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3274985 上传时间:2020-06-1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doc(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化工原理考试必考题库 试题一一:填空题(18分)1、 某设备上,真空度的读数为80mmHg,其绝压=_8.7_,_ 该地区的大气压为720mmHg。2、 常温下水的密度为1000,粘度为1cp,在的管内以 速度流动,其流动类型为 _湍流_。3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从中心到壁可以_层流、过渡流和湍流4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增加_,水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_降低_。5水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3-8、。,低压气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常用流速范围为_8-15_。6离心泵与往复泵的启动与调节的不同之处是:离心泵_启动前应灌满液体,关出口阀门、用调节阀调节流量,往复泵_往复泵启动前不需灌液,开旁

2、路阀、用旁路阀来调节流量的7、在非均相物糸中,处于_分散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物质,处于 _连续_状态的物质,称为分散介质。8、 间竭过滤操作包括_过滤、洗涤、卸渣、清洗滤布、重整9传热的基本方式为_热传导、对流传热、热辐射。10、工业上的换热方法有_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热管11、称为_称为对流传热膜糸数,其物理意义为_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 ,提高管内值的有效方法_增加流程 提高管外值的有效方法_加拆流挡板。12、 蒸汽冷凝有二种方式,即_滴状冷凝和膜状冷凝 。其中, 由于_滴状冷凝成小液滴沿壁面直接落下,其传热效果好。 二:问答题(36分)1

3、、 一定量的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层流流动,若将其管径增加一倍,问能量损 失变为原来的多少倍?1/42、 何谓气缚现象?如何防止?离心泵只能空转而不能输送液体的现象。离心泵启动前应灌满液体 3、何谓沉降?沉降可分为哪几类?何谓重力沉降速度?沉降是指依靠外力的作用,利用分散物质与分散介质的密度差异,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分离的过程。沉降可分为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颗粒以加速运动的末速度这一不变的速度作匀速沉降运动,这一速度称为重力沉降速度4、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问:(1) 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温度?(2) 传热糸数K接近于哪一种流体的对流传热膜糸数?(3) 那一种流体走管程?那

4、一种流体走管外?为什么?传热管的壁温接近于蒸汽的温度;传热糸数K接近于空气的对流传热膜糸数;空气走管内,饱和蒸汽走管外。(蒸汽散热快)。 5、换热器的设计中为何常常采用逆流操作?因为逆流操作:推动力大,所需的传热面积小;减少载热体的用量。 6、单效减压蒸发操作有何优点可以降低溶液的沸点,可以利用低压蒸汽或废气作为加热剂,可以浓缩不耐高温的溶液,可以减少蒸发器的热损失。 试题二 一:填充题(20分) 1、牛顿粘性定律_,粘度在SI制中的单位是_。 2、常用测定流量的流_._._。 3、在流动糸统中,若截面上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仅随_而变,不随_而变,称为稳定流动。若以上各量既随_而变,又随_

5、而变,称为不稳定流动。4、 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a,其当量直径为_。5、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滞流流动时,其速度分布是_ 型曲线,其管中心的最大流速为平均流速的_ ,縻擦糸数与的关系为_。6、 泵是指_,按其工作原理来分可分为 _._._._。7、 气体按压缩比来分,可分为_._._._。8、 降沉室内颗粒得以沉降的条件_。9、 过滤操作实际上是滤液通过_和_ 的流动过程, 过滤速率是指_。 10、传热一般采用逆流操作,但为_._ 时采用并流操作。 11、用二种厚度相同的材料保温时,往往把_ 的材料包在内 层,以达到好的保温效果。 12、蒸发是利用溶液中溶质的_,用加热的方法使部分溶剂汽化并除去 _

6、溶液的浓度或析出溶质。 13、金属的导热糸数大都随其纯度的增加而_,随其温度的升高_。 14、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_,因_ 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 15、 工程上流体流经换热器的压降通常限定在_Kpa。二:问答题(30分) 1、流体的流动形态有哪几种?如何判断? 2、何谓层流内层?其厚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3、采用多级压缩的优点有哪些? 4、列管式换热器为何要进行热补偿? 5、单层圆筒壁的内、外半径分别为和,壁表面温度分别为 和,若,试写出圆筒任意半径r处的温度表达式? 试题二的答案 一:填充题2、孔板流量计、文丘里流量计、转子流量计。 3 、位置、时间、时间、位置。5、抛物线、0.5、。

