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2754455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外国雕塑撷英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13】:第12课 理想与现实的凝结 外国雕塑撷英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二、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具有东方韵味的国粹,这节课我们走出国门,领略一下美轮美奂的外国雕塑作品的迷人魅力)外国雕塑撷英(图1)阐述课题:共同体验一下外国雕塑作品是如何将现实与理想凝结,带给我们美的享受。(最近世界体育界最关注的话题:世界杯:吉祥物狮子goleo)(图2、图3)萨夫拉狮身人面像守护在胡夫之子萨夫拉金字塔旁的狮身人面像高达20M长57M,仅头部就有6M高,是埃及现存最大、最著名的狮身人面像。(提问学生:埃及人为什么创造出狮身

2、人面的形象呢,它又有什么寓意呢?)关于它的说法有很多种,有一种说法,他的头部是按法老的真实形象雕刻的,而他的身体则被塑造成一只伏地而卧的狮子。在古埃及,狮子是人间的守护者,也是地下世界的守护者。法老死后要成为天神,必须免遭外界的打扰,因此,狮身人面像便成为最好的守门者。古埃及人将狮子作为神供奉,他与法老形象结合而成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法老在人世间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可见,法拉们把自己和狮子的真实形象与他们渴望的理想境界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它原本有作为法老身份、地位标志的巨大胡须,却被入侵埃及的法国拿破仑军队用炮轰后掠走。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欣赏(图4、图5)让学生分析观察埃及人物圆雕从形象到

3、表现技法上的特点?拉霍特普王子及王妃像王子着红棕色,王妃着淡黄色,王子上身赤裸,肌肉结实,目光炯炯有神,神态刚毅智慧。王妃薄薄的衣裙显出丰满的体态,神态端庄安详。表现了二人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埃及人物圆雕表现技法上的特点:1、正面端坐;2、男子肤色深女子肤色浅;3、面部刻画深入。(图6)拉美西斯二世像是古埃及新王国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石窟神庙雕刻。由四尊与山体相连的法拉像构成。端坐的法老神态庄严,形体巨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震撼。其身边的小型雕像是法老的王后、王子、和公主。可见。埃及雕像是根据人的地位高低决定其比例大小的。(我们知道,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大部分雕塑作品都是为过世的法老

4、创作的,埃及人为什么热衷于为死人塑像呢?)古埃及人深信,艺术形象和它所描绘的生命本体是合一的,好比本体的化身,也具有生命,而艺术创作是对生命的再创造,现实的生命会死去,却会通过永恒的雕塑或绘画的化身得以在来世永生。所以他们塑造了大量的雕塑,以企盼来世的重生。而且古埃及的雕像并不意在表现人物的外形和姿态等现象,而将其简化纯化,以全力象征和突出生命的本质。正立的人物尽管呆板,却足以代表“人”,而且赋予“人”一种近乎建筑的恒定和庄严之感。(图7)埃及人物圆雕在表现技法上的特点:1 、在表现法老、王子一类上层人物形象时往往采取这种刻板端坐或直立的姿态。2、重在表现正面尤其是脸部的特征。对身体其他部位表

5、现相对简略。不是表达真实而是观念中“人”的形象。3、雕像的姿态表情头饰胡须等均与人的身份地位高低有直接相关。4、另外,男子肤色深女子肤色浅也是显著特征。一、 雕塑体现了古埃及人对来世的企盼:(图8)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灵魂来世永生保护遗体和塑造真人像人物雕像发达用于丧葬古埃及雕刻艺术既具有现实主义特征,又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表达了埃及人对永恒的追求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图9)请同学们分析两幅雕塑作品的异同点?伏虎霍去病墓雕塑。因式造型,质朴雄浑,展示出作者高超的写意智慧和汉代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受伤的狮子亚述雕塑的杰作。刻画了狮子中箭受伤、后肢瘫软而依然竭尽全力昂首挣扎的形象。不仅准确地

