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制袋问题汇总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32881181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pe制袋问题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pe制袋问题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pe制袋问题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pe制袋问题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e制袋问题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制袋问题汇总热封是热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熔融状态下的封口表面,大分子相互扩散、渗透、相互缠绕, 达到封口密闭;另一方面在熔融状态下的高聚物分子借助于热封刀具的压力,使上下两层薄膜彼此融合为 一体,冷却定型后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复合包装袋的制袋质量及热封质量,对包装过程、运输、内容物的储存及产品分销等各个环节都有很 大影响。这里就常见热封、制袋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大家提出来,并做简单解答,希望能带来一定的实惠, 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工作经验和总结,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希望能够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1、热封不完全造成内容物泄漏或变质怎么办? 原因:薄膜的抗污染热封性不良,主要是内封层所使用的树脂不合适。

2、对策:采用抗污染热封性好的薄膜。一般来说,LDPE具有中等的抗污染热封性,EVA在VA含量 较大时具有良好的抗污染热封性,LDPE也具有良好的抗污染热封性,离子型树脂和茂金属聚合物则具有优 秀的抗污染热封性。2、封口发脆及脆断怎么办?原因:(1)热封温度过高。(2) 压力过大。(3) 热封时间过长。(4) 上部封口器的边缘过于锋利或所包覆的聚四氟乙烯损坏。(5) 底部封口的硅橡胶过硬。(6) 在复合和熟化过程中,一部分粘合剂渗入薄膜内部。基材由于受到粘合剂的渗透影响,韧性(抗 冲击力)有所下降,脆性提高。(7) 塑料复合包装袋在冷却和放置后,热封口强度有所增高,同时也有变脆的趋向。对策:(1)

3、 根据内封层的材料的热封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温度,压力和热封时间。(2) 改善上部热封刀表面状态,使封口器表面平整。(3) 以聚四氟乙烯布包覆完好。(4) 选择合适硬度的硅橡胶垫。3、热封后袋子翘曲怎么办?原因:(1) 复合膜的厚度不一致。(2) 热封温度过高或热封时间过长。(3) 在纵向热封刀部分,复合膜的运行轨迹不平直。(4) 冷却不充分。(5) 熟化时间不够。(6) 表层基材薄膜耐热性较差。(7) 复合过程中复合基材的张力匹配控制不当,导致其熟化定型后仍有残余的应力,尤其是复合膜 厚度较薄时更容易发生此类故障。对策:(1) 调整浮动辊张力。(2) 选用具有低温热封性的内封基材。(3) 将

4、热封温度调整至适宜的温度。(4) 充分冷却。(5) 充分进行熟化。(6) 重新选择表层基材薄膜。(7) 调整复合加工设备各部分的张力,尽量使相复合的两种基材回缩率相等。4、热封表面外轮廓不清楚怎么办?(刀纹不清晰)原因:(1) 冷却时间短。(2) 冷却板接触不良。(3) 由于硅胶垫被加热,使得边缘部分熔化。(4) 纵向热封力不平横。(5) 热封刀的边缘不整齐、发钝。对策:(1) 调整冷却时间。(2) 调整冷却板。(3) 更换或调整热封刀。(4) 防止硅胶垫过热引起的边缘熔化。5、热封强度不良怎么办?原因:(1) 复合膜中的粘合剂尚未充分硬化。(2) 热封条件不适当。(3) 热封刀和冷却刀之间的

5、距离过长。(4) 内封层薄膜有问题。(5) 油墨的耐热封性不良,导致热封部位薄膜的复合强度降低。(6) 粉尘、喷粉等物质附着于热封面上。(7) 复合强度低下或热封处复合强度下降过多。对策:(1) 通过保温老化促进粘合剂硬化(熟化、固化),提高复合膜的复合强度及耐热性。(2) 根据复合薄膜的构成结构、热封状态等选用最佳的热封条件(温度、时间和压力),或进热封方 式,热封后立即进行冷却。(3) 检查热封层薄膜的保存期及保存条件,如果热封层使用的是旧批号的薄膜和经过热封处理的薄 膜,要特别注意。(4) 增加热封层薄膜的厚度。(5) 改变热封层薄膜的种类及品级,使用具有抗污染热封性的内封层薄膜。(6)