7、 6、为液体提供能量的输送机械,离心式、往复式、旋转式和流体作用式。 7、通风机、鼓风机、压缩机。 8、颗粒的停留时间大于沉降时间。 9、介质和滤渣层的流动,单位时间内所获到的滤液量。 10、控制温度、降低粘度、减少阻力。 11、导热糸数小的。 12、不挥发性、提高。 13、增加、增加。 14、层流内层、减薄层流内层的厚度。 15、10.13-101.3. 二:问答题 1、流体的流动形态有两种:层流和湍流;用雷诺准数来判断,当,为层流,当为湍流。1、 在湍流主体内靠近管壁处始终存在着一层作层流流动 的流体薄层,此薄层称为层流内层。受管径、流速、粘度和密度。2、 避免压缩后气体温度过高,提高气缸

8、容积糸数,减小功率,使压缩机结构更为合理。3、 列管式换热器中,由于两流体的温度不同,使管束和壳体的温度也不相同,因此它们的热膨胀程度也有区别。若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以上)时,由于热应力会引起设备的变形,甚至弯曲和破裂。因此我们要考虑热补偿。 试题三 一:填充题(18分) 1、空气在标准状态下密度为1.29,在0.25Mpa下(绝压)时的密 度为_。 2、产生流体阻力的原因有_._ 3、转子流量计在安装时应_。 4、连续性方程是_指导出来的,它适用_流体。 5、 直管阻力的表示式为_,管中流出 =_流入管中=_。 6、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离心泵会发生_现象。 7、 往复式压缩机

9、的工作循环为_._ ._._四个阶段。 8、一热流体将热量通过壁面传给冷流体的过程是_._. 9、固定管板式列管式换热器中,压力高、腐蚀性以及不清洁的物料应走 _程。10、一根暴露在外的热管子以_._散发热量。 11、式中两个准数=_,Pr=_. 若液体被冷却时n=_。 12、多效蒸发主要有_._._三种典型流程。二:判断题(18分) 1、在并联管路中,它们的阻力相等,同理在串联管路中,它们的流速也是相等 的。(稳定流动)。2、 转子流量计可以读出任何流体的流量。 3、用雷诺准数来判断流体的流动形态时,在SI制中属层流范围,在cgs制中属 湍流范围。 4、粘度是流体的物理性质之一,则雷诺准数也

10、是流体的物理性质之一。离心泵铭牌上的性能参数是指泵扬程最高点下的性能参数。 5、往复式压缩机的工作循环是由吸气、排气、膨胀、压缩四个阶段组成。 6、沉降器的生产能力与沉降速度及沉降面积有关,与沉降高度无关。 7、气相与液相所组成的物糸称为气相非均相物糸。 8、用板框式过滤机进行恒压过滤操作,随着过滤时间的增加,滤液量不断增加,生产能力也不断增加。 9、多层导热时,其推动力为各层推动力之和,阻力也为各层阻力之和。 10、流体对流传热膜糸数一般来说有相变时的要比无相变时为大。 11、多层平壁稳定导热时,如果某层壁面导热糸数小,则该层的导热热阻大,推动力小。 12、若以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传热的壁面温

11、度一般取空气和蒸汽的平均温度。 13、所谓黑体就是人们所讲的黑颜色的物体。 14、在同一种流体中,不可能同时发生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15、多效蒸发可以提高蒸汽的利用率,二次蒸汽利用一次称为单效蒸发,利用二次称为双效蒸发,依次类推。 16、对流传热糸数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 17、黑体、镜体、和灰体都是理想化的物体,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 18、总传热糸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 试题三答案 一:填充题1、 。 2、内縻擦力和流体的流动状态。3、保持垂直。 4、质量守恒定律、 5、1、0.5. 6、 气蚀现象。 7、吸气、压缩、排气、膨胀四个阶段所组成。8、热流体以对

