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限时训练4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882849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历史限时训练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限时训练4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限时训练4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历史限时训练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限时训练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历史限时训练(4)24孔子主张“仁”与“礼”,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的社会背景是A 社会动乱,矛盾锋利 B 百家争鸣趋于合流C 奴隶制度全面崩溃 D 封建制度逐渐发展25希罗多德在雅典政治中提出:“国家和旧的氏族组织不同的地方,第一点就是它按地区划分它的国民。第二个不同点是公共权力的设立”反映材料所说的变化的改革是A 梭伦改革 B 克里斯提尼改革C 伯里克利统治前期的改革 D 伯里克利统治后期的改革261861年年初的一天,美国北方绅士巴特勒在华盛顿和一位南方的领导人就战争的也许性发生了剧烈的争论。南方领导人傲慢地说:“北方不也许开战,在北方我们有诸

2、多盟友。”巴特勒气愤地辩驳道:“是的,在北方你们有诸多盟友,如果你们只是在联邦的体制内争执,她们会继续站在你们一边。但是,当你们向联邦的旗帜开枪时,人民就会团结起来同你们作战。并且,我向你保证:如果战争发生,奴隶制就会终结。”从这段材料看,双方的主线分歧是A 黑人奴隶制的存废 B 权力的互相制约C 分裂还是统一 D 战争还是和平2720世纪30年代,国共两党在陕北拜祭黄帝陵,共产党的祭文是:中华民国某年某月某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曰:辽海燕冀,汉奸何多!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各党各界,团结结实民族阵线,救

3、国良万,四万万众,坚决抵御”这一天应当是A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B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四月五日C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四日D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四日281980年4月,向阳人召开了选举大会,选举产生了人民代表,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随后摘下了“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的牌子,挂上了“广汉县向阳乡人民政府”的牌子。由此,向阳因在全国第一种摘下人民公社牌子,而后被誉为中国第一乡蜚声海内外。向阳人A 开创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时代 B 迈开了农村改革重要一步C 勇敢尝试都市政治体制改革 D 真正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29清人陶熙在租核中曾说:“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

4、,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状况A阐明商业资本日益没落 B 限制了新生产关系的辐射力C 提高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 保证了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30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说:“更确切地说,德意志帝国的建筑材料是煤和铁,而不是铁和血。”这段话的含义是A 否认武力在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作用B 重工业发达是德意志帝国的突出特色C 否认俾斯麦在德意志统一中的领导作用D 工业革命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主线动力31据记录,“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材料表白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A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节,政府干预下私人垄断受到打击B 公司生产科技含量增长和生产过

5、程复杂,浮现“经营者革命”C 生产力的发展,股票不再为少数资本家拥有D 经营管理人员的不断增长,“新中间阶层”浮现32对下表四个阶段数据的分析,不对的的是18711978年重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国别18711913(从自由竞争向垄断过渡时期)19141949(两次大战期间及二战后初期)19501973(二战后的“黄金时代”)19731978(转入“滞涨”时期)日 本9.24.814.11.1西 德3.92.17.60.9意大利2.21.86.72.0法 国2.20.46.11.3美 国5.03.34.32.5英 国1.51.53.10A 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B

6、 战争对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严重的破坏 C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有助于经济发展 D 经济危机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33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挣脱危机为目的的避害趋利意识。“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A 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 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 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3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南,但她们却是地球上最会骗人的民族。,每个商人有三种秤,一种是买进用的重秤,一种是卖出用的轻秤,一种精确的秤,这是和那些对她有戒备的人们交易使用的。”对此

7、段话论述不对的的是 A 孟氏以偏概全 B 8世纪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有负面形象C 孟氏所述中国的事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D 孟氏的论述为中国统治者履行重农抑商提供根据35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别,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有关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国内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结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对的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D 英国史学观商业

8、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40. (21分)阅读材料,完毕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代的福利救济,既有天灾人祸后非常时期的救济,也有平常时期的福利和救济。仅在平常时期的福利或救济中,就有着丰富的内容,涉及生老病死苦多种状况下的福利或救济。直接用于福利和救济的手段涉及:赏赐或发放生活必需品,提供栖身之所,提供生产工具或资料,给残疾人提供工作机会,提供劳动力协助耕作,提供侍丁或保姆服务,减免赋税,减免徭役,售卖平价或低价粮食,发放药物和医疗指引书籍,提供免费医疗,提供丧葬费或服务,免除学费,提供旅行协助,捉合鳏寡成婚等等。从西周到明清,没有看到政府在全国性年