6、 检查粘合剂的品级是否符合要求(树脂中低分子物质的渗出,有时会给粘合剂的组成成分带来 影响)。(7) 改善热封层(基材)的热合性能,控制好爽滑剂的含量,采用mLLDPE薄膜。控制好复合胶粘合剂中MDI的单体含量。(9) 检查热封面的处理程度。(10) 更换油墨(最好采用两液型油墨)。(11) 改变包装袋的印刷图样,使印有油墨的部分避开热封部位,或改变热封方法。 (特别注意金属 油墨不要印在封口处)。随着软包装产品逐步的成熟,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除了进一步加强印刷、 复合等工序的质量控制外,也越来越重视热封制袋的加工质量。制袋加工是塑料软包装生产加工的最后一道工序,如果制袋

7、质量不合格或消耗过高,那么轻则等于前 面几道工序前功尽弃,重则下游客户的索赔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重大影响。热封是热和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在熔融状态下的封口表面,大分子相互扩散、渗透、相互 缠绕,达到封口密闭;另一方面在熔融状态下的高聚物分子借助于热封刀具的压力,使上下两层薄膜彼此 融合为一体,冷却定型后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复合包装袋的制袋质量及热封质量,对包装过程、运输、内容物的储存及产品分销等各个环节都 有很大影响。这里就常见热封、制袋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大家提出来,并做简单解答,希望能为您带来一 定的实惠和价值,这也是我这么多年工作经验和总结,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希望能够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8、1、热封部位产生气泡或表面不平怎么办?原因:(1) 在含有尼龙薄膜等吸湿性的材质结构上进行热封时,吸湿性薄膜吸湿就会产生气泡。(2) 热封刀或热封硅胶垫不平。(3) 热封压力不足。(4) 使用单组分粘合剂,如氯丁橡胶粘合剂,在热封制袋时,热封面很容易出现凹凸不平的小坑。 对策:(1) 对原材料和半成品妥善保管,避免其吸湿。(2) 检查或调整热封刀和热封硅胶垫。(3) 更换粘合剂。2、干式复合产品热封不良怎么办?原因:(1) 对热封基材薄膜的电晕处理过度,导致其局部被击穿。(2) 薄膜中爽滑剂含量偏高。(3) 基材本身的热封性不良或再生料含量过高。(4) 热封温度和压力调节不当 对于常用的吹塑薄

9、膜基材而言,其热封性除受树脂牌号影响外,还受挤出温度、吹胀比和牵引比、 冷凝线、使用的再生料等因素的影响。吹胀膜的热封性将随挤出温度的升高,氧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 一定的吹胀比和牵引比有利于热封强度的提高,但由于薄膜吹胀和牵引实际上是使进入高弹态的 分子产生定向,加快并促进其结晶化,结果在使薄膜的定向强度提高的同时,却使热封性即热封牢度减低 了,因此,过大的吹胀比和牵引比是不合适的。冷凝线高说明吹胀是在液态下进行的,吹胀和牵引不产生分子定向,只能使薄膜变薄,不会使液 态自由活动的高聚物分子定向,生产出来的薄膜接近流延膜,具有良好的热封性。反之,冷凝线过低,则 吹胀是在聚合物的高弹态下进行的,吹

10、胀不仅使薄膜拉薄。而且使分子在吹胀力作用下发生定向,并促进 了高聚物的结晶,导致热封性能变坏。薄膜中使用的再生料经过了多次热降解,其热封温度大大提高。3、粘合剂尚未充分硬化。对策:(1) 检查薄膜的保存期主保存条件,在使用旧批号、爽滑剂含量或经过热处理的薄膜时要特别加以(2) 增加薄膜的厚度。(3) 检查粘合剂的种类或级别,还有固化剂种类和含量。(4) 检查热封层面的处理程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4、滑爽性不良怎么办?原因:(1) 熟化温度偏高,爽滑剂在高温下失去作用。(2) 粘合剂渗到内层表面,影响了基材薄膜表面的摩檫系数,尤其是在薄膜较薄、电晕处理过度的 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此类问题。(3) 薄