12、流传热的方式将热量传给壁面、壁面间的热传导、冷流体以对流传热的方式获得热量 9、管程。10、自然对流、热辐射。11、12、并流、逆流和平流。二:判断题 6、10、17为对,其余都为错。 试题四 一:填充题(20分) 1、边界层的形成是流体具有_结果。 2、用阻力糸数法来计算突然扩大和突然缩小的损失时,按_管内的流速来计算动能项。 3、长方形的长为2a,宽为 a,其当量直径为_ 4、粘度的物理意义是促使流体产生单位速度梯度的_. 5、经内径为158mm的钢管输送运动粘度为的燃料油,若保持油品作层流流动,则最大流速不能超过_。6、用离心泵在两个敞开容器间输液,若维持两容器的液面高度不变,当关小输送

13、管道的阀门后,管道的总阻力将_。1、 离心泵的工作点是_曲线与_曲线的交点。 8、往复式压缩机的余隙糸数=_,_-,则增大,生产 能力_。 9、沉降操作是指在某种_中利用分散相和连续相之间的_,使之发生相对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操作。沉降过程有_和_沉降两种方式。 10、工业上常用的过滤介质主要有_、_、_。 11、在过滤操作中,真正发挥拦截颗粒作用的主要是_而不是_。 12、在平壁稳定热传导过程中,通过三层厚度相同的材料,三层间的温度差变 化是依次降低,则三层材料的导热糸数的大小顺序_。 13、沸腾传热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_、_、_ 。应维持在_区内操作。 14、用饱和蒸汽加热水,经过一段时间后

14、,发现传热阻力迅速加大,这可能是由于_所引起的。 15、温度差损失包括_、_、 _。 二:选择题 1、层流和湍流的本质区别是( ) A、流速不同; B、流通截面积不同; C、雷诺数不同; D、层流无径向流动,湍流有径向流动; 2、选择下述流体在管路中常用的流速 (1)、过热水蒸汽( ),(2)、水及一般流体( ); (3)、压强较高的气体( ),(4)、粘度较大的液体( ); _ A、1-3,B、0.5-1,C、15-20,D、30-50 3、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是泵在( )时的主要性能参数。 A、流量最大; B、压头最大; C、效率最高; D、轴功率最小; 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液

15、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B、 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 液体的粘度基本上不随压强变化;D、 气体的粘度随压强增大而减小。 5、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 A、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B、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C、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D、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6、在一个过滤周期中,为了达到最大生产能力应( ) A、过滤时间应大于辅助时间; B、过滤时间应小于辅助时间; C、过滤时间应等于辅助时间; D、过滤加洗涤所需时间等于1/2周期; 7、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成正比;B、过滤速率与过滤面积的平方成正比; C、过滤速率与滤布阻力成

16、反比;D、过滤速率与操作压差的平方成正比; 8、在降尘室中,尘粒的沉降速度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颗粒的几何尺寸; B、颗粒与流体的密度; C、流体的水平流速; D、颗粒的形状; 9、旋液分离器是利用离心力分离( )。 A、离心机可分离液液混合物; B、离心机可分离液固混合物; C、离心机可分离气固混合物; D、 离心机所分离的不均匀混合物中至少有一相是液相; 10、传热过程中当两侧流体的对流传热糸数都较大时,影响传热过程的将是 ( )。 A、管壁热阻; B、管内对流传热热阻; C、污垢热阻; D、管外对流传热热阻; 11、下述措施中对提高换热器壳程对流传热糸数有效的是( )。 A、设

