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32888796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线通信技术基础知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无线通信技术1.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连接通信设备,为通信设备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物理通道;是信息传输的实际载体。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中的信号传输,都是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对电磁波频谱的使用从根本上决定了通信过程的信息传输能力。传输介质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线通信, 无线通信, 光纤通信。对于不同的传输介质,适宜使用不同的频率。具体情况可见下表。频率范围波长表示符号传输介质典型应用3Hz-30Hz84VLF普通有线电缆长波电台10 -10 m长波无线电缆30Hz-300kHz43LF普通有线电缆有线电话通信10 -10 m长波无线电长波电台300kHz-3MHz32MF同轴电缆调幅

2、广播电台10 -10 m中波无线电3MHz-30MHz24HF同轴电缆有限电视网10 -10 m短波无线电30MHz-300MHz10-1mVHF同轴电缆调频广播电台米博无线电300MHz-3GHz100-10cmUHF分米波无线电各类移动通信3GHz-30GHz10-1cmSHF厘米波无线电无线局域网、微波中继通信、卫星通信30GHz-300GHz10-1umEHF毫米波无线电卫星通信、超宽带通信105-10 7 GHZ300-3um光纤、红外光光纤通信、短距红外通信不同传输媒介可提供不同的通信的带宽。带宽即是可供使用的频谱宽度,高带宽传输介质可以承载较高的比特率。2 无线信道简介信道又指“

3、通路”,两点之间用于收发的单向或双向通路。可分为有线、无线两大类。无线信道相对于有线信道通信质量差很多。有限信道典型的信噪比约为 46dB, ( 信号电平比噪声电平高 4 万倍 ) 。无限信道信噪比波动通常不超过 2dB, 同时有多重因素会导致信号衰落(骤然降低) 。引起衰落的因素有环境有关。2.1 无线信道的传播机制无线信道基本传播机制如下: 直射:即无线信号在自由空间中的传播;反射: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反射一般在地球表面,建筑物、墙壁表面发生;绕射: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锐的物体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散射:当无线路径中存在小于波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这种障

4、碍物体的数量较多的时候发生散射。散射发生在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上,一般树叶、灯柱等会引起散射。2.2 无线信道的指标(1) 传播损耗 : 包括以下三类。 路径损耗:电波弥散特性造成,反映在公里量级空间距离内,接收信号电平的衰减(也称为大尺度衰落) ; 阴影衰落:即慢衰落,是接收信号的场强在长时间内的缓慢变化,一般由于电波在传播路径上遇到由于障碍物的电磁场阴影区所引起的; 多径衰落:即快衰落,是接收信号场强在整个波长内迅速的随机变化,一般主要由于多径效应引起的。(2) 传播时延: 包括传播时延的平均值、传播时延的最大值和传播时延的统计特性等;(3) 时延扩展: 信号通过不同的路径沿不

5、同的方向到达接收端会引起时延扩展,时延扩展是对信道色散效应的描述;(4) 多普勒扩展: 是一种由于多普勒频移现象引起的衰落过程的频率扩散,又称时间选择性衰落,是对信道时变效应的描述;(5) 干扰: 包括干扰的性质以及干扰的强度。2.3 无线信道模型无线信道模型一般可分为室内传播模型和室外传播模型,后者又可以分为宏蜂窝模型和微蜂窝模型。( 1)室内传播模型:室内传播模型的主要特点是覆盖范围小、环境变动较大、不受气候影响,但受建筑材料影响大。典型模型包括:对数距离路径损耗模型、 Ericsson 多重断点模型等;( 2)室外宏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架设较高、覆盖范围较大时所使用的一类模型。实际使用中

6、一般是几种宏蜂窝模型结合使用来完成网络规划;( 3)室外微蜂窝模型:当基站天线的架设高度在36m时,多使用室外微蜂窝模型;其描述的损耗可分为视距损耗与非视距损耗。3 信道复用3.1 基本概念信道复用是指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条信道。为了区分多个用户的信号,理论上采用正交划分的方法。复用方法有以下三大类:第一类,多路复用:实现的方法有 频分复用、 时分复用、 码分复用、 空分复用、 极化复用、 波分复用。第二类,多路复接:充分利用频带和时间,预先分配给多个用户资源,使得每条信道为多个用户共享。第三类,多址接入:与多路复用方式不同,多址接入的用户网络资源可动态分配,可由用户在远端随时提出共享要求(例如