11、膜基材本身爽滑性不良。对策:(1) 严格控制熟化条件(按产品熟化作业指导书)。(2) 检查粘合剂的种类或级别。(3) 更换基材或使用喷粉。5、复合膜板结,收料困难怎么办? 原因:薄膜和粘合剂的质量问题。对策:制袋时撒粉。6、制袋长度及其相关偏差超差怎么办?原因:(1) 制袋机制袋长度定长系统误差过大。制袋长度的定长的方法大可分为两类,即:机械式定长和电器式定长。机械式定长采用超越离合 器加气动或电压微调系统进行定长。电器式定长采用步进电机或交流伺服电机进行定长。这两类定长系统 都是由热封、切刀联动系统和走膜系统组成的,通过电眼联系在一起协调工作。如果联动或协调产生误差, 就会引起与制袋长度相关

12、的尺寸偏差。(2) 电眼跟踪不准。 当电眼无法找到或不能连续稳定地找到光标即跟踪不准时,制袋长度控制就无从谈起。跟踪不准 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电眼问题:光电眼调整方法及工作状态选择不当。首先要确认电眼是否调好、电眼反射及透射选择是否正确,其次要确认前沿控制还是后沿控制, 即所谓极性,最后还要确认跟踪方式,如:扫描式(即先走完定长,然后扫描色标)、定长查位式(即走完定 长后查一下是否有色标,是过头了还是没有到位)。 光标印制或间距问题a. 光标设计不合理、可用的扫描区过于狭窄、光标与周围区域对比不明显等。b. 光标间距有变化。由于印刷、复合工序拉伸、收缩的影响,相对于原设定尺寸,实际光标间的 距

13、离已有所改变,这时实际输入的尺寸就要按实际数据进行相应的变更。复合工序造成的不均匀拉伸、印 刷工序套色频繁地大幅度调整、温度大幅度变化造成的不均匀及拉伸等也会对与制袋长度有关的误差产生 直接影响。另外,复合薄膜制袋基材薄厚不均匀及荷叶边等均会对此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成品袋对 合偏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来说,采用干法复合工艺加工的复合薄膜其制袋正品率相对较高。 走膜阻力:当走膜阻力过大(受压膜尺条压紧程度、复合薄膜摩擦系数的影响)时,可能会引起 走膜不到位或光标变形,进而影响扫描效果,导致制袋长度的相关偏差。 预调的送膜长度:预调的送膜长度(按调整白袋时)与实际制袋尺寸误差太大,扫描区没

14、有覆盖 光标时,可直接导致跟踪不准。(3) 塑料复合膜制袋加工速度的影响 当制袋加工速度较快时,与长度控制有关的偏差就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机械控制在高速惯性的作用下,切刀和送料辊的动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于热封刀、切刀和送料辊的动作受到的影响程度是 不同的,也就导致了底边余量等偏差的增加。但是,对于制造精度较高的制袋机来说,形成定量系统误差 是可能的,经调整后可以实现基本稳定。另外,走膜升速、降速的过程太快时,由于惯性的存在,也易造成走膜误差偏大。(4) 操作因素 走膜橡胶辊压力气缸的压力设定不足。 各段张力设定不当。特别是对于较薄的复合薄膜,张力过大时可能引起间距的变化,应小心进 行张力的