17、置折流挡板; B、增大板间距; C、增加管程数; D、增加管内流体的流速; 12、在确定换热介质的流程时,通常走管程的有( ),走壳程的有( )。 A、高压流体; B、蒸汽; C、易结垢的流体; D、腐蚀性流体; E、粘度大的流体; F、被冷却的流体; 13、采用多管程换热器,虽然能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其对流传热糸数,但同时地导致( )。 A、管内易结垢; B、壳程流体流速过低; C、平均温差下降; D、管内流动阻力增大; 14、增大换热器传热面积的办法有( )。 A、选用粗管排列; B、选用翅片管; C、增加管程数; D、增加壳程数; 15、关于传热糸数K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8、传热过程中总传热糸数K实际上是个平均值;B、 总传热糸数K随着所取的传热面不同而异;C、 总传热糸数K可用来表示传热过程的强弱,与冷热流体的物性无关;D、 要提高K值,应从降低最大热阻着手; 试题四答案 一:填充题 1、粘性。 2、细。3、 4、剪应力。 5、 6、不变 7、管路特性曲线、离心泵特性曲线。 8、 小、大。 9、力场、密度、重力、离心。 10、 织物介质、粒状介质、多孔性固体介质。11、滤饼层、过滤介质。 12、依次增加。13、自然对流、膜状对流、核状对流、 核状对流。14、冷凝水未排出、不凝性气体未排15、溶液沸点升高、静压力、流体阻力所引起的温度差损失。二:选择题 1、D 2

19、、D、A、C。 3、C。 4、A、B、C 5、B。 6、D 7、B 8、C。 9、B。 10、B 11、A。 12、A、C、D;B、E、F。 13、C、D 14、B。 15、C 试题五 一:简答题(60分) 3、管子的类型有哪几种?表示方法有哪几种?家里的自来水管是什么管? 4、何谓离心泵的汽蚀现象?如何防 止?5、何谓过滤介质?对过滤介质有何要求? 6、说明热负荷与传热速率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糸? 7、何谓加热剂和冷却剂?举例说明之? 8、叙述导热糸数、对流传热膜糸数、 图5-2 传热糸数的单位及物理意义? R 9、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哪些? 10、蒸发操作有何特点? 试题五答案一:问答题 3

20、、管子的类型有:钢管、铸铁管、有色金属管和非金属管。 表示方法有: 英寸表示法、公寸直径表示法、外径乘壁厚。 4、泵内压强最低处的压强等于同温度下输送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时,此时液 体将急剧汽化,并产生大量汽泡,使得叶轮表面或泵内壳表面产生裂缝,泵体振 动,产生噪声,其流量和扬程明显下降。这一现象称为汽蚀现象。确定合适的安装高度以确保不发生汽蚀现象。 5、过滤介质:一种多孔性物质。 要求:多孔性、阻力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 6、传热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的传热量。 热负荷:当生产上需要加热(或冷却)某物料时,便要求换热器在单位时间内向该物料输入或输出一定的热量,这是生产对换

21、热器换热能力的要求,称为该换热器的热负荷。 一个满足生产的换热器应该是:传热速率等于(略大于)热负荷。 7、加热剂:给出热量对物料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加热剂。例蒸汽。 冷却剂:取走热量对物料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冷却剂。例水。 8、导热糸数:在壁厚为1m时,在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以热传导的方式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 传热糸数:当冷热流体的温度差为1K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 对流传热膜糸数:当流体与壁面温度差为1K时,通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以对流传热的方式所传递热量的多少。单位是:。 9、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增加传热面积;(增加有效传热面积) 增加温度差;(采

22、用逆流流动) 增加传热糸数K(增加流体的湍流流动,防止垢层热阻的形成及及时地消除垢层热阻) 10、蒸发操作的特点:溶液沸点的升高;节约能源;物料本身的工艺特性。 试题六 一:填充题(20分) 1、精馏分离的依据是_的差异,要使混合物中的 组分得到完全分离,必须进行 多次地_._。2、 相对挥发度的表示式=_.对于二组分溶液的蒸馏,当=1 时,能否分离_。 3、q的定义式是_,饱和液体进料q=_.饱和蒸汽进料q=_.蒸汽是液体的3倍的混合进料时q=_。 4、二组分的连续精馏操作,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提馏段 操作线方程为,当q=1时,则_=_。 5、在连续精馏中,其它条件均不变时,仅加大回流,可以