9、度赋税筹划中专列常规性用于救济的赋税项目,也没有真正的长期稳定的此类税种被执行,没有看到政府在这一目的上有真正的常规性开支预算。用于福利救济的钱物,要么来自临时动用皇室经费或国库一般库存, 要么开列专项税收, 要么特设官办产业或放贷或流通服务, 要么挪用政府的专项收费,要么直接取自富民,要么接受使用无主财产。用今天的话说,多数是特收特支。 摘编自史永锋中国古代福利救济制度及其精神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运动的精神领袖康有为和革命派的领袖人物孙中山也结合其海外经历,将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老式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提出了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康有为在其变法富国论和抱负社会论中,都提出了

10、系统的社会福利主张。她觉得救国必须从“扶贫救弱”开始,只有国民走出“穷弱”,国家才干变得强大起来。在大同书当中,她更在批判现实社会的基本上,指出中国老式宗族福利保障的狭隘性,觉得只有建立“公养”、“公教”、“公恤”的福利保障制度,人类才干真正地走向大同。而孙中山则在三民主义中,集中阐释了“民生”的含义,设想了一种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福利保障社会的蓝图,在这一社会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代表了中国人民对抱负大同社会的强烈渴望和向往。 摘编自田毅鹏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社会福利思想的勃兴(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福利救济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国家履

11、行福利救济制度的因素。(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康有为和孙中山的社会福利思想。(11分)41(16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与现代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息息有关。阅读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形势。据此,新中国采用了怎么样的外交方略?(5分)材料二 中国对联合国事务的全面参与1971年1978年1980年1981年1984年1988年中国在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中的席位得到恢复。中国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成员国。中国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参与联合国裁军工作会议;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代表权得到恢复,同步恢复在

12、世界银行的合法代表权。中国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当选为人权委员会成员。中国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成员国。中国成为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成员,并与次年初次派员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2)材料二反映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的要作用。中国可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重要因素有哪些?(6分)材料三 美国学者哈斯虽然提出了“多极合伙时代”这一新概念,但是却对这样的时代能否到来布满怀疑。我觉得“多极合伙时代”将是21世纪上半叶世界格局的基本特性,解决好“多极时代”的大国关系将是“多极合伙时代”可以成为现实的前提条件。(3)据材料三,“多极合伙时代”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哪一发展趋势?(1分)结合

13、所学知识谈谈“多极合伙时代”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目前与否具有?为什么?(4分)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写清题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清朝建立之后,顺治、康熙、雍正统治时期,政府明确提出“王政之本在于农桑”。政府采用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立法方面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扶持与鼓励。正由于如此,康熙、雍正、乾隆百余年时间里,实现了农业经济的较快发展,在一定限度上奠定了该时期封建经济的某种繁华。引自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14、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容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伙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伙社等规模经营主体。引自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演讲大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清朝前期履行的经济发展政策。(2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6分)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共中央针对土地流转现象而采用的政策。(3分)从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到哪些结识?(4分)2435 ABCAB BDBDB DB40. (21分)(1)(10分)特点:救济种类多样;救济内容

15、丰富;救济手段全面;救济资金缺少制度保障(具有特收特支的特点)。(4分)因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6分)(2)(11分)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把西方社会福利观与中国老式社会福利思想相结合;都以建立抱负社会为目的;没有付诸实行(6分)(答出三点即可)具有抱负性、空想性;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对后世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5分)41(16分)(1)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2分)以美国以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用敌视、孤立政策。(2分)“一边倒”(或倒向社会主义苏联一边)。(1分

16、)(2)综合国力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维护安理睬的权威;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增进国际合伙。(6分,答出其中三个层次即可)(3)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1分)答案一:具有。理由:世界重要国家在解决重大国际问题中以合伙、谈判、协商为主。 答案二:不具有。理由:美国竭力构建单极世界;有些国家以战争解决某些地区矛盾。(4分)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立法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和鼓励。(2分)影响:一方面增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客观上有助于社会稳定,导致“康乾盛世”局面的浮现;另一方面,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机遇和条件。(6分)(2)政策:支持鼓励,引导土地流转;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依法保护土地流转。(3分)结识:政策的制定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要符合国情;对的的经济政策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反之则相反。(4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