15、设定。对策:(1) 调整定长系统。(2) 调整电眼工作状态。(3) 检查是否存在光标印制问题或间距问题,并加以调整。(4) 检查受压膜尺条的压紧程度、复合薄膜摩擦系数是否适当。(5) 预调的送膜长度(调整白袋时)与实际制袋尺寸要尽量准确。(6) 降低制袋速度,而且制袋速度的调整要缓慢进行。(7) 调整走膜橡胶辊压力、气缸压力和各部分张力。7、袋子宽度出现偏差及折合缝不严怎么办?(中封、侧边封)原因:(1) 复合膜厚薄不均匀。(2) 规格板尺寸超差。(3) 薄膜裹包规格板的松紧程度不当。裹得越紧,阻力越大,同时还会影响袋子的成型宽度。裹得 松一些,容易出现合缝不严。对策:(1) 调整规格板。(2

16、) 调整或更换复合膜。(3) 调整薄膜裹包规格板的松紧程度。对于较薄的薄膜,在拉紧时会产生横向收缩抱紧型板,因此 型板尺寸应较标准尺寸更小一些。而对于较厚薄膜,由于厚度的影响,型板尺寸也应较标准尺寸更小一些。8、上下对合不准怎么办?原因:(1) 复合膜薄厚不均匀,有荷叶边。(2) 双浮动辊张力太小。(3) 有些辊转动不平稳。对策:(1) 调整双浮动辊张力。(2) 检查并调整有关导辊(如补偿辊、调偏辊等)。9、裁切线不整齐怎么办?原因:(1)切刀磨损。(2)切刀的压力弹簧压力不足。(3) 上刀角度调整得不好。(4) 切刀上有异物。(5)切刀弯曲。(6) 冷却效果不良。(7) 所用树脂粘性过高,强

17、度过大。对策:(1)更换或调整切刀。(2)调整切刀压力弹簧的压力 (3)调整上刀片的角度。(4) 增强冷却效果(5) 调整基材树脂配方(一)袋子拉毛: 1、温度太低或温度太高。2、出料顶杆太低。3、拉料时间不对。 这是一点小小的经验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步进电机不拖料:1、检查电源电压是否正常,电压过高或过低伺服放大器处于保护状态。2、伺服放大器 熔丝有未断掉。3、伺服放大器插头是否插牢。4、微电脑霍尔信号是否正常。(二)(三)拖料与主机不同步:1、霍尔信号磁钢位置是否走位。2、霍尔开关是否损坏。(四) 送料收料不转或不正常:1、送收料调速板是否损坏。2、调速板熔丝是否断开。3 电机碳刷接触

18、不 好。4 调速电位器坏或接触不好。5、电机是否损坏。(五) 跟踪不准或跟不到:1 光眼灵敏度没调好。2、尺寸设置不对。3、 在不在色袋模式。(六) 微电脑受干扰:1、静电清除器干扰。2、电源电压时高时低干扰。3、送料电机时快时慢。(七) 拖料时长时短:1、步进电机与驱料纺织胶辊连接同步皮带是否松动。2、驱料胶辊压力是否过小。3、放料太重或放料与主机不同步。(八) 电脑速度显示总是零,按停止机器不停: 1、霍尔传感器坏。2 、磁铁位置不对。(九) 电加热器不加热或温控失灵:1、加热器损坏。2、热电偶接点不牢。3、双向可控硅或固态继电器 击穿。一、问:过中间胶辊时袋子皱?答:1.背封冷却效果不好

19、;2. 中间胶辊压力不均匀;3. 气压过大;4. 中间胶辊上灰尘过多;5. 背封温度过高;6. 二手制袋机送料浮动辊的气压过大;7. 膜板安装倾斜;二、问:前切刀胶辊处,膜向一个方向走? 答:1.胶辊压力不均匀,前进的膜向压力大的方向走;2. 光电架倾斜,要于前胶辊保持水平;(光电架向前抬膜向外走,光电架向后抬膜向里走)3. 打孔刀没有安装好,容易翘起;4. 膜两边的厚度不均匀;5. 横封刀的压力不均匀,那边大向那边走;6. 膜板上斜;7. 中间胶辊不平行;三、问:小膜板处不上膜? 答:1.白辊安装不能超出模板,最好窄 8mm;2. 锤上的压力小;3. 上膜小锤有外向里倾斜压;4. 膜板上斜;