23、使塔顶产品_,若此时加热蒸汽量V不变,产品量D将_。若在改变R的同时,保持塔顶采出量不变,必需增加蒸汽用量,那么冷却水用量将_。 6、压力_.温度_将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7、完成下列方程,并指出吸收糸数的单位。 的单位_. 的单位_. 8、吸收过程中的传质速率等于分子散速率的条件是_ 9、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降至,其相对湿度_,绝对湿湿度H_,露点_,湿球温度_。 10、萃取操作的依据是_.萃取操 作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是_. _-._. 二:简答题(36分) 1、叙述恒縻尔流假设的内容? 2、板式塔塔板上造成液面落差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 3、试推导并流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并在y-x

24、的相图上表示出来? V L 4、叙述双膜理论的论点? 5、画出单级萃取操作相图? 6、叙述湿空气的性能参数?试题六答案:一:填充题1、 各组分的挥发度、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2、不能。3、进料的液化分率、q=1、q=0、q=0.25。 4、0.08,。5、提高、下降、增加。 6、增加、下降7、的单位是; 的单位8、层流或静止 9、不变、下降、下降、下降 10、组分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的差异;对被萃取组分有较好的选择性、与稀释剂互溶度愈小愈好、易回收便宜无毒性。 二:问答题FE 1、恒縻尔溢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下降的液体的千縻尔流量 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些,但两段不一定相等。 恒

25、縻尔汽化流:在精馏塔的精馏段内,从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汽体的千縻尔流量皆相等,提馏段内也是如些,但两段不一定相等。2、 液流量、塔板结构和液流长度;可采取双溢流或多溢流降液管、结构简单的筛板塔。简答题5 Y X 3相互接触的气、液两流体间存在着稳定的相界面,界面两侧各有一个很薄的有效层流膜层,吸收质是发分子扩散的方式通过此膜层;在相界面处,气、液两相达到相平衡;在膜层以外的中心区域,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吸收质的浓度是均匀的,即两相中心区的浓度梯度为0,全部浓度变化集中在两个有效层流膜层内。6、湿空气的性质参数有:相对湿度、湿度、焓、比容、比热、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绝热饱和温度。 试题七

26、一:填充题(20分) 1、直接水蒸汽加热的精馏塔适用于_,与间接蒸汽相比, 相同要求下,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 2、平衡线表示塔的任一截面上气、液两相的_,操作线表示了_ 3、溶液中各组分之挥发度可用它在_和与之平衡的液相_之比来表示,若是理想溶液,则_。 4、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正偏差是由于_。5、对拉乌尔定律产生负偏差是由于_。6、在板式塔的设计中,为了减少雾沫夹带,我们可以适当地_塔径 以_空塔气速,也可以适当地_板间距。, 7、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基本属于_控制,其气膜中的浓度梯度_液膜中的浓度梯度,气膜阻力_液膜阻力。 8、在吸收操作时,若解吸因素 增加,而气、液进料组成不变,则溶质

27、的回收率将_。 9、组分A、B的分配糸数之比值,能否_萃取分离。 10、理论干燥过程是指_. 11、 总压为0.1Mpa的空气温度小于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的最大值应为_. 12、 单级萃取操作中,料液为F,若溶剂用量愈大,则混合物的点愈_ S点,当达到_,溶液变为均一相。二:问答题(30分)1、何谓理论板?为什么说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一块理论块? 2、何谓塔的漏液现象?如何防止? 3、填料可分为哪几类?对填料有何要求? 4、写出任意一种求温度的方法? 5、叙述多级逆流萃取操作是如何求理论级数的? 三:计算题(50分)试题七的答案: 一:填充题 1、待分离的混合物为水溶液,且水是难挥发组分的情况。

28、理论板数要多。 2、易挥发组分在气、液两相间的浓度关糸;易挥发组分在塔内的下一块塔板中上升的气相中的组成与上一块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之间的操作线关糸。3、气相中的分压、縻尔分率、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来表示。1、 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小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2、 不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大于同种分子之间的引力所造成的。3、 增大、减少、增大。 7、 液膜控制、小于、小于 8、减少。 9、能。 10、干燥过程为等焓过程。 11、该温度下水蒸汽的饱和蒸汽压。 12、接近、溶解度曲线上。 二:问答题1、 理论板:离开这一块板上的气、液相组成满足平衡关糸的板;在绘三角形梯级时,正好使用了一次平衡关系和一

