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32739478 上传时间:2022-08-09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5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静脉输液专科护士必读静脉输液委员会介绍静脉输液委员会介绍委员会成立:2010年12月能力要求:1、委员会成员对静脉输液有兴趣,并满足工作能力、教育经历和技术熟练程度要求;2、沟通的能力(与病人、家属、相关的医务人员沟通);3、懂得相关的法律法规;4、绩效提高(提高质量和效率)。 工作宗旨:致力于建立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标准、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加强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培训

2、、培养静脉输液专业护士;通过学术网络、专业发展来提供专业教育和获得相关信息的机会;完善静脉输液护理,促进卓越的静脉输液护理质量。工作任务:对于临床中出现的问题由组员汇总进行集体讨论来寻求解决方案,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工作目标:持续改进静脉输液的质量和流程,提高专业价值观和成就感;全面普及和提高静脉输液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努力方向:使我院的护理队伍成为一支进去精神强,专业水平高,学术氛围浓厚的护理团队。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静脉输液时现代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是护士在临床中进行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护士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普遍存

3、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人员,输液用具,药物,输液泵使用,输液相关性感染等等,规范操作流程,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认真落实,确保病人输液安全。1、 安全管理的目的 确保病人输液安全,有效的达到治疗目的,增强护士的防范意识和能力,防止医疗纠纷,消除不安全隐患。做到人人重视,人人参与管理。2、输液用具安全使用 临床上常用于静脉输液的用具有:输液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管、头皮针、肝素帽,三通接头等。这些用具在输液前必须认真检查其有效期、包装的完整性。如已过期则不可重新消毒再使用。外包装检查手法:轻挤外包装,如能鼓起则可放心使用,否则,则证明包装已有裂缝,应立即更换。3、 手卫生要求 医院感染的传播媒介最主要的是

4、污染的手,医务人员手上携带的细菌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做好手的清洁消毒工作,提高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正确洗手率,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3.1护士进行输液治疗时不准带假指甲(假指甲与感染的传播和爆发有关)。 3.2给每一位患者输液前、后;从受污染的身体部位移至其他部位前,均应进行正确洗手。4、药物安全使用 筋脉输液治疗流程中药物的领取、摆药、配置、查对、更换液体等环节均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必须确保各环节质量安全。 4.1医嘱查对 药物在使用前必须由2人有声查对医嘱,确认医嘱无误后方可执行。打印输液瓶签、输液卡,并由专人负责配制药液。 4.2.1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

5、一挤:双手用力挤压软包装,检查有无渗液,说明软包装已有裂缝,溶液已污染,不能使用。二照:对光照看溶液的质量,认真观察溶液有无沉淀、絮状物、霉点等。三倒转:将溶液上下倒转后再检查有无漂浮物或絮状物。四复照:再一次对光照看溶液,检查其质量。如检查溶液时发现有异常马上更换并上报有关部门。 4.2.2瓶装溶液检查方法 与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基本相同。方法:“一拧二晃三照四倒转”。一拧:用拇指、食指、中指三个手指轻轻地拧瓶塞,检查其有无松动,如稍用力既有松动,该溶液则不准使用;二晃:轻轻晃动瓶身;三照、四倒转同软包装溶液检查方法。 4.2.3准确张贴输液标签 按医嘱信息正确打出各输液标签,贴标签前认真核对

6、溶液的名称、浓度、剂量等信息,确保无误后准确张贴。 4.3配药 配药前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科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并根据医嘱所有的药物进行计划、排序。对所配药物进行“十一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浓度、用法、性别、年龄、有效期及过敏史)无误后严格按无菌操作配药并签名和时间,药液尽量做到现配用。5 输液流程安全管理 5.1正确评估 护士在输液前对患者进行正确评估,包括患者的心理、生理及文化背景,同时,根据输入药物的作用、浓度及对血管损伤程度、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等选择合适的血管。 5.2穿刺前安全管理流程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查对制度。 5.3输液过程安全管理 在输液过程中应当做好巡视工

7、作,及时发现、排除输液故障,确保输液安全。 5.3.1穿刺成功或更换液体后安全管理 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变化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并根据输液总量、滴速评估输液所需时间,做到有的放矢。 5.3.2巡视液体时做到“十查”:查液体有无错误查液体剩余量查液体外观有无改变查病人体味是否舒适查液体滴速是否合适查液体滴入是否通畅查输液针头是否固定查输液部位是否红肿查病人有无输液反应表现查病人病情有无特殊变化 5.4更换液体 对两种已知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不能相邻输入,两相邻液体质检用生理盐水间隔。 5.4.1认真落实“三查十一对”制度,确定无误后方可换液,更换液体,未注册进修、实习护士所更换液体时要在有执业资格的带教