20、5. 胶辊处压力不能过大;6. 放料张力过大不易上膜;7. 膜卷的张力不好;四、问:所出袋子时长时短?答:1.光电头上的灰尘较多;2. 光电灵敏度不够;3. 跟踪电不明显;4. 封刀压力过大;5. 胶棍上有脏东西;6. 二手并条机送料浮动辊气压过大;7. 放料张力过大;8. 纵封刀烫布卷的过紧;9. 横封刀温度过高袋子皱;10. 前、中胶辊处气压小;11. 送料和下压不同步;12. 光电与切刀距离过长;13. 等待时间与热封时间差过大;14.速度过高;五、问:前切刀斜?答:1.膜走斜;2. 导向梳缺少或不直;3. 刀打斜;4. 刀打到顶点;5. 打手提孔的袋子应尾先出;6. 袋子的对角线不一样

21、长;六、问:切刀处塞料?答:1.导向梳离切刀远;2. 切刀调节的过低;3. 袋子皱或翘不平整;4. 送料快;5. 导向梳不直或缺少;6. 下切刀安装的靠上;7. 打手提孔的袋子,不能手提孔头先出,应尾先出;七、问:背封有气泡?答:1.底板较脏;2. 封刀压力不均或四角大压力不均;3. 底板偏离中心;4. 底板硅橡胶不能过宽;5. 封刀没安装劳;6. 封刀压力小,温度高;7. 桂橡胶不平整或老化;8. 操作过程中有气泡可在底板上垫上烫布或封刀少斜或重合八、问:背封热封处折皱? 答:1.张力不好,膜一边松一边紧;2. 冷却刀与热封刀压力不平衡;3. 热封刀压力不平衡;4. 烫布上有皱折;5. 胶辊

22、把模板拉斜; 九:问:出假封? 答:1.过接头时,接头画面未对齐,一边松一边紧;2. 过接头时,接头处双层膜较厚,小铲被膜带动并移动;3. 后小模板小铲处翻边或卷边;4. 后光电跑;5. 张力不好,一边松一边紧;6. 压边小铲不能离封刀过远;7. 复合不到边,单层边卷曲; 十、问:背封透明边漏缝? 答:1.分切切偏;2. 外边过大;3. 后张力大不上膜;4. 后模板宽或模板处不上膜,引起前模板不上膜;5. 背封封刀压的靠外; 十一、问:袋子时常出现内外边? 答:1.后光电跟踪不灵敏;2. 原材料张力不好;3. 放料不均匀;4. 上膜的多少不均;5. 后白辊没按装好不紧,左右摆动;6. 膜穿错辊

23、;(黑轴,死轴)7. 后放料张力过大;8. 膜表层光滑; 十二、问:定长光电跟不上? 答:1.过接头时画面没对齐或接头印刷面过长;2. 袋子拉伸;3. 极性错误;4. 光电头不灵敏或光电头上的灰尘过多;5. 设定袋长与实际袋长不符;6. 跟踪点不明显或找不到跟踪点;7. 袋子过皱; 十三、问:内折处两道折印? 答:1.立体板安装与长模板不一条线;2. 立体板上下片没对齐;3. 小模板比大膜板窄的过多;4. 大膜板和小模板不一条线; 十四、问:要求气密性的袋子漏气? 答:1.温度低、压力小;2. PET 清洗设备中间垫的烫布跑偏;3. 膜薄厚不均;4. 封刀不重合;5. 速度过高;6. 硅橡胶破

24、了;7. 硅橡胶硬度应达到 75;十五、问:纠偏时间过长? 答:1.膜卷没安装到卷轴的中间位置或没充气跑偏;2. 膜卷串卷;3. 光电头上有灰尘或不灵敏;4. 断膜或没膜;5. 跟踪位置不适当;6. 光电头与光照位置过高或过低,过远或过近;7. 纠偏义上的极性设定错误; 十六、问:袋子四面封是有哪些原因因引起的? 答:1.速度高,误差大,长度不稳定,封刀不重合;2. 过接头拉伸;3. 封刀斜或切刀斜;4. 停机时间长,热封刀下的袋子含口;5. 封刀没固定紧,前后移动; 注:封口时移光电法前移光电前打刀,后移光电后打刀 十七:问:袋子过皱不平整? 答:1.温度高,压力大;2. 气压大,张力大;3