29、次操作线关系,与逐板法相比,正好跨过了一块板,可认为一个三角形梯级代表了一块理论板。2、 塔板上的液体直接从塔板上漏下的现象。增加上升蒸汽量。3、 填料主要可分为实体填料和网体填料;要求要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空隙率,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一定的机械强度,重量轻,造价低。4、 ,利用露点温度查得p,即可算出湿度。5、 第一,在三角形相图上作出溶解度曲线和辅助曲线;第二,根据生产任务找出原料液组成点F、末级萃余相组成点、溶剂点S、利用杠杆规则找到;第三,联结F和S的延长线交于这一操作点;第四, 作的延长线交于点,找到后,作的延长线交于点;以此类推,直至最终萃余相的组成小于为此。所作的联结线数目,即

30、为所求的理论级数。 。 试题八一:填充题(20分) 1、精馏塔内,气液两相的流动,液体靠_自上而下地流动,气体靠_自下而上地与液体成逆流流动。 2、全回流时,操作线与_重合,操作线方程为_,理论塔板数为_.当回流比减少到_称为最小回流比,所需的理论塔板数_.适宜的回流比应通过_确定。 3、y-x相平衡曲线上各点的温度是_ 。 4、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糸的相对挥发度_,塔顶温度_,塔釜温度_。 5、精馏塔设计时,若工艺要求一定,减少需要的理论板数,回流比应_,蒸馏釜中所需的加热蒸汽消耗量应_,所需塔径应_,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设资将是_。 6、享利定律_。 其数学表达式_._._._。

31、7、所谓气膜控制,即吸收总阻力集中在_一侧,而_一侧阻力可忽略;如果说吸收质气体是属于难溶气体,则此吸收过程是_控制。 8、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将要涉及_._与_这三种关系 式的应用。 9、离开干燥器的湿空气温度比绝热饱和温度_.目的是_.10、物料中的水分与空气达到平衡时,物料表面所产生的水蒸汽分压与空气中水蒸汽分压_. 11、非吸水性物料,如黄沙、瓷土等平衡水分接近于_. 12、萃取和精馏同样是分离_的单元操作,但萃取操作更适用_._._。 二:判断题(30分)1、 所谓恒縻尔流假设就是指每一块塔板上上升的蒸汽量是相等的,而下降的液体量也是相等的。2、 精馏操作中,两操作线的位置都随进料状态的

32、变化而变化。3、 精馏操作的依据是物糸中组分间沸点的差异。4、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绝不可能。5、 回流比相同时,塔顶回流液体的温度越高,分离效果越好。6、 精馏塔的全塔总效率不等于塔内各板的默弗里效率。7、 在吸收计算中,用比縻尔组成来表示是为了计算上的方便。8、 吸收操作线总是位于平衡线的上方是由于气相中的温度高于液相中的温度。9、 一个气相传质单元高度是指这段填料层内的浓度变化与推动力相等。 10、有一二元混合物,加入一定量的萃取剂后,其,认为能用萃取的方法来分离此二元混合物。 11、是指诸操作线的交点。 12、温球温度与绝热饱和温度与水的初温高低有关。13、临界含水量是区分结合水分与非结

33、合水分的分界点。 14、含结合水分为主的物质,为了加快干燥时间,可采取增加空气流速的办法。 15、任何温物料只要与一定温度的空气相接触都能被干燥为绝干物料。 试题八的答案 一:填充题1、 重力、压力差。2、 对角线、y=x、最小、两操作线的交到相平衡线时、无限多、经济核算。3、 不等的。 4、减少、增加、增加。5、增大、增大、增大、急速下降至一最低点后又上升。 6、 总压不太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溶质组分的平衡分压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的关系。,。7、气膜、液膜、液膜。 8、物料衡算、传质速率、相平衡。 9、高20-50K、防止干燥产品反潮。10、相等。 11、零。 12、液体均相混合