7、卫星网络、以太网) 。实现的方法包括 频分多址、时分多址、 码分多址、 空分多址、 极化多址、 波分多址、 利用统计信号特性多址等。3.2 无线通信的多址复用技术信道分割:赋予各个信号不同的特征,根据信号特征之间的差异来区分,实现互不干扰的通信。无线通信信号的有三个维度,如下图。无线通信信号的三个维度:频率、时间、码型无线通信的信道复用方法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 TDMA)、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 方式如下图,该技术较为成熟,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卫星通信、少部分移动通信中使用该种方式、一点多址微波通信中,均有此类技术应用。频分多址( FDMA)时分多址 (FDMA

8、)将传递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每一帧在分隔成若干个间隙,各用户在同一频带中,使用各自指定的时隙。此类通信方法由于实际信道中幅频特性、相频特性不理想,同时由于多径效应等因素影响,可能形成码间串扰。时分多址( FDMA)只能传送数字信号,按照收发方式的区别,可分为频分双工方式(FDD)和时分双工( TDD)。 FDD中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占用不同的频段,帧结构可相同也可不同; TDD占用同一个频率,采用不同时隙发送和接收,无需使用双工器。时分多址( TDMA)码分多址 (CDMA):以相互正交的码序列区分用户。基于频谱扩展的通信方式,即扩频方式。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的码序列对信号进行解析。 CDMA是今

9、后无线通信中主要的多址手段。码分多址( CDMA)空分多址 (SDMA):利用不同用户的空间特征(即用户的位置)区分用户,采用窄波天线对准用户,每个用户只能获取到对准的天线发送来的信号,最终实现分址。该方式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未来随着智能天线的发展,在其他领域也将有一定发展空间。4 扩频通信技术4.1 扩频通信简述扩频通信具有如下特征: 其信号所占有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须的最小宽度; 频带的扩展通过独立的码序列完成,与所传信息数据无关。; 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暴民性能强、功率谱密度低、易于实现大容量多址通信。4.2 扩频通信实现方法扩频技术利用伪随机编码对将要传输的信息数据进行调制,

10、实现频谱扩展后在传输;在接收端,采用相同的伪随机码进行调制及相关处理,恢复成原始信息数据。此过程有以下两个特点: 信息的频谱扩展后形成宽带传输; 相关处理后恢复成窄带信息数据。扩频技术的实现需要以下三方面的机制:(1)信号扥频谱被展宽。 频带是指信息带宽(如语音信息带宽为3003400Hz,图像信息带宽一般为6MHz)。扩频通信的信号带宽(可理解为电磁波的频率)要比信息带宽(可理解为比特率)高1001000 倍。( 2)采用扩频码序列调制来扩展信号频谱。 扩频码序列( PN码)是指一组序列很窄,码速率很高,与所传信息无关,用于扩展信号频谱作用的码序列。( 3)在接收端应用相关解调来接扩。 接收

11、端与发射端使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与收到的扩频信号进行相关解调,恢复所传信息。4.3 扩频通信的目的扩频通信能够实现的有益效果:提高通信的抗干扰能力。由于噪声与干扰信号随机,不能通过扩频码序列被解调,原始信号中掺杂的噪声和干扰,解调后即消失(由宽频变为窄频) 。(可理解为:通过使用比原信息大得多的信号频谱,换取更强的抗干扰能力)4.4 扩频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扩频的主要技术指标: ( 1)处理增益、( 2)干扰容限处理增益( GP): 指扩频信号带宽 W与基带数据信号带宽 B 之比。该值的大小与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成正比。干扰容限:在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承担的干扰信号分贝(dB)数。4.5