25、. 膜薄厚不均;4. 冷却刀效果不好;5. 热封时间长,等待时间长。 十八、问:经常出现温度不稳定? 答:1.其它电线的走路干扰温度; 2.电脑内主板有问题;3. 检查热电偶有无松动和脱落;4. 所设温度是否对应所设封刀;5. 封刀安装的是否紧固;6. 电线有无挤断烧焦和松动;7. 电柜内的开关是否打开; 注:温度不稳定时,可在通道号处按出不稳定的封刀号,安原数字重新设定一次 十九、问:设备出现无托阀信号?答:1.主电机信号出现异常;2. 信号灯头上的灰尘污渍过多;3. 信号灯架歪斜或松动; 二十、问:设备出现下限提前? 答:1.封刀下落过低,应调整封刀高度;2. 主电机信号灯固定螺丝松动;3

26、. 送料与下压不同步时出现;(调整电机信号灯处的半圆片)4. 必要时调整加减速时间;(参数)二十一、问:X位置偏差过大?答: 1.中间司服电机过流,发热;(给电机散热)2. 减小中间气压和后浮动辊气压;(减小拖动力)3. 烫刀过低,电机过流;(调整烫刀高度) 二十二、问:无色标信号?答: 1.调整光电的灵敏度;2. 前拖料胶辊气压不能太小,一般不低于0.3;3. 光电头上的灰尘和污渍过多,需清理干净;4. 热封刀、冷却到下落的过低;(调整刀距)5. 设定袋长于实际袋长不相符;(修改袋长参数)6. 色标区常度过小;(不低于1mm、不大于3mm)7. 极性设定错误;(更改极性) 二十三、问:边料刀

27、片切不直?答: 1.温度过高烫化;2. 边料刀片下的过陡;3. 边料机拉边料拉的过紧;4. 胶辊粗细不均或过脏; 二十四、问:边封袋子的上翘与下凹有那些原因引起的? 答: 1.原材料张力不好造成;2. 纵封刀的压力过大或过小造成;3. 底板间距过小或过大;4. 温度过高;5. 纵封刀后夹板的高低不适当;6. 后放料浮动辊气压过大或过小; 二十五、问:宽封刀气泡问题? 答: 1.硅橡胶太脏,封刀太脏;2. 调换封刀位置,调换封刀方向,和相互调换;3. 与前一个封刀受力面积宽窄有关;4. 硅橡胶使用时间过长,需更换;5. 把宽热封刀上到膜通过的第一道加热板上;6. 封刀要安装牢固; 二十六、问:过

28、中间胶辊时袋子背封下皱? 答: 1、背封冷却不好;2、中间胶辊压力不均;3、气压过大;4、胶辊灰尘过大;5、背封温度过高;6、送料浮动辊气压过大、模板安装斜; 二十七、问:前切刀胶辊处膜往一边偏? 答:1、胶辊压力不均,那边压力大,膜往那边走; 2、光电架斜,前抬膜往外走,后抬膜往里走;3、打孔刀上翘,没按装紧;4、膜两边的厚度不一样;5、横封刀压力大,不均,哪边压力大膜往哪边走;6、模板安装斜;7、中间胶辊有问题,不平衡或摩擦系数过大; 二十八、问:小模板上膜处不上膜?答:1、白辊安装不能超出模板,两边应各窄8mm为最佳;2、小模板处的送料胶辊压力不均,调节两头的压力(松或紧,每次调节的量要小)3、白辊脱落掉;4、小模板安装的斜,哪边不上膜,模板应往哪边斜;5、调节上膜黑胶辊的位置和角度;6、给上膜胶辊增大压力;7、后放料的张力过大;8、膜的张力不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