34、物、溶液沸点高、沸点相近、恒沸物、热敏性物料。 二:判断题 4、6、7、为对,其余都为错。 试题九 一:填充题(20分) 1、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 率等于_,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_ ,回流比等于_, 馏出液等于_,回流液量等于_。2、 理想溶液的特点是同分子间作用力_异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混合溶液中没有_._。3、 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组成_,塔底组成_ 4、精馏塔的塔底温度总是_塔顶温度,其原因_、_。 5、已测得精馏塔自塔顶下数第四和第五层塔板的两相组成为0.62、0.75

35、、0.70、0. 82,其中,试判断:_、 _ 、_。 6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_线,分别是_、_、_、_、_。 7、在选择吸收剂时,应主要考虑的4个方面是_、_、_、_。 8、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操作,在求传质单元数时,解析法的适用条件是_,对数平均推动力法的适用条件是_, 梯级图解法的适用条件是_, 图解积分法的适用条件是_。9、生产上常见的脱吸方法有_、_、_。 10、萃取过程是_。 11、溶解度曲线将三角形相图分为两个区域,曲线以内为_,曲线以外为_,萃取操作只能在_内进行。 12、恒定干燥条件是指_以及_都不变。 二:选择题(30分) 1、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A、理论板

36、假设; B、理想物糸; C、塔顶泡点回流; D、恒縻尔流假设; 2、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时泡点为,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时,相应的露点温度为 ,则( )。 A、 = ; B、 ; C、 ; D、不能判断;3、精馏操作中,若其它条件都不变,只将塔顶的过冷液体回流改为泡点回流,则塔顶产品组成变化为(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4、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况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 A、提馏段操作线与q线; B、平衡线; C、平衡线与精馏段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5、某真空操作精馏塔,在真空度降低后,若保持F、D、R、q及加料位置不

37、变,则塔顶产品组成变化为(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不确定;6、不能引发降液管液泛这种不正常操作现象的原因是( )。 A、塔板间距过小; B、严重漏液; C、过量雾沫夹带; D、气、液负荷过大; 7、对常压操作的低浓度吸收糸统,当糸统总压在较小范围内增时,亨利糸数E将( ),相平衡常数将( ),溶液解糸数H将( )。A、增加;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 8、操作中的吸收塔,当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吸收剂入塔浓度,则吸收率将( );又当用清水作吸收剂时,当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降低入塔气 体浓度,则吸收率将( )。 A、增大; B、降低;C、不变; D、不确定;

38、9、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若其它操作条件不变,仅增加入塔气量,则气相 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气相 总传质单元数将( )。 A、增加; B、减少;C、不变; D、不确定; 10、萃取剂加入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 A、溶解度曲线上方区; B、溶解度曲线下方区; C、溶解度曲线上 ; D、纵坐标线上;11、用纯溶剂S对A、B混合物进行单级理论萃取,当S用量增加时,保持进 料量F和组成不变,所获得的萃取液组成应(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一定; 12、含水湿物料与一定状态下的空气(非饱和状态下的)相接触,能被除去的 水分为( )。 A、结合水分和非结合水分;

39、B、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C、非结合水分和部分结合水分; D、部分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 试题九答案 一:填充题1、 1;1;无限大;0;进料量。2、 等于;体积效应和热效应。3、 降低;增加。4、 高于;塔顶轻组分的浓度高,相应的泡点低;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塔底的泡点较高。5、 ;。6、 5条;液泛线;漏液线;夹带线;液相负荷上限线;液相负荷下限线。7、 溶解度;选择性;挥发度;粘性。8、 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操作范围内平衡线为直线;操作范围内平衡线弯曲程度不大;各种情况。9、 通入惰性气体;通入水蒸汽;降压。10、在混合液中加入溶剂使溶质由原溶液转移到溶剂中的过程。11、两相区;均相区;两相区。12、温度、湿度、速度与物料接触状况。 二:选择题 1、D 2、A。 3、A。 4、A。 5、A。 6、B。7、C;B;C。 8、A;C。 9、A;B。10、B。 11、D。 12、C。 试题十一:简答题(50分)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