12、扩频通信的几种实现方式扩频通信有两种实现方式:直接序列扩频(DS)、跳变频率扩频(FH)、跳变时间扩频( TH)、混合扩频。直接序列扩频( DS)。发射端通过速率很高的编码序列进行调制,将频谱展宽,接收端按照本地的编码序列进行反扩展,获得窄带信号。解扩后的信号经普通信息解调器进行解调,恢复成原始的信息码。 (信号频率一定,只改变信息基带频率)跳变频率扩频( FH)。在载波频率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按照 PN码进行某种序列的跳变。(直接改变信道的频率) ,可通过躲避干扰频率暗来躲避干扰。 (一个电磁干扰源的频率一般不发生改变) 。跳频时间扩频( TH)。该方法简称跳时,在 PN码控制下,伪随机的在

13、一盏的不同时隙内以突发信号型式发送。由于时隙中的突发信号速率比原信号高,从而达到扩频目的。混合扩频:同时存在上述三种方式的扩频,即为混合扩频。5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技术5.1 OFDM 概述OFDM属于一种无线环境下的多载波调制技术,其特征如下:通过在DSP或其他高速处理器上实现离散福利叶变换或快速傅里叶变换,在频域内将给定信道分成许多正交子信道,在每个子信道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由于频谱之间相互重叠且正交,可在提高频谱利用率的同时,避免子载波之间的干扰。5.2 OFDM 技术特点优势: 增强了抗频率选择性衰落和抗窄带干扰的能力。 每个载波所使用的调制方法可

14、以不同。 采用功率控制和自使用调制向协调工作方式,可随意对发射功率、调制方式进行调整,在功率控制与自适应调制之间取得平衡。劣势: 对频偏和相位噪声较敏感。 峰值功率很大; 自适应调制技术会导致系统过于复杂。6 重要概念同步:发送器和接收器必须达成同步。接收器须能够判断信号的开始到达时间、结束时间和每个信号的持续时间。差错控制: 对通信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检测和纠正。恢复:若信息交换中发生中断,需要使用恢复技术,(继续从终端处开始继续工作?还是恢复到数据发送前的状态?)带宽:可分为信道带宽和信号带宽两部分。信道带宽为传送电磁波的有效频率范围;信号带宽为信号所占据的频率范围。利用率: 吞吐量和最大

15、数据传输速率之比。其中吞吐量时信道在单位时间内成功传输的信息量。延迟:发送者发送第一位数据开始,到接收者成功收到最后一位数据为止所经历的时间。该延迟分为传输延迟和传播延迟。传输延迟与数据传输速率、发送机 / 接收机 / 中继 / 交换设备的处理速度有关;传播延迟与传播距离有关。抖动:延迟的实时变化为抖动。与设备处理能力和信道拥挤程度有关。差错率: 分为比特差错率、码元差错率、分组差错率。数据通信数字调制技术: 由于无线通信的传输媒介为电磁波,电磁波必须为正弦波的型式,通信信息需要调制到正弦波上,具体实现方法如下图。2ASK振幅键控调制(s(t) 为信号波形, e0(t) 为调制后的信号)2FS

16、K频移键控调制(s(t) 为信号波形, e0(t) 为调制后的信号)2PSK相移键控调制(s(t) 为信号波形, e0(t) 为调制后的信号)7 我国无线电业务频率划分无线电频率划分,其中中国大陆地区 ISM 频段(保证发射功率不大于 1W,不需要授权的无线频段)。频段6.765-6.795MHz13.553-13.567MHz26.957-27.283MHz40.66-40.70MHz433.05-434.79MHz915-917MHz2.420-2.4835GHz61-61.5GHz122-123GHz244-246GHz821-825MHz866-870MHz1725-1745MHz18

17、20-1840MHz1935-1940MHz1955-80MHz2125-2130MHz2145-2170MHz用途中国大陆地区 ISM 频段(发射功率不大于 1W时不需要授权)目前没有被占用,需要授权的频段频段450-470MHz470-806MHz806-821MHz825-840MHz840-845MHz870-885MHz885-915MHz917-925MHz925-930MHz930-960MHz960-1427MHz1427-1525MHz1525-1710MHz1710-1755MHz1710-2145 MHz2170-3000MHz用途农村无线接入数字电视数字集群通信中国电信CDMA上行RFID 专用中国电信 CDMA下行铁路/移动/联通 GSM 立体声广播RFID 专用铁路/移动/联通 GSM科研 / 军用导航 / 定位点对点微波通信卫星导航 / 通信联通 / 移动 GSM移动/联通/电信用卫星、 LTE、导航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