8、老师指导下进行。 5.4.2及时向病人进行药物宣教,病人对所输液体和药物有疑问时,要认真核对,确定无误后并向病人解释清楚后方可更换。 5.4.3检查将要接瓶的液体有无浑浊、沉淀,相邻二祖液体有无配伍禁忌等。 5.4.4液体更换完毕 在病人床旁边停留数分钟,调整滴速,观察液体输入情况,确定液体滴入正常且与上一组液体无不良反应后方可离开。 5.4.5如出现两组液体的不良反应,要重新更换输液器,必要时重新穿刺,避免发生反应的液体继续输入患者体内,同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重点加强巡视,并按流程上报不良事件。对更换下的液体及输液器按有关要求妥善处理,同时将出现不良反应的药物登记交班,避免类似情况再

9、发生。 5.5输液结束时 液体输入完毕,护士首先查对当天的医嘱,看有无新的医嘱未执行,确定无误后方可拔针。拔针后,用无菌棉签按压穿刺点35分钟,防止皮下溢血、淤血。嘱病人休息片刻再活动。6、脂肪乳剂输注注意事项 未乳化脂肪微粒主要存在于脂肪乳制剂中。研究表明:未乳化脂肪微粒时导致临床使用脂肪乳制剂治疗时,患者肢体出现静脉炎最主要的原因。 脂肪乳溶液未按规定时间输入,造成血液中脂肪分布的障碍,形成脂肪滴。INS指出:250ml脂肪乳剂滴注时间不少于3小时。单独输入的脂肪乳剂应于12小时内输完。7、 输液泵的安全应用 病情危重的患者,输液时需严格控制液量和药量的输入,且一位病人需多条静脉通路同时输

10、液,及选用输液泵输液。但是如输液泵使用不当则有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因此,再使用输液泵的过程中应注意:正确安装滴数检测夹;输液管正确安装,更换液体后应重新设置工作模式和输液速度,连续工作时间较长或反复报警时暂停使用;输液泵应定期检查和保养。8、预防输液相关性感染 由于某些危重病人输液通路多、药物品种多、输液时间长、病人的抵抗力低下等因素,很容易发生输液相关性感染:发热、静脉炎。局部皮肤/血管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等。为避免出现以上不良情况,静脉置管时必须做好一下工作:严格掌握静脉置管的适应症,合理选择导管的型号与类型,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及时更换敷贴,注意导管留置时间等保证其正常运行。静脉输液

11、相关并发症判定及处理(一) 静脉炎: 相关因素 PH值 界限值:4.1PH8 注:超过、低于界限值,将严重破坏组织细胞 PH值力矩部分药物PH值 5%GS、10%GS、50%GS的PH=3.25.5 0.9%NS PH=4.5-7.0 5%NS PH=3.5-5.5 复方氯化钠 PH=4.5-7.5 5%NaHCO3 PH=7.5-8.5 20%甘露醇 PH=4.5-6.5 低分子右旋糖酐 GS PH=3.5-6.0 多巴胺 PH=2.5-4.5 10%KCL PH=4 氨苄P PH=10 渗透压 正常值:280-320mosM/L 大于500mosM/L,会引起中度静脉炎 大于600mosM

12、/L,则24小时后必定引起静脉炎 临床常用药物的渗透压 药物 渗透压 阿奇霉素 280 5-FU 650 环磷酰胺 352 长春新碱 610 50%葡萄糖 352 0.9%盐水 308 3%氯化钠 1030 TPN 1400 甘露醇 1098 5%碳酸氢钠 1190 50%葡萄糖 2526 血流量 手背及前臂静脉 50微米。一旦进入人体内,将终身存留。而毛细血管的直径约为4-7m的微粒进入循环时,即引起堵塞。不溶微粒种类:橡胶微粒塑料微粒玻璃碎屑微粒结晶体微粒纤维素微粒毛絮、尘埃微粒脂肪微粒胶体微粒 我国1996年的药典规定,每毫升输液剂中直径10um的不溶微粒不能超过20个,直径25um的不