6、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善战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通过分析得出:伏虎是整体写意质朴雄浑的风格。受伤的狮子生动传神的细腻风格。亚述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除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亚述雕刻家不仅准确地刻画动物的自然形态,而且生动地表现出其强悍的生命张力,具有感人的精神力量,反映出勇猛的亚述人的精神气质。(图10)雅典娜头像是希腊神话中智慧与手艺之神、女战神。她的出生十分奇特,是从他父亲宙斯的头颅中崩出来的。是希腊神话中具有父性特征的女神,后成为雅典城的保护神。这尊雕像容貌端庄,秀

7、丽而不失内在的刚毅与智慧。哈达佛陀头像印度雕刻家通过宗教雕塑表达本民族的审美观念生活习惯和思想情感。此头像不仅明显带有希腊罗马神像的面貌特征,而且富于希腊古典主义艺术的高贵、单纯、静穆的气质,有东方阿波罗之称。但他并非希腊神像的翻版,用细腻的手法刻画了释迦牟尼佛慈悲、安详、沉静的表情,其眼帘低垂、沉思冥想的表情,顶髻的波浪式卷发、眉间表示百豪相的圆点,均打上了佛教的印记。形象优美,富有东方韵味。 (图11)两河流域亚述王朝的成就最为突出,除人物雕像外还有大量表现战争、狩猎、动物等题材的建筑装饰浮雕。其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最为成功。受伤的狮子印度雕塑与宗教的关系极为密切。吸收融合希腊罗马雕塑创造出既

8、高度写实又体现东方唯美主义的作品,影响深远。哈达佛陀头像二、 古希腊雕塑:(图12、13、 14)萨莫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出土与萨莫色雷斯岛得名。经四年修复而成。是小亚细亚统治者为纪念一次海战胜利而创作,原立于岛的悬崖上,面向大海站在船头,张开双翅,给人以飞翔感。薄衣贴体,显示出充满青春气息的女性人体美,衣纹处理富于节奏与韵律,增强雕塑的动感。胜利女神不管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看到他展翅欲飞的雄姿。健壮丰腴姿态优美的身躯,高高飞扬的雄健而硕大的羽翼,都充分体现出胜利者的雄姿和欢呼凯旋的激情。作品的构图也十分成功,向后飘扬的衣角和展开的双翅构成了极其流畅的线条,腿和双翼的波浪线则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加

9、强了前进的态势。艺术家仿佛赋予了冰冷的石头以生命般的活力,令后人在面对这部高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杰作时不禁发出由衷的慨叹。其与维纳斯和蒙娜丽莎共称为卢浮宫三宝。欣赏了胜利女神的女性美,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男性的阳刚之美。(图15)拉奥孔雕塑取材希腊和特洛伊战争的神话传说: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十年的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木马计: 用一匹巨大的木马放在城外,让将士们躲进木马,希腊将士假装撤退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走就打开城门见到木马想把它拖进城祭司拉奥孔出来警告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因为拉奥孔破坏了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计划.于是雅典

10、娜从海中调来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活活缠死.这一个人与神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要预示人们避免灾难.这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神的意志,因而遭到惩罚。群雕鲜明地表现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受蟒蛇折磨、挣扎的痛苦情状。整座雕塑采取了金字塔形的处理。以人物拉奥孔形体较大,次要人物较小,两条扭动的巨蟒成为把三者连在一起的纽带,形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构图,显得稳定而变化丰富。(图16)连连看(图17)通过比较埃及印度雕像得出古希腊雕塑的特点: 希腊雕刻家多借现实生活中具有完美体态和旺盛生命力的青年男女裸体形象,表现希腊神话中的诸神及健美的运动员。造型高度写实,姿态优雅、容貌端庄,反映了古希腊人对和谐、理想、

11、美的追求。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图18)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雕塑家重视从古希腊、罗马雕塑中吸取营养,在继承希腊古典主义雕塑艺术的前提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弘扬人文主义精神。(图19)分析比较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图20)垂死的奴隶 米开朗基罗,又称为入睡的奴隶雕像塑造了一个年轻的奴隶,与其说是垂死的不如说是正在微睡的奴隶形象。线条柔美,表情安详,好像在严酷的折磨后筋疲力竭,松弛平静下来,渴望着肉体的解脱,使精神走向永恒的安息。米开朗琪罗以同情心塑造了这一青年的奴隶完美形象。如果说被缚的奴隶所表现的是一种外在的挣扎反抗,那么垂死的奴隶则表现一种内含的解脱渴望。这种形象思维在艺术造型中

