时间增加时,最适温度向数值较低的方向移动。通常测定酶的活性时,在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下进行。为了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的恒定,通常利用恒温水浴等恒温装置。 酶对温度的稳定性和其存在形式相关。已经证实大多数酶在干燥的固体状态下比较稳定,能在室温下保留数月以至一年。溶液中的酶,通常不如固体的酶稳定,而且

28、轻易为微生物污染,通常极难长久保留而不夹失其活性,在高温的情况下,更不稳定。 1、0.3%氯化钠的0.2%的淀粉溶液。 2、稀释200倍的唾液。 3、碘化钾-碘溶液:将碘化钾20克和碘10克溶解在100ml水中,使用前稀释10倍。 4、1%尿素溶液。 5、脲酶提取液:取黄豆粉6克,加30%乙醇250毫升,振荡10分钟,过滤。可保留l一2星期。 6、奈斯勒试剂:称取5克碘化钾,溶于5毫升蒸馏水中,加人饱和氯化汞溶液,并不停搅拌。直至产生的朱红沉淀不再溶解时,再加40毫升50%氢氧化钠溶液,稀释至100毫升,混匀,静置过夜,倾出清液存于棕色瓶中。 奈斯勒试剂是含有大量汞盐的强碱性溶液,因此,它是含

29、有腐蚀性的剧毒试剂。试验时必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谨防中毒。另外,试验时所用的玻璃仪器等一切器皿必需洁净,以除去能抑制酶活性的杂质。所以,用奈斯勒试剂作完试验后,必需将它所污染的试管等一切器皿充足洗洁净。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逐步水解成多种不一样大小分子的糊精及麦芽糖。它们遇碘各呈不一样的颜色。直链淀粉遇碘呈蓝色;糊精按分子从大到小的次序,遇碘可呈蓝色、紫色、暗褐色和红色,最小的糊精和麦芽糖遇碘不展现颜色。因为在不一样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高低不一样,则淀粉被水解的程度不一样,因此,可由酶反应混合物遇碘所展现的颜色来判定。 取3支试管,编号后各加入淀粉溶液2毫升。

30、将第l、2号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第3号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5分钟后,向第l号试管中加人煮沸5一15分钟的稀释唾液l毫升;向第2、3号试管加稀释唾液各l毫升。摇匀,20分钟后取出3支试管,各加碘化钾-碘溶液2滴,混匀,比较各管溶液的颜色。判定淀粉被唾液酶水解的程度,井说明温度对唾液酶活性的影响。 2、温度对脲酶活性的影晌 脲酶能催化尿素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可和奈斯勒试剂作用生成橙红色化合物。由颜色深浅,可断定反应进行的程度。 各取4支试管,编号。向每支试管中,各加人脲酶提取液l毫升。将第l号试管放在冰水里冷却,第2号试管在室温下放置,第3号试管在50恒温水浴中保温,第4号试管在沸水浴中。5分钟后向4支试管中各加人l%尿素溶液l毫升。混匀,10分钟后取出4支试管,将第3、4号试管用流动的自来水冷却至室温。然后,向4支试管中各加奈斯勒试剂5滴,摇匀。观察比较各试管颜色深浅,并说明温度对脲酶活性的影响。 洗胃并进行深入的诊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