13、溶微粒不能超过2个,输液剂中的微粒来源有橡胶塞屑、碳粒、碳酸钙、粘土、纸屑、纤维素、玻璃屑、细菌、药物微晶等。微粒进入人体,其危害严重而持久,包括血管栓塞,肉芽肿、过敏反应、癌反应、热原反应、静脉炎、血小板减少等。为防止微粒污染,护理人员进行了以下研究。2.1 操作环境的净化 操作者除按常规要求穿衣、戴帽、流动水洗手、避免扫床和减少人员流动外,还强调为美味病人进行静脉穿刺后,应用随车消毒液洗手,方能为第二者穿刺,以减少细菌微粒的污染。目前有的医院采用100级净化工作台,它是由低中高效三组过滤器虑过空气中尘粒,以达净化空气的目的,从而清除微粒污染。2.2玻璃安瓿的正确切割 首先切忌用镊子等物品敲

14、开安瓿。对“非易折”型安瓿割锯痕长应小于颈段的周,因为割据安瓿时砂锯与玻璃摩擦,在安瓿局部产生玻璃碎屑和脱落砂粒,割痕越长,玻璃碎屑越多,不溶性大颗粒的数目也随之增加。在开启安瓿前,以75%酒精擦拭颈段时减少微粒污染的有效措施,经统计学分析,未经擦拭开启的安瓿与擦拭后开启的安瓿中药液污染微粒量差异有显著性。因安瓿开启瞬间,瓶内负压吸引作用会致药液污染微粒。有实验表明,割锯的安瓿用75%酒精棉签擦拭一次,徒手掰开的方法效果可靠,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经济实用。2.3正确抽吸药液抽药操作时不能横握注射器,即“一把抓”,应采用正确的抽吸方法。抽药的空针也不能反复多次使用,因使用次数越多微粒的数量也越多

15、。抽吸时安瓿不应倒置,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于底部抽吸时微粒最少,但针头触及底部易引起钝针,因此,主张针头应置于安瓿的中部。向输液瓶内加药或注射时,应将针管垂直静止片刻。因大于50um以上的微粒沉淀较快,可使其沉淀于真管内,再缓缓注入,同时尽量减少液体瓶的摆动,这样会使瓶内的较大微粒平稳沉积于瓶口周围,以减少微粒进入体内。2.4输液配置针头的选择 经研究证实,未使用过的注射针头与使用过1次、2次、3次后的针头比较,流经针头后液体内所含的微粒数量呈显著正相关。提出临床配液最好使用一次性针头,这样既可减少针头反复使用在锐利度与牢固度方面产生的问题,又可减少微粒。通常加药用的针头型号9-

16、12号,其直径是0.9-1.2mm即900-1200um,也就是说加药时针头切下的瓶塞微粒最大直径可达1200um,而人的毛细血管直径平均为7-9um,最大的小静脉为200-300um,所以瓶塞微粒一旦进入人体是不能通过一般的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只能引起血管栓塞。配液的针头越大,液体中的胶屑越大,对此问题应引起操作者的重视。2.5安装输液终端滤器 终端滤器可载留任何途径污染的输液微粒,是解决微粒危害的理想措施。目前我国的终端滤器能可靠的虑过10um以上的微粒,其中以袋式滤器的载留效果最为优异,它对2um、5um、10um、25umde 滤除率分别为97.4%、96.6%、93.4%、100%,与

17、其它滤器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另外,输液器中的微粒大部分存在于最初流出30ml药液中,而到100ml时,实际已全部流出,因此,也有主张抛弃最初流出的50ml药液。3. 静脉穿刺进针与拔针方法 3.1 不同病人的静脉穿刺法 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要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充,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挡针头进到时,针尖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形按压,

18、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糖尿病人因血流处于高凝状态,如血管过细,可使针头阻塞,造成穿刺失败,应选择粗直的血管。同时,护士高度的责任心,谨慎、稳妥的心态,噎食取得穿刺成功的重要因素。 3.2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为减轻静脉穿刺时疼痛,近年来,有研究静脉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月60角时,无痛、微痛占94.5%,而用传统进针角度,约30角,无痛、微痛占76.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这是因增大进针角度时,进针速度快而痛觉小。 3.3静脉穿刺后拔针方法 输液完毕通常是棉签按压皮肤穿刺点,防止局部皮下淤血,现在提出正确的压迫点,在皮肤进针点和皮肤上方垂直方向,才可避免血液露出血管。同时不主张在用力按压血管时拔针,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而应轻压皮肤,迅速拔针,拔针后再稍加力量按压。 总之,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反应无微粒、无污染;穿刺方法尽量做到无痛、微痛,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避免对血管机械性、化学性损伤,使输液技术向快捷性、准确性、安全性方向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