12、是很珍贵的,有的采取直接强烈冲突,有的则表现平静的结果而渴望解脱。(图21)晨暮夜昼这四个人物形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他们辗转反侧,似乎是为世事所扰,显得忧心忡忡,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也代表着受时辰支配的生与死的命运。(图22)摩西与奴隶雕像都是为当时教皇朱理二世陵墓雕刻的,摩西是圣经中以色列人的首领,也是一位先知。他在率领以色列人从埃及出走西奈山时,被神面授十戒,摩西从而懂得了上帝的法度和律制,被认为是上帝旨意的执行者和公正不阿的象征。雕像中摩西身材魁梧,体格健壮,头上长有两只犄角,象征着智慧和力量。他右臂挟着写有十戒的石板,左手抚摸着长长的胡须,深邃的目光凝视前方,令

13、人不可抗拒,神情威严,向后的左脚给人一种随时准备行动的感觉。雕像显示了作者天才的创造力与超人的气魄,也反映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坚持真理、追求正义的时代精神。(图23)米开朗基罗,一个史无前例的巨人,他同时驾驭着绘画、雕塑、建筑、和诗歌,并将他的超凡气魄与理想灌注于他们。他的巨作征服并支配着一代 又 一代的艺术家。凌驾于这一切之上的力量,来自于米开朗基罗的伟大个性。 罗曼罗兰五、1719世纪欧洲雕塑:(图24)西方雕塑经历了文艺复兴的繁荣之后继续得到发展,雕塑的题材得到拓展,形式更加多样化。其中,17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贝尼尼,擅长于通过静态的人物雕像表现戏剧性的情节,使雕塑具有强烈的动感和

14、装饰韵味。(图25)阿波罗与达夫妮作者贝贝尼,是意大利最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师戏剧家。他虽然在深度和气魄的宏伟上不如米开朗基罗,但他以无以伦比的精湛技巧创造了栩栩如生而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大家想听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么?阿波罗是太阳神,代表了男性形体美的理想,达芙妮是河神的女儿水中仙女。据希腊神话,由于小爱神丘比特的恶作剧,他把能带来爱情的金箭射中了阿波罗,拒绝爱情的铅箭射中了达夫妮,因此阿波罗爱上了达夫妮,对她紧追不舍。达夫妮则千方百计躲避。一次,阿波罗快要追上达夫妮的时候,她请求她的父亲:一旦被追着,就立刻将她变成一颗月桂树。雕像就表现阿波罗已经追上并且左手已经触及到达夫妮,而达夫妮开始变成月桂

15、树的那一极富戏剧性的瞬间。她的头发和双手已经开始变成月桂树树叶,一条左腿也开始变成月桂树干,这尊雕像生动优美,尤其是雕像既有强烈的运动感,又给人以稳定感,收到了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充分体现了贝尼尼在表现运动和戏剧效果方面的精湛技艺。(图26)马赛曲吕德(法)原名1792年义勇军出证表现法国反抗普鲁士奥地利等国战争中,马赛的一支义勇军高唱军歌开赴巴黎的情景。(欣赏乐曲马赛曲)作者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历史事件,将象征自由与正义的女神与现实中的义勇军处理在一组雕像中,与德拉柯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表现手法相同。女神雄踞浮雕上部,张开双翅,右手执剑,振臂高呼,引导下方军队。整组雕像群情激昂,上下呼应,动感强烈,极具艺术感染力。人物面貌各不相同,错落有致,产生鲜明的韵律和节奏感,浮雕中心高举帽子的中年战士的手臂,既与女神的动作呼应,又使浮雕上下两层贯通,结构更加紧密,整体感增强。总结:(图27)一雕塑体现了对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期盼;二两河流域和古印度雕塑;三古希腊雕塑;四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雕塑;五17到19世纪欧洲雕塑课后作业:请同学们课下找一尊你所喜欢熟悉的雕塑并分析它是哪一时期什么风格的作品?【精品文档】第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